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v1.6-RNAi通过AKT通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乐 洪礼琳 +2 位作者 刘玮佳 胡媛平 蒋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96-1700,共5页
目的探讨Nav1.6-RNAi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相关机制。方法使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Nav1.6-RNAi转染到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细... 目的探讨Nav1.6-RNAi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相关机制。方法使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Nav1.6-RNAi转染到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细胞)中,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av1.6、CyclinD1、C-myc、AKT及p-AKT的表达,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证实Nav1.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口腔正常组织(P<0.05);Nav1.6-RNAi转染到CAL-27细胞中后,CyclinD1、C-myc、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可能通过AKT通路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av1.6 增殖 CYCLIND1 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ma-1受体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红丽 徐小立 +2 位作者 戴永铮 应松成 蒋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08-1913,1919,共7页
目的探究sigma-1受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通过特异性siRNA转染降低sigma-1受体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人OSCC组织中sigma-1受体的表达。We... 目的探究sigma-1受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通过特异性siRNA转染降低sigma-1受体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人OSCC组织中sigma-1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人OSCC细胞系中sigma-1受体的表达。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sigma-1受体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转染特异性siRNA下调sigma-1受体表达,CCK-8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亚型Nav1.5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sigma-1受体在OSCC组织中较正常组织为高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gma-1受体在4种OSCC细胞系中均有表达。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sigma-1受体的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sigma-1受体在CAL-27细胞中主要定位在质膜上。CCK-8分析结果显示sigma-1受体通过siRNA下调表达后降低了CAL-27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分析结果显示降低sigma-1受体表达可显著抑制CAL-2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此外,下调sigma-1受体表达后Nav1.5的表达水平被抑制。结论sigma-1受体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促进了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通过调节Nav1.5离子通道参与OSC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sigma-1受体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NAV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Kv1.3表达能够降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成骨能力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庆勇 陈文君 +3 位作者 朱慧 沈洋 祝心威 蒋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讨Kv1.3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 PDLFs)增殖和分化成骨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并培养健康人和牙周炎患者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法、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v1.3在牙周炎h PDLFs中表达变化;并通过si RNA沉... 目的探讨Kv1.3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 PDLFs)增殖和分化成骨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并培养健康人和牙周炎患者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法、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v1.3在牙周炎h PDLFs中表达变化;并通过si RNA沉默抑制Kv1.3表达,使用MTT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对h PDLFs的增殖和分化成骨能力的作用。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健康组比较,牙周炎组h PDLFs中Kv1.3显著低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v1.3-si RNA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Kv1.3-si RNA能够显著抑制细胞G2/M期;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v1.3-si RNA明显降低碱性磷脂酶(ALP)和骨钙素(OCN)蛋白表达。结论抑制Kv1.3表达能够明显抑制h PDLFs的增殖和分化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1.3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通道Na_v1.7在大鼠牙髓炎中的表达
4
作者 祝心威 蒋勇 +5 位作者 沈继龙 罗庆礼 李炯 陶然 许乐 朱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3-87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牙髓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7的表达,探讨Nav1.7的表达与牙痛的关系。方法大鼠切牙髓腔暴露,置入脂多糖(LPS)诱导产生牙髓炎。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封LPS 1、3、5 d组,HE染色观察各组牙髓组织病理学改...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牙髓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7的表达,探讨Nav1.7的表达与牙痛的关系。方法大鼠切牙髓腔暴露,置入脂多糖(LPS)诱导产生牙髓炎。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封LPS 1、3、5 d组,HE染色观察各组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ELISA和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大鼠正常牙髓和炎症牙髓中Nav1.7的表达。结果封LPS 1 d组,牙髓中未见明显炎症,而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炎症反应程度逐渐上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av1.7在所有牙髓中均有表达,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Nav1.7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LISA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RT-PCR结果显示,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Nav1.7 mRNA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上调(P<0.05)。结论在牙髓炎中,Nav1.7可能以时序控制方式表达明显增多,且与牙髓炎炎症程度相关。鉴于Nav1.7在疼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牙髓中Nav1.7的表达可能涉及牙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牙髓 炎症 NAV 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CT用于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及相应ROI选择的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亨国 孙卫革 +3 位作者 刘向辉 蒋勇 周维民 高文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1-1725,共5页
初探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介绍运用特定的感兴趣区域(ROI)选择办法,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实验动物为8只雄性Beagle犬,将每只犬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微创拔除,牙龈翻瓣后选择... 初探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介绍运用特定的感兴趣区域(ROI)选择办法,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实验动物为8只雄性Beagle犬,将每只犬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微创拔除,牙龈翻瓣后选择相应拔牙窝的合适位置即刻植入种植体(规格为长度10.0 mm,直径3.8 mm)各1颗。术后4周,随机处死4只实验犬,其余4只于种植术后8周时处死,术后4周及8周共有32枚种植体样本,运用Micro CT扫描,使用特定ROI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结果显示术后4周与8周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及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运用的选择ROI方法客观、合理、有效,最终ROI分析结果符合传统骨愈合及种植体-骨结合理论,为临床种植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牙种植 骨小梁 R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