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多拉米双夫定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1
作者 周海云 夏玉明 +2 位作者 沈陈林 蔡琳 刘加涛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522,共7页
目的研究齐多拉米双夫定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和服用安全性。方法空腹和餐后分别入组32例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每个周期分别口服齐多拉米... 目的研究齐多拉米双夫定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和服用安全性。方法空腹和餐后分别入组32例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每个周期分别口服齐多拉米双夫定片2种制剂,清洗期为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的药物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8.1版本数据统计软件对药动学评价指标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试药物与参比药物中齐多夫定单次空腹和餐后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分别为[(3782.499±1921.649)vs.(3543.164±1946.076)]ng·mL^(-1)和[(1585.827±914.246)vs.(1667.595±862.945)]ng·mL^(-1);AUC_(0-t)分别为[(3177.091±819.538)vs.(3071.375±972.145)]h·ng·mL^(-1)和[(2437.999±478.147)vs.(2402.725±477.792)]h·ng·mL^(-1);而AUC_(0-∞)分别为[(3225.674±825.131)vs.(3093.448±972.340)]h·ng·mL^(-1)和[(2464.310±480.790)vs.(2427.693±477.933)]h·ng·mL^(-1)。受试药物与参比药物中拉米夫定单次空腹和餐后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 max分别为[(1923.329±490.572)vs.(1830.570±476.947)]ng·mL^(-1)和[(1922.711±589.130)vs.(1881.857±527.577)]ng·mL^(-1);餐前和餐后的AUC_(0-t)分别为[(7598.265±1376.774)vs.(7283.422±1356.146)]h·ng·mL^(-1)和[(7554.169±958.379)vs.(7329.376±924.075)]h·ng·mL^(-1);而餐前和餐后的AUC_(0-∞)分别为[(7734.038±1326.907)vs.(7405.088±1340.036)]h·ng·mL^(-1)和[(7660.916±958.694)vs.(7435.102±930.448)]h·ng·mL^(-1)。空腹和餐后试验中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几何均值比的90%CI均在80.00%~125.00%之间。试验期共发生不良事件37例次,其中空腹组21例次,餐后组16例次,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参比制剂相比,齐多拉米双夫定片在空腹和进食条件下对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多夫定 拉米夫定 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 中国健康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叶黄酮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硕 李成网 +2 位作者 王厉梅 宫鹏 刘增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56,共10页
以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叶为材料,建立石斛叶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并分析其主要黄酮类成分。本研究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夏佛塔苷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建立霍... 以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叶为材料,建立石斛叶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并分析其主要黄酮类成分。本研究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夏佛塔苷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建立霍山石斛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并从树脂选择、上样体积优化和洗脱液选择的角度,考察夏佛塔苷回收率,建立最佳纯化工艺;利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提取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霍山石斛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 min。此条件下,夏佛塔苷得率为0.3482%。以夏佛塔苷含量为85μg/mL上样液进行纯化时,最佳纯化工艺为: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纯化材料,上样体积7 BV,洗脱液为6 BV 50%乙醇,夏佛塔苷回收率为96.68%,纯化后所得干粉中夏佛塔苷含量为5.11%,较纯化前含量提高355%。从提取物中分析鉴定出33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24个是首次在霍山石斛中发现。以上结果表明,该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霍山石斛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纯化,所得黄酮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叶 黄酮 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夏佛塔苷 提取纯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宗雪梅 林茜茜 +4 位作者 陈悦兰 王鑫铭 魏伟 严尚学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8-1224,共7页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对RA组和HC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A组和HC组滑膜组织及FLS中KMO的表达情况。结果(1)RA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RA组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28评分、血沉、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_(s)=0.417,P=0.038;r=0.545,P=0.005;r_(s)=0.433,P=0.031),与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无相关性。(3)RA组滑膜组织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滑膜组织FLS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A患者PBMC、滑膜组织及FLS中KMO表达增加,且KMO基因表达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性相关,提示KMO可能促进RA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 犬尿氨酸 3-羟基犬尿氨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滑膜组织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乳酸化修饰促细胞增殖和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
