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25羟维生素D_(3)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凡豪杰 刘乐伟 +8 位作者 夏磊 田英汉 杨铖 郝明茹 赵鑫 申晴晴 莫大明 耿峰 刘寰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18,共7页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探索其对NSS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MDD患者129例,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NSSI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NSSI组(77例)和非NSSI组(52例)。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失眠严重指数(ISI)、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样本中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青少年MDD患者发生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_(3)和血脂水平对NSSI行为的诊断价值。结果NSSI组的年龄低于非NSSI组,而PANSI总分、ISI总分、CES-D总分高于非NSSI组(P<0.05)。NSSI组25(OH)D_(3)水平低于非NSSI组,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NS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5.695,95%CI=2.422~13.388,P<0.001)和25(OH)D_(3)(OR=0.871,95%CI=0.768~0.987,P<0.05)是青少年MDD患者伴有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LDL-C和25(OH)D_(3)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CI=0.65~0.82,P<0.001)、0.62(95%CI=0.52~0.72,P=0.02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9 mmol/L、19.15μg/L;LDL-C联合25(OH)D_(3)水平[ln(p/1-p)=1.364X1-0.143X2-0.161,其中X1、X2分别为LDL-C、25(OH)D_(3)]预测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AUC为0.77(95%CI=0.69~0.85,P<0.001),灵敏度为77.92%、特异度为67.31%。结论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MDD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25(OH)D_(3)和血脂水平紊乱,且LDL-C联合25(OH)D_(3)水平对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应定期检测其动态变化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抑郁障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25羟维生素D_(3)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与童年创伤的关系研究: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低维生素D水平的双中介作用
2
作者 赵丽丽 刘乐伟 +2 位作者 耿峰 莫大明 刘寰忠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14-1621,共8页
背景童年创伤是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血浆维生素D水平也与自杀意念相关,而目前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关于其相互关系的探究尚不足。目的探讨自杀意念与童年创伤的关系,并分析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低维生素D水平的中介作用。... 背景童年创伤是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血浆维生素D水平也与自杀意念相关,而目前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关于其相互关系的探究尚不足。目的探讨自杀意念与童年创伤的关系,并分析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低维生素D水平的中介作用。方法以2021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抑郁障碍组(n=168),以同期招募的无精神疾病史青少年为对照组(n=89)。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流调抑郁量表(CES-D)、自杀意念量表(PANSI)评估童年创伤、抑郁症状、自杀意念,同时检测血浆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抑郁障碍组青少年和对照组青少年在自杀意念、抑郁症状、童年创伤及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各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并通过PROCESS宏程序分析抑郁和维生素D水平在童年创伤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抑郁障碍组的PANSI得分、CTQ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障碍组的PANSI得分与CTQ总分、CES-D得分、25(OH)D水平存在相关性(P<0.05),对照组的PANSI得分与CTQ总得分、CES-D得分存在相关性(P<0.05);与25(OH)D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抑郁障碍组的CES-D得分和25(OH)D水平在CTQ总得分和PANSI得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61.8%和5.3%;在CTQ情感虐待分量表得分和PANSI得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58.9%和6.5%;在CTQ情感忽视分量表得分和PANSI得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67.2%和5.6%;在CTQ躯体忽视分量表得分和PANSI得分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92.2%和7.8%。对照组的25(OH)D水平中介效应均不显著;CES-D得分在CTQ总得分与PANSI得分之间、CTQ情感虐待分量表得分和PANSI得分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CTQ情感忽视分量表得分与PANSI得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占比为41.5%,中介效应占比为58.5%;在CTQ躯体忽视分量表得分和PANSI得分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低维生素D水平是童年创伤导致自杀意念的潜在机制。临床中针对合并童年创伤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病情,提高其维生素D水平,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减少自杀意念的发生,提高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青少年 自杀意念 童年创伤 骨化三醇 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伴发激越症状的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赵鑫 刘乐伟 +5 位作者 郝明茹 凡豪杰 夏磊 耿峰 莫大明 刘寰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1-747,754,共8页
