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尹伟
刘向辉
孙卫革
程义成
张磊
王晨辰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第八一临床学院口腔科
-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
基金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基金(14MS045)
-
文摘
目的目前无公认的方法可快速建立种植体周围炎(种周炎)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为种周炎骨缺损后骨再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建模途径。方法选择6只比格犬,每只比格犬即刻植入6枚种植体。待种植体-骨结合3个月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只比格犬作为实验组,翻瓣局部去骨+丝线结扎+高糖饮食综合作用;其他3只作为对照组,行常规Ⅱ期手术。1个月后分别通过种植体牙周指标检查、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eriimplantsulcularfluid,PISF)测定、X线片、直观测量和组织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程度[缺损深度(DD值)、缺损宽度(DW值)、牙槽骨水平(BL值)]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PIS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95±0.28)μL vs(1.02±0.14)μL,P<0.01]。实验组可见植体颈部牙槽嵴高度下降且植体间牙槽间隔消失,对照组则未见明显骨吸收,2组垂直骨丧失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0.84)mm vs(0.32±0.08)mm,P<0.05]。实验组口内植体表面均被大量菌斑和软垢覆盖,牙龈不同程度充血红肿,局部翻瓣暴露植体后均可见螺纹暴露,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DD值、DW值、BL值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8±1.36)mm vs(0.26±0.08)mm,(2.38±0.73)mm vs(0.21±0.04)mm,(1.70±0.79)mm vs(0.15±0.05)mm,P<0.05]。组织切片显示实验组种植体颈部破骨细胞增生活跃。结论局部去骨+丝线结扎+高糖饮食联合法可快速建立种周炎骨缺损模型,适合在动物科研中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比格犬
种周炎
骨缺损
动物模型
-
Keywords
Beagles
Peri-implantitis
Bone defects
Animal model
-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钛网应用于即刻种植骨缺损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王晨辰
刘向辉
孙卫革
尹伟
程义成
张磊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八一临床学院口腔科
-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4-818,共5页
-
基金
2014年度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面上项目(编号:14MS045)
-
文摘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作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48枚植体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GBR组、钛网+骨粉组、钛网+GBR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通过直观测量、硬组织切片和新生骨形成率比较各组骨再生效果。结果酸蚀喷砂(SLA)表面的植体周围骨再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可吸收研磨介质(RBM)表面;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GBR组骨再生效果最佳,GBR组和钛网+骨粉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其中GBR组和钛网+骨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A表面处理方法有利于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的骨整合;钛网联合GBR技术作为一种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的新方法,效果稳定可靠。
-
关键词
钛网
即刻种植
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
Keywords
titanium mesh
immediate implant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joint bone defect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不同方法进行种周炎骨重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尹伟
刘向辉
孙卫革
程义成
张磊
王晨辰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八一临床学院口腔科
-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64-1368,共5页
-
基金
2014年度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面上项目(编号:14MS045)
-
文摘
将6只比格犬即刻植入36枚种植体后建立种周炎骨缺损模型,后将患有种周炎的种植体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组、β-TCP组、BIO-GENE组、Bio-Oss组和不刮治组)后进行骨重建,术后3个月通过直观测量、X线检查和Micro-CT扫描比较各自成骨的差异。结果显示骨重建后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重建效果Bio-Oss组>BIO-GENE组>β-TCP组(传统组)>对照组(不刮治组);其中β-TCP组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刮治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发现翻瓣刮治+BioOss+胶原膜可有效进行种周炎骨重建。
-
关键词
种周炎
骨缺损
骨重建
骨再生
-
Keywords
peri-implantitis
bone defect
bone reconstruction
bone regeneration
-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