4
作者 肖荣城 魏灿 +4 位作者 韩思远 赵琪 王冉冉 王华 方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5-1453,共9页
目的探究肝再生中肝脏乳酸化修饰变化及对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部分肝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后肝再生模型,腹腔注射草氨酸钠抑制乳酸脱氢酶,于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和肝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状态;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 目的探究肝再生中肝脏乳酸化修饰变化及对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部分肝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后肝再生模型,腹腔注射草氨酸钠抑制乳酸脱氢酶,于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和肝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状态;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乳酸化修饰;试剂盒检测肝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乳酸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结果PHx后小鼠肝脏体积逐渐增大,d 7恢复至术前大小,PCNA水平在术后48 h达高峰。肝组织乳酸在术后12 h增至术前约1.5倍,该水平持续至d 7。肝细胞的乳酸化水平在术后24 h达到高峰,48 h后逐渐下降,d 7恢复至术前水平。较PHx组,草氨酸钠(750 mg·kg^(-1))+PHx组小鼠的肝细胞的乳酸化修饰水平明显降低,d 7的肝脏增生的体积较小。结论乳酸化修饰可调节肝细胞增殖,进而促进PHx术后肝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部分肝切除术 乳酸化修饰 乳酸 草氨酸钠 肝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M2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繁育和基因鉴定
5
作者 黄蓉 赵鑫鑫 +3 位作者 薛慧 朱梦娟 涂佳杰 王鑫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7-983,共7页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敲除(TREM2^(-/-))小鼠,繁育TREM2^(-/-)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选择性敲除TREM2基因的外显子2~3区域,构建TREM2^(-/-)小鼠模型,所有小鼠的遗传背景均为C57...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敲除(TREM2^(-/-))小鼠,繁育TREM2^(-/-)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方法采用CRISPR/Cas9技术选择性敲除TREM2基因的外显子2~3区域,构建TREM2^(-/-)小鼠模型,所有小鼠的遗传背景均为C57BL/6J。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小鼠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要组织中TREM2的表达水平,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验证PCR鉴定结果的真实性以及科学性。根据sgRNA序列在CCTop网站预测出可能存在的脱靶位点,提取小鼠尾部DNA经PCR扩增后进行Sanger测序,检测TREM2^(-/-)小鼠有无产生脱靶效应。结果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TREM2^(-/-)小鼠,并对小鼠进行了基因型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仅扩增出415 bp条带的小鼠基因型为野生型(WT);仅扩增出449 bp条带的小鼠基因型为TREM2^(-/-);扩增出415 bp和449 bp双条带的小鼠基因型为杂合型。qPCR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TREM2^(-/-)小鼠的心脏、脑组织中TREM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胸腺、肺组织中TREM2的mRNA表达也呈现下降趋势(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TREM2^(-/-)小鼠的心脏、脑、胸腺、肺组织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M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Sanger测序结果表明TREM2^(-/-)小鼠没有产生脱靶效应。结论成功构建并繁育了TREM2^(-/-)小鼠,建立了一种可靠的基因型鉴定方法,并采用qPCR、Western blot以及Sanger测序分析,验证了小鼠模型遗传的稳定性,将为TREM2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因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触发受体2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聚合酶链式反应 琼脂糖凝胶电泳 基因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CYP2C9*3和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元竹 刘俊 +11 位作者 杨魁 彭静 栾家杰 韦俊 张大发 宋帅 袁小龙 王中方 张年宝 解丹 姜鹏 范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52-659,共8页
目的:研究CYP2C9*3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5个地区6家三级综合型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169例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 目的:研究CYP2C9*3及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5个地区6家三级综合型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169例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CYP2C9*3及VKORC1-1639G>A基因型。结果:1169例患者CYP2C9*3基因型分布情况:AA型、AC型、CC型基因频率分别为90.16%、9.24%、0.60%;VKORC1基因型分布情况:AA型、AG型、GG型基因频率分别为84.26%、14.71%、1.03%;两基因型在患者性别、年龄及地区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5例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患者CYP2C9*3 AA基因型华法林日平均剂量(3.02±0.59)mg/d,显著高于AC与CC基因型患者(P<0.05);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华法林日平均剂量(2.72±0.40)mg/d,显著低于AG与GG基因型患者(P<0.05);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与未达稳定剂量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诊断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与华法林稳定剂量有关联,以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为导向实施临床抗凝治疗,可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CYP2C9*3 VKORC1-1639G>A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汉东 王琴 +1 位作者 廖贵益 郝宗耀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2-907,共6页