目的探索抑郁严重程度和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对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的激越症状预测价值。方法入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91例,根据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估激越程度;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 目的探索抑郁严重程度和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对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的激越症状预测价值。方法入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91例,根据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估激越程度;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24))测定抑郁严重程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测定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测定BDNF。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HAMD_(24)和血浆TSH、BDNF水平与激越程度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青少年MDD患者激越程度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建立预测模型。结果青少年MDD患者激越程度与HAMD_(24)总分呈正相关(P<0.001);与血浆TSH、BDNF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HAMD_(24)总分和血浆BDNF水平均是激越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HAMD_(24)总分、血浆TSH、BDNF水平均是青少年MDD患者伴发激越症状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三项联合预测模型(AUC=0.889,P<0.001)较单项预测模型预测价值更高(P<0.01)。结论青少年MDD患者伴发激越症状与HAMD_(24)总分和血浆TSH、BDNF水平紧密联系,且三项联合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激越 BDNF 促甲状腺激素 青少年 家庭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联性研究
4
作者 郝明茹 刘乐伟 +3 位作者 夏磊 耿峰 莫大明 刘寰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的患病特点及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入组14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估患者...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的患病特点及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入组14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以及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7A、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组间比较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及χ^(2)检验。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14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消瘦、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9.3%(13/140)、17.9%(25/140)、6.4%(9/140)。四组患者在性别(χ^(2)=8.301,P<0.05)及炎症细胞因子IL-6(H=16.217,P<0.01)、IL-8(H=10.926,P<0.05)、TNF-α(H=7.879,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及抗抑郁药物使用情况后,炎症细胞因子IL-6(F=4.486,P<0.0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消瘦组相比,肥胖组血浆IL-6(Z=-3.843,P_(Bonferroni校正)<0.01)水平更高;与正常组相比,男性肥胖率高于女性(χ^(2)=8.812,P_(Bonferroni校正)<0.01),肥胖组IL-6水平(Z=-3.023,P_(Bonferroni校正)<0.05)更高。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炎症细胞因子IL-6(OR=2.500,P<0.01)以及男性(OR=11.292,P<0.01)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发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存在性别差异,肥胖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障碍 肥胖 炎症细胞因子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媛媛 朱启东 +4 位作者 王凤晨 耿峰 张雨龙 张玲 刘寰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分析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3例ADHD儿童(ADHD组)和117例正常儿童(对照组)作为受试者。SNAP-IV父母版和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评估ADHD...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分析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3例ADHD儿童(ADHD组)和117例正常儿童(对照组)作为受试者。SNAP-IV父母版和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评估ADHD相关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执行功能的行为评定量表(BRIEF)评估执行功能损害程度。比较ADHD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进一步根据ADHD患儿临床表现型和年龄段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观察哌甲酯缓释片对ADHD儿童认知和执行功能损害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ADHD组SNAP-IV父母版均分、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总分、连线测验和BRIEF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符号编码测验和迷宫测验均低于对照组(P<0.05)。ADHD-HI患儿的符号编码测验评分高于ADHD-I和ADHD-C组(P<0.05),ADHD-C的BRIEF总分高于ADHD-I和ADHD-HI组(P<0.05)。随着年龄的递增,ADHD患儿的连线评分逐渐降低,而符号编码和迷宫评分逐渐增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ADHD儿童的连线测验、符号编码测验和迷宫测验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SNAP-IV父母版均分和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总分是ADHD儿童的BRIEF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经过哌甲酯治疗,ADHD儿童的连线测验评分和BRIEF总分均降低(P<0.001),而符号编码和迷宫测验评分均升高(P<0.001)。结论年龄越小的患儿,ADHD相关临床症状越严重,则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经过哌甲酯治疗后,ADHD儿童的认知和执行功能损害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临床症状 影响因素 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