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罗比卡因用于妇科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方能新 曾一平 +2 位作者 钱梅 戴翔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72-673,共2页
关键词 浓度 罗比卡因 妇科手术 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2
作者 李元海 李磊 +1 位作者 徐志荣 王纯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研究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地氟醚组和异氟醚组 ,每组各 10例。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维库溴铵麻醉下气管... 目的 研究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地氟醚组和异氟醚组 ,每组各 10例。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维库溴铵麻醉下气管插管。Ⅰ组不给吸入麻醉药 ,Ⅱ组吸入地氟醚 ,Ⅲ组吸入异氟醚 ,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30min、6 0min、90min、12 0min、术毕的SBp、DBp、HR、SPO2 、PETCO2 、ETAC。麻醉前、术毕、术后 2 4h抽静脉血 2ml检测cTnI。结果 患者麻醉后SBp、DBp均有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SPO2 、PETCO2 麻醉前后在正常值范围。术毕、术后 2 4hcTnⅠ比麻醉前升高 (P <0 0 5 ) ,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血液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对cTnⅠ无明显影响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cTnⅠ的影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异氟醚 麻醉 神经外科手术 血液动力学 心肌肌钙蛋白I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和精神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邵先红 朱勃朗 +2 位作者 王纯辉 常俊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9-722,共4页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辅助用药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96例,年龄24~38岁,BMI 24~3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瑞马唑仑联合...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辅助用药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96例,年龄24~38岁,BMI 24~3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组(RK组)、艾司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胎儿娩出后,RK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然后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静脉泵注,30 min内泵完);K组仅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静脉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毕行PCIA。观察胎儿娩出至术毕的麻醉效果(Ⅰ级,无疼痛感;Ⅱ级,有轻微疼痛感;Ⅲ级,有明显疼痛感)。记录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精神症状(眼球震颤、头晕、噩梦和幻觉)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妇术后1周和4周的抑郁状态评分及产后抑郁(PPD)的发生情况(EPDS评分≥12分)。结果与C组比较,RK组和K组术中麻醉效果Ⅰ级比例明显升高,Ⅲ级比例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和4周EPDS评分及PP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K组比较,RK组术中精神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和4周EP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手术可提高术中麻醉效果,降低术中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产后EPDS评分,改善P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 麻醉效果 精神症状 产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力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胡梦莹 王胜斌 +3 位作者 居霞 胡胜红 徐四七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CO_2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40~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L组、M组和H组气腹压力分别为6~8、9~11和12~14mm H...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CO_2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40~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L组、M组和H组气腹压力分别为6~8、9~11和12~14mm Hg。所有患者术前24h、术后24h和72h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和问卷调查,根据评分测验结果判断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是否降低。于麻醉诱导前10min(T_1)、术毕(T_2)、术后6h(T_3)、24h(T_4)和72h(T_5)检测静脉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含量。记录麻醉诱导前(T_a)、气腹前(T_b)、气腹后1h(T_c)、2h(T_d)及停止气腹后1h(Te)的动脉血pH、PaCO_2和PaO_2。结果三组不同时点神经心理学测试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测试结果中未能得出各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T_2、T_3时L组和M组NSE含量明显低于H组(P<0.05);T_2时L组和M组S100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H组(P<0.05)。T_c、T_d时M组和H组pH明显低于L组(P<0.05),T_c^T_e时M组和H组PaCO_2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不同压力二氧化碳气腹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未见明显影响,但低压力(6~8mm Hg)二氧化碳气腹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血液中NSE及S100β蛋白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腹 腹腔镜手术 妇科手术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reme喉罩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纯辉 顾尔伟 +3 位作者 张雷 刘训芹 赵庆 翟明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7-549,共3页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I组)。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记录插入和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后MAP、HR、围术期动脉血pH...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I组)。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记录插入和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后MAP、HR、围术期动脉血pH、PaCO2、气道峰压(Ppeak)、舒芬太尼和七氟醚总用量及清醒和拔管时间。结果与I组比较,S组插入及拔除喉罩后MAP、HR更平稳;两组围术期动脉血pH、PaCO2、P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组比较,S组舒芬太尼、七氟醚用量降低(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缩短(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Supreme喉罩可减轻麻醉诱导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清醒和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EME喉罩 气管插管 神经外科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镇静效果的比较
6
