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市两家省级医院髋部骨折的性别及年龄分布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俊 尹宗生 +2 位作者 马广文 常俊 汪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合肥市两家省级医院髋部骨折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方法对合肥市两家省级医院2008-2012年,年龄≥5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总计2371例,分为男、女两组,并在组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亚组,分析髋部骨折在不同的年龄组和性别的分布情... 目的调查和分析合肥市两家省级医院髋部骨折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方法对合肥市两家省级医院2008-2012年,年龄≥5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总计2371例,分为男、女两组,并在组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亚组,分析髋部骨折在不同的年龄组和性别的分布情况。探讨髋部骨折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2371例髋部骨折病人中1007例(42.5%)男性,1364例(57.5%)女性,男女之比为:0.74∶1。70~79岁患者占34.5%,80~89岁患者占29.7%,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男性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比为1.5∶1,女性为1.7∶1(χ2=3.6,df=1,P=0.058),骨折类型不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2.40±10.13岁和74.43±10.61岁(P〈0.001),女性为71.20±11.17岁和77.75±8.75岁(P〈0.001),两种类型骨折的平均年龄差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占髋部骨折比例在不断增加,且骨折增长的速率要快于股骨颈骨折。结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性别、年龄的分布差异,对于髋部骨折的预防,股骨颈骨折在年龄上要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女性是预防的重点。预防跌倒是降低骨折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发病率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胶原凝胶支架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斐 马广文 +2 位作者 尹宗生 王清 尹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缓释胶原凝胶支架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BDNF与胶原凝胶溶液混合,制备成BDNF缓释支架,采用ELISA法检测缓释支架中BDNF的释放曲线,然后将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接种于缓释支架中作为实验组...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缓释胶原凝胶支架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BDNF与胶原凝胶溶液混合,制备成BDNF缓释支架,采用ELISA法检测缓释支架中BDNF的释放曲线,然后将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接种于缓释支架中作为实验组,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在缓释支架中的生长情况。以常规添加BDNF并悬浮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缓释支架中神经干细胞分化成不同神经细胞的比例,并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培养组中神经干细胞的活力。结果 ELISA结果显示缓释支架可以持续释放BDNF达到10 d,体外实验显示该缓释支架与神经干细胞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CCK-8检测显示缓释支架中神经干细胞活力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证实缓释支架中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的比例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DNF缓释胶原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生存并诱导其分化成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胶原凝胶 神经球 胚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源性EPCs对脊髓源性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硕 杜怡斌 +5 位作者 杜公文 张辉 余涛 方家刘 高维陆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血单个核细胞,以EBM-2进行诱导培养EPCs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熟的方法获取及鉴定SD大鼠的脊髓NSCs,1×105/ml... 目的观察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血单个核细胞,以EBM-2进行诱导培养EPCs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熟的方法获取及鉴定SD大鼠的脊髓NSCs,1×105/ml第3代NSCs置于Transwell小室下层与1×105/ml上层原代EPCs进行体外1∶1共培养,以单纯第3代的NSCs培养为对照,培养7 d,双盲法分别计数各组在相差显微镜下神经球形成的数目,并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神经球的平均直径,通过5%血清诱导培养NSCs7 d后,行β-微管蛋白-Ⅲ免疫荧光染色,Hoechst细胞核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算神经元/细胞总数得出百分率。结果骨髓源性EPCs与脊髓源性NSCs共培养组神经球平均数目为(22.27±3.85)个,平均直径为(61.70±7.21)μm,诱导培养后分化为神经元的平均百分率为(46.10±3.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髓源性EPCs能促进脊髓源性NSCs增殖及其向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S EPCS 增殖 分化 微环境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波 张辉 +4 位作者 王少滨 刘杰 余涛 杜怡斌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成体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作用下体外分化的形态学表现,为成体脊髓源性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脊髓源性NSCs,随后以含血清培养基贴壁诱... 目的探讨成体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作用下体外分化的形态学表现,为成体脊髓源性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脊髓源性NSCs,随后以含血清培养基贴壁诱导分化培养7 d,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抗巢蛋白(Nestin)鉴定NSCs,以抗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s的分化情况。选取第3代NSCs,向培养基中添加EPO,使EPO的终浓度为10 IU/ml,并设不添加EPO的对照组,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并计数各组神经元/细胞总数得出百分率。