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汉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1
作者 李洁 程筱雯 +3 位作者 许翔 哈传博 胡文君 陶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9-623,共5页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和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为临床个体化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92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SLCO1B1和Apo...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和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为临床个体化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92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SLCO1B1和ApoE基因型,并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和中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分布。结果924例中检测出7种SLCO1B1基因亚型,分别为*1a/*1b(33.01%)、*1b/*1b(41.45%)、*1b/*15(12.34%)、*1a/*1a(7.03%)、*1a/*15(5.52%)、*15/*15(0.54%)及*5/*5(0.11%),未检测到*1a/*5、*5/*15这两种基因亚型;SLCO1B1Ⅰ类正常代谢基因型(*1a/*1a、*1a/*1b、*1b/*1b)占比最高(81.49%),SLCO1B1Ⅱ类中间代谢基因型、Ⅲ类弱代谢基因型分别占比17.86%及0.65%;检出6种ApoE基因亚型,分别为E3/E3(66.78%)、E3/E4(19.37%)、E2/E3(9.63%)、E4/E4(1.84%)、E2/E4(1.73%)及E2/E2(0.65%),其中E3大众基因型(E2/E4、E3/E3)占比最高,为68.51%;不同性别之间SLCO1B1和ApoE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徽汉族人群SLCO1B1基因分布与中国华南、华中地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西南地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徽汉族人群ApoE基因分布与华南、西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华中地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地区汉族心脑血管疾病人群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存在性别差异,却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分别以Ⅰ类正常代谢基因型和大众类基因型E3为主,说明本群体对他汀耐受剂量较高,治疗效果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O1B1 APOE 基因多态性 他汀类药物 汉族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伦兰 胡少华 +4 位作者 刘安琪 丁萍 陆彩云 倪秀梅 张庆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7期740-744,共5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情况,为持续改善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我院1509名护理人员发放"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计算量表各维度同意率,比较不同岗位、科室护理人员"医院...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情况,为持续改善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我院1509名护理人员发放"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计算量表各维度同意率,比较不同岗位、科室护理人员"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各条目同意率及是否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两组护理人员"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各条目同意率。结果:65.9%护理人员对科室患者安全总体评分认为"优秀"或"很好";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科室内团队合作、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四个维度同意率均>70%,为优势领域,人员配置维度同意率最低(36.13%),是我院需要改进的领域;护士长在安全文化量表条目同意率多高于责任护士和主班护士,外科护理人员条目同意率多高于其他科室,急诊科条目同意率最低(P<0.05)。结论:我院护理人员有着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有些领域还需继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患者安全文化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rin/Rapsyn对脊髓损伤大鼠小胶质细胞抑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陆 尹宗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聚集蛋白(Agrin)、支架蛋白(Rapsyn)激活α4β2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α4β2 nAChR)抑制SD大鼠的损伤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炎性作用。方法以4周龄SD大鼠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巨噬细胞培养后以Agrin与Rapsyn孵育,流式细... 目的研究聚集蛋白(Agrin)、支架蛋白(Rapsyn)激活α4β2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α4β2 nAChR)抑制SD大鼠的损伤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炎性作用。方法以4周龄SD大鼠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巨噬细胞培养后以Agrin与Rapsyn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与巨噬细胞标记物的变化及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两种蛋白的互作,慢病毒注射脊髓损伤(SCI)模型后qRT-PCR、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脊髓组织中炎性细胞标记物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1~14 d小胶质细胞与巨噬细胞呈增高趋势(均P<0.01),3~7 d增长最快;经qRT-PCR分析得出SCI后炎性小胶质细胞因子(CD68)和可溶性炎性因子(IL-1β和CCL3)上调。经过鞘内注射Agrin和Rapsyn过表达的慢病毒,在0~1周的观察中,A组和R组有轻度减弱这些标记物的上调,而A/R组显著减弱了这些标记的上调(均P<0.01);经IHC分析可见,在A/R组比A组和R组小胶质细胞标记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SCI后Agrin、Rapsyn激活α4β2 nAChR而产生对小胶质细胞及炎性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可能阻断或减缓脊髓损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AGRIN RAPSYN 小胶质细胞 抑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Nrf2/Keap1途径减轻类风湿关节炎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
4