作者 李薇 杨秀丽 +4 位作者 刘伟钜 宁静文 王宸 刘学胜 沈启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65~89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丙泊酚1.5 mg/kg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磷丙泊酚二钠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65~89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丙泊酚1.5 mg/kg组(C组)和磷丙泊酚二钠10 mg/kg组(F1组)、12.5 mg/kg组(F2组)和15 mg/kg组(F3组),每组25例。C组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1.5 mg/kg;F1组、F2组和F3组分别给予磷丙泊酚二钠10、12.5和15 mg/kg。记录首次给药后5 min的镇静成功率、镇静成功时间和意识消失时间。记录单次给药后10 min内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及术中注射痛、瘙痒和感觉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1组首次给药镇静成功率明显降低(P<0.05),与F1组比较,F3组镇静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F3组首次给药镇静成功率不劣于C组[0.00%(95%CI-10.86%~10.86%)]。与C组比较,F1组、F2组和F3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延长(P<0.05),F1组、F2组和F3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F2组瘙痒发生率明显升高,F3组异常感觉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F1组、F2组和F3组意识消失时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丙泊酚二钠12.5 mg/kg和15 mg/kg均可为老年患者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丙泊酚二钠 老年 全身麻醉 诱导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麻醉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利国 柴小青 +9 位作者 梅斌 顾尓伟 蒋玲玲 张野 姚卫东 金孝岠 张颖 李晓红 孙盈盈 汪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过敏反应是指某种物质触发的威胁生命的全身反应。由于围麻醉期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手术过程中使用多种药物,加之近年来围术期合成药物的广泛应用,麻醉药物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几率也逐渐增大,国外报道发生率约为1/10 000,并有升高的趋势[1... 过敏反应是指某种物质触发的威胁生命的全身反应。由于围麻醉期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手术过程中使用多种药物,加之近年来围术期合成药物的广泛应用,麻醉药物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几率也逐渐增大,国外报道发生率约为1/10 000,并有升高的趋势[1,2]。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过敏反应 围麻醉期 多中心 合成药物 全身反应 手术过程 药物诱发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8
作者 陈琛 徐光红 李元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手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麻醉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可以导致或增加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风险,而且老年患者术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麻醉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手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麻醉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可以导致或增加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风险,而且老年患者术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麻醉的潜在关系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主要从麻醉药物、麻醉方法等方面对麻醉与老年患者包括POCD与AD在内的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作一综述,为临床麻醉方案实施及POCD防治提供参考,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在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立建 顾尔伟 +3 位作者 李锐 徐光红 张野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快通道心脏麻醉 复合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瓣膜置换术 靶控输注 “快通道” 血流动力学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瓣膜置换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尔伟 胡兴敬 +2 位作者 刘学胜 张野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复合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TCI复合雷米芬太尼组(PR组)和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组... 目的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复合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TCI复合雷米芬太尼组(PR组)和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组(MF组),每组10例。采用连续心排血量(CCO)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2min(T2)、纵断胸骨后2min(T3)、心肺转流(CPB)前10min(T4)、停CPB10min(T5)及术毕(T6)作参数测定。重点观察诱导期血压变化及影响机理。结果PR组5例病人诱导前心脏指数(CI)<2.2L·min-1·m-2,诱导后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降低,CI增加,MAP下降18.8%。停转流后,PR组SVRI均较低,而CI相对较高,MAP维持满意。麻醉期间两组病人SVO2维持在70%以上,AEPI在30以下。结论丙泊酚TCI复合雷米芬太尼静注诱导期血液动力学平稳,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静脉麻醉 风湿性心脏病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艾司洛尔联合诱导期容量填充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七氟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雷 顾尔伟 +3 位作者 张颖 徐光红 陈立建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1-763,共3页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艾司洛尔联合诱导期容量填充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七氟醚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诱导期以羟乙基淀粉10 ml/kg快速静滴行容量填充,诱导后插管前1 min时分别静注艾司洛尔1 mg/kg(E组)...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艾司洛尔联合诱导期容量填充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七氟醚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诱导期以羟乙基淀粉10 ml/kg快速静滴行容量填充,诱导后插管前1 min时分别静注艾司洛尔1 mg/kg(E组)、尼卡地平20μg/kg(N组)、艾司洛尔1 mg/kg复合尼卡地平20μg/kg(EN组)或生理盐水(C组),于切皮前1 min追加1/2首量药物或生理盐水。记录各组七氟醚用量、清醒、拔管时间及HR、MAP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E组、N组及EN组术中所需七氟醚维持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清醒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E组HR较慢(P<0.05),但不能完全控制MAP的升高;N组MAP较低(P<0.05);EN组能明显抑制诱导插管及切皮引起的HR、MAP升高(P<0.05)。结论艾司洛尔、尼卡地平联合诱导期容量填充不仅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而且能够明显减少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七氟醚用量、缩短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艾司洛尔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监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健 吴蓉蓉 +3 位作者 戴秀萍 彭章龙 李元海 朱雪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寻求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选择健康幼猪20只,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原位肝脏移植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当门静脉与下腔静脉阻断、全肝切除至新肝血流再灌注期间血流动力学... 