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肺部良性肿块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于在诚
周久华
颜林洲
周汝元
胡旭
林敏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
文摘
目的 通过对手术治疗的肺良性肿块资料的分析 ,探讨其诊治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 2 17例手术治疗的肺良性肿块的资料 ,从临床角度分析误诊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 ,并对手术指征、手术原则、并发症防治等进一步探讨。结果 作者认为 ,肺良性肿块易误诊为肺癌 ,主要原因是其临床和X线表现没有特异性。应注意其发病年龄较轻 ,病程较长 ,X线、CT、MRI病灶内有脂肪或钙化和术中胸腔常有致密粘连等特点。大于 2cm的肺部肿块均应积极手术治疗。结论 应综合临床多方面资料诊断肺部肿块 ,难以确诊而又无手术禁忌证者应及时手术。
-
关键词
肺部良性肿块
X线
CT
MRI
诊断
外科治疗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
分类号
R65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22例非体外循环胸部手术后大出血诊治体会
- 2
-
-
作者
葛圣林
周汝元
于在诚
胡旭
林敏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1997年第4期39-39,共1页
-
文摘
胸部手术后内出血是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2)。为提高诊治水平并进行有效地预防,本文总结我院1979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非体外循环胸部手术2434例,术后并发胸/腹腔内大出血22例,其中再次手术止血20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5~64岁,平均58.4岁;食管贲门癌12例,肺癌5例,肺曲霉菌球l例,其它4例。术前凝血机制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式与内出血关系见附表。
-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胸部外科手术
手术后
出血
-
分类号
R65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19.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体外循环术后渗血过多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仁泉
柴惠平
刘晓
颜林洲
周久华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2001年第2期13-15,共3页
-
文摘
目的 :寻找治疗体外循环术后渗血过多的有效办法。方法 :随机将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大于 1 5h患者分成两组 :A组 (实验组 ) 18例 ,术后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 40 0~ 80 0IU ;B组 (对照组 ) 5 7例 ,术后不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并记录两组每位患者的总引流量和总输血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总引流量 (A :5 61 3 8± 5 0 5 2ml ;B :73 7 47± 5 3 3 8ml,P <0 0 1)、平均总输血量 (A :175 3 5 9± 110 3 5ml ;B :2 2 87 3 6± 2 0 5 15ml,P <0 0 1)相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有效减少体外循环术后渗血 ,特别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小于 1 5h的患者。
-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转流时间
凝血因子
凝血酶原复合物
普舒莱士
引流量
输血量
-
Keywords
Time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Prothrombin factor 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
分类号
R65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23例气管、主支气管手术经验
- 4
-
-
作者
胡旭
周久华
颜林洲
葛圣林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
文摘
继Paulson、Grillo关于支气管袖式切除、气管袖式切除最初描述发表以后,近二十年气管袖式切除,隆突切除,支气管袖式切除的临床经验日趋成熟,为目前气管,主支气管肿瘤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1987年5月至1992年11月完成气管,主支气管手术23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外科手术
-
分类号
R6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5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肺曲菌球病6例报告
- 5
-
-
作者
于在诚
周汝元
王道斌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1997年第3期62-62,共1页
-
文摘
<正>肺曲菌球病是肺实质的真菌感染。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93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肺曲球病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2—53岁,平均44.67岁.主要症状为咯血5例,从痰中带血到1000ml以上大咯血不等,其他症状有反复咳嗽、胸痛、乏力和低热等。病程50天~8年,平均22.4个月.既往病史3例有肺结核,1例肺脓疡,病变部位均与现病灶一致。5例病人经抗感染、抗痨治疗2个月至8年,平均22个月。全部病例均摄X线胸部平片,2例加作胸部CT,病灶位于左上肺3例,右上肺2例,右下肺1例,4例有典征的“半月征”。有3例反复查痰拽霉菌均阴性。全部行肺叶切除术,术前误诊为肺结核2例,肺癌1例。术后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
关键词
肺曲菌球病
病例报告
-
分类号
R56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519
[医药卫生—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