作者 范学菲 周剑 +7 位作者 陈苏环 张梦妍 刘浩淼 苏蕊 陈广祎 邵玉宝 姚涛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1-867,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治疗作用,并阐明Nrf2/Keap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通过管饲法予Res...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治疗作用,并阐明Nrf2/Keap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采用鸡Ⅱ型胶原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通过管饲法予Res处理。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使用TNF-α(5μg·L^(-1))处理小鼠原代肝细胞(MPHs)建立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体外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使用Nrf2抑制剂和Keap1过表达质粒处理MPHs,探究Res减轻类风湿关节炎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内在机制。结果Res明显降低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肝组织以及经TNF-α处理的MPHs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并且激活了Nrf2/Keap1信号通路。使用Nrf2抑制剂和Keap1的过表达加剧了MPHs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促进细胞凋亡。结论Res通过Nrf2/Keap1途径减轻类风湿关节炎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肝损伤 白藜芦醇 炎症 氧化应激 Nrf2/Ke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卜海富 周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5期396-398,共3页
对94例(100肢)创伤骨折患者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其中闭合性骨折61肢,开放性骨折或骨折伴感染32肢,骨不连7肢.骨折部呈横断型32肢,斜型10肢,粉碎型58肢.6例为复合性损伤伴多发性骨折.本组资料提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 对94例(100肢)创伤骨折患者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其中闭合性骨折61肢,开放性骨折或骨折伴感染32肢,骨不连7肢.骨折部呈横断型32肢,斜型10肢,粉碎型58肢.6例为复合性损伤伴多发性骨折.本组资料提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恰当的适应症选择是本法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组对各类创伤性骨折的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一般方法和特殊处理进行详细描述.旨在进一步提高本法的治愈率和扩大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骨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与设计应用
6
作者 吴富章 张鹏礼 +3 位作者 章振华 何永兵 郭涛 孙和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0,418,共6页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的长度等数据;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应用于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结果第4腰动脉后支穿出深筋膜处外径:(1.16±0.43)mm,30侧中19侧为单干,占63.3%。11例穿出深筋膜前分为2~3支后再穿出深筋膜,占27.7%。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长度(147.82±16.37)mm。皮瓣可切取范围:上界在旋转点上方2~4 cm,内侧达后正中线,外侧至腋后线,下界至臀中部。皮瓣切取面积17.4cm×12.5cm~25.4cm×18.3cm,皮瓣长宽比:(3~5):1。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主要来自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支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此皮瓣设计容易,解剖恒定、清晰,覆盖面积大,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第4腰动脉 解剖观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控DUSP1/p38 MAPK通路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飞 范学菲 +6 位作者 刘楠楠 陈苏环 江敏 陈广祎 陈唔奇 陈晓宇 周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3-1910,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IL-1β诱导的软骨损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DUSP1/p38 MAPK信号通路在上述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将软骨细胞(C28/I2)及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原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应用IL-1β(10μg/L)行炎性诱导处...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IL-1β诱导的软骨损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DUSP1/p38 MAPK信号通路在上述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关系。方法将软骨细胞(C28/I2)及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原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应用IL-1β(10μg/L)行炎性诱导处理后,应用不同浓度的Cur(0、10、20、40、60、80μmol/L)处理,细胞活力测定(CCK-8)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II型胶原α1链(CollagenⅡ)、基质金属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1β(IL-1β)、BCL2相关X的蛋白质(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的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DUSP1干扰RNA和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进一步验证DUSP1/p38 MAPK轴在Cur抑制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与炎症中的作用。结果Cur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活力的下降,显著降低了软骨细胞的凋亡与炎症水平,Cur抑制了MMP13、IL-1β、Bax、p-p38蛋白的表达,而CollagenⅡ、Bcl-2、DUSP1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增加;IL-1β和干扰RNA沉默DUSP1并激活了p38通路,Cur则抑制p38通路的激活;使用p38 MAPK通路抑制剂可减轻细胞炎症。结论Cur通过促进DUSP1蛋白的表达,抑制p38 MAPK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减轻IL-1β所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与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骨关节炎 软骨 DUSP1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抗菌机制及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任子鸣 张月雷 王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99-502,共4页
