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芳 成芳 +4 位作者 项倩彤 郭思佳 查晓军 王德光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TEMT)模型。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GF-β1处理组,利用TGF-β1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 h,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TEMT)模型。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GF-β1处理组,利用TGF-β1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 h,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子标记的表达变化;应用划痕和Transwell assay方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处理组HK-2细胞呈梭形,上皮细胞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质细胞标记分子骨架蛋白Vimentin和β-catenin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 TGF-β1刺激后HK-2细胞促进上皮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大脑影像学表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季蓉 郝丽 +2 位作者 张森 郑穗生 单艳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0-723,72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颅脑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血清学指标与认知功能量表得分,探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认知功能变化与MRI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肾性SHPT住院患者49例,采用Mo CA及MMS... 目的通过分析颅脑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血清学指标与认知功能量表得分,探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认知功能变化与MRI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肾性SHPT住院患者49例,采用Mo CA及MMSE功能量表评价认知功能,使用颅脑MRI扫描并选用部分异向性(FA)、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价各脑功能区白质功能,同时记录血清检验指标,统计并分析认知功能评分与各脑白质功能区MRI得分及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肾性SHPT患者额叶区FA及ADC得分与MMSE语言、记忆功能得分相关,顶叶区FA及ADC评分与Mo CA视空间执行能力得分相关,其余各功能区MRI得分与认知功能量表得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肾性SHPT患者认知功能与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水平呈负相关,与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血压、血清钙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肾性SHPT患者i PTH及受教育水平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颅脑MRI的额叶及顶叶FA与ADC值对判断肾性SHPT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及功能损伤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盐透析液对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Th17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军 郝丽 马胜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对慢性肾衰(CRF)维持性透析患者外周血Th17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透析3个月以上且无活动性感染CRF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和普通碳酸盐透析液进行维持性透析治疗12个月,采用... 目的探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对慢性肾衰(CRF)维持性透析患者外周血Th17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透析3个月以上且无活动性感染CRF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和普通碳酸盐透析液进行维持性透析治疗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水平及Th17亚群百分率。结果采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的患者维持性血透6个月后外周血IL-17含量水平及Th17亚群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普通碳酸盐透析液的患者;此外,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患者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碳酸盐透析液患者。结论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对CRF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促炎症作用低于普通碳酸盐透析液患者,明显减少微炎症状态,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 碳酸氢盐 慢性肾衰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增生类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晓禾 郝丽 +3 位作者 季蓉 张森 吴继锋 万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3-998,共6页
目的探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甲状旁腺增生类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的SHPT患者43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观察甲状旁腺病理形... 目的探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甲状旁腺增生类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的SHPT患者43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观察甲状旁腺病理形态学特点。比较弥漫增生(DH)组和结节增生(NH)组患者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甲状旁腺增生类型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结果形态学显示,NH组嗜酸细胞、钙化明显多于DH组;NH组认知评分明显低于DH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与MMSE及MoCA总分呈负相关,血清钙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受教育年限与MMSE及MoCA总分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PTH越高、教育年限越低以及病理类型为NH的患者认知功能更差。结论嗜酸性变、钙化灶是SHPT患者增生的甲状旁腺内常见的继发性改变;NH患者认知功能低于DH患者;高血清iPTH、低教育年限及NH是SHPT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甲状旁腺 病理过程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激活PI3K/AKT/mTORC1通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骨桥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凤梅 蒋克国 +4 位作者 张桂霞 周海胜 查晓军 郝丽 王德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上调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糖(25mmol·L-1)刺激HK-2细胞,并应用特异性抑制剂、siRNA抑制PI3K和(或)mTOR活性,应用Real-time PCR检测OP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OPN...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上调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糖(25mmol·L-1)刺激HK-2细胞,并应用特异性抑制剂、siRNA抑制PI3K和(或)mTOR活性,应用Real-time PCR检测OP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OPN、p-AKT、p-S6、Raptor和Rictor蛋白表达。