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瘙痒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菊 王心亮 +2 位作者 萧健萍 王瑞峰 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究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症瘙痒(UP)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安徽省27家血透中心进行MHD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3025例MHD患者,UP患病率为63.3%,其中轻度UP 55.9%,中重度UP 7.4%。皖南、皖中... 目的探究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症瘙痒(UP)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安徽省27家血透中心进行MHD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3025例MHD患者,UP患病率为63.3%,其中轻度UP 55.9%,中重度UP 7.4%。皖南、皖中以及皖北总UP患病率分别为75.4%、63.6%以及57.9%。年龄段在≤30岁、31~50岁、51~70岁以及≥71岁对应总UP患病率分别为53.5%、59.8%、65.4%以及65.9%。总UP和中重度UP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UP组患者年龄、透析龄、高血压比例、25-α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使用低通量透析器比例以及使用含钙磷结合剂患者的比例高于无UP组,而UP组透析后舒张压、血红蛋白水平、血液透析滤过(>2周/次)比例低于无UP组(P<0.05)。中重度UP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轻度UP组,而非含钙磷结合剂使用比例低于轻度UP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25(OH)D_(3)水平与MHD患者UP的高风险相关(P<0.05),高通量透析器的使用与MHD患者UP的低风险相关(P<0.05)。结论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UP患病率为63.3%。皖南地区的UP患病率最高,总UP和中重度UP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高25(OH)D_(3)水平是MHD患者U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通量透析器的使用能够降低MHD患者UP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尿毒症瘙痒 25-羟维生素D_(3) 高通量透析器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菊 王海燕 +7 位作者 张桂霞 朱福海 王雪荣 袁亮 王德光 何衡杰 刘桂凌 郝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的发生率,分析25(OH)D缺乏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CKD患者213例,17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CKD组和对照组25(OH)D水平、缺乏率...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的发生率,分析25(OH)D缺乏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CKD患者213例,17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CKD组和对照组25(OH)D水平、缺乏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CKD患者25(OH)D缺乏的因素。结果 CKD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10.8±8.3)ng/ml vs(14.7±6.5)ng/ml,P<0.01],CKD组25(OH)D缺乏率高于对照组(77.9%vs 54.6%,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碱性磷酸酶(ALP)、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 GFR)呈正相关性(P<0.05),与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lb与ALP水平的下降以及TC水平的增加是25(OH)D缺乏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73,P<0.01;β=0.335,P<0.05;β=-0.209,P<0.05)。结论 CKD患者及健康者普遍存在25(OH)D缺乏,CKD患者较健康者更为严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骨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会纠正25(OH)D缺乏状态,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而能否降低CKD患者死亡率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25-羟维生素D 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葳 王德光 +2 位作者 王成付 黄扬扬 郝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2-977,共6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2010年安徽省成人慢性肾脏病调查数据,分析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调查了安徽省18岁以上常驻居民3 800例,其中资料完整者3 374例。检出高尿... 目的探讨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2010年安徽省成人慢性肾脏病调查数据,分析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调查了安徽省18岁以上常驻居民3 800例,其中资料完整者3 374例。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33例,女性127例,粗患病率为7.70%。经安徽省常驻人口年龄、性别校正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04%、7.8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程度、肥胖、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及慢性肾脏病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与国内外研究一致,积极控制体质量和血脂、减少饮酒有助于预防高尿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他克莫司剂量/体质量调整谷浓度个体化预测模型
4
