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专家声明:HCV相关性肝外表现患者诊断指南》摘译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蕾 李晶晶 郜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263-2267,共5页
HCV具有嗜肝细胞和嗜淋巴细胞特性,可引起慢性肝损伤和多种肝外表现(HCV extra-hepatic disorders,HCVEHDs)。HCV-EHDs一方面与HC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组织增生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慢性HCV感染可造成循环免疫复... HCV具有嗜肝细胞和嗜淋巴细胞特性,可引起慢性肝损伤和多种肝外表现(HCV extra-hepatic disorders,HCVEHDs)。HCV-EHDs一方面与HC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组织增生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慢性HCV感染可造成循环免疫复合物聚集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冷球蛋白血症 干燥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联合APRI和FIB-4指数模型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2
作者 代倩 李晶晶 +3 位作者 马双双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数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应用瞬时弹性成...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数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 ouch)检测肝脏硬度(LSM),根据临床指标分别得出APRI和FIB-4指数结果。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LSM、APRI及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其对显著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和肝硬化(S=4)的预测价值,并将APRI、FIB-4指数分别与LSM值联合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并利用联合法计算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LSM值(rs=0.622,P<0.001)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明显高于APRI及FIB-4指数。在265例患者中,FibroT ouch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AUC分别为0.810、0.881、0.961,明显高于APRI和FIB-4相应的ROC曲线下面积。据ROC曲线得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FibroT ouch、APRI和FIB-4各自截断值,得出在肝纤维化各分期的诊断中,FibroT ouch特异度及敏感度均高于APRI、FIB-4。同时将FibroT ouch分别与APRI、FIB-4联合诊断,并联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其与APRI并联时其敏感度可达到91.11%以上,与FIB-4并联时敏感度亦可明显上升。而串联诊断则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其中FibroT ouch与APRI串联时其特异度可达94.42%以上。结论 FibroT ouch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APRI及FIB-4。APRI、FIB-4与FibroT ouch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优于FibroT ouch、APRI、FIB-4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FIB-4 APRI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动态监测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鲍腾 胡庆刚 +2 位作者 叶珺 陶奔 郜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时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7例不同临床阶段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疾病状态分为HBeAg阳性慢... 目的探讨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时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7例不同临床阶段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疾病状态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阳性CHB组,n=356)、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阴性CHB组,n=264)、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组(LC-C组,n=116)、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LC-D组,n=201)、原发性肝癌组(PLC组,n=170),比较不同临床阶段患者之间HBsAg表达水平的差异及HBsAg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HBeAg阳性CHB组、HBeAg阴性CHB组、LC-C组、LC-D组、PLC组之间患者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0.45、86.26,P值均<0.001)。502例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HBV DNA水平均高于605例HBeAg阴性患者(t值分别为16.67、16.22,P值均<0.001)。HBeAg阳性值均CHB、LC-C、LC-D和PLC 4组间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92、27.38,P值均<0.001);HBeAg阴性的CHB、LC-C、LC-D和PLC 4组间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4、4.10,P值均<0.05)。不同HBsAg水平(<1000 IU/ml、1000~20 000 IU/ml、>20 000 IU/ml)患者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51,P<0.001)。HBeAg阳性CHB组、HBeAg阴性CHB组、LC-C组、LC-D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4、0.501、0.320、0.432,P值均<0.001)。结论 HBsAg定量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逐步降低,且HBsAg与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动态监测HBsAg变化有助于发现HBV感染后疾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T/GGT比值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庆刚 王殷秋 +3 位作者 郜玉峰 叶珺 李芳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谷氨酰转肽酶(PLT/GGT)比值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并与FIB-4、APRI经典无创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方法收集641例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PLT、... 目的探讨血小板/谷氨酰转肽酶(PLT/GGT)比值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并与FIB-4、APRI经典无创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方法收集641例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PLT、GGT、PLT/GGT、APRI和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白蛋白、HBV DNA、PLT水平和PLT/GGT比值逐渐降低,而年龄、GGT、球蛋白水平和APRI、FIB-4指数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PLT/GGT比值的Spearman分析显示两组呈显著负相关性(r_s=-0.475,P<0.05),相关性高于APRI和FIB-4。PLT/GGT比值以4.996为截断值,无创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5.4%和64.8%;以4.707为截断值,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1.4%和75.5%;以4.090为截断值,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1.3%和80.8%。结论PLT/GGT比值是非常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指标,可使大部分慢性HBV感染患者避免肝穿刺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T/GGT比值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oTouch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戴雯 代倩 +3 位作者 李晶晶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FibroTouch瞬时弹性检测仪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肝穿刺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187例,所有患者经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同时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等血清学指标,以... 