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通过Nrf2/Keap1途径减轻类风湿关节炎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学菲 周剑 +7 位作者 陈苏环 张梦妍 刘浩淼 苏蕊 陈广祎 邵玉宝 姚涛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1-867,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治疗作用,并阐明Nrf2/Keap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通过管饲法予Res...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治疗作用,并阐明Nrf2/Keap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通过管饲法予Res处理。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使用TNF-α(5μg·L^(-1))处理小鼠原代肝细胞(MPHs)建立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体外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使用Nrf2抑制剂和Keap1过表达质粒处理MPHs,探究Res减轻类风湿关节炎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内在机制。结果Res明显降低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肝组织以及经TNF-α处理的MPHs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并且激活了Nrf2/Keap1信号通路。使用Nrf2抑制剂和Keap1的过表达加剧了MPHs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促进细胞凋亡。结论Res通过Nrf2/Keap1途径减轻类风湿关节炎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肝损伤 白藜芦醇 炎症 氧化应激 Nrf2/Ke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汪陶荣 邵玉宝 +3 位作者 刘楠楠 李文昊 李梦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法分别检测FLS细胞活力;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40、80、160μmol/L)进行处理FLS细胞24 h后,ELISA法分析FLS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刺激因子(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慢病毒感染FLS使其过表达cGAS,将细胞分为Control(对照)组、cGAS组(cGAS过表达)、Res+cGAS组(Res 160μmol/L+cGAS过表达)、Res组(Res 160μmol/L)。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FLS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24 h后的三组FLS细胞活力下降(P<0.01);ELISA结果也表明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也降低(P<0.01)。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μnmol/L的Res组相比,经过40、80、160μn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中STING和cGAS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trol组相比,过表达cGAS后,CGAS组中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Res组相比,Res+cGAS组中FLS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及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Res能有效减少FLS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而这一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源于其对cGAS-STING信号传导途径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白藜芦醇 cGAS-STING信号通路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和凋亡基因ki-67、bcl-2、bax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方志启 吴刚 +1 位作者 陈晓宇 陈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增殖细胞ki-67核抗原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PCa、20例BPH和11例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ki-67核抗原、bc...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增殖细胞ki-67核抗原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PCa、20例BPH和11例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ki-67核抗原、bcl-2、bax的表达。结果ki-67细胞增殖指数(PI)在PCa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BPH和NP(P<0.01),ki-67的PI与PCa分级有关,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1),PCa和BPH中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NP(P<0.05),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5),PCa、BPH和NP中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列腺细胞增殖的增强、细胞凋亡的减少与PCa、BPH发生和发展有关,ki-67与bcl-2的检测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基因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9
4
作者 方志启 吴刚 +1 位作者 王贺彬 陈晓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er,PCa)、2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11例正常前列腺(normal prostatic,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er,PCa)、2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11例正常前列腺(normal prostatic,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①PCa和BPH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组(P<0.05),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Ca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PH组和NP组(P<0.01),而BPH组与NP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p53与PCa分级有关,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5);bcl-2与PCa分级有关,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1),显示bcl-2、p53蛋白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PCa、BPH和NP中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③p53蛋白表达阳性率≤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呈负相关(P<0.05);bcl-2、bax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蛋白的异常表达与PCa的发生和发展、病理分级和预后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基因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P53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多药耐药类蛋白表达与化疗耐药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吕正梅 王保太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相关类蛋白P 糖蛋白 (P gp)、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π(GST π)、DNA拓扑异构酶 Ⅱα(Topo Ⅱα)在乳腺癌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91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和 18例术后经...