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影像学结构-功能耦合改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欣 王薇 +2 位作者 吴小三 田仰华 张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目的基于多参数的脑功能及脑结构MRI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影像学结构-功能耦合改变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CSVD患者60例及同期社区招募... 目的基于多参数的脑功能及脑结构MRI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影像学结构-功能耦合改变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CSVD患者60例及同期社区招募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利手相匹配的对照者47名。收集CSVD组和对照组人口学(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及影像学资料。情绪功能评估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进行。整体认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问卷8项(AD-8)进行快速筛查。执行功能使用数字连线试验B(TMT-B)、TMT时间差值(TMT-B测试时间减去TMT-A测试时间)及言语流畅性测试(VFT)进行评估。注意与处理速度功能采用TMT-A和数字广度测验(DS)进行评估。记忆功能评估采用中文听觉言语学习测试(AVLT),包括学习、即时记忆、延迟记忆3方面。获取所有受试者多模态脑功能和脑结构MRI图像,使用DPABI软件计算生成分数低频振幅(fALFF)和灰质体积,计算相同体素的fALFF与灰质体积比值作为结构-功能耦合参数。评估CSVD患者及对照组的结构-功能耦合特征并探讨fALFF、灰质体积及fALFF/灰质体积比值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SVD组患者MoCA评分降低[21.5(20.0,24.0)分比24.3(23.0,26.0)分,Z=-4.094],PHQ-9评分[(5.4±5.0)分比(2.1±2.2)分,t=4.150]增加,VFT个数减少[(15.5±3.8)个比(17.2±4.3)个,t=-3.258],TMT-B时间[(164.4±72.7)s比(123.6±45.7)s,t=3.307]、TMT-A时间[(83.8±34.3)s比(62.9±22.7)s,t=3.704]均增加,DS顺背个数[6.3(5.0,8.0)个比7.4(6.0,8.0)个,Z=-3.679]、DS倒背个数[(3.7±1.2)个比(4.5±1.4)个,t=-3.119]、AVLT-学习个数[(7.0±1.8)个比(8.7±1.9)个,t=-4.523]、AVLT-即时记忆个数[7.2(6.0,9.0)个比9.6(7.2,11.8)个,Z=-4.105]及AVLT-延迟回忆个数[(6.9±3.1)个比(9.6±3.0)个,t=-4.310]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AD-8评分、TMT时间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对照组比较,CSVD组患者右侧前扣带回的fALFF值降低(1.00±0.06比1.07±0.06,t=-4.66),左侧顶上回和右侧中央后回fALFF值增加(左侧顶上回:1.14±0.07比1.07±0.07,t=5.68;右侧中央后回:1.08±0.05比1.01±0.05,t=5.22;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CSVD组双侧尾状核灰质体积均增加[右侧:(0.27±0.06)mm^(3)比(0.21±0.04)mm^(3),t=6.12;左侧:(0.27±0.05)mm^(3)比(0.22±0.04)mm^(3),t=6.67;均P<0.01],双侧尾状核(左侧:6.27±0.97比7.75±1.70,t=-7.33;右侧:3.12±0.97比4.18±0.95,t=-5.96)及右侧苍白球(14.11±4.14比19.99±4.03,t=-6.36)fALFF/灰质体积值均降低(均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右侧前扣带回fALFF与DS倒背呈正相关(R=0.348,P=0.013),左侧顶上回fALFF与PHQ-9评分(R=-0.308,P=0.029)和TMT时间差值(R=-0.360,P=0.012)均呈负相关,右侧中央后回fALFF与TMT-A时间存在负相关(R=-0.419,P=0.003);右侧尾状核灰质体积与TMT时间差值呈正相关(R=0.293,P=0.042),左侧尾状核灰质体积与AD-8评分呈负相关(R=-0.284,P=0.043);右侧尾状核(R=0.288,P=0.046)及右侧苍白球(R=0.290,P=0.045)的fALFF/灰质体积值均与VFT呈正相关。多重比较校正结果显示,仅右侧中央后回fALFF与TMT-A时间存在负相关(P假发现率校正=0.024)。结论CSVD患者双侧尾状核及右侧苍白球结构-功能耦合值降低,并与言语流畅性功能降低有关。本研究结果仍需在更大样本量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结构-功能耦合 静息态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演变与应用:从历史发展到评估标准的改进
2
作者 董茜 胡晓 李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2-1028,共7页
自1989年被首次提出以来,NIHSS一直是卒中评估领域的核心工具。目前,该量表已成为评估卒中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本文全面回顾NIHSS的诞生与发展、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并介绍了5种改良版NIHSS,旨在优化NIHSS的学习路径,提升神经科医... 自1989年被首次提出以来,NIHSS一直是卒中评估领域的核心工具。目前,该量表已成为评估卒中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本文全面回顾NIHSS的诞生与发展、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并介绍了5种改良版NIHSS,旨在优化NIHSS的学习路径,提升神经科医师在临床中应用该量表的水平,并为NIHSS的改良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临床应用 量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脑白质自由水变化
3
作者 胡杰 王欣 +3 位作者 郭媛媛 吕心怡 范思雨 田仰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5-1230,共6页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脑白质自由水(FW)及FW校正后的分数各向异性(FAt)分布特征,并探讨二者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合肥三家医院38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30例对照,采集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及神经心理评估结...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脑白质自由水(FW)及FW校正后的分数各向异性(FAt)分布特征,并探讨二者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合肥三家医院38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30例对照,采集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及神经心理评估结果。通过基于通道的空间统计方法比较两组间FW及FAt的分布差异,并分析二者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即刻回忆、延迟回忆、词语流畅性测试得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色词干扰测验中的色点识别和色字识别完成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显示,病例组多个白质脑区存在显著的FW升高和FAt降低(均P<0.0001)。