目的探讨FibroTouch瞬时弹性检测仪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肝穿刺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187例,所有患者经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同时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等血清学指标,以肝穿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肝脏硬度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LSM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678,P<0.01)。LSM与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水平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在不排除ALT≥2×正常值上限(ULN)的病例组中,FibroTouch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期、严重肝纤维化期和肝硬化期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15、0.884、0.920;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55、10.15、15.25 k Pa;灵敏度分别是79.2%、83.3%、90.5%;特异度分别为74.7%、87.2%、89.2%;符合率分别为77.0%、86.1%、89.3%。在ALT<2×ULN的病例组中,FibroTouch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期、严重肝纤维化期和肝硬化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全部患者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FibroTouch瞬时弹性成像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 无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HBsAg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晶晶 代倩 +3 位作者 马双双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HBsAg水平、瞬时弹性成像两个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探索其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结果 HBeAg阳性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BsAg水平逐渐降低,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性(r_s=-0.377,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小板(PLT)、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肝脏硬度测量值(LSM)等因素中,HBsAg为HBeAg阳性患者严重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HBsAg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敏感度(SN)为89.50%,特异度(SP)为57.20%。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为0.787,SN为83.6%,SP为68.3%,阳性预测值(PPV)为38.10%,阴性预测值(NPV)为94.91%。将瞬时弹性成像与血清HBsAg联合诊断严重肝纤维化较单独诊断相比,串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P提升为86.43%,PPV提升为56.27%;并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N提高至98.34%,NPV提高至99.03%。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_s=0.223,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BsAg不是HBeAg阴性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sAg与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可提高严重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瞬时弹性成像 肝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F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潘高峰 郜玉峰 +3 位作者 叶娇娇 姜同翠 沈玉君 沈玉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 ITRAQ)蛋白质组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穿刺组织中...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 ITRAQ)蛋白质组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穿刺组织中MAN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脏炎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正常对照( NC)、乙肝病毒携带者( AS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HB)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 LC)外周血白细胞中MANF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不同阶段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ANF蛋白主要在肝细胞质中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程度加重而升高。 NC 组、ASC 组和 CHB 组分别与LC组比较,MANF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MANF mRNA 的表达水平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5×10^6 IU/L、(1.5×10^6-2.0×10^7) IU/L和〉2.0×10^7 IU/L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胆红素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MANF 蛋白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并与其临床特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F 内质网应激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髓源性抑制细胞的频数与炎症反应负相关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浩 管世鹤 +6 位作者 杨凯 叶珺 晏开力 潘颖 吴园园 王爱华 孙蓓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7-1390,1395,共5页
目的分析CD14^+HLA-DR^(-/low)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频数以及与患者生化特征、病毒载量和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 目的分析CD14^+HLA-DR^(-/low)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频数以及与患者生化特征、病毒载量和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同时对9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穿组织分别进行生化特征、病毒载量和病理分析。各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为(6.03±0.09)%,明显高于20名健康体检者的频数(1.87±0.05)%,且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显著高于HBe 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呈负相关,而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随着肝脏炎症分级增高而逐步降低,而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并无明显关系。结论 CD14^+HLA-DR-/lowMDSC频数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反应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髓源性抑制细胞 生化特征 肝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CI评分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奔 曹雯君 +3 位作者 鲍腾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34-2340,共7页
