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姬智博 陈瑞果 +3 位作者 杨浩 马坤 后军(综述) 孙磊(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6-741,共6页
依据肿瘤分期及病理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其中,化学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其组合正在多样化,重要性逐年增加。传统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等,近年来,一些靶向药物被开发,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 依据肿瘤分期及病理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其中,化学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其组合正在多样化,重要性逐年增加。传统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等,近年来,一些靶向药物被开发,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现综述了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其治疗方法、局限性及前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靶向治疗 化疗药物 口腔癌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测量对前牙牙龈厚度及形态的评估分析
2
作者 贾晓凤 张贤月 +2 位作者 夏荣 姜凡 孙磊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前牙牙龈厚度(gingival thickness,GT)及形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例志愿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19~34岁),共138颗牙齿,采用牙龈穿刺法、高频超声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前牙龈缘下2 mm的GT(GT0、GT2),采用超声测量分...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前牙牙龈厚度(gingival thickness,GT)及形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例志愿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19~34岁),共138颗牙齿,采用牙龈穿刺法、高频超声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前牙龈缘下2 mm的GT(GT0、GT2),采用超声测量分析前牙牙龈形态,包括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supraosseous gingiva,SOG)高度、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bone crest,BC)的距离,并测量角化龈宽度。重点分析高频超声对前牙GT及形态的评估价值。结果:35例受试者右上中切牙、左上中切牙、左下中切牙、右下中切牙各牙位经牙龈穿刺法测定的GT0与高频超声测定的GT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高频超声测量的GT2诊断牙龈生物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21(95%CI:0.752~0.891),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71.8%、78.3%,诊断价值较高。经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ICC)分析显示,高频超声测定各牙位牙龈缘下2 mm厚度与牙龈穿刺法测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6)。不同性别受试者应用高频超声测定所得的各牙位GT2结果及牙龈形态指标SOG、CEJ-BC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牙位GT2与SOG均呈正相关关系(r=0.719、0.426、0.489、0.597,P<0.05),同时与角化龈宽度也呈正相关关系(r=0.512、0.498、0.647、0.562,P<0.05),而与CEJ-BC呈负相关关系(r=-0.485、-0.452、-0.382、-0.402,P<0.05)。结论:上前牙角化龈宽度较下前牙角化龈宽度更宽,高频超声测量前牙GT与牙龈穿刺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测量GT、判断牙龈生物型的有效方法,且测量所得GT与牙龈形态SOG高度、CEJ-BC、角化龈宽度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厚度 牙龈形态 高频超声 釉牙骨质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盘与髁突距离的定量分析研究
3
作者 孙磊 戴世锋 +5 位作者 陈裕华 许新怡 姜克乐 李筱文 李承靖 吴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4-692,共9页
目的·通过颞下颌关节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盘髁距离(关节盘与髁突距离)与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形态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 目的·通过颞下颌关节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盘髁距离(关节盘与髁突距离)与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形态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且临床上出现TMD症状且MRI判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的90位患者,将其180个颞下颌关节纳入研究。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MRI图像测量关节盘移位角度、盘髁距离、关节盘长度及厚度,判断关节盘变形程度,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与关节盘前移位之间的关系、关节盘前移位与关节盘形态及盘髁距离的关系,以及盘髁距离与关节盘形态的关系。结果·9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28.1±14.5)岁。在180个颞下颌关节中,有临床症状的关节175个,无症状关节5个;未移位关节盘40个,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78个,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62个。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中出现2个及以上症状的关节比例略高,为62.9%,但与关节盘未移位以及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MRI评估发现,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较未移位关节盘变形程度Ⅲ型及以上的占比显著升高,关节盘长度显著缩短,中间带厚度显著增大,闭口和最大开口位时的关节盘移位角度显著增大(均P<0.001)。未移位、可复性前移位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的盘髁距离分别为3.10(2.70,3.70)、3.40(3.00,4.00)和6.60(4.78,7.9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Ⅱ、Ⅲ、Ⅳ/Ⅴ型关节盘的盘髁距离分别为3.10(2.80,3.60)、3.70(3.10,4.60)、5.10(4.00,7.30)、6.80(4.98,8.2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盘髁距离与关节盘长度呈负相关(r_(s)=-0.469,P<0.001),与关节盘中间带厚度呈正相关(r_(s)=0.319,P<0.001),与闭口位时关节盘移位角度呈正相关(r_(s)=0.626,P<0.001)。结论·随着颞下颌关节盘变形严重程度、中间带厚度、闭口位时前移位角度的增加,以及关节盘长度的缩短,盘髁距离增大;盘髁距离是MRI评估TMD病理改变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盘 盘髁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印模精度的影响