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FW升高与颜色数字连线任务中的颜色交替数字顺序连线时间(P=0.044)及与纯数字顺序连线的差值(P=0.016)呈正相关,与语义流畅性得分呈负相关(P=0.002);FAt则与延迟回忆得分呈正相关(P=0.012),与色点识别(P=0.018)和色字识别(P=0.046)的完成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白质纤维束中,FW显著升高,FAt显著降低,且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弥散张量成像 自由水 白质 认知功能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脑炎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静 田仰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临床上以癫痫发作、运动障碍、行为改变、情绪障碍、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意识水平改变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AE可依据不同的致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临床上以癫痫发作、运动障碍、行为改变、情绪障碍、认知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意识水平改变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AE可依据不同的致病自身抗体分为不同的类型,大部分AE患者对免疫治疗均有反应。早期的规范免疫治疗是良好预后和防止复发的关键。近年来针对不同靶点的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成为AE患者治疗新的选择。本文拟对AE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免疫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楠 王微 +1 位作者 戴波波 方传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出现END分为END组52例和非END组148...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出现END分为END组52例和非END组148例。入院时和入院72 h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回顾性分析2组基线资料,用Fazekas量表评估WMH,包括脑室旁WMH(PWMH)和深部WMH(DWMH)严重程度,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END组比较,END组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中重度PWMH、DWMH和WMH比例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H、中重度DWMH是溶栓后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85,95%CI:0.137~0.653,P=0.002;OR=0.419,95%CI:0.196~0.894,P=0.025)。结论中重度WMH以及中重度DWMH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后END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白质病 大脑小血管疾病 血脑屏障 认知障碍 步态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与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杜静 吴铁妤 +2 位作者 严孙宏 席春华 汪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PD患者123例,应用年龄相关的白质改...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PD患者123例,应用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s,ARWMC)量表评估患者头颅MRI影像学的脑白质病变程度,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WML组(46例),中重度WML组(77例);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三部分、Hoehn&Yahr(H-Y)分级量表评定运动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PD的认知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情绪状态,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症状、认知及情绪评分等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的WML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中重度WML组的高血压发生率(41.6%vs.23.9%,P<0.05)高于轻度WML组。中重度WML组的H-Y分级高于轻度WML组[2.5(1.5,3.0)vs.2.0(1.5,2.5),P<0.05],UPDRS-Ⅲ评分高于轻度WML组[(34.0±16.5)vs.(24.09±11.04),P<0.01]。此外,中重度WML组的MMSE评分低于轻度WML组[24.0(18.5,27.0)vs.26.0(23.8,27.0),P<0.01],Barthel得分亦低于轻度WML组[(77.4±17.4)vs.(83.5±1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RWMC总分与HY及UPDRS-Ⅲ得分呈正相关,与年龄亦呈正相关。ARWMC总分与MMSE得分及Barthel评分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WML损害与认知障碍有相关性(回归系数β=1.072,95%CI=1.078~7.918,P=0.035)。结论:WML与PD运动障碍、认知功能损害及生活质量下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白质病变 运动障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欣 吴小三 +1 位作者 胡轶阳 张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是全球范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占我国全部卒中的80%以上。近20年来缺血性卒中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增加了34.7%和33.5%。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是发病时间窗内急性...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是全球范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占我国全部卒中的80%以上。近20年来缺血性卒中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增加了34.7%和33.5%。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是发病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但也面临着出血转化的风险。出血转化作为AIS再通治疗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静脉溶栓在临床的推广应用,特别是中重度AIS常伴随出血转化风险增加。探索可早期识别出血转化高风险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构建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与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该文对HDL-C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HDL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出血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美国卒中学会Code ICH脑出血早期一体化诊治方案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之明 王孜杰 李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4-724,共11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急性期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2024年来自多个国家的ICH专家在Stroke杂志上发布了急性自发性ICH的早期综合管理方案——Code ICH。该专家共识围绕ICH的急性期脑损伤机制、早期一体化诊治方...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急性期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2024年来自多个国家的ICH专家在Stroke杂志上发布了急性自发性ICH的早期综合管理方案——Code ICH。该专家共识围绕ICH的急性期脑损伤机制、早期一体化诊治方案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详细的推荐意见。本文将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专家共识 血肿扩大 治疗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17