目的与经典的APRI评分和FIB-4指数2种无创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模型进行比较,探讨GUCI评分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846例,... 目的与经典的APRI评分和FIB-4指数2种无创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模型进行比较,探讨GUCI评分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846例,分为显著肝纤维化组(≥S2期,n=396)、严重肝纤维化组(≥S3期,n=204)、肝硬化组(S4期,n=100例); 846例患者中ALT <2×ULN 491例,其中显著肝纤维化(≥S2期) 275例、严重肝纤维化(≥S3期) 143例、肝硬化(S4期) 73例; 846例患者中HBeAg阴性383例,其中显著肝纤维化(≥S2期) 218例、严重肝纤维化(≥S3期) 110例、肝硬化(S4期) 55例。所有患者均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穿刺当天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临床指标,根据检测的临床指标分别计算出GUCI评分、APRI评分和FIB-4指数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3种血清学模型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等级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利用ROC曲线分析3种肝纤维化血清学模型的诊断性能,ROC曲线下面积(AUC)间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GUCI评分、APRI评分、FIB-4指数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 472、0. 435、0. 401,P值均<0. 001; AST、PT-INR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 316和0. 401,P值均<0. 001);PLT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r=-0. 353,P <0. 001)。GUCI评分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均高于APRI评分和FIB-4指数的AUC (Z值分别为6. 291、3. 159,P值均<0. 001); GUCI评分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高于APRI评分的AUC (Z=5. 306,P <0. 000 1)。491例ALT <2×ULN患者中,GUCI评分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高于APRI评分和FIB-4指数的AUC(Z值分别为5. 969、3. 089,P值均<0. 01),GUCI评分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也高于APRI评分和FIB-4指数(Z值分别为4. 455、3. 192,P值均<0. 01)。383例HBeAg阴性患者中,GUCI评分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均高于APRI评分和FIB-4指数的AUC(Z值分别为5. 725、2. 162,P值均<0. 05); GUCI评分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高于APRI评分的AUC (Z=4. 743,P <0. 001)。在ALT <2×ULN患者中,以0. 446分值为截断值,GUCI评分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61. 82%,特异度为82. 73%,阳性预测值为73. 14%,阴性预测值为74. 02,P <0. 001;以0. 492分值为截断值,GUCI评分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76. 92%,特异度为72. 30%,阳性预测值为44. 49%,阴性预测值为91. 56,P <0. 001;以0. 499分值为截断值,GUCI评分诊断肝硬化的敏感度为72. 00%,特异度为77. 90%,阳性预测值为29. 74%,阴性预测值为95. 54%,P <0. 001。结论 GUCI评分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模型,特别是对于ALT <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GUCI评分的诊断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的价值高于APRI评分、FIB-4指数;对于诊断肝硬化,GUCI评分与APRI评分、FIB-4指数的诊断价值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GUCI评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F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后肝纤维化进展中的无创监测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双双 王殷秋 +2 位作者 郜玉峰 沈玉君 沈玉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索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后肝纤维化进展中的表达差异及无创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肝功能等临床指标计算FIB-4和APRI指数... 目的探索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后肝纤维化进展中的表达差异及无创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肝功能等临床指标计算FIB-4和APRI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健康对照和169例接受肝穿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MANF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MANF蛋白的受试者工作曲线(AUC),计算曲线下面积、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与FIB-4、APRI指数等无创肝纤维化预测模型进行比较,评价MANF蛋白对显著肝纤维化和严重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微肝纤维化(S0-1)组、显著肝纤维化(S2)组和严重肝纤维化(S3-4)组4组间MANF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5,P=0.00);进一步组间两两分析显示,除S0-1和S2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MANF蛋白水平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性(rs=0.431,P<0.001),与APRI指数和FIB-4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基本一致。MANF蛋白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S≥S2)的AUC为0.67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5%和68.7%,诊断严重肝纤维化(S≥S3)的AUC分别为0.73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46.6%。结论MANF蛋白表达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对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 无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La的外源性microRNA抑制HBV复制和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郜玉峰 叶珺 +4 位作者 邹桂舟 余莉 沈继龙 李家斌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La的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La基因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La为靶基因,设计并构建3个针对La不同位点的microRNA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La的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La基因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La为靶基因,设计并构建3个针对La不同位点的microRNA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La 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乙肝五项定量和HBV DNA检测其对HBV的抑制作用。结果 3个外源性miRNA(amiRNA)均能明显降低L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中amiRNA-La-1130抑制效应最强,转染后72h La mRNA和蛋白的水平平均下降了58.6%和50.6%(P<0.01);但仅有amiRNA-La-1130质粒能显著抑制相应细胞株中HBsAg和HBeAg的分泌,抑制率为23.3%和25.8%(P<0.01),HBV DNA的平均抑制率为22.3%(P<0.01)。结论靶向La的amiRNA能显著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La基因可作为慢性HBV感染联合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鲍腾 陶奔 郜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997-2000,共4页