结果 SD大鼠脊髓组织体外悬浮培养可获得大量神经球,所获得的神经球均表达Nestin蛋白,以含血清培养基贴壁诱导分化培养,可检测出MAP2和GFAP阳性细胞;EPO组诱导分化后,表达MAP2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SD大鼠脊髓体外培养可获得NSCs,EPO可促进成体脊髓源性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元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退变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法学 马广文 +4 位作者 常俊 秦昆鹏 王清 尹勇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OA及正常骨关节软骨标本各6例,分为OA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eclin-1在软骨组织中表达情况。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并在低氧环境... 目的探讨自噬在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OA及正常骨关节软骨标本各6例,分为OA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eclin-1在软骨组织中表达情况。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并在低氧环境下培养,采用瞬时转染绿色荧光蛋白LC3(GFP-LC3)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软骨细胞自噬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中LC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A组软骨组织中LC3蛋白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OA组发现大量自噬颗粒形成,OA组GFP-LC3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A组软骨细胞中LC3蛋白从LC3-Ⅰ向LC3-Ⅱ转换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自噬在OA软骨细胞退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OA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辉 胡勇 +4 位作者 常俊 张琪琪 阙玉康 许唐兵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骨性关节炎(OA)正常滑膜组织及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膝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传代,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及细胞中SIRT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滑膜细胞检...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骨性关节炎(OA)正常滑膜组织及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膝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传代,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及细胞中SIRT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滑膜细胞检测SIRT1表达情况及表达部位。结果甲苯胺蓝实验显示OA及正常滑膜细胞无明显形态学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SIRT1在滑膜细胞胞质中广泛表达,染色强度OA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20.208,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在滑膜细胞中OA组SIRT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8.619,P<0.01);在滑膜组织中OA组SIRT1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7.664,P<0.01)。结论 SIRT1与OA导致滑膜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SIRT1可以作为OA治疗的靶点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组织 滑膜细胞 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脊髓成体神经干细胞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辉 张硕 +3 位作者 江正 余涛 钟林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15-1818,共4页
取8月龄SD大鼠脊髓,分组织块法和细胞悬液法培养,测量神经干细胞球出现的时间、数量、直径。MTT法鉴定增殖能力及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化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比例。组织块组在神经干细胞球出现的时间、数量及增殖能力上与细胞悬液组比... 取8月龄SD大鼠脊髓,分组织块法和细胞悬液法培养,测量神经干细胞球出现的时间、数量、直径。MTT法鉴定增殖能力及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化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比例。组织块组在神经干细胞球出现的时间、数量及增殖能力上与细胞悬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分化细胞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块培养 成体神经干细胞 脊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EPOR信号通路对成体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少滨 张辉 +3 位作者 李小波 刘杰 杜怡斌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4-808,共5页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信号通路对大鼠成体脊髓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大鼠脊髓细胞,在培养基DMEM/F12中进行培养,取第3代NSCs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再加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 P...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信号通路对大鼠成体脊髓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大鼠脊髓细胞,在培养基DMEM/F12中进行培养,取第3代NSCs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再加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 PO),同时在培养液中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SCs上EPOR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SCs的分化现象。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NSCs中均有EPOR蛋白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EPOR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实验组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EPO能激活EPO/EPOR信号通路,从而提高成体脊髓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 分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MFGE8对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阳 阮铭暄 +2 位作者 王震 张香路 黄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1-1926,共6页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FGE8蛋白在正常成骨细胞及骨肉瘤细胞系中的表达;GEO数据库分析MFGE8 mRNA表...