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例原发性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40例粘膜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0例粘膜恶黑中,发生于鼻腔16例,肛管直肠8例、口腔7例、眼结膜4例、阴... 目的:观察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40例粘膜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0例粘膜恶黑中,发生于鼻腔16例,肛管直肠8例、口腔7例、眼结膜4例、阴道2例、鼻咽部、宫颈及尿道各1例。发病年龄33~75岁(平均57岁)。镜下改变与皮肤黑色素瘤类似。免疫组化染色S-100阳性率为95%,HMB45为90%。结论: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抗原表达情况与皮肤黑色素瘤的无明显区别。粘膜黑痣及粘膜上皮的黑色素细胞是粘膜黑色素瘤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粘膜肿瘤 原发性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病理诊断应用中的体会
2
作者 魏艳华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4-54,共1页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快速的特定DNA片断体外扩增法,并很快被各学科广泛应用,但目前这一技术在病理诊断中应用尚不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套染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魏艳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97-597,共1页
结缔组织的组织化学染色法很多,但多数只是显示其中的1~2种纤维,能同时显示3种纤维的方法不多。作者摸索出一种在同一张切片上显示网状、弹力、胶原3种纤维的套染方法。该方法简便,易操作、省时、显示清晰,现介绍如下。1材料... 结缔组织的组织化学染色法很多,但多数只是显示其中的1~2种纤维,能同时显示3种纤维的方法不多。作者摸索出一种在同一张切片上显示网状、弹力、胶原3种纤维的套染方法。该方法简便,易操作、省时、显示清晰,现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从我科存档蜡块中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套染法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jal吡啶银染色法在瘢痕组织神经纤维末梢染色中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潘美华 李晓静 张传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CAJAL 神经纤维 瘢痕组织 银染色法 病理性瘢痕 吡啶 病理结构 过度增生 结缔组织 异常分布 神经末梢 皮损伤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癌性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阳 官伟宁 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56,共2页
本文对129例消化道癌的ER、PR、AR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ER、PR、AR及鳞癌与腺癌的3种性激素受体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贲门胃底癌的3种性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高于胃体和胃窦癌,其中ER和AR阳性率有显著... 本文对129例消化道癌的ER、PR、AR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ER、PR、AR及鳞癌与腺癌的3种性激素受体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贲门胃底癌的3种性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高于胃体和胃窦癌,其中ER和AR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3种消化道癌的ER、PR、AR阳性率与性别、病理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亦均无统计学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受体 免疫组化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宗珩 马毅 孟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3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3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乳房肿块切除术22例,乳腺区段楔形切除术1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乳腺瘘管切除术2例。其中36例获...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3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乳房肿块切除术22例,乳腺区段楔形切除术1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乳腺瘘管切除术2例。其中36例获随访(92.3%),随访中复发7例,均经再次手术获治愈;另外,1例术后9个月于对侧乳房异时性发生本病;其余恢复良好。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术前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避免误诊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法,局部肿块切除或病变乳腺区段楔形切除为广泛采用的术式,禁忌贸然行广泛的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改良根治后背阔肌皮瓣转位Ⅰ期全乳再造4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汪春兰 俞士炳 +4 位作者 李祖蔚 张长乐 龚西騟 饶慧容 孟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60-62,共3页