面对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局势,寻找新型抗菌材料以提高或替代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成为应对策略之一。单宁酸是一类具有高密度邻苯三酚和儿茶酚基团的天然多酚,除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特性外,还表现出对多种细菌显著的抗菌作用及促进细胞... 面对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局势,寻找新型抗菌材料以提高或替代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成为应对策略之一。单宁酸是一类具有高密度邻苯三酚和儿茶酚基团的天然多酚,除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特性外,还表现出对多种细菌显著的抗菌作用及促进细胞增殖、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的能力,因此受到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单宁酸可能的抗菌机制,并从三个方面总结其在生物材料改性研究中的进展。此外,重点阐述了单宁酸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单宁酸用于慢性骨感染疾病的抗菌材料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抗菌活性 生物材料改性 药物递送 抗生素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解剖学与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48
9
作者 王世栋 邓雪飞 +5 位作者 尹宗生 王伟 胡勇 朱友志 张禹 韩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腰椎周围肌间隙的解剖学与影像学特点,为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和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18具成人尸体湿性躯干标本,一侧行局部解剖观察腰椎周围肌肉及其毗邻结构,另一侧行模拟肌间隙手术入路,观察不同肌间隙的... 目的:观察腰椎周围肌间隙的解剖学与影像学特点,为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和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18具成人尸体湿性躯干标本,一侧行局部解剖观察腰椎周围肌肉及其毗邻结构,另一侧行模拟肌间隙手术入路,观察不同肌间隙的解剖构成及其显露腰椎相关结构的特点;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的腰部MRI与CT图像,观察肌间隙的影像学显示特点。结果:Wiltse间隙位于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由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填充,无血管、神经穿行;通过该间隙可清晰显露腰椎关节突关节、椎间孔及横突;75.0%的CT片和93.3%的MRI片可显示Wiltse间隙。LIMP间隙位于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由一层薄而透明的筋膜分隔两肌,69.4%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肌支穿行间隙内;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区及椎弓根;41.6%的CT片和56.6%的MRI片可显示LIMP间隙。Watkins间隙位于髂肋肌与腰方肌之间,由腰背筋膜中层及少量脂肪分隔肌肉形成,75.0%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血管走行;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及椎体两侧;63.3%的CT片和86.6%的MRI片可显示Watkins间隙。结论:熟悉腰椎不同肌间隙的形态特点及穿行结构,术前影像学准确观测有助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腰椎 解剖学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估下腰痛患者的可靠性 被引量:57
10
作者 何高 张建湘 +1 位作者 申才良 杨庆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定下腰痛患者的可靠性。方法: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按一定的要求翻译成中文调查表(CRMDQ),对48例住院拟手术的下腰痛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26~73岁,平均38.5岁),用CRMDQ、... 目的:探讨应用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定下腰痛患者的可靠性。方法: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按一定的要求翻译成中文调查表(CRMDQ),对48例住院拟手术的下腰痛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26~73岁,平均38.5岁),用CRMDQ、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先后进行两次测试,间隔期2d,检测CRMDQ的可重复性;对门诊158例下腰痛患者在就诊时行CRMDQ、CODI、VAS测试,对CRMDQ与CODI、VAS测试结果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CRMDQ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r=0.945,P<0.01);在CRMDQ有效性测试中,与CODI、VAS比较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CRMDQ-CODI:r=0.386;CRMDQ-VAS:r=0.478,P<0.05)。结论:CRMDQ测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对下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功能评估 功能障碍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骨中痕量元素铅和镉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卜海富 周健 +2 位作者 刘玉萍 孙昕 张胜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9-362,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动物骨中的痕量Pb和Cd的方法,试样以TMAH溶解后直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为9695~1031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81%。