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相关类蛋白P 糖蛋白 (P gp)、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π(GST π)、DNA拓扑异构酶 Ⅱα(Topo Ⅱα)在乳腺癌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91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和 18例术后经化疗复治乳腺癌组织检测P gp、GST π、Topo Ⅱα蛋白表达。结果  (1)P gp在原发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40 %,术后经化疗复治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6 1%。两组P gp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GST π和P gp在乳腺癌组织表达正相关 (P <0 0 5 )。 (3)原发性乳腺癌Topo Ⅱα表达水平与一些提示预后差的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 (P <0 0 5 )。术后经化疗复治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17%,与原发癌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耐药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 ,P gp、GST π、TopoⅡα均参与其化疗耐药性形成。化疗后的复治乳腺癌比初治原发癌具有更普遍的耐药性。TopoⅡα水平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恶性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组织 多药耐药性 蛋白基因 基因表达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组织块和精原干细胞异种移植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凯 王望九 +1 位作者 刘向国 吕正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1-83,共3页
精原干细胞是精子发生的前提和基础,精原干细胞的存在为男性保存和恢复生育能力提供了可能。精原干细胞和睾丸组织移植技术已经被用来研究生精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项技术对恢复无精子症或睾丸肿瘤患者的生育能力等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精原干细胞是精子发生的前提和基础,精原干细胞的存在为男性保存和恢复生育能力提供了可能。精原干细胞和睾丸组织移植技术已经被用来研究生精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项技术对恢复无精子症或睾丸肿瘤患者的生育能力等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睾丸组织块和精原干细胞的移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睾丸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颌下腺Mal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正梅 贾雪梅 +1 位作者 王惠珠 蔡龙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对大鼠颌下腺颗粒曲管(granularconvolutedtubule,GCT)进行观察。方法本文用Ma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发现GCT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有一定差异。此外GCT... 目的对大鼠颌下腺颗粒曲管(granularconvolutedtubule,GCT)进行观察。方法本文用Ma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发现GCT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有一定差异。此外GCT细胞呈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免疫反应阳性。结论表明大鼠颌下腺GCT细胞内含有SOM,对颌下腺复杂的分泌活动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Mallory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友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11-414,共4页
关键词 干细胞 生物医学工程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OD-SIRT3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苏会萍 张俊强 +6 位作者 曹威 储海峰 俞晨 李简 杨睿 宋先兵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去乙酰化酶3(SIRT3)的改变与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关系。方法弗氏完全佐剂(FCA)足趾皮下注射诱导SD大鼠AA,造模后12、19、26 d,分批处死大鼠,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 目的探讨肝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去乙酰化酶3(SIRT3)的改变与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关系。方法弗氏完全佐剂(FCA)足趾皮下注射诱导SD大鼠AA,造模后12、19、26 d,分批处死大鼠,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肝组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nSOD、SIRT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AA大鼠造模12 d后,肝脏指数升高,血清转氨酶升高,肝匀浆中MDA升高,GSH-Px、SOD活性下降(P<0.05,P<0.01),肝组织中MnSOD、SIRT3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AA模型组大鼠存在肝损伤,肝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升高,其机制与肝脏中MnSOD和SIRT3表达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去乙酰化酶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控DUSP1/p38 MAPK通路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飞 范学菲 +6 位作者 刘楠楠 陈苏环 江敏 陈广祎 陈唔奇 陈晓宇 周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3-1910,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IL-1β诱导的软骨损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DUSP1/p38 MAPK信号通路在上述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将软骨细胞(C28/I2)及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原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应用IL-1β(10μg/L)行炎性诱导处...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IL-1β诱导的软骨损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DUSP1/p38 MAPK信号通路在上述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将软骨细胞(C28/I2)及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原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应用IL-1β(10μg/L)行炎性诱导处理后,应用不同浓度的Cur(0、10、20、40、60、80μmol/L)处理,细胞活力测定(CCK-8)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II型胶原α1链(CollagenⅡ)、基质金属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1β(IL-1β)、BCL2相关X的蛋白质(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的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DUSP1干扰RNA和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进一步验证DUSP1/p38 MAPK轴在Cur抑制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与炎症中的作用。结果Cur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活力的下降,显著降低了软骨细胞的凋亡与炎症水平,Cur抑制了MMP13、IL-1β、Bax、p-p38蛋白的表达,而CollagenⅡ、Bcl-2、DUSP1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增加;IL-1β和干扰RNA沉默DUSP1并激活了p38通路,Cur则抑制p38通路的激活;使用p38 MAPK通路抑制剂可减轻细胞炎症。