目的:对肾终末期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经过肾移植治疗术后并发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诱因、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的认识,完善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方法:收集安徽... 目的:对肾终末期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经过肾移植治疗术后并发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诱因、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的认识,完善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术后患者在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回顾性研究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前期临床表现、异常化验及检查、处理流程、后期防治措施及转归,并总结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计17例患者中9例为慢性小量出血,血红蛋白逐渐降低,早期以黑便、粪便潜血阳性为表现,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通过药物治疗治愈;2例胃镜示小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灶,通过钛夹夹闭止住血,预后良好;1例胃镜示胃窦体交界处前壁纵行溃疡钛夹夹闭效果不佳,行胃网膜右动脉细小分支动脉栓塞术,2周后康复出院;1例胃镜示胃窦处小弯侧深凹溃疡,行胃十二指肠远端分支动脉栓塞术,患者预后良好;2例胃镜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巨大多发溃疡灶,行胃大部及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残端旷置+残胃空肠吻合术,其中1例痊愈出院,另1例术后第12天再次出血最终死亡;2例憩室,均行手术切除憩室,预后良好。结论:肾移植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起病多隐匿,病情有急有缓,对患者及移植肾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果断内镜下钛夹止血、经血管介入栓塞、甚至手术治疗,可使消化道出血的危害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消化道出血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肖雷 曹灿 刘加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0-1287,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危险因素以及地高辛血药浓度水平与不良反应间的关系,为地高辛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通过病案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合并用药和不... 目的:探讨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危险因素以及地高辛血药浓度水平与不良反应间的关系,为地高辛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通过病案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合并用药和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55例患者中分别有12.73%、76.36%和10.91%的患者使用<0.125 mg/d、0.125 mg/d和0.25 mg/d的地高辛,血清药物浓度随剂量递增而增加。有11例(2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心律失常,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为(2.55±1.59)ng/mL,显著高于无不良反应组的(0.93±0.63)ng/mL(P<0.000 1)。血肌酐升高者地高辛血药浓度高于肌酐正常者。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未观察到合并用药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其血药浓度受给药剂量、肾功能等的影响,血药浓度越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此,应加强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提高个体化给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嘧司特钾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空腹/餐后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9
作者 马宜明 胡旺 +6 位作者 张峰 张文 赵胜龙 曹阳 谢晶 周焕 黄顺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5-1081,共7页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与餐后条件下吡嘧司特钾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空腹组与餐后组各入组26名与30名受试者,每...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与餐后条件下吡嘧司特钾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空腹组与餐后组各入组26名与30名受试者,每周期在空腹状态或餐后状态下服用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10 mg,在给药周期前后按设计的时间点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血浆中的吡嘧司特钾浓度,用Phoenix TM WinNonlin(8.3)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两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空腹单次口服给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 1/2分别为(4.44±0.91)h和(4.49±0.93)h,t max中位数分别为(1.96±1.29)h和(2.18±1.25)h,C max分别为(867.12±205.56)μg·L^(-1)和(863.35±172.03)μg·L^(-1),AUC 0-t分别为(5513.23±1463.67)h·μg·L^(-1)和(5661.32±1628.65)h·μg·L^(-1),AUC 0-∞分别为(5699.81±1477.68)h·μg·L^(-1)和(5849.44±1644.75)h·μg·L^(-1);受试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 max、AUC 0-t、AUC 0-∞的90%置信区间的统计结果分别为92.49%~107.53%、94.71%~100.67%和95.28%~100.27%,均在80.00%~125.00%范围内,空腹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安全性良好;餐后单次口服给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 1/2分别为(4.46±0.78)h和(4.51±0.84)h,t max中位数分别为(3.08±1.36)h和(3.28±1.28)h,C max分别为(683.83±111.87)μg·L^(-1)和(689.77±110.24)μg·L^(-1),AUC 0-t分别为(5695.99±1566.05)h·μg·L^(-1)和(5773.60±1551.04)h·μg·L^(-1),AUC 0-∞分别为(5914.06±1551.86)h·μg·L^(-1)和(5967.30±1552.89)h·μg·L^(-1);C max、AUC 0-t、AUC 0-∞的90%置信区间统计结果分别为93.56%~104.69%、96.43%~100.83%和97.29%~101.14%,均在80.00%~125.00%范围内,餐后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安全性良好。结论在空腹与餐后的单次口服给药条件下,两种吡嘧司特钾片具有较好的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嘧司特钾片 健康受试者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10
