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碎石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波 李清华 +4 位作者 马克 刘骋 李玉 王钰 姜瑞 《安徽医学》 2014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输尿管镜碎石术配合封堵器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方式,为防止结石上移,术中均配合使用封堵器取... 目的探讨运用输尿管镜碎石术配合封堵器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方式,为防止结石上移,术中均配合使用封堵器取石导管,封堵取石导管叶片全部穿过结石位置后,将手柄往后拉形成完全封堵状态,给予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后使用封堵取石导管叶片折叠球将碎石拖入膀胱。结果成功封堵39例(92.86%),3例出现结石上移至肾脏,其中1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例术后辅助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等严重并发症,结石总清除率为95.24%。结论封堵取石导管能有效防止输尿管镜下碎石过程中结石漂移,辅助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具有碎石效率高、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取石导管 输尿管镜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应清 马成民 +5 位作者 马克 陈红兵 张超 刘骋 周正兴 李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钬激光治疗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开放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结石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姜瑞 马成民 +1 位作者 马克 张超 《安徽医学》 2013年第7期885-88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9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膜后高位结扎组(46例)、腹腔镜组(10例)和显微手术组(42例),对其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手术前后精液质...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9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膜后高位结扎组(46例)、腹腔镜组(10例)和显微手术组(42例),对其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手术前后精液质量改善以及睾丸体积变化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手术组比腹膜后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但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半年复诊,失访6例,腹膜后组出现阴囊水肿5例、睾丸鞘膜积液2例;腹腔镜组出现阴囊水肿2例;显微手术组出现阴囊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膜后组、腹腔镜组、显微外科组分别为16.7%(7/42)、22.2%(2/9)和2.4%(1/41)。复发7例,三组分别为14.28%(6/42)、11.11%(1/9)和0.0%(0/41)。精液分析报告提示改善明显者45例,改善率分别在腹膜后组、腹腔镜组、显微手术组为35.7%(15/42)、44.4%(4/9)和63.4%(26/41)。术后半年睾丸平均体积较术前未明显增大,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在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精液质量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腹膜后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手术;显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易于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肾癌影像学特征的乏脂肪肾错构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正兴 陈红兵 +5 位作者 刘伟 许国胜 李波 王旭昌 孙松 何俊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提高对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实现精准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3年1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9例影像学诊断为肾癌的乏脂肪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例,男性3例,左肾5例,右肾4例,肿瘤直径在1.5~5.0cm之间,结合... 目的提高对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实现精准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3年1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9例影像学诊断为肾癌的乏脂肪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例,男性3例,左肾5例,右肾4例,肿瘤直径在1.5~5.0cm之间,结合文献讨论其影像学特征及诊疗措施。结果6例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示符合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镜检见有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成形的瘤样组织,其中可见较少量的脂肪组织及血管;3例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患者临床随访至今,2例未见明显增大,1例稍增大;6例接受NSS手术患者随访8~89月均未见复发。结论乏脂肪肾错构瘤临床少见,普通CT平扫时难以与肾癌进行鉴别,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有助于发现病灶内微小的脂肪灶,利于诊断,直径小于2cm的患者可临床随访,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加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是值得提倡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脂肪肾错构瘤 鉴别诊断 小肾癌 临床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