作者 蒋卉 唐亮 +4 位作者 汪鑫 姜凡 王德光 蓝晓锋 解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ML)算法建立他克莫司剂量/体质量调整谷浓度(TAC C0/D)预测模型。方法收集来自72例接受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264份TAC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特征、联合用药及超声特征参数对TAC C0/D的影...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ML)算法建立他克莫司剂量/体质量调整谷浓度(TAC C0/D)预测模型。方法收集来自72例接受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264份TAC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特征、联合用药及超声特征参数对TAC C0/D的影响。选择在TAC C0/D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特征纳入随机森林(RF)算法进行重要性分析,筛选重要特征,并利用偏依赖图对重要特征进行解释。使用RF、支持向量回归(SVR)、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决策树(DT)和人工神经网络(ANN)5种ML算法建立TAC C0/D预测模型,并对性能最佳的RF模型进行超参数调优。结果保留了重要性评分>5的10个特征变量并纳入ML模型,分别是:谷氨酰胺转氨酶、红细胞计数、尿素氮、体质量、血肌酐、肾段动脉阻力指数、肾主动脉阻力指数、血细胞比容、肾盂杨氏模量值和移植术后时间。偏依赖图显示筛选出的10个重要变量均与TAC C0/D呈正相关。调优后的RF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其R 2为0.81,RMSE为43.93,MAE为29.97。结论ML模型预测TAC C0/D的表现良好,创新性地利用偏依赖图对特征进行了解释。调优后的RF模型性能最佳,为肾移植患者TAC个体化调整用药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肾脏移植 他克莫司 多普勒超声 偏依赖图 机器学习 个体化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镁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雪荣 王德光 +6 位作者 张晶晶 袁亮 王海燕 王菊 龚瑞琼 沈裕欣 郝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1例CKD 3~5期患者,包括住院患者293例,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8例。根据血镁水平分为低血镁组、非低血镁组,心脏彩超评估心脏瓣膜有无钙...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1例CKD 3~5期患者,包括住院患者293例,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8例。根据血镁水平分为低血镁组、非低血镁组,心脏彩超评估心脏瓣膜有无钙化。对患者进行3~21个月,中位数13个月的随访,记录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381例CKD患者中,CKD 3~4期50例,CKD 5期331例。低镁血症121例(31.76%),血镁正常245例(64.30%),高镁血症15例(3.94%)。248例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心脏瓣膜钙化74例,无心脏瓣膜钙化174例。低镁血症组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别。低血镁组患者血红蛋白、血钙、血磷、血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别。血镁水平与血红蛋白、血钙、血磷、质子泵抑制剂及利尿剂使用相关。对263例患者进行3~21个月不等的随访,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68例。COX分析显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低血镁、心脏瓣膜钙化有关(P<0.05)。结论 CKD患者低镁血症发生率高,可能参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镁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雪荣 王德光 +5 位作者 袁亮 何衡杰 刘桂凌 张晶晶 王瑞峰 郝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3-5D期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变化,并探讨和腹主动脉钙化(AA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CKD 3-5D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主动脉有无钙化分为AAC组和non-AAC组,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OPG水平;采用腹部侧位...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3-5D期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变化,并探讨和腹主动脉钙化(AA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CKD 3-5D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主动脉有无钙化分为AAC组和non-AAC组,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OPG水平;采用腹部侧位片评估AAC程度。结果 86例CKD患者中AAC 51例(59.3%)。51例ACC患者OPG明显高于35例non-AAC患者(P<0.01)。CKD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血清OPG显著高于CKD3-4期患者(P<0.05);CKD5D期血清OPG水平和CKD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O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OPG与e GFR呈显著负相关(r=-0.357,P=0.011),与AAC程度相关(r=0.258,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β=2.568,P=0.048)、吸烟(β=4.337,P=0.013)、OPG(β=1.273,P=0.003)是影响AAC的主要因素。结论在CKD患者中,血管钙化发生率高,随着肾功能恶化,血清OPG水平有升高趋势。男性、吸烟及OPG是AAC的危险因素,可能参与AAC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慢性肾脏病 腹主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丹 袁亮 +1 位作者 王德光 郝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肾性骨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加速CKD病程进展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合并症。严重的SHPT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CKD导致SHPT的治疗...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肾性骨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加速CKD病程进展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合并症。严重的SHPT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CKD导致SHPT的治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治疗 高血磷 钙敏感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茜茜 王德光 +2 位作者 张森 张晶晶 郝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通过收集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资料,分析影响AAC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AAC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181例CKD3~5期非透析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特征、原发... 目的通过收集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资料,分析影响AAC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AAC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181例CKD3~5期非透析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特征、原发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腹部侧位片检查患者AAC发生情况。