作者 张关敏 张艳华 +9 位作者 甄健存 陈英 张威 姜玲 王建青 卢晓阳 吕迁洲 张志清 刘代华 席加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6-1229,共4页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医疗机构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及合... 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医疗机构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及合理应用,关系到肿瘤患者的治疗安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制,对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组织管理与制度、用药管理、药品监测与评价三个环节中的18个关键要素进行了规范要求,适用于开展肿瘤诊疗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该文阐述了该标准制定方法和基本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标准制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邢亦明 赵亚子 +1 位作者 苏建男 林先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青年(年龄18~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根据Syntax评分分为Syn...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青年(年龄18~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根据Syntax评分分为Syntax低危组(n=85)和Syntax中高危组(n=24),以同时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为阴性对照组(非冠心病组,n=52),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血清学指标,计算出NHR值,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NH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及交互性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NHR在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价值。结果 性别、吸烟率、饮酒率、糖尿病史、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HR、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中,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HR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指数(BMI)在非冠心病组与Syntax中高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在Syntax低危组与非冠心病组及Syntax中高危组与非冠心病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酐、APOB在Syntax低危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酰甘油、脂蛋白(a)[LP(a)]、VLDL-C在Syntax低危组与Syntax中高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HR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322,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R(OR=1.265,95%CI:1.097~1.458,P<0.05)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NHR在BMI≥24 kg/m^(2)、吸烟、饮酒人群中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呈显著相关(均P<0.05),交互作用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NHR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截断值为7.0319,敏感度83.3%,特异度63.53%。结论 NHR在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上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二酮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整合素αⅡbβ3活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紫薇 史寒冰 +2 位作者 刘沁华 夏泉 吴鸿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8-2041,共4页
目的研究莪术二酮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整合素αⅡbβ3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全血制备成洗涤血小板,分别以终浓度100、150、200μmol/L莪术二酮与洗涤血小板共孵育,凝血酶作为诱导剂,以不加莪术二酮的血小板同步处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莪术二酮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整合素αⅡbβ3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全血制备成洗涤血小板,分别以终浓度100、150、200μmol/L莪术二酮与洗涤血小板共孵育,凝血酶作为诱导剂,以不加莪术二酮的血小板同步处理为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凝血酶的最佳浓度和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的活化(P-选择素)和整合素αⅡbβ3活化(PAC-1)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Integrinβ3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莪术二酮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选择素的表达、PAC-1的结合能力以及Talin 1、p-Src、p-Integrinβ3蛋白表达(P<0.05),但莪术二酮的作用弱于阳性药替罗非班(P<0.05)。结论莪术二酮可以通过降低Talin 1和p-Src蛋白表达,从而抑制整合素αⅡbβ3活化,进而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二酮 血小板 活化和聚集 整合素αⅡb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心解郁颗粒制备工艺及关键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先娇 彭进城 +7 位作者 左池靖 张静 梁万徽 汪杰 訾苗苗 韩双 方玲 彭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3-420,共8页
