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超高频超声评估皮肤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1
作者 李娅荣 姜凡 彭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超高频超声模式下二维灰阶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及弹性成像评估皮肤肿瘤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皮肤肿瘤,其中良性45例,恶性49例,术前均行超高频... 目的探讨超高频超声模式下二维灰阶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及弹性成像评估皮肤肿瘤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皮肤肿瘤,其中良性45例,恶性49例,术前均行超高频超声模式下二维灰阶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和弹性成像检查,记录超声参数及临床特征。比较良、恶性组参数差异,分析肿瘤恶性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皮肤肿瘤良、恶性组患者年龄、最大径、形态、边缘、超微血管成像评级、弹性成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4.532~34.321,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1.052,P=0.023)、最大径越大(OR=1.113,P=0.031)、形态不规则(OR=21.975,P=0.025)、弹性成像评分越高(3分:OR=7.310,P=0.026;4分:OR=17.916,P=0.008),肿瘤恶性化的风险越高。结论年龄越大、最大径越大、形态不规则、弹性成像评分高(≥3分)是评估恶性皮肤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模态超高频超声对鉴别诊断皮肤肿瘤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测量对前牙牙龈厚度及形态的评估分析
2
作者 贾晓凤 张贤月 +2 位作者 夏荣 姜凡 孙磊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前牙牙龈厚度(gingival thickness,GT)及形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例志愿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19~34岁),共138颗牙齿,采用牙龈穿刺法、高频超声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前牙龈缘下2 mm的GT(GT0、GT2),采用超声测量分...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前牙牙龈厚度(gingival thickness,GT)及形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例志愿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19~34岁),共138颗牙齿,采用牙龈穿刺法、高频超声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前牙龈缘下2 mm的GT(GT0、GT2),采用超声测量分析前牙牙龈形态,包括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supraosseous gingiva,SOG)高度、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bone crest,BC)的距离,并测量角化龈宽度。重点分析高频超声对前牙GT及形态的评估价值。结果:35例受试者右上中切牙、左上中切牙、左下中切牙、右下中切牙各牙位经牙龈穿刺法测定的GT0与高频超声测定的GT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高频超声测量的GT2诊断牙龈生物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21(95%CI:0.752~0.891),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71.8%、78.3%,诊断价值较高。经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ICC)分析显示,高频超声测定各牙位牙龈缘下2 mm厚度与牙龈穿刺法测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6)。不同性别受试者应用高频超声测定所得的各牙位GT2结果及牙龈形态指标SOG、CEJ-BC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牙位GT2与SOG均呈正相关关系(r=0.719、0.426、0.489、0.597,P<0.05),同时与角化龈宽度也呈正相关关系(r=0.512、0.498、0.647、0.562,P<0.05),而与CEJ-BC呈负相关关系(r=-0.485、-0.452、-0.382、-0.402,P<0.05)。结论:上前牙角化龈宽度较下前牙角化龈宽度更宽,高频超声测量前牙GT与牙龈穿刺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测量GT、判断牙龈生物型的有效方法,且测量所得GT与牙龈形态SOG高度、CEJ-BC、角化龈宽度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厚度 牙龈形态 高频超声 釉牙骨质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蓝晓锋 蒋卉 +5 位作者 解翔 格桑旦增 罗召 崔称旦增 吴军 尹纯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42~64 h,平均病程55.77 h。行PTGD,统计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比较其术前、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感染指标变化;分析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腹痛缓解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率分为86.7%(26/30)、96.7%(29/30)和100.0%(30/30)。其中26例患者于术后5~6周后行LC。患者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均较术前减小[(76.58±8.62)mm vs(105.35±14.84)mm、(28.71±5.29)mm vs(41.25±3.41)mm。P<0.05]。患者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VAS评分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均较术前下降,且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出现1例发生引流管脱管,1例胆汁引流不畅,但均未出现出血、胆汁漏、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ASC的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PTGD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炎症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一步法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急性重症胆囊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基于超声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
4
作者 陈冬冬 解翔 +3 位作者 詹小林 虞红珍 周燕 陈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90-1297,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创新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21年5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就诊扫1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09个结节)的二维超声...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创新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21年5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就诊扫1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09个结节)的二维超声图像及SWE测值,以病理为金标准,使用XGBoost算法,建立基于二维超声特征和SWE的机器学习模型。使用Shapley加性解释方法评估特征重要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估XGBoost模型和SWE的诊断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和校准曲线用于评估XGBoost模型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XGBoost模型在训练队列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0、0.776、89.6%、65.7%、83.3%、76.7%;在验证队列分别为0.913、0.788、92.7%、64.9%、82.9%、82.8%。决策曲线分析及校准曲线分析显示,XGBoost模型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基于二维超声特征及SWE的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新的高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机器学习 鉴别诊断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在诊断血管前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5