结论Cur通过促进DUSP1蛋白的表达,抑制p38 MAPK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减轻IL-1β所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与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骨关节炎 软骨 DUSP1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miR-512-3P/DUSP1轴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自噬并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正杨 刘楠楠 +5 位作者 范学菲 陈苏环 陈唔奇 陈广祎 邵玉宝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8,共7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choroidal melanoma cells,MUM2B)自噬并促进其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UM2B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ES(0、10、20、40、60、80μmol·L-1)处理细胞...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choroidal melanoma cells,MUM2B)自噬并促进其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UM2B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ES(0、10、20、40、60、80μmol·L-1)处理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512-3P、DUSP1以及其他目的蛋白的表达,RIP实验验证miR-512-3P靶向沉默DUSP1,使用miR-512-3P的mimic,体外评估miR-512-3P的生物学意义。结果RES抑制了MUM2B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减弱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MUM2B细胞p-ERK、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miR-512-3P表达增加;过表达miR-512-3P靶向抑制了DUSP1的表达,并促进了MUM2B细胞的凋亡。结论RES通过促进miR-512-3P的表达靶向抑制DUSP1,从而抑制MUM2B的自噬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白藜芦醇 miR-512-3P DUSP1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盛花 贾雪梅 柯红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640,共4页
海马是学习、记忆的重要解剖基础和神经中枢,是近记忆回路的重要结构.海马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而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广泛存在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就海马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 海马 学习 记忆 神经中枢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丽华 刘超 王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观察盆腔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盆腔炎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反应和光热致痛观察盆腔炎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盆腔炎颗粒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和棉... 目的观察盆腔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盆腔炎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反应和光热致痛观察盆腔炎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盆腔炎颗粒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和提高光热致痛率。结论盆腔炎颗粒口服给药有显著抗炎和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中药疗法 川芎/治疗应用 大血藤/治疗应用 当归/治疗应用 牡丹皮/治疗应用 紫花地丁/治疗应用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梅梅 陈晓宇 +3 位作者 王栋 宋先兵 黄学应 张腾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DGL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用高脂乳剂灌胃诱导大鼠NAFLD模型,并给予DGLL干预,6周后检测肝脏组织及血清TNF-α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DGL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用高脂乳剂灌胃诱导大鼠NAFLD模型,并给予DGLL干预,6周后检测肝脏组织及血清TNF-α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DGLL能明显降低NAFLD大鼠肝脏组织和血清中TNF-α的表达,下调大鼠肝脏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同时显著地抑制肝脏组织I-κBα蛋白的降解。结论 DGLL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TNF-α水平,这种作用与抑制NF-κB p65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肿瘤坏死因子-Α NF-ΚB I-κB蛋白质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变化和Fos蛋白表达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正梅 贾友苏 +1 位作者 贾雪梅 费广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为探讨P物质(SP)和Fos蛋白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哮喘大鼠肺内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变化及F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观察到SP阳... 为探讨P物质(SP)和Fos蛋白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哮喘大鼠肺内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变化及F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观察到SP阳性纤维分布于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和肺血管壁内,但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内少见SP阳性纤维。哮喘组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数量及分布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肺内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均有较密集的SP阳性纤维呈束走行;且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内也出现了SP阳性纤维。哮喘组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2)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肺内几乎不表达c-fos基因,但在哮喘组大鼠肺内可观察到许多Fos阳性细胞,这些细胞主要为炎性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以上结果表明,肺内SP阳性纤维增生及c-fos基因表达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c-fos 哮喘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大鼠 FOS蛋白 阳性纤维 形态学研究 SP 鼠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提取物清除β淀粉样蛋白的途径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欢 陈晓宇 +2 位作者 姬飞虹 王奎锋 王志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远志提取物(PTE)清除β淀粉样蛋白(Aβ)的途径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100、40、20、10、5、0μg/ml)的PTE对神经细胞株(SH-SY5Y)的毒性作用。ELISA法检测PTE对转染过表达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 目的探讨中药远志提取物(PTE)清除β淀粉样蛋白(Aβ)的途径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100、40、20、10、5、0μg/ml)的PTE对神经细胞株(SH-SY5Y)的毒性作用。ELISA法检测PTE对转染过表达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分泌酶(BACE1)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培养液中Aβ水平的影响。