目的:对舒心解郁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舒心解郁颗粒中7种成分的方法,以期为舒心解郁颗粒质量评价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中药材的煎煮工艺,以浸出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对... 目的:对舒心解郁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舒心解郁颗粒中7种成分的方法,以期为舒心解郁颗粒质量评价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中药材的煎煮工艺,以浸出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对辅料、药辅比、润湿剂及干燥温度进行考察,优选成型工艺。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斯皮诺素、芍药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加入12倍量水,每次40 min,提取3次。成型工艺:用糊精作辅料,药辅比1∶1.8,80%乙醇作为润湿剂,65℃干燥。采用优选的制备工艺生产6批舒心解郁颗粒,建立成品中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斯皮诺素、芍药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舒心解郁颗粒成分含量。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舒心解郁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合理、成型率高,为大批量生产舒心解郁颗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且本研究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为舒心解郁颗粒及相似的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心解郁颗粒 工艺优化 指标成分 含量测定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治疗药物监测探讨伏立康唑与他克莫司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14
作者 陈雪利 孙小姗 +3 位作者 宋帅 苏涌 夏泉 刘加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9-1855,共7页
目的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伏立康唑(VRC)与他克莫司、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相互作用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二者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ADR)的影响,为制定个体化VRC联合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维液... 目的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伏立康唑(VRC)与他克莫司、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相互作用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二者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ADR)的影响,为制定个体化VRC联合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维液相色谱法检测VRC血药浓度,焦磷酸测序法检测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同时检测合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浓度。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VRC和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及ADR的关系。结果该研究共入组61例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的突变率分别为54.1%(33/61)和9.84%(6/61)。CYP2C19快代谢、中间代谢和慢代谢者的VRC血药浓度分别为(4.44±3.46)、(3.62±3.02)和(10.05±1.4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VRC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显著高于联用前[(13.4±9.2)ng/ml vs(6.5±3.6)ng/ml;P=0.002],且联合用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随VRC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VRC浓度低于未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患者[(3.81±3.48)μg/ml vs(5.84±3.71)μg/ml;P=0.032)],联合使用环孢素的患者血VRC浓度显著下降(P<0.01),但联合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对VRC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45.90%(28/61)的患者发生ADR,发生ADR的患者VRC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ADR者[(7.07±3.43)μg/ml vs(3.06±2.90)μg/ml;P<0.001],且CYP2C19基因型相同的患者中有ADR者的血药浓度也高于无ADR者。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影响VRC的血药浓度和ADR,VRC与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治疗药物监测可提高他克莫司和VRC个体化用药水平,并有望最大限度地降低毒性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伏立康唑 基因多态性 免疫抑制剂 治疗药物监测 个体化治疗 二维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3 CR1^(GFP)报告基因小鼠的构建、鉴定及效率检测
15
作者 赵鑫鑫 黄蓉 +3 位作者 陈露云 黄春梅 涂佳杰 王鑫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92-2398,共7页
目的 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CX3CR1^(GFP)基因小鼠,并分析CX3CR1^(GFP)表达效率。方法 通过以限制酶为基础的克隆技术设计靶向载体,用线性化的靶向载体转染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ES),将筛出缺失新霉素抗性基因(neomycin resistance ... 目的 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CX3CR1^(GFP)基因小鼠,并分析CX3CR1^(GFP)表达效率。方法 通过以限制酶为基础的克隆技术设计靶向载体,用线性化的靶向载体转染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ES),将筛出缺失新霉素抗性基因(neomycin resistance gene,neo)的重组ES细胞克隆注入囊胚中产生嵌合CX3CR1^(+/GFP)小鼠,与野生型小鼠(wild type mice,WT)交配,反复回交得到CX3CR1^(GFP/GFP)小鼠。分别提取WT和CX3CR1^(GFP)小鼠DNA及mRNA,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型,RT-qPCR检测小鼠不同组织中CX3CR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GFP蛋白对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及不同组织中CX3CR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免疫细胞的标记效率;免疫荧光观察小鼠不同组织中GFP的表达情况。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基因型为CX3CR1^(GFP/GFP)纯合子。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已靶向取代CX3CR1基因,因此在CX3CR1^(GFP)小鼠中CX3CR1表达极低,而GFP表达明显上调;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显示,GFP有效标记CX3CR1^(GFP)小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细胞均有表达且表达具有差异。结论 本研究构建并鉴定CX3CR1^(GFP)基因报告小鼠,且GFP在小鼠体内稳定表达。为进一步揭示CX3CR1在免疫调节中的潜在机制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3CR1 EGFP Cre/Loxp 流式细胞术 免疫荧光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选择性的BTK抑制剂胞内摄取和靶蛋白结合特点的比较