作者 顾莉莉 姜凡 +2 位作者 解翔 罗平 蓝晓锋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血管前置中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产前超声检查的9 916例胎儿行常规产前筛查,并对胎盘脐带入口行多方位扫查,与活产或引产胎儿胎盘脐带大体标本进行对照,对中孕期诊断血...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血管前置中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产前超声检查的9 916例胎儿行常规产前筛查,并对胎盘脐带入口行多方位扫查,与活产或引产胎儿胎盘脐带大体标本进行对照,对中孕期诊断血管前置的声像图特征、鉴别诊断及胎儿结局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2例产前检出的血管前置诊断符合10例(其中中孕诊断8例,晚孕诊断2例),择期剖宫产12例,无围产儿死亡;误诊2例(均为晚孕期诊断),产后证实为帆状胎盘,脐带附着点位于宫体下段。血管前置合并宫内生长受限2例。结论中孕期经腹或会阴超声检查胎盘脐带插入点、宫颈内口,同时叠加彩色多普勒是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的常规方法,对宫颈内口显示不满意时结合经会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血管前置检出率,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并于临产前采取剖宫产处理能有效改善围产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前置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与心电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万林 吴继雄 +2 位作者 姜凡 解翔 程水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探讨不同步性与心电活动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应用GEViVid7.0采集40例心衰患者(A组)、40例心衰高危因素患者(B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C组)的左室全容积图像。采用左...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探讨不同步性与心电活动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应用GEViVid7.0采集40例心衰患者(A组)、40例心衰高危因素患者(B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C组)的左室全容积图像。采用左室16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分析后,计算左室16节段、12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Tmsv)的标准差(SD)和最大差值(Dif):即Tmsvl6-SD、Tmsvl6-Dif、Tmsv12-SD、Tmsv12-Dif;获取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体表心电图获取P-R间期、QRS波宽度。结果①A、B两组LVEDV、LVESV、LVEF及收缩不同步性指标与C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A组LVEF与收缩不同步性指标有良好的负相关性,以Tmsvl6-SD%相关性最高,(r=-0.721,P<0.001);Tmsvl6-SD%与QRS宽度呈弱相关(r=0.314,P=0.049),并且有27.5%的患者QRS<120ms,但存在左室机械不同步;③B组Tmsvl6-SD%与LVEF、QRS宽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真实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能客观揭示机械不同步性与心电活动的关系,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简便、有效、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同步运动 左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心率及心轴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5
7
作者 苏倩 解翔 姜凡 《安徽医学》 2018年第8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心率及心轴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68例孕龄12~14周孕妇(均为单胎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胎儿NT...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心率及心轴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68例孕龄12~14周孕妇(均为单胎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胎儿NT、心率、心轴,所有孕妇均随访至分娩后1周,统计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例数,绘制ROC曲线,分析NT厚度、心率及心轴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NT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P<0.001),NT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最佳截点为2.995 mm,此时灵敏度为0.882,特异度为0.961;心轴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657(P=0.021),心轴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最佳截点为50.891度,此时灵敏度为0.643,特异度为0.598;心率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616(P=0.045),心率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最佳截点为179次/分钟,此时灵敏度为0.556,特异度为0.879。结论孕早期NT厚度、心率及心轴检查对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畸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其中NT厚度预测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心率 心轴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娅荣 姜凡 +1 位作者 单永 彭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AW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史的患者66例,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0.6岁。对其进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诊断,观察病灶处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AW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史的患者66例,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0.6岁。对其进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诊断,观察病灶处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速、血流阻力等参数。