4
作者 方诗颜 夏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5-1880,共6页
目的体外评估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预设了不同种植体间距的实验模型通过模型扫描仪获取参照数据,通过口内扫描仪Trios生成实验数据。使用三维数据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参照数据与实验数据对应扫描杆的距离偏差和角度... 目的体外评估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预设了不同种植体间距的实验模型通过模型扫描仪获取参照数据,通过口内扫描仪Trios生成实验数据。使用三维数据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参照数据与实验数据对应扫描杆的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采用单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Brown-Forsythe F检验、Games-Howell事后多重比较及Levene检验评估实验结果(α=0.05)。结果口内扫描的整体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分别为(27.48±18.14)μm、(0.24±0.19)°,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P<0.001)。在评估真实性时,结果显示种植体间距与扫描距离误差、角度误差均存在正相关(P<0.05)。在角度偏差方面,1-2组(8.13 mm)与其他间距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精确性存在影响(P<0.05)。结论基于该实验结果,认为口内扫描技术获取的无牙颌印模精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8.13 mm内的种植体间距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口内扫描印模数据。种植体间距的增加会影响口内扫描技术的应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化印模 种植体间距 精度 距离偏差 角度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r:YSG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冀章章 徐秀敏 +3 位作者 章润贞 王姹 夏荣 桑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Er,Cr:YSG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共122颗患牙,随机分成牙周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Er,Cr:YSGG激光治疗组(实验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复查并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 目的探讨Er,Cr:YSG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共122颗患牙,随机分成牙周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Er,Cr:YSGG激光治疗组(实验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复查并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和牙齿松动度(TM)的变化。结果在术后3、6个月的复诊中,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症程度,牙周临床指数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PD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优越。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Er,Cr:YSGG激光治疗可以代替牙周基础治疗,并能做到微创,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 Cr:YSGG 激光 慢性牙周炎 微创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种植体表面的纳米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左杨 夏荣 +3 位作者 屠姗姗 孙磊 徐基亮 刘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以纯钛试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处理纯钛表面以期构建一种纳米级多孔结构。方法使用溶胶凝胶法处理钛种植体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X)观察对照组和纳米处理组表面的结构形... 目的以纯钛试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处理纯钛表面以期构建一种纳米级多孔结构。方法使用溶胶凝胶法处理钛种植体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X)观察对照组和纳米处理组表面的结构形貌、化学成分和元素组成。培养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于对照组和纳米处理组体外实验观察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SEM下纳米处理组表面形成了纳米级多孔形貌。EDX显示纳米处理组表面元素主要为钛和氧元素,而对照组为钛元素。XRD图谱检测到纳米处理组表面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体外实验显示纳米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溶胶凝胶法能通过简单的设备较为快速、均匀的形成纳米级粗糙多孔的二氧化钛涂层表面,构建的纳米表面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能成为一种前景良好的种植体表面改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纳米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全全 何家才 +2 位作者 杨瑞 陈镇 方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4,共4页
采用牙种植术将36颗牙种植体植于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缺牙区,同时在种植体近中造3.5 mm×3.5 mm×3.5mm的骨缺损,然后填入β-TCP/PRF混合物、β-TCP,另设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各骨缺损区,分别于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 采用牙种植术将36颗牙种植体植于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缺牙区,同时在种植体近中造3.5 mm×3.5 mm×3.5mm的骨缺损,然后填入β-TCP/PRF混合物、β-TCP,另设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各骨缺损区,分别于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犬,行大体、X线及组织学观察各个时期各组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植入的36颗种植体无脱落,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β-TCP/PRF混合物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具有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有利于骨组织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β相磷酸三钙 种植牙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外科在治疗面中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明 律娜 +5 位作者 后军 薛浩伟 胡玉坤 杨文宇 李承靖 张令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5-397,共3页