根据有无AAC将患者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AAC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探讨NLR对AAC的预测价值。结果 181例CKD3~5期非透析患者中,腹主动脉钙化组63例,非钙化组118例。钙化组NLR水平明显高于非钙化组(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8.898,P=0.00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5.352,P=0.038)、NLR>3.74(OR=33.734,P=0.019)是腹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与年龄联合指标预测CKD3~5期非透析患者发生AAC时,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767~0.890,P<0.001),显著高于NLR(0.780,95%CI:0.706~0.854,P<0.001)和年龄(0.721,95%CI:0.641~0.801,P<0.001)单独分析时的曲线下面积。结论高龄和高水平NLR的CKD3~5期非透析患者发生AAC的风险较高,且NLR和年龄的联合指标对AAC的发生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腹主动脉钙化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骨密度与冠脉钙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瑞 袁亮 +3 位作者 李欢 王雪荣 陶舒曼 王德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6-649,654,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透析患者骨密度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olcification,CA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115例ESRD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特征、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双...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透析患者骨密度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olcification,CA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115例ESRD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特征、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双能X射线评估腰椎、股骨颈及髋部骨密度,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检查患者CAC发生情况。以钙化积分100为界,将患者分为高钙化组和低钙化组。结果高钙化组56例,占维持性透析患者48%,其中男性36例,占高钙化组人数64.3%。高钙化组年龄、透析龄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低钙化组,而股骨颈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低钙化组(P<0.05);男性高钙化组股骨颈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明显低于低钙化组,且其冠脉钙化积分与股骨颈骨密度(r=-0.34,P<0.05)、髋部骨密度(r=-0.65,P<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透析龄等因素后仍显示男性髋部骨密度与冠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β=-1870.47,P<0.05)。但在女性患者中,高钙化组与低钙化组骨密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骨密度降低可能是男性维持性透析患者冠脉钙化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钙化 骨密度 终末期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钙磷代谢及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27
10
作者 闫奇奇 郝丽 张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6-7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变化规律,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早期诊断中价值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KD患者140例,分为3期组、4期组、5期非透析组(5ND)、5期血液透析组(5HD),并...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变化规律,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早期诊断中价值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KD患者140例,分为3期组、4期组、5期非透析组(5ND)、5期血液透析组(5HD),并将1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完善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FGF23等指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监测清晨安静状态下血压。根据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LVH)分为LVH组和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根据是否存在心脏瓣膜钙化分为心脏瓣膜钙化组和非心脏瓣膜钙化组。结果①3期组(1.83±0.19)、4期组(1.91±0.16)、5ND期组(1.99±0.18)、5HD期组(2.12±0.12)logFGF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4±0.14)(P<0.05),且随着CKD进展不断升高;②3期组Ca(2.13±0.19)、P(1.20±0.21)、logPTH(1.74±0.21)均在正常范围内;③5ND组Hb、Ca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P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④5ND组和5HD组BALP及logPTH水平显著高于3期组和4期组(P<0.05);⑤FGF23与P、SCr、BALP、PTH、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与Hb呈负相关性(P<0.05);⑥R*C表χ~2检验示CKD分期与LVH存在中等强度相关,Cramer′s V=0.376,P=0.001,与心脏瓣膜钙化存在弱强度相关,Cramer′s V=0.264,P=0.044;⑦年龄、FGF23和收缩压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FGF23是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GF23随着CKD进展不断升高,其变化早于Ca、P、PTH,且为LVH和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CKD-MBD的预测指标,与临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钙磷代谢 左心室肥厚 心脏瓣膜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慢性肾脏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梦雨 张森 +1 位作者 张丽 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K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CON)组、模型(CKD)组、模型+低剂量干预(LVD)组、模型+中剂量干预(MVD)组、模型+高剂量干预(HVD)组,采用腺嘌呤饲料喂...