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经病理确诊AWE患者45例,非AWE患者21例。经二维超声诊断为AWE的患者59例,非AWE患者7例,其中诊断正确50例,诊断错误16例。经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为AWE的患者为52例,非AWE患者14例,其中诊断正确57例,诊断错误9例。通过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76%;而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6.36%。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大于二维诊断准确率(χ^2=4.00,P=0.039)。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观察AWE,于病灶处肿块的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且不均匀,随月经周期性有变化。通过二维超声可见AWE的病灶内部血流无特异性改变,有稀疏血流信号,动脉频谱呈现低速高阻的主要特征。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AWE的病灶处,可见散例点状血流、线带状或短线带状信号,动脉血流速范围为Vmax=8.6~32.0cm/s,Vmin=2.8~16.2cm/s,RI=0.66~0.84。20例AWE患者的腹壁切口处肿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的应用,较大提高了AWE的超声诊断率,同时其无创伤、无辐射、价格低,较易为患者接受,为AWE的及早发现与治疗,提供了较高价值的临床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维(2D)超声 三维(3D)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蓝晓锋 姜凡 +3 位作者 解翔 彭梅 罗平 顾莉莉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阴道超声检查的89例临床拟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及同期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231例健康育龄妇女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超声表现子宫轻度增大,迂...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阴道超声检查的89例临床拟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及同期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231例健康育龄妇女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超声表现子宫轻度增大,迂曲、扩张的盆腔静脉呈串珠样或蜂窝状,静脉内径(0.66±0.13)cm,CDFI示红蓝相间的彩色团状血流信号,部分呈"蚯蚓"状或相互连接成"湖泊"状,内为连续、低速血流,流速为(7.72±2.99)cm/s,对照组盆腔静脉内径(0.35±0.15)cm,流速(9.85±0.52)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于盆腔静脉的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在辅助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永 姜凡 +1 位作者 方明娣 彭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MRI、穿刺及手术证实的11例假性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1.7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11例假性血栓性静脉炎7例破裂至皮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MRI、穿刺及手术证实的11例假性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1.7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11例假性血栓性静脉炎7例破裂至皮下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4例破裂至比目鱼肌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均伴有不同程度髌上囊积液、滑膜增厚。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诊断假性血栓性静脉炎,并确定囊肿破溃部位及范围,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假性血栓性静脉炎 腘窝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前术后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解翔 姜凡 +2 位作者 张新书 陈万林 杨凤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前、后右心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GE VIVID 7.0采集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及术后右室全容积图像。适用Tom Tec 4D RV-analysis软件,结合半自动...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前、后右心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GE VIVID 7.0采集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及术后右室全容积图像。适用Tom Tec 4D RV-analysis软件,结合半自动心内膜探测系统获取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收缩末容积(RVESV)、搏出量(SV)、射血分数(RVEF)及右室整体时间-容积曲线。并用配对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进行对比研究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前RVEDV、RVESV、RVEF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VEDV、RVESV较术前有明显减小,以RVESV减少最为显著,RVEF明显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RVEDV手术前后相关性高于RVESV(r=0.799,P<0.0001),提示术前右心功能不全主要与舒张末容积增大有关。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精确量化右心室功能,为临床正确判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前后右心室功能、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等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蓝晓锋 姜凡 +5 位作者 张新书 解翔 郜玉峰 伍婷婷 顾莉莉 张凯 《安徽医学》 201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通过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研究VTQ技术对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8例,按照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组36... 目的通过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研究VTQ技术对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8例,按照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组36例,同时选择36例同期非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上述各组肝左叶S4段、肝右叶S5段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同时测量腹直肌及皮下脂肪厚度。对3组NAFLD患者进行非药物性干预1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SWV值、腹直肌及皮下脂肪厚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前,4组对象肝脏S4、S5段SWV值分别为:对照组(0.90±0.11)m/s、(1.10±0.09)m/s,轻度组(1.01±0.19)m/s、(1.03±0.22)m/s,中度组(1.16±0.17)m/s、(1.21±0.18)m/s,重度组(1.25±0.20)m/s、(1.34±0.13)m/s。4组对象各测量指标间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3组NAFLD患者的各测量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SWV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增加差异更加明显;而腹直肌及皮下脂肪厚度的比较,仅重度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非药物干预后,轻、中、重3组NAFLD患者的肝S4段、S5段的SWV测值分别为:(0.81±0.11)m/s、(0.83±0.24)m/s,(0.98±0.17)m/s、(1.01±0.18)m/s,(0.96±0.20)m/s、(0.99±0.13)m/s,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TQ技术评价NAFL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定量诊断,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室心肌同步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业伟 姜凡 +3 位作者 解翔 张新书 方思华 徐峰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2期1670-1672,共3页
