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缩感知不同加速因子对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林林 贺克武 +5 位作者 赵韧 俞宏林 孙若愚 钱银锋 李小虎 余永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1-586,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加速因子的压缩感知(CS)技术对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7月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共4组(采用SENSE 2及加速因子分别... 目的 探讨不同加速因子的压缩感知(CS)技术对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7月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共4组(采用SENSE 2及加速因子分别为3、4、8的CS心脏电影序列),每组成像方案包括四腔心、左心室短轴、左心室两腔心及三腔心序列,对比4种方案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左心室心功能及16节段心肌厚度。结果 以SENSE 2图像为标准评分(5分),CS3、CS4评分均在3分以上,CS8评分均在3分及以下,其中CS3与SENSE 2序列的四腔心及左心室短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两腔心及三腔心各序列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种成像方案的左心室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心肌质量)(F=0.027、0.182、0.057、0.140、0.545)与心肌厚度(F=0.052~7.366)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CS技术的心脏电影序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加速因子的增加,扫描时间逐渐减少,相应的图像质量降低,而当加速因子为4(与常规电影序列相比扫描时间减少50%)时,仍能够准确进行左心室心功能及心肌厚度测量,且图像质量基本满足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压缩感知技术 图像质量评估 心室功能 心肌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与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段波 高斌 +1 位作者 李伍好 韦玉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接受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80例ASO患者。以DSA作为金标准,对比患者术前CTA及DUS诊断ASO的效能及一...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接受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80例ASO患者。以DSA作为金标准,对比患者术前CTA及DUS诊断ASO的效能及一致性。结果CTA对全段下肢动脉及髂动脉段≥50%血管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分别较DUS高4.89%(P=0.002)和2.29%(P=0.007)。CTA对下肢全段≥50%血管狭窄及腘上动脉段管腔闭塞的诊断效能及一致性均高于DUS(敏感性:81.47%~96.84%vs 80.35%~89.66%;特异性82.39%~90.75%vs 82.16%~87.25%;Kappa值:0.82~0.98 vs 0.79~0.94),而对腘下动脉段血管闭塞的评估表现不及DUS(敏感性:77.83%vs 78.49%;特异性:72.15%vs 79.28%;Kappa值:0.72 vs 0.76)。结论CTA对ASO患者的血管评估效能总体优于DUS,而对于腘下动脉段血管重度狭窄及闭塞仍需联合DUS综合评估,以制定最佳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超声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