如何优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关于疗效预测的研究逐渐增加,主要包括HBs Ag、抗-HBc、ccc DNA、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和HBV RNA定量对临床疗效的预测研究,对这些指标的预测效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病毒药 治疗结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双双 郜玉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1-1234,共4页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存在E抗原血清转换率低、停药易复发和反弹以及耐药问题,在已经接受核苷类似物(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有无更好的可能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而安全停药的方案,是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存在E抗原血清转换率低、停药易复发和反弹以及耐药问题,在已经接受核苷类似物(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有无更好的可能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而安全停药的方案,是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对核苷类似物治疗未获得免疫控制的患者联合或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类似物 聚乙二醇干扰素 序贯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不同转归的易感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卫 郜玉峰 +1 位作者 饶建国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l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中国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转归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AccuC opy CNV检测技术检测825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和287例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的HLA-DQAl基因CNV,采用χ...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l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中国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转归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AccuC opy CNV检测技术检测825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和287例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的HLA-DQAl基因CNV,采用χ2检验等分析HLA-DQA1 CNV与HBV感染后慢性化和疾病进展的发病风险。结果在HBV感染后急慢性转归方面,急性自限性HBV感染组HLA-DQA1拷贝数>2的比例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组(15.3%vs 6.9%,χ2=25.22,P<0.001)。在慢性HBV感染后疾病进展方面,随疾病进展,HLA-DQAl基因拷贝数<2的比例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组、肝硬化(LC)组和肝癌(HCC)组3组间逐渐增加,分别为10.1%,15.3%和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6,P<0.001)。根据E抗原分组分析显示,E抗原阳性患者组和E抗原阴性患者组HLA-DQA1 CNV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DQA1基因CNV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遗传易感因素,HLA-DQA1基因拷贝数减少可能是HBV感染慢性化和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DQA1 拷贝数变异 基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杜娟 金蕾 +4 位作者 郜玉峰 叶珺 夏国美 李芳 邹桂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45-1949,共5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HBV-ACLF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第28 d表现出的疾病转归状况进行分组,分...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HBV-ACLF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第28 d表现出的疾病转归状况进行分组,分别归为死亡组(n=42)或者生存组(n=58),收集两组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MELD评分以及临床并发症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ELD评分与NLR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不同预测指标对HBV-ACLF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对100例HBV-ACLF患者分析显示,死亡组的年龄、Alb、ALT、肌酐、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TBil、NLR、MELD评分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存组肝性脑病、出血、腹水、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死亡组,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发现NLR、MELD评分为HBV-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22),且NLR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264,P=0.008)。NLR和MELD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和0.72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 7)。结论 NLR是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淋巴细胞 中性白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4指数对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殷宏娟 郜玉峰 +4 位作者 叶珺 潘高峰 饶建国 李旭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 FIB-4指数对谷丙转氨酶( 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6例 ALT 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 HBV 感染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同时检测肝穿当天患者的 ALT、... 目的:探讨 FIB-4指数对谷丙转氨酶( 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6例 ALT 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 HBV 感染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同时检测肝穿当天患者的 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等指标。根据 FIB-4计算公式得出 FIB-4指数值,以肝穿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 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 FIB-4指数对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FIB-4指数逐步升高,在 S1~ S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 抗原阳性与阴性患者的 FIB-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E 抗原阳性患者诊断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肝硬化的 FIB-4指数截断值分别为1.283、1.283和1.449,分别对应不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在 E 抗原阴性的患者中,其相应的截断值为2.094、2.094和2.415。结论 FIB-4指数对于 ALT 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 HBV 感染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指标,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肝穿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4指数 肝纤维化 谷丙转氨酶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脏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脏炎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管子姝 郜玉峰 +3 位作者 代倩 马双双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谷丙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7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同时采用全自...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谷丙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7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患者外周血中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NLR比值与肝脏炎症指标的相关性。以肝脏穿刺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LR比值在鉴别肝脏炎症活动度≥2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117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中,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为G0、G1、G2及G3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7%、45.28%、44.44%及5.12%。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患者NLR比值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升高而逐渐增高,并分别与ALT和AST呈正相关性(r=0.307、0.349,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比值鉴别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2的慢性HBV感染患者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4,显著高于ALT和AST曲线下面积0.65和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部分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存在较严重的炎症病变,NLR具有评估该部分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炎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娄鑫 郜玉峰 +3 位作者 叶珺 王殷秋 管子姝 邹桂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5-1000,共6页