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K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CON)组、模型(CKD)组、模型+低剂量干预(LVD)组、模型+中剂量干预(MVD)组、模型+高剂量干预(HVD)组,采用腺嘌呤饲料喂养法诱导CKD动物模型,通过腹腔注射骨化三醇(20、100、500 ng/kg)处理3个干预组,每周3次,总计6周。眼眶取血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与CON组相比,CKD组小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P<0.05),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萎缩、管型、间质纤维化等改变。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与CON组相比,CKD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而MVD、HVD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较CKD组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CKD组小鼠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及路程较CON组减少(P<0.05),而MVD、HVD组时间和路程较CKD组增多(P<0.05)。CKD组小鼠血清SOD活性较CON组降低(P<0.05),LVD及MVD组小鼠血清SOD活性较CKD组升高(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小鼠存在认知功能减退,维生素D可能通过发挥抗氧化作用改善其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维生素D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M沉积强度对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小球超微结构及临床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璐 张晶晶 +3 位作者 闫奇奇 许雯婷 黎淮 王德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72-3178,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不同IgM沉积强度与肾小球超微结构病变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IgM阴性(51例)、轻度(89例)和中度及以上沉积(15例)3组。比较3组间肾小球超微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不同IgM沉积强度与肾小球超微结构病变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IgM阴性(51例)、轻度(89例)和中度及以上沉积(15例)3组。比较3组间肾小球超微特征性结构、临床指标、MEST-C评分差异并分析与IgM沉积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与IgM阴性、IgM轻度沉积组相比,IgM中度及以上沉积组24 h尿蛋白水平、IgG沉积、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评分、足突融合(foot process effacement,FPE)程度更高,血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更低(P<0.05)。logistic结果显示FPE程度、T评分是IgM沉积强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gM沉积强度与原发性IgAN患者FPE程度相关。FPE程度可协同临床病理评分更精准评估肾组织损伤及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IgM沉积 足突融合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术对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军放 宗茜 +5 位作者 袁亮 黎淮 包婷 许雯婷 张丹凤 唐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52-2157,共6页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tPTx+AT)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血清可溶性Klotho(soluble Kloth...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tPTx+AT)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血清可溶性Klotho(soluble Klotho,sKlotho)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PTx+AT患者86例,收集患者术前人口学特征,术前及术后第5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的血清校正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及sKlotho蛋白,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腰椎L1-L4骨密度。观察tPTx+AT术前及术后FGF23、sKlotho蛋白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8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临床症状如骨痛、皮肤瘙痒等明显改善;术后血钙、磷、iPTH、ALP及FGF23较术前均明显下降。血sKlotho在术后第5天时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1个月时sKlotho水平较术前升高约24.5%,此后sKlotho趋于稳定。术后腰椎L1-L4骨密度增加,至术后12个月最高。进一步分析显示,透析龄、SHPT持续时间、ALP、iPTH及FGF23与术前腰椎L1-L4 Z值呈负相关,sKlotho与术前腰椎L1-L4 Z值呈正相关。结论tPTx+AT可显著改善SHPT患者临床症状,调节钙磷代谢平衡,增加sKlotho、降低FGF23水平,是提高骨密度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FGF23 骨密度 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3
14
作者 丁楠 郝丽 +1 位作者 黎淮 王瑞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59,38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体液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住我院初次诊治的PNS患者52例(PNS组),男30例,女22例,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体液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住我院初次诊治的PNS患者52例(PNS组),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27.7±12.30岁。其中A组(普通型24/52)、B组(重症型28/52),另设C组(对照组50例)。观察指标包括:①临床指标:浮肿程度及激素疗效。②实验室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IgG、IgA、IgM、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C3、C4、尿素氮(BUN)、肌酐(Cr)、CD3%、CD4%、CD8%、CD4/CD8的比值、CD4+CD25+highCD127low/CD4(Treg/CD4)。