目的观察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寻求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选择健康幼猪20只,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原位肝脏移植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当门静脉与下腔静脉阻断、全肝切除至新肝血流再灌注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MAP、CVP均较手术开始时降低(P<0.01)。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其无肝期与新肝期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需行体外静脉转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麻醉 血液动力学 原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麻醉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婷 陈珂 +3 位作者 周长平 王义桥 鲁显福 李元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精准麻醉方法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8例。A组丙泊酚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45~55... 目的:探讨精准麻醉方法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8例。A组丙泊酚以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45~55为目标靶控输注,用肌松监测仪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用Vigileo监测调控液体输注;B组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麻醉经验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和管理。抽取两组患者麻醉前(T_0)、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_1)、麻醉后1h(T_2)、术后2 h(T_3)、术后24 h(T_4)、术后72 h(T_5)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以及FoxP_3-Treg值)、NK细胞值。结果:与B组比较,T_1、T_2、T_4、T_5时A组CD4^+升高,T_2时A组NK细胞升高(P<0.05)。与T_0时相比较,A组T_1时CD4^+、CD4^+/CD8^+均升高,B组CD4^+、NK细胞均下降(P<0.05),T_2时B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T_3时A、B组CD3^+、CD4^+均明显下降,B组CD4^+/CD8^+下降(P<0.05),T_5时A组CD4^+升高,A、B组Tre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精准麻醉可以减轻全麻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 前列腺癌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经腹胆囊切除术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梅 方能新 +2 位作者 张健 曾一平 王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 观察经腹胆囊切除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中 ,7 5g/L罗哌卡因与 16g/L利多卡因和 2g/L丁卡因混合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4 0例ASA分级Ⅰ~Ⅱ择期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 ,随机、双盲分为A(7 5g/L罗哌卡因 )、B(16 0g/L利多卡因 +2 0g/L... 目的 观察经腹胆囊切除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中 ,7 5g/L罗哌卡因与 16g/L利多卡因和 2g/L丁卡因混合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4 0例ASA分级Ⅰ~Ⅱ择期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 ,随机、双盲分为A(7 5g/L罗哌卡因 )、B(16 0g/L利多卡因 +2 0g/L丁卡因 )两组 ,每组 2 0例。取T8~ 9硬膜外间隙穿刺 ,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使用针刺痛感评定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持续和消退时间 ;记录围麻醉期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处理情况。结果 患者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感觉神经阻滞节段数、腹肌松弛和手术条件满意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诱导后 30、4 0min时血压均低于基础值(P <0 0 5 ) ,B组诱导后 15、2 0、30min时血压较基础值显著降低 (P <0 0 1)。B组收缩压在诱导后 15、2 0、30min时点显著低于A组值 ,B组舒张压在诱导后 15、2 0min时点值显著低于A组值 (P <0 0 5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胸段最高平面出现时间 ,B组快于A组 (P <0 0 5 ) ;总感觉阻滞持续时间 ,B组短于A组 (P <0 0 5 )。术中麻黄碱使用率 ,B组高L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可以为经腹胆囊切除术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 ,其对术中血压的影响小于 16g/L利多卡因和 2g/L丁卡因混合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丁卡因 麻醉 硬膜外 胆囊切除术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痰时机对胸科术后患者拔除双腔气管导管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善桂 胡丽琼 张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吸痰对胸科术后双腔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期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胸科手术、双腔气管插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待患者意识清醒后达拔管条件时吸痰、拔管;B组患者意识清醒前吸...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吸痰对胸科术后双腔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期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胸科手术、双腔气管插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待患者意识清醒后达拔管条件时吸痰、拔管;B组患者意识清醒前吸痰,待意识清醒后达拔管条件时直接拔管。结果B组拔管期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A组,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于A组(P<0.05,P<0.01)。结论胸科手术、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清醒前吸痰、清醒后直接拔管可降低拔管期呛咳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肺癌 胸科手术 双腔气管插管 吸痰 拔管 呛咳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明 陈立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 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胸科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抽签方法均分为4组:第1组芬太尼30μg/kg(F1组);第2组芬太尼40μg/kg(F2组);...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 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胸科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抽签方法均分为4组:第1组芬太尼30μg/kg(F1组);第2组芬太尼40μg/kg(F2组);第3组舒芬太尼3μg/kg(S1组);第4组舒芬太尼4μg/kg(S2组),每组20例。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0ml,持续流量为2ml/h,患者自控镇痛(PCA)1ml/次,锁定时间为15 m in。术毕意识清醒拔管后开始行PCIA,记录4组术后1、4、8、12、24、48h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单位时间内实际用药量。结果 S2组疼痛评分低于、镇静评分高于其它3组,但仅在术后1~12 h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泵按压次数最少,4组间单位时间内实际用药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8h内,F2组SPO2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F2组略低于其它3组;4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更加完善,其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而呼吸抑制比芬太尼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舒芬太尼/药理学 芬太尼/药理学 胸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闵新康 王立奎 胡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0-1002,共3页