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FGE8蛋白在正常成骨细胞及骨肉瘤细胞系中的表达;GEO数据库分析MFGE8 mRNA表达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下调MFGE8后检测其对U2OS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方法显示MFGE8蛋白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成骨细胞,且与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均P<0.05);与sh-Ctrl(转染了空载组的U2OS细胞)组相比,sh-MFGE8(转染了sh-MFGE8的U2OS细胞)组U2OS细胞的愈合率及侵袭数均降低,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FGE8在骨肉瘤细胞U2OS中高表达,下调MFGE8可以抑制U2OS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FGE8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β4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杰 杜怡斌 +3 位作者 张辉 李小波 王少斌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观察梯度浓度胸腺素β4(Tβ4)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梯度浓度的Tβ4分别处理EPCs,同时在统一浓度下干预不同时间后进行细胞功能学实验。采用CCK-8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靶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 目的观察梯度浓度胸腺素β4(Tβ4)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梯度浓度的Tβ4分别处理EPCs,同时在统一浓度下干预不同时间后进行细胞功能学实验。采用CCK-8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靶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细胞迁移检测靶细胞迁移能力以及黏附能力。结果 Tβ4能够显著增强体外培养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并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在1 000 ng/ml时其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在1 000 ng/ml时随着干预时间的推移,各时间点的EPCs增殖能力均显著增强且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黏附能力在48 h达到最大效应(P<0.05)。结论 Tβ4可增强体外培养的EPCs的功能,并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1 000 ng/ml Tβ4预处理48 h可获得最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胸腺素Β4 增殖 迁移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IL-1β诱导人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MPs、COX-2、PGE2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崔冠军 程超 +4 位作者 单文山 王俊 万云鹏 李磊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 探讨乳铁蛋白(LF)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人骨关节炎(O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培养人OA滑膜成纤维细胞,取3~4代的细胞进行实验,应用细胞免疫荧光... 目的 探讨乳铁蛋白(LF)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人骨关节炎(O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培养人OA滑膜成纤维细胞,取3~4代的细胞进行实验,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来鉴定细胞性质,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乳铁蛋白对OA滑膜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乳铁蛋白对IL-1β诱导人O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MMPs和COX-2表达的影响,用ELISA法测量PGE2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F对滑膜成纤维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提示LF对IL-1β诱导人O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MMPs、COX-2、PGE2产生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LF能够抑制IL-1β诱导人OA滑膜成纤维细胞中MMPs、COX-2、PGE2的表达,对OA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白介素-1Β 骨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环氧化酶-2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运动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康康 张辉 +4 位作者 方晓 王少滨 李小波 刘杰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6-1780,共5页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200~230 g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SCI)组和EPO组,每组10只。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不伤及脊髓。SCI...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200~230 g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脊髓损伤(SCI)组和EPO组,每组10只。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不伤及脊髓。SCI组和EPO组行椎板切除及脊髓打击术。术后EPO组腹腔注射rh-EPO,SCI组和Sham组采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应用BBB评分评估大鼠术后第1、3、7、14天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HE染色观察术后第14天脊髓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测定新生神经元的增殖情况。结果术后第1、3天SCI组和EPO组之间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14天EPO组BBB评分明显高于SCI组(P〈0.05,P〈0.01)。SCI组可见大量胶质瘢痕、空洞形成和炎性细胞浸润;EPO组上述改变较SCI组减轻。Sham组、SCI组和EPO组新增殖神经元数目逐渐增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rhEPO的治疗可减轻脊髓内炎症反应、刺激脊髓新生神经元的增殖和促进大鼠SCI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乐 方晓 +4 位作者 丁振飞 王涛 黄威 饶先亮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7-734,共8页
