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353周期临床分析
1
作者 丁玉芹 姜宏 +3 位作者 裴红 汪存利 何瑞冰 张文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0-782,共3页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胚冷冻后冻融周期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攀 姜宏 +1 位作者 陈京京 范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80-2582,共3页
目的:分析全胚冷冻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48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214个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移植周期(F-ET)为A组,275个新鲜... 目的:分析全胚冷冻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48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214个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移植周期(F-ET)为A组,275个新鲜移植周期为B组,并根据移植胚胎发育阶段将各组进一步分为囊胚移植组(A1组,B1组)和卵裂胚移植组(A2组,B2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结果:A1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71.1%、53.0%)显著高于A2、B1和B2组(分别为:57.3%、34.0%;55.0%、42.1%;52.9%、32.7%)(P<0.05),B1组的胚胎种植率高于B2组(P<0.05)。结论:全胚冷冻可明显提高首次冻融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冻融囊胚移植可获得比冻融卵裂胚移植更好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胚冷冻 囊胚 卵裂胚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孙贤 姜宏 +2 位作者 刘迎春 倪丰 朱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冻融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113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冻卵组),并按1∶3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行新鲜周期ICSI⁃ET共33...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冻融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113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冻卵组),并按1∶3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行新鲜周期ICSI⁃ET共339个周期作为对照组,分析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原因,比较两组受精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卵母细胞冷冻的原因包括取卵日男方无活精子、男方取精失败、家庭意外及女方获卵数较多(≥25枚)等。冷冻卵母细胞复苏率为85.73%,冻卵组无可移植胚胎周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卵裂率、第3天(D3)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受精率、D3可移植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可获得与新鲜卵母细胞相近的临床结局,并可作为取卵日无可用精子的补救措施及女性生育力的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生育力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预测卵巢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反应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屈文娟 姜宏 +1 位作者 裴红 罗福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预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83例不孕症患者,根据获卵数分为低反应组(获卵数≤5个)、正常反应组(获卵数6~15个)和高反应组(获卵数〉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预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83例不孕症患者,根据获卵数分为低反应组(获卵数≤5个)、正常反应组(获卵数6~15个)和高反应组(获卵数〉15个)。采用TV-CDS测量月经周期第3天(d3)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hCG日)的卵巢总体积、窦卵泡数(AFC)、卵巢间质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值,分析上述指标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记录并比较三组间的卵巢间质血流参数和卵子数、获卵数、受精卵数和优质胚胎数。结果高反应组卵巢体积显著大于低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三组间AFC、MⅡ卵子数、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反应组与高反应组d3的PI、RI、S/D、PSV和EDV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体积及AFC与获卵数、MⅡ卵子数、受精卵数呈正相关;d3 PI、RI、S/D与获卵数呈负相关,d3 PSV、EDV与获卵数呈正相关。结论 AFC、卵巢总体积、d3卵巢间质血流对预测卵巢反应性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卵巢功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等相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秀芬 姜宏 朱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早期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及钙离子含量的差异,探讨其与精子活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精液标本,标本洗涤处理后分别行Annexin V-FITC/PI、JC-1、DCFH-DA及Fluo3-AM荧光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F...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早期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及钙离子含量的差异,探讨其与精子活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精液标本,标本洗涤处理后分别行Annexin V-FITC/PI、JC-1、DCFH-DA及Fluo3-AM荧光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两组精子早期凋亡率、死亡率、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及钙离子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精子比较,弱精子症组精子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两组精子死亡率,精子内活性氧及钙离子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精子早期凋亡率与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率间呈显著正相关(r=0.789,P<0.01)。