9
作者 曹磊 瞿萍 +3 位作者 方传勤 靳梦瑶 杨诗怡 陈博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且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NRS 2002评估病人营养风险状况。依入组先后... 目的:建立并验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且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NRS 2002评估病人营养风险状况。依入组先后顺序按7:3的比例分配入模型建模队列与验证队列。采用Logistic回归法建立模型,分别应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建模及验证队列中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计算预测的准确率。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人837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7.14%。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65.36%和71.3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IHSS≥15分、年龄≥62岁、每日服处方药≥3种、存在卒中史、小腿围≥32.4cm、饮酒史超过20年均是营养风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评分系统分值范围为0~24分,预测评分为14分时,Youden指数最大。该模型在建模和验证队列中的ROC面积分别为0.67(95%CI:0.62~0.70)和0.70(95%CI:0.68~0.77),P值均<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一致程度较好,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分别为86.02%和87.37%)。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评估系统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作为病人营养风险评估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风险评估 营养风险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记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芳 瞿萍 +1 位作者 夏兰 陈贵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sTNF-α和sTNF-β)及其可溶性受体(sTNF-R1和sTNF-R2)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睡眠质量和记忆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在睡... 目的探索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sTNF-α和sTNF-β)及其可溶性受体(sTNF-R1和sTNF-R2)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睡眠质量和记忆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在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CID患者44例,以39名健康睡眠者为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失眠程度、九盒迷宫评估记忆功能。用蛋白芯片检测血清sTNF-α、sTNF-β、sTNF-R1和sTNF-R2含量,分析相关性。结果CID组的空间工作(Z=5.362,P<0.001)和物体再认记忆(Z=3.260,P=0.001)错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ID患者血清sTNF-α和sTNF-β显著高于对照组(Ps<0.001),而sTNF-R1和sTNF-R2显著低于对照组(Ps<0.001)。sTNF-α和sTNF-β与PSQI分呈正相关(Ps<0.001),而sTNF-R1和sTNF-R2与PSQI分呈负相关(Ps<0.001)。CID患者sTNF-α与空间工作记忆(γ=0.380,P=0.017)和物体再认记忆(γ=0.349,P=0.030)错误数呈正相关,而sTNF-β含量只与空间工作记忆错误数呈正相关(γ=0.414,P=0.009)。sTNF-R1和sTNF-R2水平与记忆成绩无显著相关性(Ps>0.05)。结论 CID患者血清sTNF-α和sTNF-β水平较正常人升高而sTNF-R1和sTNF-R2下降;升高的sTNF-α和sTNF-β可能与患者记忆障碍有关,而sTNF-R1和sTNF-R2与记忆受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方传勤 吴小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 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421例,通过血管影像学检查评估颈动脉,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颈动脉重度狭窄组44例,中度狭窄组43例和轻度或无狭窄组334例.采用多元lo... 目的 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421例,通过血管影像学检查评估颈动脉,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颈动脉重度狭窄组44例,中度狭窄组43例和轻度或无狭窄组334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或无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病死率、神经功能恶化和不良转归比例更大,住院时间更长(P<0.05,P<0.01).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与中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OR=2.564,95%CI:0.469~14.009),神经功能恶化(OR=2.037,95%CI:0.742~5.922)、不良转归更严重(OR=2.347,95%CI:0.988~5.577)和住院时间延长(OR=7.000,95%CI:2.662~18.409).结论 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是急性脑梗死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针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应尽早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诊断显像 支架 早期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黎黎 史秀丽 +1 位作者 李光武 傅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9-541,共3页