选取面中部骨折患者17例,术前行三维CT重建,将所获得CT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制成三维实体模型。对模型进行手术设计,模拟手术及个体化钛板的预制。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可以快速、立体、准确的显示骨折部位的三维解剖结构,模型外科可以使... 选取面中部骨折患者17例,术前行三维CT重建,将所获得CT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制成三维实体模型。对模型进行手术设计,模拟手术及个体化钛板的预制。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可以快速、立体、准确的显示骨折部位的三维解剖结构,模型外科可以使面中部骨折的治疗做到术前准确设计、术中参照定位,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效果满意。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外科是诊治面中部骨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模型外科 面中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加载RGD多肽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基亮 夏荣 +3 位作者 孙磊 胡小晔 刘春 孙子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91-1595,共5页
目的探讨纯钛表面加载RGD多肽进行生物功能化修饰的可行性。方法借助电化学和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纯钛表面构建TiO2纳米管-聚多巴胺-RGD多肽活性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各组钛片进行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分析... 目的探讨纯钛表面加载RGD多肽进行生物功能化修饰的可行性。方法借助电化学和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纯钛表面构建TiO2纳米管-聚多巴胺-RGD多肽活性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各组钛片进行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分析。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处理前后的钛片进行体外生物活性评价。结果 SEM和XPS显示,两步阳极氧化后在纯钛表面形成蜂窝多孔的TiO2纳米管,多巴胺在TiO2纳米管上自聚合成聚多巴胺涂层,同时向外接枝偶联RGD多肽,最终在纯钛表面成功形成了TiO2纳米管-聚多巴胺-RGD多肽活性层,体外细胞培养显示,该活性层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结论 RGD多肽功能化修饰的钛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钛表面功能化修饰法可望用于改善钛种植体,提高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RGD多肽 多巴胺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 e.max瓷贴面颜色匹配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春 夏荣 +4 位作者 孙磊 孙子环 徐基亮 章辉 朱一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8-1230,共3页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2颗上前牙行瓷贴面修复。Olympus Crystaleye齿科比色仪测定基牙及瓷贴面粘接前后的L*、a*、b*值,分析L*、a*、b*、饱和度Cab值的变化并计算色差值。结果显示粘接后的瓷贴面复合体与粘接前试戴相比,L*值减小,a*、b*值...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2颗上前牙行瓷贴面修复。Olympus Crystaleye齿科比色仪测定基牙及瓷贴面粘接前后的L*、a*、b*值,分析L*、a*、b*、饱和度Cab值的变化并计算色差值。结果显示粘接后的瓷贴面复合体与粘接前试戴相比,L*值减小,a*、b*值增大,L*、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前后平均色差值为1.15 NBS;基牙与粘接后的瓷贴面复合体相比,粘接后瓷贴面复合体L*、a*、b*、Cab值增大,a*、b*、Ca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后与基牙之间的平均色差值为1.63 NBS。IPS e.max瓷贴面可恢复基牙的颜色,且粘接后颜色稳定,色差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IPS e.max瓷贴面修复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前牙美容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色差 美容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重建牙槽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超 夏荣 +1 位作者 刘芮 肖楠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研究一种新型个性化钛网在牙槽嵴骨缺损美学形态重建上的优势。方法:实验选取6只比格犬,根据个性化钛网三维建模方法,虚拟切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及部分牙槽骨,通过软件重建并设计出个性化钛网,并对打印成品进行理化... 目的: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研究一种新型个性化钛网在牙槽嵴骨缺损美学形态重建上的优势。方法:实验选取6只比格犬,根据个性化钛网三维建模方法,虚拟切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及部分牙槽骨,通过软件重建并设计出个性化钛网,并对打印成品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分别拔除比格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前磨牙,设计双侧下颌骨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骨粉+常规钛网(CTM组,conventional titanium mesh)、骨粉+个性化钛网(PTM组,personalized titanium mesh)的重建修复,术中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膜龈暴露及术后感染情况。术后4个月,取出钛网,记录牙槽嵴高度差异,同时,通过Micro-CT扫描比较两种骨重建方法在牙槽嵴骨量和形态上的差异。结果:新型个性化钛网减少了GBR手术持续时间大约30min;术后感染,CTM组中出现2例感染,而PTM组只有1例感染,两组的差异是16.6%;术后4月去除钛网,PTM组骨缺损可见牙槽嵴形态结构,2组间牙槽嵴高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骨重建效果PTM组>CTM组;Micro-CT扫描结果,发现两组钛网术后骨再生程度和形态上相差较明显,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个性化钛网具有独特的牙槽嵴形态,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体内实验证明新型个性化钛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后期骨缺损牙槽嵴的美学形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钛网 骨缺损 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对IPS e.max全瓷贴面粘结剂颜色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媛媛 夏荣 边华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2-1264,共3页