关键词 测定 分析 生物样 动物骨骼 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远期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惠民 陈银河 申才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2-598,共7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远期并发症,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2期)、Wiley Onli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远期并发症,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2期)、Wiley Onli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SDOS)数据库,检索时间均是从建库到2017年2月。收集PKP与保守治疗OVCF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经X线、CT及MRI确定诊断为胸腰椎压缩骨折;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确定存在胸腰椎骨质疏松(T≤-2.5);年龄≥50岁,病程<6个月;术后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一项:新发椎体骨折、邻近节段椎体骨折、严重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1提供的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5篇RCT研究,4篇为英文文献,1篇为中文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4篇文献为4分及以上,1篇文献为3分。PKP组共计417例,保守治疗组共计4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KP组治疗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MD=-0.36,95%CI(-0.65,-0.07),P=0.02];在新发椎体骨折、邻近节段椎体再发骨折、严重并发症三个方面PKP组与保守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PKP治疗OVCF可以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并且不会提高新发椎体骨折、邻近节段椎体再发骨折、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介入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家骅 查日俊 +3 位作者 李元海 张健 汤健 郑穗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CT介入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8例接受注射胶原酶溶盘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非CT组(100例)和CT组(98例),非CT组依据腰椎CT片和腰椎定位片定位,凭经验操作;CT组在CT介入下定位和操... 目的:探讨CT介入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8例接受注射胶原酶溶盘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非CT组(100例)和CT组(98例),非CT组依据腰椎CT片和腰椎定位片定位,凭经验操作;CT组在CT介入下定位和操作。结果:CT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4.7%和94.9%,较非CT组分别提高了12.7%和8.9%,经X2检验,p值均<0.05。结论:CT介入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溶盘术,直观,安全,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和术中穿刺的精确性,从而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CT 靶位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经椎弓根肩上入路治疗重度远端脱垂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1
14
作者 焦伟 申才良 +5 位作者 崔西龙 吴昊 张伟 梁成民 于海洋 董福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肩上入路结合内窥镜技术治疗向远端重度脱垂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11月~2015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向远端高度脱垂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突出节段L_(2/3)1例,L_(3/4)1例,L_(4/5)8例,L_5/S_14例。复发性突...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肩上入路结合内窥镜技术治疗向远端重度脱垂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11月~2015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向远端高度脱垂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突出节段L_(2/3)1例,L_(3/4)1例,L_(4/5)8例,L_5/S_14例。复发性突出1例。采用内窥镜下经椎弓根肩上入路,磨钻磨除部分椎弓根肩部,直视下摘除脱垂的髓核。统计术前、术后2日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用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65~210 min,平均105 min。术后右下肢麻木1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左侧背伸无力1例,1个月后症状消失,余1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4例随访时间11~43个月,平均27.3月,术前腰、腿痛VAS分别为(6.0±2.1)、(7.4±1.9)分,术后第2日(2.1±0.8)、(1.8±1.1)分,末次随访时为(1.9±0.8)、(1.7±0.9)分,术前、术后2日及末次随访时ODI分别为(19.3±7.4)%、(10.5±4.1)%、(6.5±2.3)%。根据Mac Nab标准,术后2日优12例,良2例,末次随访时优13例,良1例。结论内窥镜下经椎弓根肩上入路治疗向远端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重度 远端脱垂 腰椎间盘突出 经椎弓根肩上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和成年大鼠雪旺细胞培养、纯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良春 尹宗生 +3 位作者 王伟 胡勇 高荣保 王明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7-819,T0001,共4页
目的:比较新生和成年大鼠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的体外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分别取新生和成年SD大鼠的坐骨神经,用混合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和低浓度胰酶快速消化法进行培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S-100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行MT... 目的:比较新生和成年大鼠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的体外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分别取新生和成年SD大鼠的坐骨神经,用混合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和低浓度胰酶快速消化法进行培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S-100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两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均呈S-100免疫细胞化学反应阳性,纯度均达95%以上;由生长曲线显示新生鼠SCs生长更快,第2代SCs倍增时间:新生鼠3d、成年鼠4d。结论:从新生和成年大鼠坐骨神经能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量高纯度的SCs,新生鼠SCs增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大鼠 坐骨神经 细胞培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完整的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辉 刘必全 +5 位作者 胡勇 李鸿 刘敬军 王伟 陆鸣 尹宗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3-595,共3页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的方式治疗16例腓骨完整的胫骨Pilon骨折,优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3.7%,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腓骨完整的胫骨Pilon骨折以关节面严重塌陷为主要特点,重建关节面、植骨及内固定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PILON骨折 腓骨完整 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对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 被引量:16
