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镧联合西那卡塞、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 被引量:33
1
作者 徐骏 王笑薇 +1 位作者 刘旻 齐向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碳酸镧联合西那卡塞、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腺激素、磷钙代谢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 目的探讨碳酸镧联合西那卡塞、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腺激素、磷钙代谢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SHPT患者临床资料,依照给药方式,将采用单纯骨化三醇治疗的患者16例纳入C组,采用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的患者36例纳入B组,采用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西那卡塞治疗的患者38例纳入A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HT)水平、磷钙代谢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1、3、6个月血清iPHT水平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0.05);A组、B组治疗后6个月iPTH达标率分别为94.74%、83.33%,高于C组56.25%(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后1、3、6个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低于C组,A组血磷、钙磷乘积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碳酸镧联合西那卡塞、骨化三醇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SHPT患者临床症状,降低iPHT激素水平,改善钙磷代谢,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西那卡塞 骨化三醇 碳酸镧 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血液透析疗法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伟 蔡嘉霁 +1 位作者 范德凤 葛家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探讨短时血液透析疗法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3个月以上的尿毒症透析患者11例,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150次、高通量血液透析(HFD)治疗170次,并与患者自身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230次对照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短时血液透析疗法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3个月以上的尿毒症透析患者11例,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150次、高通量血液透析(HFD)治疗170次,并与患者自身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230次对照比较。结果HDF、HFD能有效清除小分子尿毒症毒物及中分子物质β2-微球蛋白(β2-MG)、HDF、HFD治疗中低血压等急性透析副反应,总症状发生率降低。结论说明H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短时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钙化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干预动静脉瘘狭窄后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杭 刘旻 +1 位作者 王笑薇 余康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0-544,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钙化对以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UG-PTA)干预动静脉瘘(AVF)狭窄后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自体或人工AVF狭窄而接受UG-PTA的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根据超声所示有无AVF钙化将其分为钙化组(n=21... 目的观察血管钙化对以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UG-PTA)干预动静脉瘘(AVF)狭窄后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自体或人工AVF狭窄而接受UG-PTA的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根据超声所示有无AVF钙化将其分为钙化组(n=21)及非钙化组(n=27);记录UG-PTA技术成功率、临床治疗成功率及UG-PTA相关不良事件。分别于UG-PTA后3、6、9、12、24及36个月以超声评价AVF通畅情况,计算初级及次级通畅率,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对48例均于UG-PTA后成功实施3次以上有效HD,UG-PTA技术及临床治疗成功率均为100%(48/48);未见严重不良事件。钙化组UG-PTA后3、6、9、12、24及36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5.89%、37.95%、37.95%、27.10%、14.46%及0,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5.24%、95.24%、95.24%、89.95%、83.03%及83.03%;非钙化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2.31%、73.08%、57.69%、53.85%、36.15%及36.15%,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5.24%及95.24%;钙化组初级通畅率低于非钙化组(P<0.05),而组间次级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UG-PTA干预AVF狭窄后,局部血管钙化为其初级通畅率的危险因素,但对次级通畅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钙质沉着症 血管成形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佳波 刘旻 +2 位作者 王伟 徐骏 余康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的24例前臂AVF狭窄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狭窄处内径,对通畅率采用Kaplan...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的24例前臂AVF狭窄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狭窄处内径,对通畅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成功率为100%(24/24)。无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除1例术后AVF血栓形成,围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随访3、6、9、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50%(21/24)、83.33%(20/24)、79.17%(19/24)、58.33%(14/24)。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AVF狭窄性病变微创、安全,是AVF狭窄性病变的合理治疗方法,近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狭窄 血管成形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细菌脂多糖所致急性肾损伤和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啸 付林 +2 位作者 博庆丽 徐德祥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8-373,共6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SG)对细菌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效应,从抗感染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32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Control组、RSG组、LPS组和RSG+LPS组。LPS组经腹...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SG)对细菌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效应,从抗感染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32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Control组、RSG组、LPS组和RSG+LPS组。LPS组经腹腔注射给予小鼠单剂量LPS(2 mg/kg);RSG+LPS组于LPS注射前连续4 d经口灌胃给予RSG(10 mg/kg)。LPS注射后6 h采血并取肾脏组织。部分肾脏组织用于HE染色并观察肾脏病理学损伤;用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用RT-PCR检测肾脏炎性因子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水平。结果RSG预处理明显减轻LPS所致肾小管结构损伤并减少炎性细胞浸润;RSG预处理抑制LPS引起小鼠血清角质形成细胞(KC)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升高并抑制LPS所致肾脏趋化因子(KC和Mcp-1)和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上调;RSG预处理明显抑制LPS所致小鼠肾脏NF-κB p65磷酸化。结论PPARγ激动剂RSG通过其抗感染机制保护LPS所致的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脂多糖 罗格列酮 急性肾损伤 小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