将30个瓷试件随机平均分为A(Superbond C&B化学固化粘结剂)、B(RelyXTMVeneer光固化粘结剂)、C(VariolinkⅡ双重固化粘结剂)3组。3组的L*、a*、b*值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L*值变小,a*、b*值变大,变化的大小程度随粘结剂... 将30个瓷试件随机平均分为A(Superbond C&B化学固化粘结剂)、B(RelyXTMVeneer光固化粘结剂)、C(VariolinkⅡ双重固化粘结剂)3组。3组的L*、a*、b*值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L*值变小,a*、b*值变大,变化的大小程度随粘结剂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化学固化粘接树脂的颜色变化较大,超出了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光固化粘接树脂和双重固化粘接树脂在经过紫外光照射后虽然都会发生一定的变色,但是颜色变化都在临床允许范围内,而不易被肉眼所觉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全瓷贴面 粘结剂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种植体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磊 夏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79,共5页
钛金属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被广泛用于临床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然而细菌容易聚集和黏附其表面,且钛金属自身不具有抗菌性能,是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钛表面抗菌改性... 钛金属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被广泛用于临床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然而细菌容易聚集和黏附其表面,且钛金属自身不具有抗菌性能,是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钛表面抗菌改性可改变种植体表面的理化性能,抑制致病菌的黏附和聚集,提高种植义齿修复的成功率。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主要是将抗菌剂或有抗菌性能的物质通过羟磷灰石涂层、二氧化钛纳米管和脱乙酰壳多糖等具有一定抗菌性能的载体对钛金属基体进行表面修饰,从而赋予钛金属不同程度的抗菌性能。本文就基体、载体和抗菌剂三方面的钛基种植体表面改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抗菌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抛光工具对不同类型复合树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磊 徐基亮 +2 位作者 陈漪恺 刘春 夏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抛光工具对树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并与离体天然牙釉质表面进行比较。方法:将5种树脂试件(n=9)随机各分为3组(n=3):Astropol抛光(A)组、Sof-Lex抛光(B)组、Super-snap抛光(C)组,分别进行抛光,对照(D)组为离体牙釉质表面。原子... 目的:探讨抛光工具对树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并与离体天然牙釉质表面进行比较。方法:将5种树脂试件(n=9)随机各分为3组(n=3):Astropol抛光(A)组、Sof-Lex抛光(B)组、Super-snap抛光(C)组,分别进行抛光,对照(D)组为离体牙釉质表面。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试件表面粗糙度和微观结构。结果:抛光后A组的Ra值低于B组(P=0.015);Z350 XT树脂抛光后获得的Ra值最低(P<0.05);用3种不同的抛光工具抛光5种不同的树脂与对照组的Ra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stropol抛光工具效果优于Sof-Lex;Z350 XT与其它4种树脂相比有更好的抛光性能;3种抛光工具对5种树脂抛光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抛光 表面粗糙度 微观结构 牙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激光熔覆处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屠姗姗 夏荣 +3 位作者 吴先友 左杨 孙磊 秦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采用激光熔覆技术构建钛片表面微米级多孔形貌并探讨钛表面多孔形貌对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通过筛选预置式铺粉粘结剂,寻求激光熔覆最佳参数,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应用脉冲式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熔覆45μ... 目的采用激光熔覆技术构建钛片表面微米级多孔形貌并探讨钛表面多孔形貌对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通过筛选预置式铺粉粘结剂,寻求激光熔覆最佳参数,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应用脉冲式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熔覆45μm钛粉颗粒于钛片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钛片表面微观形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检测钛片表面成分;采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评价光滑钛片组(A组)、激光轰击组(B组)和激光熔覆组(C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SEM观察BMSCs在钛表面的黏附状况,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法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检测评价钛片对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选择九水硅酸钠做为旋涂粘结剂,在电流110 A、峰值功率2.2 kW的条件下Nd:YAG激光熔覆钛粉于钛片表面形成了互相连通的多孔结构,表面成分主要为钛。与A、B组比较,C组钛表面有较多BMSCs黏附,细胞增殖和分化,OD值较高。结论激光熔覆处理钛片表面可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激光熔覆 骨髓基质干细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钛材料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基亮 夏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选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骨涎腺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可调节细胞与血清及细胞外基质的附着,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RGD修饰钛及其合金表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生物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钛及钛合金腐蚀疲劳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解光明 夏荣 王前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焊接对钛及钛合金腐蚀疲劳强度的影响。