16
作者 张腾 檀廷飞 +6 位作者 赵营莉 韩功伟 夏梓橦 史寒冰 刘贺影 王君萍 夏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9-1905,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选择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的胞内摄取及靶蛋白结合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药物脱靶相关出血风险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伊布替尼(非选择性BTKi)和泽布替尼(选择性BT... 目的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选择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的胞内摄取及靶蛋白结合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药物脱靶相关出血风险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伊布替尼(非选择性BTKi)和泽布替尼(选择性BTKi)为研究药物。MEC-1细胞人血小板加药孵育后,细胞热转移实验(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结合Western blot法得到熔解曲线和等温曲线,分析两种药物与靶蛋白BTK的结合特点。MEC-1细胞和人血小板加药孵育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两种药物浓度,分析两种药物胞内摄取的情况。结果CETSA分析结果证实,相较于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对靶蛋白BTK的选择性更高。LC-MS/MS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被MEC-1细胞与血小板胞内摄取,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BTKi靶向作用于B淋巴细胞的BTK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由于其胞内摄取和靶向结合特点的差异,对血小板产生的脱靶作用可能是不同选择性BTKi出血风险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泽布替尼 BTK选择性 胞内摄取 靶向结合特点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抗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夏泉 黄赵刚 +3 位作者 李绍平 张平 王静 何丽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莪术油 抗病毒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葛朝亮 王鑫铭 +2 位作者 余剑萍 黄赵刚 许杜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1646,共6页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汤(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给药31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大鼠腹主动脉取...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汤(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给药31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后,通过血液流变仪检测大鼠的在低、中、高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液分析仪检测大鼠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窍活血汤高、中、低剂量能显著减少血管性痴呆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找到并爬上平台的总路程(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低切、中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提高(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通窍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5),低切、中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血管性痴呆大鼠 MORRIS水迷宫实验 血液流变学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多糖-2b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刘丽萍 洪浩 +2 位作者 王钦茂 刘超 赵帜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 :研究丹皮多糖 2b (CMP 2b)降血糖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小鼠和大鼠建立葡萄糖性高血糖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纳 (HCSS)诱导胰岛素抵抗 ,观察丹皮多糖 2b对正常和高血糖模型动物的影响 ,并测定糖尿病动物... 目的 :研究丹皮多糖 2b (CMP 2b)降血糖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小鼠和大鼠建立葡萄糖性高血糖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纳 (HCSS)诱导胰岛素抵抗 ,观察丹皮多糖 2b对正常和高血糖模型动物的影响 ,并测定糖尿病动物SOD、Insulin、GHb、ApoA1等水平。结果 :CMP 2b可降低葡萄糖和四氧嘧啶诱发的鼠高血糖 ,并能升高糖尿病小鼠SOD和大鼠ApoA1水平 ,降低GHb水平 ,改善小鼠胰岛素抵抗。结论 :CMP 2b可有效地控制实验性高血糖 ,其降糖机理可能与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多糖-2B 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丹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中莪术二酮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王秀 夏泉 +3 位作者 许杜娟 陈飞虎 陈小欢 苏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莪术二酮(Curdione)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角叉菜胶致小鼠尾血栓形成观察莪术二酮对血栓形成的影响;通过毛细管法观察莪术二酮对小鼠凝血时间(CT)的影响,并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研究莪术二酮(Curdione)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角叉菜胶致小鼠尾血栓形成观察莪术二酮对血栓形成的影响;通过毛细管法观察莪术二酮对小鼠凝血时间(CT)的影响,并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观察其对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和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莪术二酮能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延长CT、APTT和TT;并能抑制体内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提高NO含量,降低P-selectin水平和TXB2/6-keto-PGF1α比例。结论莪术二酮具有显著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升高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二酮 抗血栓 抗凝血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