结论人精子早期凋亡率增加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可能是弱精子症的重要病因;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对预测精子早期凋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病因学 细胞凋亡 线粒体/生理学 活性氧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对人精子活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玉芹 姜宏 汪存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1-292,共2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有报道[1]其家族成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和p38MAPK定位于精子尾部中段,参与精子活动力的调节;17-β雌二醇可通过PI3K/Akt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有报道[1]其家族成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和p38MAPK定位于精子尾部中段,参与精子活动力的调节;17-β雌二醇可通过PI3K/Akt通路激活ERK,增加精子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活动力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 PD98059 SB203580 免疫印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平面细胞极性通路核心基因的突变筛查
7
作者 苏琳 姜茜 +4 位作者 蔚开慧 李颀 张震 肖萍 姜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HSCR)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HSCR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PCP通路的核心基因(CELSR3、FZD3、VANGL1、VANGL2、PRICKLE1、PRICKLE2、DVL1、DVL2)进行目...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信号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HSCR)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HSCR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PCP通路的核心基因(CELSR3、FZD3、VANGL1、VANGL2、PRICKLE1、PRICKLE2、DVL1、DVL2)进行目标区域捕获及二代测序,针对检出的可疑致病性突变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验证,通过Gene Tool软件及生物信息学网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3例患儿中,9例患儿存在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阳性率为10.8%,突变的核心基因分别为:CELSR3基因c.7724A>G(H2575R)、c.6613G>A(A2205T)、c.1961C>T(T654M)、c.2230G>A(V744M)和c.8615C>G(A2872G);PRICKLE1基因c.113C>T(P38L)和c.797C>T(T266I);DVL2基因c.319C>T(R107W)和c.1276G>T(V426L),数据分析提示上述突变为有害突变。结论 PCP通路核心基因突变导致的编码蛋白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HSCR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平面细胞极性通路 基因突变 CELS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刺激方案在低卵泡输出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 姜宏 +2 位作者 张文香 殷慧群 王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13-3416,共4页
目的探讨双刺激方案在低卵泡输出率(FOR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IVF/ICSI-ET助孕226例低FORT患者资料,67例卵泡期促排卵后继续行黄体期促排卵(双刺激组);159例选择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或全胚胎冷冻(低FORT组),对其中6... 目的探讨双刺激方案在低卵泡输出率(FOR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IVF/ICSI-ET助孕226例低FORT患者资料,67例卵泡期促排卵后继续行黄体期促排卵(双刺激组);159例选择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或全胚胎冷冻(低FORT组),对其中60例新鲜及冷冻周期移植未妊娠或妊娠失败的患者行再次常规方案促排卵(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结果双刺激组中黄体期促排卵的获卵数、MⅡ卵数、2PN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同一周期卵泡期促排卵(P<0.05)。双刺激组的总获卵数、MⅡ卵数、2PN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低FORT组(P<0.05),流产率显著低于低FORT组(P<0.05),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双刺激方案能在短时间内累积更多的可利用胚胎,在FET周期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是低FORT患者有效的补充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刺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泡输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探讨颅部神经管畸形与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汪静 郭柳 +6 位作者 蔡春泉 陈晓丽 谢华 赵慧智 吴佰林 张霆 姜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6-691,共6页
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对颅部神经管畸形及正常流产胚胎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筛查,探讨基因组CNVs在颅部神经管畸形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在伦理同意基础上,采集51例颅部神经管畸形胚胎(病例组)和75例... 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对颅部神经管畸形及正常流产胚胎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筛查,探讨基因组CNVs在颅部神经管畸形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在伦理同意基础上,采集51例颅部神经管畸形胚胎(病例组)和75例正常流产胚胎(对照组),运用高分辨率芯片筛查全基因组CNVs,针对所发现的基因组CNVs,利用国际基因组CNVs多态性数据库过滤去除良性多态性CNVs,然后根据其是否包含参考基因将其分别命名为非多态性CNV、非多态性genicCNV及非多态性ciliogenic CNV,应用χ2检验对以上基因组CNVs与颅部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到48和33个非多态性CNVs,其中分别有37和26个为非多态性genicCNVs。病例组内含非多态性CNVs和非多态性genic CNVs的样本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9%vs32.0%,P〈0.05;49.0%vs26.6%,P〈0.05),其中非多态性genicCNVs导致颅部神经管畸形发生风险增加2.644倍(OR=2.644)。结论 全基因组CNVs研究的证据表明,基因CNVs是颅部神经管缺陷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颅部神经管畸形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