方法:将纯钛及钛合金铸造成一定规格的试件,进行激光焊接,将焊接后的试件置于人工唾液中,90d后取出,测得母材及焊件的疲劳强度和抗拉强度及断裂试件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纯钛试... 目的:探讨激光焊接对钛及钛合金腐蚀疲劳强度的影响。方法:将纯钛及钛合金铸造成一定规格的试件,进行激光焊接,将焊接后的试件置于人工唾液中,90d后取出,测得母材及焊件的疲劳强度和抗拉强度及断裂试件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纯钛试件中对照组、激光焊接组和人工唾液组的疲劳强度分别为(11489±719)次,(4028±124)次,(3200±257)次;钛合金试件中对照组、激光焊接组和人工唾液组的疲劳强度分别为(25126±2037)次,(8422±153)次,(7119±242)次。激光焊接纯钛组及钛合金组试件的疲劳强度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断口有气孔及裂纹;激光焊接组与人工唾液组间的疲劳强度无统计学差异,断口未见疲劳裂纹。结论:激光焊接钛试件在人工唾液中的腐蚀疲劳强度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激光焊接 疲劳强度 腐蚀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表面激光熔覆处理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屠姗姗 夏荣 吴先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6-1569,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熔覆后钛表面多孔形貌对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应用脉冲式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对45μm钛粉颗粒在钛片表面进行激光熔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钛片表面微观形貌,能量弥散X射线谱(E... 目的探讨激光熔覆后钛表面多孔形貌对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应用脉冲式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对45μm钛粉颗粒在钛片表面进行激光熔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钛片表面微观形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检测钛片表面成分;采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评价喷砂酸蚀组(A组)和激光熔覆组(B组)的生物相容性。SEM观察BMSCs在钛表面的黏附状况,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法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检测评价钛片对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与A组比较,B组互相连通的多孔钛表面更有利于BMSCs的黏附,也有利于BMSCs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结论激光熔覆处理钛片表面可促进BMSCs黏附、增殖及分化,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有前景的钛表面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激光熔覆 骨髓基质干细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弹性固定联合[牙合]垫在牙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屠姗姗 吴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3-496,共4页
探讨牙外伤脱位中正畸直丝弓矫治器弹性固定联合[牙合]垫的临床应用并评价其疗效。选择外伤性牙脱位患者36例(82颗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4颗牙)和对照组(38颗牙),研究组采用正畸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牙合]垫弹... 探讨牙外伤脱位中正畸直丝弓矫治器弹性固定联合[牙合]垫的临床应用并评价其疗效。选择外伤性牙脱位患者36例(82颗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4颗牙)和对照组(38颗牙),研究组采用正畸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牙合]垫弹性复位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丝树脂夹板复位固定。根据治疗后疗效分级: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后,研究组显效36颗,有效8颗,显效率81.82%;对照组显效20颗,有效18颗,显效率52.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采用正畸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牙合]垫技术治疗外伤牙脱位,疗效可期,愈后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脱位 牙再植 正畸矫治器 [牙合]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个性化钛网的数字化建模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超 夏荣 +1 位作者 刘芮 肖楠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60-1964,共5页
研究一种新型个性化钛网(TM)的数字化建模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结构受力特性、设计合理性进行一定的生物力学分析。实验依据1名志愿者影像学数据,通过软件重建出上颌骨三维模型,对中切牙及部分牙槽骨进行虚拟切除,并重建切除部分... 研究一种新型个性化钛网(TM)的数字化建模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结构受力特性、设计合理性进行一定的生物力学分析。实验依据1名志愿者影像学数据,通过软件重建出上颌骨三维模型,对中切牙及部分牙槽骨进行虚拟切除,并重建切除部分牙槽嵴形态,设计出具有牙槽嵴形态的个性化TM。然后,对比传统打印TM,建立使用两种TM修复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荷载,模拟咀嚼运动,观察两种TM修复后各部分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实验设计出具有近似牙槽嵴美学形态的个性化TM,经有限元对比分析可知,TM修复后的上颌骨整体应力最值降低约50%;个性化TM修复后,前牙区、TM、种植体、前牙修复体的范式等效(Von Mises)应力稍微高于传统打印TM修复,差异约在0. 63%~24. 03%。两者的应力云图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应力最值变化范围在4. 43~5. 53 MPa;各结构的位移变形差异不明显,基本在0. 05 mm内。新型个性化TM具有独特的牙槽嵴形态,其特殊结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有利于种植体后期的美学重建,有限元分析(FEA)方法对于上颌骨临床美学设计及修复重建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钛网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