自Halsted 1984年推出乳癌根治术以来,乳癌患者的预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而随着综合治疗的发展,近年来其手术后的生存率有着稳步提高的趋势。为此,对乳癌的各种改良手术,乃至保守的方式孕育而生,目的在于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和保持或恢... 自Halsted 1984年推出乳癌根治术以来,乳癌患者的预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而随着综合治疗的发展,近年来其手术后的生存率有着稳步提高的趋势。为此,对乳癌的各种改良手术,乃至保守的方式孕育而生,目的在于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和保持或恢复乳房的外形。为减轻乳癌切除患者去乳后的精神和形体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 全乳再造 乳房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快速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潘美华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前在手术快速病理诊断中多采用冰冻切片及快速石蜡切片等方法,由于冰冻切片需要昂贵的冰冻切片机,在基层很难推广,而快速石蜡切片则由于耗时较长,往往耽搁了诊断时间。为了进一步改进快速石蜡切片方法,提高制片速度,本文应用微波技术... 目前在手术快速病理诊断中多采用冰冻切片及快速石蜡切片等方法,由于冰冻切片需要昂贵的冰冻切片机,在基层很难推广,而快速石蜡切片则由于耗时较长,往往耽搁了诊断时间。为了进一步改进快速石蜡切片方法,提高制片速度,本文应用微波技术于快速石蜡切片中,旨在探讨其应用价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切片 微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腺瘤——粘液腺瘤与嗜酸性腺瘤混合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苏英豪 张洪福 +1 位作者 魏艳华 王兴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6-227,F003,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咳嗽、低热、盗汗1月余入院,2年前曾出现同样症状经抗痨治疗“而愈”,以往有间断咯血史。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心肺(一)。胸片示左上肺大片阴影,痰查结核菌(一),纤支镜检查见左上肺叶管口有一乳头状新生物,细胞...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咳嗽、低热、盗汗1月余入院,2年前曾出现同样症状经抗痨治疗“而愈”,以往有间断咯血史。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心肺(一)。胸片示左上肺大片阴影,痰查结核菌(一),纤支镜检查见左上肺叶管口有一乳头状新生物,细胞学刷检“未见癌细胞”,病理活检报告为“支气管粘膜急慢性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肿瘤 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检测活检组织中结核杆菌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美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6-386,共1页
PCR技术在检测活检组织中结核杆菌的应用潘美华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22在临床诊断结核病中,用PCR技术检测痰液、血液、脑脊液、胸腹水等样品中的结核杆菌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病理诊断中所... PCR技术在检测活检组织中结核杆菌的应用潘美华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22在临床诊断结核病中,用PCR技术检测痰液、血液、脑脊液、胸腹水等样品中的结核杆菌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病理诊断中所遇到的一些组织内结核病变不典型,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恶性碰撞瘤──乳腺癌合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1
作者 吴强 饶慧蓉 +1 位作者 潘美华 陈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62,共2页
乳腺恶性碰撞瘤──乳腺癌合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吴强,饶慧蓉,潘美华,陈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它与肉瘤相遇形成乳腺恶性碰撞瘤则权罕见。现将我们在外检中遇到的1例乳腺癌合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报道如下,并结... 乳腺恶性碰撞瘤──乳腺癌合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吴强,饶慧蓉,潘美华,陈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它与肉瘤相遇形成乳腺恶性碰撞瘤则权罕见。现将我们在外检中遇到的1例乳腺癌合并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恶性碰撞瘤 并发症 纤维组织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改良根治后背阔肌皮瓣转位Ⅰ期全乳再造3例报告
12
作者 汪春兰 俞士炳 +4 位作者 李祖蔚 张长乐 龚西(马俞) 饶慧蓉 孟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25-225,共1页
为减轻乳癌切除患者去乳后的精神和形体创伤,我们为3例早期乳癌患者在改良根治的基础上立即利用背阔肌皮瓣加硅肢囊假体植入Ⅰ期全乳再造,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3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分别为33、38、40岁。
关键词 乳癌 背阔肌皮瓣 乳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银染色法在诊断类癌上的应用
13
作者 魏艳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类癌是由胃、肠、支气管等器官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一类恶性肿瘤。嗜银染色对类癌的确定诊断是一个稳定可靠的方法。我们应用Grimelius法套染Alcian blue,AB)并与其改良Grime-lius嗜银染色法作了比较观察,发现本法不但反应清晰,且有... 类癌是由胃、肠、支气管等器官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一类恶性肿瘤。嗜银染色对类癌的确定诊断是一个稳定可靠的方法。我们应用Grimelius法套染Alcian blue,AB)并与其改良Grime-lius嗜银染色法作了比较观察,发现本法不但反应清晰,且有助于类癌的分型。现将观察结果及体会整理于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银染色法 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黑素性黑素瘤伴全身转移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文明 张显仁 +1 位作者 张学军 吴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报道无黑素性黑素瘤全身转移1例。患者男 ,52岁 ,农民。左下肢有一米粒大小皮色肿物10年 ,增长缓慢。5个月前在基层医院行手术切除后很快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组织病理见真皮内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 ,小血管内可见肿瘤细胞浸... 报道无黑素性黑素瘤全身转移1例。患者男 ,52岁 ,农民。左下肢有一米粒大小皮色肿物10年 ,增长缓慢。5个月前在基层医院行手术切除后很快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组织病理见真皮内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 ,小血管内可见肿瘤细胞浸润 ,HE染色未见黑色素。免疫病理S100( +) ,HMB4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黑素瘤 肿瘤转移 全身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