择期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患者6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纤维支气管镜(FB)组和直接喉镜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插管时间、定位完成时间、插管期各时间... 择期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患者6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纤维支气管镜(FB)组和直接喉镜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插管时间、定位完成时间、插管期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值及体位改变后需要调整导管位置的病例数。FB组与直接喉镜组比较,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HR、MAP波动小(P<0.05),单肺通气时SpO2平均值高(P<0.05)、定位完成时间较短,体位改变后需要调整导管位置次数少(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运动通过激活Mas/PKA/CREB/UCP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8
作者 吴会生 吴华勋 +2 位作者 代文龙 程俊 郭培培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endurance exercise,EE)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与Ma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成年的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模型组(...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endurance exercise,EE)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与Ma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成年的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模型组(Model组)、EE组(E组)和Mas受体拮抗剂A779预处理组(A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建立CI/RI模型。E组和A组大鼠在模型制备前均规律跑步4周,A组还在模型制备前30 min注射A779。再灌注3 d后,通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和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认知功能。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1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脑梗死体积、EB含量、ROS含量和海马CA1区的坏死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的Ma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E组的学习记忆及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和缺血侧海马CA1区神经坏死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ROS含量和脑组织EB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Mas/PKA/CREB/UCP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Mas受体拮抗剂A779明显抑制上述效应(P<0.05)。结论EE可能是通过激活CI/RI大鼠的Mas/PKA/CREB/UCP2信号通路来抑制氧化应激程度,进而减轻大鼠C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运动 鸢尾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Ma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与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比较
19
作者 解凤磊 刘伟 +4 位作者 王杰杰 李梦华 费利娟 邱涛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比较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和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79例,男36例,女43例,年龄25~64岁,BMI 28.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硅胶双腔管... 目的比较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和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79例,男36例,女43例,年龄25~64岁,BMI 28.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硅胶双腔管组(SD组,n=40)和聚氯乙烯双腔管组(PH组,n=39)。SD组采用硅胶双腔管,使用前放置于常温中。PH组采用聚氯乙烯双腔管,使用前将双腔管放置于50℃恒温箱中预热20 min。两组均选择左侧型双腔管。记录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双腔管置管阻力分级、置管次数。记录首次置管成功、低氧血症、支气管错位例数、可视喉镜使用情况。记录气管损伤、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与PH组比较,SD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双腔管置管阻力明显减小(P<0.05),置管次数明显减少(P<0.05),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可视喉镜使用率、气管损伤、术后声音嘶哑、咽喉部疼痛发生率、术后咽喉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声门暴露时间和支气管错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采用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行气管插管安全、有效,与引导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比较,采用硅胶双腔管气管插管时间更短,置管次数更少、阻力更小,气管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双腔管 聚氯乙烯双腔管 预热 可视软镜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O2动态监测对全麻老年患者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后麻醉苏醒质量与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静 李元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3-859,共7页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态监测对全麻老年患者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后麻醉苏醒质量与安全的影响,为麻醉苏醒安全提供参考。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行全麻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患者80例,40例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为对照组、40...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态监测对全麻老年患者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后麻醉苏醒质量与安全的影响,为麻醉苏醒安全提供参考。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行全麻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患者80例,40例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为对照组、40例常规加用PetCO2监测为观察组,观察组22例65~74岁患者作为低龄组、18例75~85岁患者作为高龄组。获取患者进入复苏室1、15、30、45 min常规生命体征(BP、HR、SPO2)、PetCO2监测指标[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etCO2和PaCO2差值]、苏醒质量指标(PetCO2异常率、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Pearson相关分析PetCO2、PaCO2相关性。2组BP、HR、SPO2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进入复苏室1、15、30、45 min时刻PetCO2、PaCO2呈递减趋势(P<0.05),PetCO2、PaCO2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组进入复苏室1、15、30、45 min时刻PetCO2异常率均高于低龄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全麻后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动态监测PetCO2可了解机体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提高苏醒质量和保证恢复期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气监测 经皮 麻醉恢复期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