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检测PTE处理后的神经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微管关联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水平,以及mTOR、p70s6k、Raptor、Akt、AMPK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PTE对神经细胞活力没有影响(P>0.05)。CHO-APP/BACE1经药物处理后,Aβ分泌水平明显降低,并呈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处理组细胞自噬增强,另外,自噬标志物蛋白LC3Ⅱ/LC3Ⅰ水平升高。结论 PTE通过增强AMPK/Raptor通路,抑制mTOR和p70s6k的磷酸化,诱导自噬发生,使细胞清除Aβ的能力增强,减少Aβ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自噬 微管关联蛋白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镜下干眼症患者角膜形态变化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庆言 陈晓宇 +2 位作者 李晶 杨阳 柯根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干眼症患者的角膜形态改变。方法运用日本Nidek公司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 4.0)对正常人群和干眼症患者各50例(100只眼)的中央区角膜上皮细胞的密度和异型性、上皮下神经纤维形态、朗格汉斯细胞的浸润和内皮...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干眼症患者的角膜形态改变。方法运用日本Nidek公司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 4.0)对正常人群和干眼症患者各50例(100只眼)的中央区角膜上皮细胞的密度和异型性、上皮下神经纤维形态、朗格汉斯细胞的浸润和内皮细胞密度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干眼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角膜中央区表层鳞状上皮细胞、翼状上皮细胞、上皮基底层细胞的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患者的中央区角膜上皮细胞异型性增多(t=14.3,P<0.01),少量细胞呈激活状态,上皮下神经纤维明显增粗,走行紊乱,伴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计数和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可以从细胞层面实时、无创观测干眼症患者的角膜形态的改变,根据角膜上皮细胞细胞密度和异型性、上皮下神经纤维形态、朗格汉斯浸润等病理变化直观识别和诊断干眼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显微镜 干眼症 角膜上皮细胞 神经纤维 朗格汉斯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预防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18
作者 陶静 胡杰 +3 位作者 高琴 马善峰 关宿东 吕正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复灌方式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低剂量SI组(L-SI)、中剂量SI组...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灌注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复灌方式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低剂量SI组(L-SI)、中剂量SI组(M-SI)、高剂量SI组(H-SI),L-SI、M-SI、H-SI组分别予SI 30、60、120mg.kg-1.d-1灌胃,第15天末采集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及左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及心率与发展压的乘积(RPP)并分析;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R组LVEDP明显升高(P<0.01);LVDP,+dp/dtmax,-dp/dtmax,RPP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I/R组比较,M-SI组LVEDP明显降低(P<0.01),RPP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H-SI组LVDP、+dp/dtmax、-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5,P<0.01)。I/R组中,心肌纤维断裂,线粒体肿胀,嵴破坏消失,此变化在M-SI、H-SI预处理组中明显减轻。结论:中、高剂量SI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受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大豆异黄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梅梅 王栋 +3 位作者 陈晓蓉 黄学应 宋先兵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DGL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CSH)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高脂乳剂灌胃诱导大鼠NCSH模型,并给予DGLL干预,9周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酶标仪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脂质、血清载脂蛋...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DGL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CSH)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高脂乳剂灌胃诱导大鼠NCSH模型,并给予DGLL干预,9周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酶标仪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脂质、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CYP2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G-LL能明显改善NCSH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程度,使脂滴减少,炎症减轻。明显降低AST、AL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水平,使高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DGLL下调肝脏组织CYP2E1蛋白表达。结论 DGLL能显著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CSH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脂质,因而具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在白藜芦醇治疗佐剂性关节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安梅 孙和炎 +6 位作者 卢锦森 马中飞 纵何香 叶桂萍 郭利梅 何舒宁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TIMP-1)在白藜芦醇治疗佐剂性关节炎(AA)的滑膜组织和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探讨MMP-1及TIMP-1的异常表达是否参与AA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50只)。模型组...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TIMP-1)在白藜芦醇治疗佐剂性关节炎(AA)的滑膜组织和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探讨MMP-1及TIMP-1的异常表达是否参与AA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50只)。模型组弗氏完全佐剂注射诱导关节炎12 d后,在其足趾出现继发性免疫炎症反应时,又随机分成4组:模型对照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5mg/kg)、白藜芦醇高剂量组(15 mg/kg)、阳性对照雷公藤多苷组(100 mg/kg)。大鼠每天均灌胃给予溶媒或药物,持续16 d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MMP-1、TIMP-1表达;滑膜组织匀浆,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TIMP-1蛋白含量。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模型组大鼠病理损害程度,模型组滑膜组织MMP-1、TIMP-1高表达,白藜芦醇治疗组能抑制MMP-1、TIMP-1的高表达,在抗关节炎的作用上有相关性。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AA大鼠的炎症作用,防止关节退变的病理变化,其机制与调节大鼠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滑膜组织和关节软骨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白藜芦醇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免疫印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