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官洪山 上官海娟 +2 位作者 吴继雄 许邦龙 王晓晨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29-30,37,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97人,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48人,对照组学生4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97人,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48人,对照组学生4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对教学法基本满意度显著提高(81.6%vs.93.8%,P<0.05);(2)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85.8±6.5)分vs.(86.7±5.9)分,P>0.05],而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80.5±7.5)分vs.(89.4±5.8)分,P<0.0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中,PBL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联合步进式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盛建龙 刘妮娜 +2 位作者 许邦龙 何非 程诚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3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步进式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与传统的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7年...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步进式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与传统的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将在该院进行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7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以讲授为基础教学法;干预组应用以PBL教学法联合步进式CBL教学法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并采用调查表方式对实习前后学生对心血管内科专业相关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在实习结束后进行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并采取理论考试方式对实习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随访本科生毕业后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情况。结果应用PBL教学法联合步进式CBL教学法的学生实习结束时的考试成绩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84.1±6.7)分vs(80.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BL教学法联合步进式CBL教学法组的学生参加执业医师通过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法联合步进式C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对心血管内科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学生对心血管内科专业的兴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步进式案例教学法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心电图QRS时限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 李浩亮 +4 位作者 汪麟 张艳梅 何非 程诚 王晓晨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QRS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首发STEMI患者244例,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后即刻及急诊PCI后30 min(简称为急诊PCI前后)行12导...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QRS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首发STEMI患者244例,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后即刻及急诊PCI后30 min(简称为急诊PCI前后)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QRSd。患者急诊PCI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者(LVEF≥50%)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者(LVEF<50%),比较其急诊PCI前后QRSd,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前后QRSd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244例STEMI患者急诊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157例、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87例。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和障碍的STEMI患者急诊PCI前QRSd分别为96(92,104)、98(93,106)ms(P>0.05),急诊PCI后QRSd分别为90(82,96)、106(96,110)ms(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后QRSd延长是STEMI患者急诊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后QRSd延长与其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有关,而术前QRSd与其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RS时限 左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心外症状首发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4
作者 钱小菁 张鹏飞 高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表现,分析以心外症状首发的老年AMI患者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老年AMI 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年龄61~75岁。4例因有支气管炎病史,出现咳...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表现,分析以心外症状首发的老年AMI患者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老年AMI 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年龄61~75岁。4例因有支气管炎病史,出现咳嗽、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发热,肺纹理增多、增粗,初步诊断为肺炎;8例于饱食高脂肪食物后和饮酒后发病各3例,急性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伴发热4例,头晕、乏力和剑突下压痛各3例,腹部B超检查示胆囊壁增厚、毛糙2例,初步诊断为急性肠炎6例、急性胆囊炎2例。误诊时间6~27 h。12例予相应治疗后病情无明显缓解;后经查体及实验室、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最终诊断为AMI;皆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住院10~14 d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6个月,预后良好。结论老年AMI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早期表现多不典型,以心外症状首发者,若心电图正常或早期未行心电图或心肌酶检查,极易误诊。详细问诊,仔细查体,及时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认真鉴别诊断,全面分析病情,可减少或避免不典型老年AMI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人 心外症状 误诊 肺炎 肠炎 胆囊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炎症指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盛建龙 何非 +2 位作者 王敏 沈世淳 孙玉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605-610,共6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目的前瞻性观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指标水平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PCI后次日清晨抽取外周肘静脉血行全血细胞测定(计算NLR和PLR)和CRP、PCT、IL-6等炎性因子检测.应用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上述炎症指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中位数),共累计33例患者(15.4%)出现MACE事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发现,NLR(OR=2.98,P<0.001)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类型(OR=0.29,P=0.048)是PCI后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分析发现,NLR、PLR、CRP、PCT、IL-6均有预测PCI后MACE发生的价值(P<0.01),但是NLR预测MACE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98),NLR预测PCI后MACE事件发生最佳切点为3.94.结论PCI后NLR、PLR、CRP、PCT、IL-6等炎症指标均具有预测PCI后MACE发生的价值,而NLR的预测价值最高.PCI后过高的NLR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下壁和右心室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电风暴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盛建龙 许邦龙 +2 位作者 王晓晨 华锦胜 张艳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3-1214,共2页
Zipes等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是指心室颤动或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24h内反复发作〉2次,通常要电除颤或电复律终止。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4h内心室颤动发生率3%~5%,发生心室颤动的AMI患者院内病死率高... Zipes等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是指心室颤动或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24h内反复发作〉2次,通常要电除颤或电复律终止。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4h内心室颤动发生率3%~5%,发生心室颤动的AMI患者院内病死率高达40.9%。有部分AMI患者因交感神经兴奋、电解质紊乱、再灌注损伤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等原因,PCI后仍可出现电风暴。现报道1例老年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电风暴发作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死 老年急性 电风暴 介入治疗 下壁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AMI患者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清CA12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瑞 王晓晨 +3 位作者 彭松 魏国良 桂静 杨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方法145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三组,比较各组CA125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根据不同外周血清CA125、BNP水...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方法145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三组,比较各组CA125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根据不同外周血清CA125、BNP水平分组,随访1~6个月,以死亡或再住院为终点事件,分析不同外周血清CA125、BNP水平慢性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结果血清CA125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增高[Ⅰ/Ⅱ级(18.79±5.23)U/ml,m级(82.34±24.37)U/ml,Ⅳ级(187.40±37.42)U/ml,P〈0.05];慢性心衰患者再住院率随CA125水平增高而增高(P=0.011),随BNP水平增高而增高(P=0.001)。CA125联合BNP对慢性心衰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更好(P=0.00012)。结论血清CA125水平不仅能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还能反映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糖类抗原125 B型钠尿肽 再住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艳梅 许邦龙 王晓晨 《安徽医学》 2020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华法林三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根据给予的抗凝药物不同为3组:A组(40例)给予达...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华法林三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根据给予的抗凝药物不同为3组:A组(40例)给予达比加群、B组(40例)给予利伐沙班、C组(40例)给予华法林,观察3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3个月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B、C 3组围术期并发症(12.5%、1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A、B、C 3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0%、2.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5%、2.5%、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在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华法林相当,两者均可有效预防房颤导管消融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安全性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程婧 黄丽 +3 位作者 陈龙菊 许邦龙 王晓晨 何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因素。方法 :调查316名CHF患者基本资料、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以及自我护理指数,分析影响出院准备度的因素。结果 :CHF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38.58±15.11)分,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因素。方法 :调查316名CHF患者基本资料、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以及自我护理指数,分析影响出院准备度的因素。结果 :CHF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38.58±15.11)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首次住院、非医嘱出院、高龄、病程和出院带药多是出院准备度的不利因素,出院指导质量和自我护理指数也是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CHF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较低,可通过提高出院指导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自我护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卫柏良 许邦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了解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114例因胸闷胸痛等疑似冠心病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作为冠心病组(8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作为对照组(33例)。根据临床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 目的了解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114例因胸闷胸痛等疑似冠心病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作为冠心病组(8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作为对照组(33例)。根据临床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7例)。对冠心病患者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Gensini积分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既往高血压史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62±0.08)、(0.63±0.13)、(0.77±0.12)、(0.84±0.14)mg/L,Gensini积分分别为0、(13.57±13.60)、(46.00±35.96)、(54.59±34.98)分;四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0分、1~19分、20~47分、≥48分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Gensini积分和血清胱抑素C呈正相关关系(r=0.519,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心病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可能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肾功能受损等共同变化的结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冠状动脉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