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V_2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低钠血症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继群
柏云
+2 位作者
裴小华
高飞
赵卫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09,共3页
血清钠〈135mmol/L为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其首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1])。老年患者基础病...
血清钠〈135mmol/L为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其首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1])。老年患者基础病多,病情重,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2-3])。常规治疗低钠血症包括限制液体摄入、给予生理盐水、高渗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水电解质失调
ADH分泌不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弓形虫MIC1、MIC6和ROP18混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2
作者
李虎
朱进进
+2 位作者
李婧旸
韩成建
余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评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1、MIC6和棒状体蛋白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我们将重组表达的MIC1、MIC6和ROP18三种蛋白进行不同的组合,并联合弗氏佐剂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用ELISA技术检测免疫后小鼠血...
为评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1、MIC6和棒状体蛋白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我们将重组表达的MIC1、MIC6和ROP18三种蛋白进行不同的组合,并联合弗氏佐剂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用ELISA技术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免疫蛋白刺激后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各细胞因子的水平,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最后一次免疫后,用弓形虫WH3强毒株攻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PBS组相比,蛋白免疫组产生高滴度的IgG和IgG亚型(IgG1和IgG2a)抗体,滴度可高达1∶128000。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升高,并且重组蛋白能够诱导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免疫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其中MIC6-ROP18组延长时间最长(P<0.01)。MIC1、MIC6和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MIC6-ROP18蛋白组合的免疫保护效果更为明显,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本研究为弓形虫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疫苗
重组蛋白
MIC1
MIC6
ROP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柯旭
赵卫东
+1 位作者
李静
周荣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自然流产孕妇62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孕妇5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的空腹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并以ELISA法...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自然流产孕妇62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孕妇5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的空腹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并以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的巨细胞病毒(c MV) Ig M抗体(c MV-IgM)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通过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孕妇的HCMVDNA和c MV-IgM的阳性率,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差异,探讨孕期中HCM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病例组HCMV-DNA和c MVIg M的阳性率以及血清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活动性感染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P <0. 05);血清TNF-α、IL-1、IL-6水平的OR值均> 1,提示该三指标(升高)是HCMV活动性感染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 c MV感染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HCMV感染会进一步引起孕妇免疫功能抑制,促使胎儿宫内感染并可能最终导致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自然流产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_2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低钠血症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继群
柏云
裴小华
高飞
赵卫红
机构
南京
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
医院
江苏省
人民医院
老年肾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0803)
国家自然基金(H0511-81670677)
+4 种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JX10231801)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ZDXKA2016003)
江苏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ZDRCA2016021)
江苏省333工程人才(BRA2017409)
文摘
血清钠〈135mmol/L为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其首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1])。老年患者基础病多,病情重,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2-3])。常规治疗低钠血症包括限制液体摄入、给予生理盐水、高渗盐水、
关键词
低钠血症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水电解质失调
ADH分泌不当综合征
分类号
R591.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弓形虫MIC1、MIC6和ROP18混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2
作者
李虎
朱进进
李婧旸
韩成建
余莉
机构
病原生物学
安徽
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医科大学
合肥
第三
临床
学院
合肥市
第三
人民医院
检验科
出处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1671,82072304)。
文摘
为评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1、MIC6和棒状体蛋白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我们将重组表达的MIC1、MIC6和ROP18三种蛋白进行不同的组合,并联合弗氏佐剂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用ELISA技术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免疫蛋白刺激后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各细胞因子的水平,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最后一次免疫后,用弓形虫WH3强毒株攻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PBS组相比,蛋白免疫组产生高滴度的IgG和IgG亚型(IgG1和IgG2a)抗体,滴度可高达1∶128000。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升高,并且重组蛋白能够诱导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免疫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其中MIC6-ROP18组延长时间最长(P<0.01)。MIC1、MIC6和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MIC6-ROP18蛋白组合的免疫保护效果更为明显,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本研究为弓形虫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弓形虫疫苗
重组蛋白
MIC1
MIC6
ROP18
Keywords
Toxoplasma gondii
recombinant proteins
MIC1
MIC6
ROP18
分类号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柯旭
赵卫东
李静
周荣生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生
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妇产科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省立
医院
妇产科
安徽医科大学
生物学系教研室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11,共5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808085QC83)
安徽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联动计划项目(编号:1604f0804010)
文摘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自然流产孕妇62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孕妇5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的空腹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并以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的巨细胞病毒(c MV) Ig M抗体(c MV-IgM)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通过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孕妇的HCMVDNA和c MV-IgM的阳性率,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差异,探讨孕期中HCM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病例组HCMV-DNA和c MVIg M的阳性率以及血清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活动性感染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P <0. 05);血清TNF-α、IL-1、IL-6水平的OR值均> 1,提示该三指标(升高)是HCMV活动性感染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 c MV感染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HCMV感染会进一步引起孕妇免疫功能抑制,促使胎儿宫内感染并可能最终导致流产。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自然流产
炎性细胞因子
Keywords
cytomegalovirus
spontaneous aborti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分类号
R714.2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V_2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低钠血症三例临床分析
陈继群
柏云
裴小华
高飞
赵卫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弓形虫MIC1、MIC6和ROP18混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李虎
朱进进
李婧旸
韩成建
余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机制研究
柯旭
赵卫东
李静
周荣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