③肾穿刺活检。结果:1.体液免疫指标:①PNS患者较C组,外周血中IgG、C3、C4明显降低(P<0.01);IgM显著升高(P<0.01);②B组与A组相比,C3明显下降(P<0.05),而其他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C4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2.T细胞亚群及Treg/CD4:①PNS患者与C组相比,CD4%、CD4/CD8比值降低,CD8%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reg/CD4比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NS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的比值增高,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reg/CD4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与A组相比,CD4/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Treg/CD4比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患者存在体液免疫指标的改变、T细胞数量的异常、T细胞亚群间的比例失调,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PNS的免疫异常。Treg可能不参与PNS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T细胞亚群 TREG细胞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联合坎地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超 王德光 +7 位作者 张桂霞 王瑞峰 袁亮 张晶晶 王雪荣 何衡杰 刘桂凌 郝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2-796,共5页
目的观察mT OR抑制剂(雷帕霉素)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24只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随机均等分为糖尿病组(D组)、雷帕霉素治疗组(R组)、坎地沙坦治疗组(C组)、雷帕霉素+坎地沙坦治疗组(R+C组);同... 目的观察mT OR抑制剂(雷帕霉素)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24只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随机均等分为糖尿病组(D组)、雷帕霉素治疗组(R组)、坎地沙坦治疗组(C组)、雷帕霉素+坎地沙坦治疗组(R+C组);同时6只db/+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ND组)。治疗16周后,观察各组小鼠体重、血糖、血肌酐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组织病理指标的差异。结果与D组比较,雷帕霉素、坎地沙坦及两者联合治疗均可显著延缓db/db小鼠体重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6周后,R组、C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水平均低于D组,R+C组低于R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D组比较,糖尿病各组肾小球体积、系膜区基质显著增加,雷帕霉素、坎地沙坦及两者联合治疗均可显著延缓肾小球体积增大及系膜基质增加;与R组、C组比较,R+C组肾小球体积及系膜区基质占肾小球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显示D组肾小球基底膜出现弥漫性或节段性增厚,雷帕霉素、坎地沙坦及两者联合治疗均可显著延缓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结论雷帕霉素联合坎地沙坦可进一步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肌酐水平,延缓肾小球体积增大及系膜区基质沉积;在减轻糖尿病肾损害、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雷帕霉素 坎地沙坦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CKD-EPI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桂霞 蒋克国 +5 位作者 袁亮 张晶晶 何衡杰 刘桂凌 郝丽 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肌酐和胱抑素C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工作组(CKD-EPI)方程(CKD-EPIscr-cys方程)是否比单独基于血肌酐和单独基于胱抑素C的CKD-EPI方程(分别为CKD-EPIscr方程、CKD-EPIcys方程)更适合估算合肥地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 目的评价联合肌酐和胱抑素C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工作组(CKD-EPI)方程(CKD-EPIscr-cys方程)是否比单独基于血肌酐和单独基于胱抑素C的CKD-EPI方程(分别为CKD-EPIscr方程、CKD-EPIcys方程)更适合估算合肥地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方法收集CK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血胱抑素C值、血浆肌酐值和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资料,以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所测GFR为金标准,分别用CKD-EPIscr方程、CKDEPIcys方程和CKD-EPIscr-cys方程估算CKD患者GFR,比较3种方程估计偏差、精确性、准确性和估计值与标准值间的95%一致性。结果与CKD-EPIscr方程相比,CKD-EPIscr-cys方程估计偏差无改善,精确度、30%和50%准确性、95%一致性均提高;与CKD-EPIcys方程相比,CKD-EPIscr-cys方程降低了偏差,提高了精确度、15%和30%准确性、95%一致性。结论 CKD-EPIscr-cys方程可能比单独基于肌酐和单独基于胱抑素C的CKD-EPI方程更适用于评估合肥地区CKD患者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病 CKD-EPI方程 胱抑素C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对雷公藤多苷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丹凤 郝丽 +2 位作者 徐星铭 闫军放 丁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74-1776,共3页
雷公藤多苷(triptery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TWP)是植物雷公藤的根提取物,广泛应用于肾小球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及移植等[1]。长期应用会产生肝功能受损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对性腺的损伤尤为突出,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 雷公藤多苷(triptery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TWP)是植物雷公藤的根提取物,广泛应用于肾小球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及移植等[1]。长期应用会产生肝功能受损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对性腺的损伤尤为突出,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卵巢早衰[1]。