目的探索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初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和疗效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的PEG-IFNα-2a初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111例。随访基线及... 目的探索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初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和疗效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的PEG-IFNα-2a初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111例。随访基线及治疗后12、24、48周时血清HBs Ag定量、HBeAg定量、HBV DNA定量、ALT水平。治疗48周时,111例患者中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者35例(48周转换组),未转换者76例(48周未转换组)。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治疗终点疗效的效能,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预测价值。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各自变量对HBeAg血清学转换影响大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Be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P<0.05);治疗12周时HBs Ag定量(t=-3.225)、HBs Ag下降情况(Z=-2.202)、HBeAg定量(Z=-5.025)、HBeAg下降情况(Z=-3.569)、HBV DNA定量(Z=-3.261)、HBV DNA下降情况(t=2.202)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24周时HBs Ag定量(t=-3.222)、HBs Ag下降情况(Z=-1.860)、HBeAg定量(Z=-5.951)、HBeAg下降情况(t=5.514)、HBV DNA定量(Z=-2.311)、ALT水平(Z=-2.234)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周HBeAg定量预测价值较高(AUC=0.88,P<0.001),当截断值为0.18 log10S/CO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03%、64.52%、85.10%、83.30%。此外12周HBeAg定量(AUC=0.81)和24周HBeAg下降情况(AUC=0.80)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基线HBeAg<2.91 log10S/CO[比值比(OR)=10.086,95%可信区间(95%CI):1.64~61.93,P=0.013]、24周ALT<1.45倍正常值上限(OR=5.228,95%CI:1.27~21.45,P=0.022)和24周HBeAg下降>1.5 log10S/CO(OR=5.780,95%CI:1.38~24.25,P=0.016)为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基线HBeAg水平,治疗12周时HBs Ag、HBeAg、HBV DNA水平及下降情况,治疗24周时HBs Ag、HBeAg水平及下降情况以及同期HBV DNA、ALT水平对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均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烯二醇类 干扰素类 肝炎e抗原 乙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SF血清水平与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殷秋 曹雯君 +4 位作者 郜玉峰 马双双 叶珺 邹桂舟 沈玉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5例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并根据穿刺当日检测其相关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5例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并根据穿刺当日检测其相关临床指标计算出血清学诊断模型(FIB-4和APRI指数)的相应数值,采用Fibro Touch瞬时弹性检测仪检测患者肝脏硬度值(LS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9例健康对照及175例接受肝穿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M-CSF的表达水平。绘制M-CSF的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以肝穿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FIB-4、APRI指数及LSM进行比较,评价M-CSF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无肝纤维化组(S0期及健康对照组)、轻中度肝纤维化组(S1~S2期)、重度肝纤维化组(S3~S4期)三组间M-CS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不同炎症分组中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F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S≥1)的AUC为0.82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4%和80.0%,诊断早期肝硬化(S4)的AUC为0.62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7%和73.0%。结论M-CSF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随肝纤维化进展表达逐渐升高,在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血脂和白蛋白-胆红素指数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雯君 王同同 +1 位作者 郜玉峰 邹桂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相关指标及白蛋白-胆红素指数(ALBI指数)对慢性HBV感染后疾病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84例慢性HBV感染者,将其根据不同的疾病阶段分为HBV携带者74例(ASC组),慢性乙... 目的探讨血脂相关指标及白蛋白-胆红素指数(ALBI指数)对慢性HBV感染后疾病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84例慢性HBV感染者,将其根据不同的疾病阶段分为HBV携带者74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例(LC组),并以5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HC组)。检测血脂相关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分析血脂指标与ALBI指数在慢性HBV感染后疾病进展中的变化特点。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ASC组、CHB组、LC组、HC组间血脂指标CHO、HDL-C、LDL-C、APOA、APO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 075、19. 559、6. 554、9. 392、5. 458,P值均<0. 001);与其他3组比较,LC组以上指标降低最为显著,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LBI指数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 225,P <0. 001),进一步比较显示,LC组ALBI指数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SC组和CHB组ALBI指数亦显著高于HC组(P值均<0. 05)。CHO、HDL-C、LDL-C、APOA与ALBI指数均呈负相关(P值均<0. 05),其中以CHO、HDL-C与ALBI指数相关性最强(r值分别为-0. 310、-0. 266,P值均<0. 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脂相关指标和ALBI指数有助于反映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在肝硬化患者中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血脂异常 载脂蛋白类 白蛋白-胆红素指数 肝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