17
作者 牛励 胡博 张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CBT)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5年3月至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60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CBT)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5年3月至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60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同步放化疗(CCRT)组和单纯放射治疗(RT)组,每组30例。RT组单纯采用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CCRT组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同步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CCR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RT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CRT组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RT组(73.33%,P=0.038)。CCRT组2、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RT组(P<0.05)。2组1、2、3年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耐受性良好,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 多西他赛 顺铂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肋间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0
18
作者 巩陈 申才良 吴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0-605,共6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OVCFs)伴肋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胸椎OVCFs伴肋间痛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PKP组:采用体位复位后PKP治疗,PVP组:单纯采...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OVCFs)伴肋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胸椎OVCFs伴肋间痛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PKP组:采用体位复位后PKP治疗,PVP组:单纯采用PVP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VAS评分、ODI评分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肋间痛及胸背部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后凸角度方面,PKP组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P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和ODI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KP组在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凸角方面优于PVP组。结论体位复位后PKP和单纯PVP均能有效治疗胸椎OVCFs伴肋间痛,前者在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恢复和后凸角度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肋间痛 骨质疏松 胸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桂斌捷 叶晓健 +3 位作者 申才良 魏海峰 孙海燕 江曙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预测寰椎在不同位置条件下寰椎应力的分布,并以此推断可能出现的寰椎骨折类型。方法构建寰椎三维骨性结构,分析寰椎在中立、屈曲、后伸三种位置下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寰椎高应力在中立位时,出现在寰椎前部和双侧椎弓...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预测寰椎在不同位置条件下寰椎应力的分布,并以此推断可能出现的寰椎骨折类型。方法构建寰椎三维骨性结构,分析寰椎在中立、屈曲、后伸三种位置下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寰椎高应力在中立位时,出现在寰椎前部和双侧椎弓根;屈曲位时,分布在寰椎前部;后伸位时,存在寰椎前弓和双侧椎弓根。结论寰椎前弓和前结节交界处、前弓和侧块交界处、后弓和侧块交界处、后弓和后结节交界处是应力较为集中的部位,也是寰椎骨折容易发生的部位。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与寰椎损伤时所处的位置、寰椎几何形状、外力的方向以及寰椎的力学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骨折 生物力学 有限元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沉降症与腰椎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大明 杨庆国 +2 位作者 高胜山 王磊 张银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根沉降症在非特异性下腰痛(LBP)和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症(LS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包括140例病例。LSS组(n=70)表现为跛行,伴或不伴LBP和腿痛,硬膜囊代表性区域<80 mm2,行走距离<200 m;LBP组(n=70)为非特异性腰... 目的评价神经根沉降症在非特异性下腰痛(LBP)和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症(LS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包括140例病例。LSS组(n=70)表现为跛行,伴或不伴LBP和腿痛,硬膜囊代表性区域<80 mm2,行走距离<200 m;LBP组(n=70)为非特异性腰痛,无腿痛和跛行,硬膜囊代表性区域>120 mm2,行走距离>1 000 m。比较两组阳性神经根沉降症出现机率。结果 LSS组70例病例观察到66例出现阳性神经根沉降症,而LBP组0例。两组间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组中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有更严重的功能障碍(LBP组65%,LSS组61%,P<0.05)。LBP组中代表性区域面积(CSA)明显大于LSS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和最小硬膜囊CSA相关系数R=0.14(P=0.099),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阳性神经根沉降症广泛地出现于LSS病例中,表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用性。假如可证实该症的高度特异性,一个阳性沉降症将可诊断LSS,而高敏感性被证实,则一个阴性的沉降症可排除L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敏感性和特异性 神经根沉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