目的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缺血前经侧脑室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PACAP,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测定脑含水量、脑组织... 目的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缺血前经侧脑室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PACAP,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测定脑含水量、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NS组相比,PACAP各组脑含水量、MDA及NO含量均明显降低,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伴脑白质疏松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静 张骏 +1 位作者 刘佳 汪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脑白质疏松(LA)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出血转化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合并LA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依据头... 目的探讨合并脑白质疏松(LA)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出血转化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合并LA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依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伴轻度LA患者50例(轻度LA组),脑梗死伴中重度LA患者52例(中重度LA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不同时间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转化及90 d预后情况。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中重度LA组吸烟、饮酒比例明显高于轻度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较基线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LA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虽高于轻度L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2.0,12.8)分vs 3.0(0.8,8.3)分,P>0.05]。中重度LA组90 d mRS评分明显高于轻度LA组[1.0(1.0,3.0)分vs 1.0(0.0,2.0)分,P<0.05]。中重度LA组溶栓后出血转化率明显高于轻度LA组(26.9%vs 10.0%,P<0.05)。溶栓后出血患者90 d mRS评分明显高于无出血患者[(3.8±1.3)分vs(1.1±1.1)分,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LA是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3.316,95%CI:1.094~10.048,P=0.034)。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中重度LA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应注意防治出血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白质疏松症 血栓溶解疗法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DS2评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小三 方传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CHADS2评分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2例,根据CHADS2评分分为低危组(0~1分)79例、中危组(2~3分)88例、高危组(4~6分... 目的探讨CHADS2评分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2例,根据CHADS2评分分为低危组(0~1分)79例、中危组(2~3分)88例、高危组(4~6分)25例,分别统计3组患者发病1、7和3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发病3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NIHSS评分、发病1、7和3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危组、高危组不同时间NIHSS评分及发病30dmRS评分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中危组、高危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23.9%,28.0%vs 10.1%)、不良转归(43.2%,64.0%vs 22.8%)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HADS2评分越高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越高,短期内预后越差、残障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抗凝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BDNF及CRH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穆夏黎 黄永璐 +1 位作者 高宗良 骆鹏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9-392,共4页
对30例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非PSD组)患者及25例PSD组患者于多个时间点行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CRH)检测。对照组为25例健康成年者。组内比较,PSD组血清BDNF及CRH的变化晚于非PSD组。组间比较,PSD... 对30例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非PSD组)患者及25例PSD组患者于多个时间点行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CRH)检测。对照组为25例健康成年者。组内比较,PSD组血清BDNF及CRH的变化晚于非PSD组。组间比较,PSD组BDNF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PSD组,CRH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非PSD组。相关性分析显示,PSD组患者治疗前,BDNF与CRH呈负相关性。BDNF及CRH参与了PSD的发生发展,并且两者具有相互作用关系,动态检测血清BDNF及CRH浓度有可能成为预测PSD发生、指导其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淡漠与功能脑网络及认知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静 陈晨 +5 位作者 曹珊珊 张骏 魏强 吴兴启 闫逸冰 汪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1-347,共7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small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SV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淡漠的发生率否具有差异,以及CSVD患者的淡漠与功能脑网络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招募83例CSVD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淡漠量表临床版(a...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small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SV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淡漠的发生率否具有差异,以及CSVD患者的淡漠与功能脑网络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招募83例CSVD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淡漠量表临床版(apathy evaluation scale-clinical,AES-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修订版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Stroop色词测试(Stroop’s color word test,SCWT)、彩色数字连线测试(color trail test,CTT)、言语流畅性(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数字广度(digital span,DS),评估被试者的淡漠、抑郁和认知功能。