目的探究SD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条件培养基(EPC-CM)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SD大鼠ADSCs与EPCs。实验设置3个不同浓度的EPC-CM培养ADSCs,分别为对照组(不含EPC-... 目的探究SD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条件培养基(EPC-CM)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SD大鼠ADSCs与EPCs。实验设置3个不同浓度的EPC-CM培养ADSCs,分别为对照组(不含EPC-CM)、50%EPC-CM组和100%EPC-CM组。采用CCK-8检测各组ADSCs的增殖活性;采用茜素红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定性检测各组ADSCs的成骨分化能力;使用ALP及钙离子定量检测比较各组ADSCs成骨分化能力。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提示ADSCs高表达表面特异性蛋白CD90,且经诱导可向成骨、成软骨和成脂方向分化。第2代EPCs高表达CD13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铺有基质胶的96孔培养板中可形成管腔样结构,能够特异性地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UEA-1。与对照组相比,50%EPCCM组和100%EPC-CM组ADSCs增殖活性均明显增加,且与EPC-CM浓度相关(P<0.05)。ALP定量检测培养14 d及21 d后50%EPC-CM组和100%EPC-CM组ADSCs的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14 d和21 d后,50%EPC-CM组和100%EPC-CM组钙离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PC-CM能够促进ADSCs的增殖与成骨分化能力,为阐明血管化细胞影响骨形成的机制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增加MMP-1和MMP-13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振飞 常俊 +4 位作者 黄威 曹乐 王涛 饶先亮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0-604,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环孢素A(Cs A)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后对骨关节炎(OA)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临床上诊断为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 目的体外观察环孢素A(Cs A)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后对骨关节炎(OA)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临床上诊断为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以白介素-1β(IL-1β)刺激软骨细胞及Cs A抑制线粒体自噬,分为只加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混有IL-1β的培养基组、混有IL-1β+Cs A的培养基组。用Mitotracker Deep Red(MTR)标记线粒体与Lysotracker green(LTG)标记自噬体的免疫荧光共定位以及Tom20蛋白表达量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软骨细胞中MMP-1、MMP-1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IL-1β组较对照组MTR和LTG荧光共定位增加,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自噬增加,MMP-1、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L-1β组相比,IL-1β+Cs A组MTR和LTG荧光共定位减少,Tom20蛋白表达增加(P<0.05),线粒体自噬减少,MMP-1、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在体外Cs A可以抑制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抑制线粒体自噬使OA相关蛋白MMP-1和MMP-13的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线粒体自噬 软骨细胞 MMP-1 MMP-13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KD4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香路 王震 +2 位作者 常俊 马广文 黄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FASTKD4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qPCR的方法检测FASTKD4在骨肉瘤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还通过qPCR检测FASTKD4在不同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根据结果选择Saos-2细胞作... 目的探讨FASTKD4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qPCR的方法检测FASTKD4在骨肉瘤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还通过qPCR检测FASTKD4在不同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根据结果选择Saos-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FASTKD4小干扰RNA(shFASTKD4组)及对照阴性序列(shCtrl组)。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FASTK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内涵筛选和CCK-8检测细胞增殖,基质胶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免疫组化和qPCR结果显示FASTKD4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shCtrl组比较,shFASTKD4组骨肉瘤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5),且shFASTKD4组骨肿瘤细胞形成的克隆球直径小于shCtrl组(P<0.05)。shFASTKD4组骨肿瘤细胞凋亡率高于shCtrl组(P<0.05)。结论FASTKD4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沉默FASTKD4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显示FASTKD4敲除使PI3K/AKT信号通路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FASTKD4 癌旁组织 SAO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透明质酸水凝胶控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震 张香路 +2 位作者 李阳 阮铭暄 黄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5-811,共7页
目的研究改良透明质酸(HA)水凝胶控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rFNSCs)生长、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以大鼠胚胎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rFNSCs与聚乳酸乙醇酸(PLGA)和HA共培养]、... 目的研究改良透明质酸(HA)水凝胶控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rFNSCs)生长、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以大鼠胚胎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rFNSCs与聚乳酸乙醇酸(PLGA)和HA共培养]、条件对照组(rFNSCs与BDNF-PLGA和HA共培养)、实验组(rFNSCs与BDNF-PLGA和改良HA水凝胶即Dex-HA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控释支架中BDNF的释放曲线;Live/Dead实验检测各组中的rFNSCs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rFNSCs与水凝胶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组中rFNSCs的分化情况。结果ELISA法结果显示水凝胶对BDNF的控释可以持续14 d。Live/Dead实验显示实验组中rFNSCs凋亡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条件对照组。CCK-8实验表明,三组中实验组rFNSCs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和条件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凝胶在体外能促进rFNSCs向神经元分化,减少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A水凝胶控释BDNF可以促进rFNSCs的生长、分化并减少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水凝胶 胚胎神经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