目的分析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方法应用心脏三维定量高级插件测量5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与45例正常对照组左室16节段心肌达到最小收缩体积的时间的最大差值结果,即达到最小收缩体积的时间的最大差值结果(Tmsv 16-Dif);... 目的分析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方法应用心脏三维定量高级插件测量5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与45例正常对照组左室16节段心肌达到最小收缩体积的时间的最大差值结果,即达到最小收缩体积的时间的最大差值结果(Tmsv 16-Dif);计算标准差,即最小收缩体积的时间的标准差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达到收缩末最小容积值所在曲线上的位置较为离散,左室16节段心肌Tmsv 16-Dif显著增大。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此类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心动图 室性早搏 左室 收缩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IRADS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明娣 彭梅 +2 位作者 毕玉 单永 潘天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与应变弹性成像技术相结合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80例患者(91个囊实性结节),其中男性27例,女性53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7.8岁;结... 目的 探讨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与应变弹性成像技术相结合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80例患者(91个囊实性结节),其中男性27例,女性53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7.8岁;结节最大径线5~61 mm,平均结节最大径线27.9 mm。回顾性分析91个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二维灰阶超声图像及弹性声像图,运用C-TIRADS进行分类,比较单独使用C-TIRADS分类方法、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及两种方法结合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91个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良性结节69个(75.8%),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37个(53.6%),滤泡性腺瘤囊性变7个(10.1%),穿刺良性结节25个(36.2%);恶性结节22个(24.2%),均为乳头状癌。单独使用C-TIRADS、应变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45.5%、95.7%、86.8%及59.1%、97.1%、89.0%,两种方法结合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1.8%、94.2%、91.2%,联合诊断可提高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灵敏度及准确度(P <0.05)。C-TIRADS、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及联合检查下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84、0.881,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IRADS分类方法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特异度高,但灵敏度低。C-TIRADS与应变弹性成像技术相结合可提高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超声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在高血压及其合并症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东平 陈金国 +3 位作者 张新书 王三刚 沈童童 周建 《安徽医学》 2010年第7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受检者160例,分为无高血压的对照组(1组),原发性高血压组(2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3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组(4组)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5组),观察两侧颈总动脉内-中...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受检者160例,分为无高血压的对照组(1组),原发性高血压组(2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3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组(4组)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5组),观察两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2组、3组、4组及5组的CCA-IMT值均高于对照组,3组、4组及5组的CCA-IMT值均高于2组,4组高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高频超声检测CCA-IMT及斑块形成有助评价动脉硬化及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CCA-IMT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腹内段脐静脉扩张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贤月 姜凡 +3 位作者 解翔 罗平 顾莉莉 蓝晓锋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0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分析单纯性和合并其他异常腹内段脐静脉扩张者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指导产前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18例脐静脉扩张孕妇病例资料,将其分为单纯组和合并其他异常组,比较两组之间孕... 目的分析单纯性和合并其他异常腹内段脐静脉扩张者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指导产前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18例脐静脉扩张孕妇病例资料,将其分为单纯组和合并其他异常组,比较两组之间孕妇年龄、首诊孕周、扩张内径、存活率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合并异常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腹内段脐静脉扩张发生率约1. 4‰。单纯组和合并其他异常组孕妇年龄、首诊孕周、扩张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单纯组存活率大于合并其他异常组(x2=7. 031,P=0. 008)。合并其他异常组中,主要合并消化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前腹壁畸形。