所有被试者均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CSVD患者的功能脑网络拓扑属性。结果CSVD患者AES-C得分高于对照组,CSVD患者淡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SVD患者的AES-C评分与全局效率呈正相关,而与最短路径长度呈负相关(均P<0.05)。此外,CSVD患者的AES-C评分与HAMD、SCWT-字、CTTA和CTTB呈正相关,而与MoCA、AVLT-即刻、AVLT-延迟和VFT-动物结果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淡漠与功能脑网络和认知功能显著相关,患者的淡漠得分越高,其脑网络的信息传输能力和认知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淡漠 功能脑网络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期炎症影响衰老海马SNAP-25含量及认知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韦琪瑶 吴永芳 +4 位作者 张雨欣 王亚涛 曾立平 陈贵海 曹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期海马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CD-1母鼠孕第15~17天每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或等容积生理盐水,对应子鼠分别为LPS组和CON组。分别于青年(3月龄)和中老年(15月... 目的探讨胚胎期炎症暴露对中老年期海马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CD-1母鼠孕第15~17天每天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或等容积生理盐水,对应子鼠分别为LPS组和CON组。分别于青年(3月龄)和中老年(15月龄)用Morris水迷宫评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SNAP-25蛋白含量。结果与3月龄CON组相比,15月龄CON组学习期游泳路程增加(P<0.01),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降低(P<0.01),海马各亚区SNAP-2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1)。15月龄LPS组较同龄CON组学习期游泳路程增加(P<0.05),记忆期游泳路程百分比下降(P<0.05),海马CA1区及DG区SNAP-25水平增加(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海马CA1区、DG区SNAP-25蛋白水平与学习期游泳路程呈正相关,而与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胚胎期炎症暴露可加速中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和海马CA1区、DG区SNAP-25蛋白的升高,且两者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炎症 学习记忆 SNAP-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额叶肿瘤患者决策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宇阳 万经海 +2 位作者 王龙 王绪扣 汪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额叶背外侧肿瘤患者决策能力是否存在改变。方法实验分别采用风险概率未知情境下的爱荷华博弈任务(IGT)和风险概率已知情境下的骰子博弈任务(GDT)对38例额叶背外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决策能力研... 目的研究额叶背外侧肿瘤患者决策能力是否存在改变。方法实验分别采用风险概率未知情境下的爱荷华博弈任务(IGT)和风险概率已知情境下的骰子博弈任务(GDT)对38例额叶背外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决策能力研究。结果在IGT任务中肿瘤组在5个block项目中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GDT任务中,肿瘤组患者选取的"2"项目次数和风险频率增高,而在"3"项目次数和安全选项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表明前额叶背外侧肿瘤患者的决策能力明显受损,且决策认知过程中存在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肿瘤 认知功能 决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步态特征的老年人跌倒风险预警模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游永豪 邵梦霓 +3 位作者 胡燕杰 张阳 王广磊 朱靖靖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根据6种步态的测试参数分别构建老人跌倒风险预警模型。方法使用数字化场地采集有跌倒史和无跌倒史老年人的6种步态参数,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预测老人跌倒风险的回归方程,构建跌倒预警模型。结果根据6种步态的测试参数... 目的根据6种步态的测试参数分别构建老人跌倒风险预警模型。方法使用数字化场地采集有跌倒史和无跌倒史老年人的6种步态参数,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预测老人跌倒风险的回归方程,构建跌倒预警模型。结果根据6种步态的测试参数所构建的回归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测总体正确率由高到底依次为:闭眼正走(97.1%)、睁眼倒走(92.9%)、闭眼倒走(88.6%)、睁眼正走(87.1%)、睁眼上下转头(85.7%)、睁眼左右转头(82.9%)。所构建的老年人跌倒风险预警模型主要包括判定、测试、提取、计算、预警5个步骤,适合在实验室内对老年人进行步态测试与跌倒风险评估。结论 6种步态的测试参数都能够预测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其中闭眼正走的预测效果最好,是预测老年人跌倒风险的最佳步态。所构建的老年人跌倒风险预警模型用于预测65~75岁老年人1年内的跌倒风险,并可根据跌倒概率发出预警,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测试 行走方式 跌倒风险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步态障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查溪静 李彬 +6 位作者 李晓艳 钟文文 李霞 姜丹 尹世杰 王训 曹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I检查无CSVD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30)。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定量步态参数测定,比较脑小血管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步态参数的差异性。测定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统计分析比较CSVD患者脑微出血病灶数目及部位与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步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SVD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速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频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伴脑微出血组与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微出血病灶数目与步长呈负相关(r=-0.295,P=0.001),与双脚支撑相呈正相关(r=0.225,P=0.011),即脑微出血病灶数目越多、步长更短、双脚支撑相更长。额叶、颞叶和深部的脑微出血与步长变短、步速减慢相关(P<0.05)。结论脑微出血作为独立因素和CSVD患者的步态障碍有相关性。额叶、颞叶和深部脑微出血病灶与步态障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脑微出血 步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