如何在充分发挥TWP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副作用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卵巢早衰 卵巢颗粒细胞 FOXL2基因 雌孕激素替代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治疗难治性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丹 袁亮 +3 位作者 谢胜学 王德光 刘桂凌 郝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69,163,共5页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PTX+AT)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难治性肾性SHPT行PTX+AT术并随访3个月以上的20例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iP...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PTX+AT)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难治性肾性SHPT行PTX+AT术并随访3个月以上的20例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磷、血红蛋白、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8例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2例患者术中仅发现并切除3枚甲状旁腺,未行前臂移植。(2)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喉神经损伤、呼吸困难、抽搐等)。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骨痛、皮肤瘙痒、乏力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3)术后各时间点血钙、磷、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月红细胞压积(Hct)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TX+AT对于治疗难治性肾性SHPT疗效明确,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甲状旁腺的准确定位及术后及时调整血钙水平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磷蛋白24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雪荣 许雯婷 +4 位作者 包婷 李新玉 刘桂凌 袁亮 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泌型磷蛋白24(SPP24)水平变化及与心脏瓣膜钙化(CVC)、心血管事件(CVE)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评估患者CVC情况,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VC组和无CVC组,采用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泌型磷蛋白24(SPP24)水平变化及与心脏瓣膜钙化(CVC)、心血管事件(CVE)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评估患者CVC情况,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VC组和无CV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量SPP24水平,分析SPP24在两组病例中的水平变化,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SPP24水平变化与CVC的相关性,并探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CVC的影响因素。对病例进行随访,记录CVE发生情况,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VE的影响因素。结果CVC组47例(53.41%),CVC组SPP24水平低于无CVC组(P=0.040)。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瓣膜钙化22例。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增加(OR=1.055)、高磷血症(OR=8.234)是CVC的危险因素,高SPP24(OR=0.997)是CVC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OR=1.086)、高磷血症(OR=7.393)均是联合心脏联合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高SPP24(OR=0.964)是心脏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瓣膜钙化的保护因素。对病例进行2~14月随访,发生CVE 24例,COX回归分析发现CVC(HR=4.156)增加患者CVE发生风险,高SPP24水平(HR=0.976)降低CVE发生风险。心脏联合瓣膜钙化(HR=3.071)是CVE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VC的发生率高达53.41%,年龄增加、高磷血症是CVC的危险因素,高SPP24水平是CVC的保护因素。CVC是CVE的独立危险因素,高SPP24水平是CVE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磷蛋白24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脏瓣膜钙化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CT三维重组对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术前诊断意义和生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佳玮 郑穗生 +1 位作者 郝丽 姚文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CT三维重组在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术前诊断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增生甲状旁腺的体积与主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48例确诊SHPT患者术前行甲状旁腺CT三维重组,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分...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CT三维重组在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术前诊断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增生甲状旁腺的体积与主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48例确诊SHPT患者术前行甲状旁腺CT三维重组,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分析两者的一致性和CT检查的检出率,并研究增生甲状旁腺的体积与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相关关系。结果 CT三维重组对增生甲状旁腺的检出阳性率为92.9%(172/185),甲状腺双侧叶后方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测得的增生甲状旁腺体积与术前血磷及PTH值均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 CT三维重组对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增生甲状旁腺有很高的检出率,能清晰显示病灶的解剖位置以及与相邻结构的关系,结合相关生化检查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术前诊断和评价增生甲状旁腺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诊断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