结论单纯性腹内段脐静脉扩张胎儿出生结局良好,产前发现腹内段脐静脉扩张时,应重点观察是否合并消化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前腹壁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段脐静脉扩张 畸形 超声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联合微血管密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晓宇 蓝晓峰 +1 位作者 王红艳 代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弹性对比指数(ECI)联合微血管密度(MV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PTC患者,术前所有PTC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测定ECI,术后收集所有PTC患者病理组织标本,采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获取MVD计... 目的 探讨弹性对比指数(ECI)联合微血管密度(MV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PTC患者,术前所有PTC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测定ECI,术后收集所有PTC患者病理组织标本,采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获取MVD计数。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所有PTC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45例)及非转移组(55例),比较两组ECI和MVD计数。结果 转移组ECI、MVD均大于非转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I、MVD增高均是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ECI和MVD联合诊断PTC中央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78.6%,AUC为0.865,均大于ECI和MVD单独预测的AUC(Z=4.137、3.679,P<0.05)。结论 ECI联合MVD检测对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评估胎儿皮下脂肪情况及预测巨大儿低体质量儿的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志群 何年安 +1 位作者 方思华 李红苗 《安徽医学》 2019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部分肢体体积在评估胎儿皮下脂肪情况和预测巨大儿、低体质量儿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21例,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股骨长(FL)...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部分肢体体积在评估胎儿皮下脂肪情况和预测巨大儿、低体质量儿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21例,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股骨长(FL)、腹围(AC)、大腿中段软组织厚度(STT),应用三维超声测量上臂、大腿中段50%体积(AVol、TVol),与出生后新生儿皮褶厚度(SSFT)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各超声参数和出生体质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胎儿体质量预估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AVol、TVol诊断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临界值。结果 BPD、HC、FL、AC、STT、AVol、TVol与SSFT均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 446、0. 448、0. 493、0. 587、0. 516、0. 637、0. 766,P <0. 05)。以出生体质量为因变量,以TVol、AVol、AC、HC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2 689. 231+4. 323×HC+12. 987×AC+8. 866×AVol+6. 891×TVol。AVol、TVol诊断巨大儿的临界值分别为42. 52、93. 76 cm^3,诊断低体质量儿的临界值分别为27. 72、70. 50 cm^3。结论三维超声部分肢体体积较二维超声参数能更好地反映胎儿皮下脂肪状况,可为产前预测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提供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容积超声 部分肢体体积 皮褶厚度 巨大儿 低体质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雷 姜凡 解翔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2期169-169,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发生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其心脏瓣...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发生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其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此后这些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根据其心脏状态确诊其病情。根据术后这些患者病情诊断的结果,观察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其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符合率、误诊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诊断其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4.79%,误诊率为5.21%,灵敏度为94.23%,特异度为95.45%。结论: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误诊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 符合率 灵敏度 误诊率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右心腔2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卞雨洁 任贺 +1 位作者 张云山 解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92-194,共3页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变异的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源自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或子宫肌细胞,临床发病率较低,属于良性增殖性病变,但有恶性肿瘤生长方式,易沿人体静脉系统生长,部分可累及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梗阻,严重者导致患者猝...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变异的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源自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或子宫肌细胞,临床发病率较低,属于良性增殖性病变,但有恶性肿瘤生长方式,易沿人体静脉系统生长,部分可累及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梗阻,严重者导致患者猝死,故早期诊断并准确评估可提高生存率。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双侧下肢水肿、腹胀及盆腔包块等。主要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影像学检查用于定位诊断,病理学检查用于定性诊断。干预方式和结局是尽早手术、尽早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推广范围较广的超声检查措施,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率高等优点,患者及家属均接受良好。若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尤其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值得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