结果高糖刺激呈时间依赖性上调HK-2细胞OPN表达,其中,OPN mRNA在刺激48h后达高峰;OPN蛋白表达在72h达到最高。此外,高糖刺激激活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利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mTORC1特异性抑制剂rapamycin抑制PI3K/AKT/mTOR通路后,HK-2细胞的OPN表达明显降低。进一步,siRNA敲低Raptor降低HK-2细胞中OPN蛋白的表达,而敲低Rictor对OPN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高糖通过激活PI3K/AKT/mTORC1通路上调HK-2细胞OP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骨桥蛋白 雷帕霉素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弥散一致性值观察终末期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脑白质改变及认知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旱秋 单艳棋 +5 位作者 邹立巍 张莹 刘桂凌 张晶晶 吴文杰 王龙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采用局部弥散一致性(LDH)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脑白质改变。方法选取5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根据是否伴有SHPT分为SHPT组(25例)与非SHPT组(25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 目的采用局部弥散一致性(LDH)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脑白质改变。方法选取5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根据是否伴有SHPT分为SHPT组(25例)与非SHPT组(25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MR平扫及DTI数据采集,对全脑白质纤维LDH值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结果相比非SHPT组,SHPT组出现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对称分布的LDH减低区及右侧小脑半球局灶性LDH减低区(P均<0.01),LDH值升高区域集中在脑干及小脑(P均<0.01)。SHPT组MoCA总评分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呈负相关(r=-0.525),与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r=0.413)、与左侧皮质脊髓束的LDH值呈正相关(r=0.500,P均<0.05);iPTH水平与差异脑区的LDH值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LDH值可提供ESRD伴SHPT患者脑白质LDH信息:脑白质LDH改变与认知及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NLRP3炎性体激活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丁丽红 吕林莉 +1 位作者 王德光 郝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NLRP3炎性体激活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不同蛋白尿水平的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的表达;用BSA刺激HK-2细胞,再用高浓度KCl、Cathepsin B抑制剂CA074 Me及活性氧(R... 目的探讨白蛋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NLRP3炎性体激活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不同蛋白尿水平的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的表达;用BSA刺激HK-2细胞,再用高浓度KCl、Cathepsin B抑制剂CA074 Me及活性氧(ROS)抑制剂二苯基氯化碘(diphenyliodonium chloride,DPI)作用于HK-2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β和IL-18生成的变化。结果大量蛋白尿的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Cathepsin B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蛋白尿的患者(P<0.05);CA 074 Me组、DPI组的IL-1β和IL-18蛋白和mRNA生成明显减少(P<0.05),而高浓度KCl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白蛋白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LRP3炎性体激活,可能与Cathepsin B释放和ROS生成有关,而与钾离子外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NLRP3炎性体 组织蛋白酶B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剑莹 郝丽 +1 位作者 张江淮 陈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基本资料、首次血液透析(HD)不同血管通路(VA)的选择及动静脉内瘘(AVF)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分析首次HD时使用AVF与临时静脉置管(TCVC)患者的文化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AVF使用寿命情况。首次H... 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基本资料、首次血液透析(HD)不同血管通路(VA)的选择及动静脉内瘘(AVF)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分析首次HD时使用AVF与临时静脉置管(TCVC)患者的文化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AVF使用寿命情况。首次HD使用TCVC占72.9%,AVF占25.7%。自体AVF是本透析中心MHD患者最主要的VA(96.2%),但首次HD采用自体AVF的比例(25.7%)仍低于指南要求。提前建立AVF与其所受文化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利于减少患者AVF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及后期内瘘血流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Hsp90AB1基因多态性和SLE发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谷园园 邹延峰 +19 位作者 徐建华 胡华青 孙秀秀 陶金辉 徐胜前 刘爽 王德光 刘盛秀 蔡静 肖会 陈佩玲 连莉 宋亚平 梁春梅 王中新 黄海良 潘发明 苏虹 潘海峰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 探讨Hsp90A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78例SLE患者和278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HapMap数据库和Haploview软件筛选出中国人群Hsp90AB1基因标签SNPs,采用Multiplex SNaPshot... 目的 探讨Hsp90A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78例SLE患者和278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HapMap数据库和Haploview软件筛选出中国人群Hsp90AB1基因标签SNPs,采用Multiplex SNaPshot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SPSS10.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在线软件进行单倍型统计分析。结果 rs9367190位点的基因型(CC、CA、AA)的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而等位基因C、A的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采用显性模型(CCvsCA+AA:校正OR=0.649,95%CI:0.464-0.908,P=0.012)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隐性模型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而rs13296位点的基因型GG、GA、AA的频率以及其等位基因G、A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单倍型A/G与SLE发病之间存在关联(OR=0.668,95%CI:0.512~0.871,P=0.003)。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Hsp90AB1基因多态性(rs9367190)可能和SLE发病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AB1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