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类抗原19-9下降动力学在晚期胆胰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张逸寅 戴映 +5 位作者 何子然 瞿子庭 卢丽丽 朱清波 亓晓文 顾康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718,共7页
目的探讨晚期胆胰肿瘤患者在真实世界中接受一线或二线抗肿瘤治疗时,应用糖类抗原19-9(CA19-9)下降动力学预测近期疗效、判断生存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晚期胆胰来源腺癌患者89例,记录不同时间节点和不同下降幅度的CA19-9动力学数... 目的探讨晚期胆胰肿瘤患者在真实世界中接受一线或二线抗肿瘤治疗时,应用糖类抗原19-9(CA19-9)下降动力学预测近期疗效、判断生存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晚期胆胰来源腺癌患者89例,记录不同时间节点和不同下降幅度的CA19-9动力学数据。评估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接受抗肿瘤治疗近期疗效和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纳入患者基线CA19-9水平为1.20~65706.40 U/ml,中位值是303.11 U/ml。基线CA19-9水平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原发肿瘤部位、肝转移、肺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腔腹膜转移、体力状态评分、治疗线数和治疗方式均无统计学关联。患者基线CA19-9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预后营养指数和总胆红素也无显著相关性。治疗2~3程后CA19-9下降达25%或50%时,预示患者可以获得肿瘤客观缓解或疾病控制的近期疗效。治疗方式选择多类型药物联合以及1程治疗后CA19-9下降达25%是患者接受一或二线治疗获得较长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A19-9下降动力学在预测晚期胆胰肿瘤治疗疗效和生存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胰腺癌 糖类抗原19-9 下降动力学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血脂特征对正常相位角的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朱晨 余嘉文 +4 位作者 江昊 甘盼盼 夏天 徐海涛 杜瀛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85-3390,共6页
背景血脂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常存在血脂紊乱,从而影响预后。相位角(PA)是反应人体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与机体营养状态呈正相关,常用于生存与疗效预测。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及其对P... 背景血脂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常存在血脂紊乱,从而影响预后。相位角(PA)是反应人体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与机体营养状态呈正相关,常用于生存与疗效预测。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及其对PA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脂特征,并分析其对P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和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分,检测患者血脂指标以及PA,并根据PA分为正常PA组和低PA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和血脂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A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脂指标对PA的预测价值。结果142例患者中,男性104例(73.24%),女性38例(26.76%);平均年龄(65.0±10.8)岁。低PA组64例(45.07%),正常PA组78例(54.9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PS评分和PG-SG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A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正常PA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251,95%CI=0.086~0.731)、年龄>65岁(OR=0.281,95%CI=0.108~0.727)是PA≥4.4°发生的保护因素,TC(OR=6.142,95%CI=2.795~13.494)是PA≥4.4°发生的危险因素。TC预测PA≥4.4°的AUC为0.803(95%CI=0.733~0.874),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71.9%,最佳截断值为4.25 mmol/L;LDL预测PA≥4.4°的AUC为0.790(95%CI=0.717~0.863),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7.2%,最佳截断值为2.46 mmol/L;TG预测PA≥4.4°的AUC为0.609(95%CI=0.517~0.702),灵敏度为55.1%,特异度为64.1%,最佳截断值为1.05 mmol/L。结论消化系统肿瘤血脂受多种因素影响,TC和LDL水平对PA≥4.4°有较高预测价值,二者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TC:4.25~5.55 mmol/L,LDL:2.46~3.91 mmol/L)有利于维持PA正常,并可能潜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血脂 相位角 营养状态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海燕 徐芸 +3 位作者 张帆 王芳 王天霞 张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日间病房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肿瘤营养管理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结果干预后,出...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日间病房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肿瘤营养管理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结果干预后,出院时、出院3个月两组PG-SG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住院时间和营养干预依从性显著短于和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营养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医院、社区、家庭 营养管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日间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N3在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邦捷 王欣仪 +3 位作者 杨祎品 李海文 邵伟 顾康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4-1957,1966,共1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肿瘤分期预后和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CCLE、ICGC和GTEx数据库评估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特征;采用GEPIA2平台和Kaplan-Meier法分别评估CDKN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肿瘤分期预后和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CCLE、ICGC和GTEx数据库评估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特征;采用GEPIA2平台和Kaplan-Meier法分别评估CDKN3对肿瘤病理分期和生存预后的影响;采用TIMER平台评估CDKN3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影响,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探讨CDKN3对免疫检查点和免疫治疗关键预测指标的影响。GeneMANIA构建CDKN3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以及基因本体(GO)数据库富集分析CDKN3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通过转染CDKN3 siRNA验证CDKN3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DKN3在肿瘤中普遍高表达。CDKN3的高表达通常与较晚的病理分期和不良的生存预后相关。CDKN3表达水平与绝大部分免疫检查点呈负相关,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MSI)和碱基配对修复(MMR)基因呈正相关。CDKN3与细胞周期、细胞衰老和p53信号通路等相关。此外,EdU染色、JC-1染色、Transwell和Wound Healing实验证实CDKN3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其凋亡。结论CDKN3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期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特征密切相关,是一种潜在的肿瘤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辅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N3 肿瘤 泛癌分析 预后评估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艳哲 马泰 +1 位作者 张从军 孙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肿瘤早期预测的意义,探讨血清TK1的含量与肿瘤病种、复发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14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67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对肿瘤早期预测的意义,探讨血清TK1的含量与肿瘤病种、复发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测定14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6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TK1的水平,分析血清TK1与肿瘤患者各生物学行为参数的关系。结果肿瘤患者组和对照组在血清TK1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K1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1)。肿瘤患者TK1的表达在不同病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血清TK1阳性表达率与无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及肺癌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组血清TK1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患者治疗后不同临床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的患者血清TK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1可用于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血清TK1检测可作为临床上对肿瘤增殖程度及复发监测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胸苷激酶1 肿瘤标志物 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肿瘤铂类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魏小丽 顾康生 高梦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3-597,共5页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铂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在临床治疗实体肿瘤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铂类抗肿瘤药物结构上的相似性使得耐药性或交叉耐药性成为限制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铂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在临床治疗实体肿瘤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铂类抗肿瘤药物结构上的相似性使得耐药性或交叉耐药性成为限制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micro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miRNA在生物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应激耐受及生理新陈代谢。microRNA对靶基因的调控与肿瘤耐药关系密切。该文主要就microRNA在肿瘤铂类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抗肿瘤 肿瘤耐药 MDR 靶点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0例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玲玲 顾康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8-1321,共4页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是指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彼此无关系的原发恶性肿瘤。按照两个肿瘤发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和异时性2种,同时或在6个月以内发生的为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是指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彼此无关系的原发恶性肿瘤。按照两个肿瘤发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和异时性2种,同时或在6个月以内发生的为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ynchronous multiple malignant neoplasms,SMP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多原发癌 同时性 异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沃森肿瘤解决方案评价胃癌术后辅助治疗获益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虎 包楚阳 +3 位作者 向丽娟 李文娟 周守兵 金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9-1322,共4页
应用IBM沃森肿瘤解决方案(WfO)评价既往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在1390例胃癌住院人次中按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出46例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并回访无病生存时间,同时将术前病历资料上传WfO,比对患者的实际术后治疗方案与沃森建议方案的... 应用IBM沃森肿瘤解决方案(WfO)评价既往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在1390例胃癌住院人次中按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出46例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并回访无病生存时间,同时将术前病历资料上传WfO,比对患者的实际术后治疗方案与沃森建议方案的一致性,分析一致组和非一致组之间的无病生存时间的统计学差异。入组患者中共有21(45.65%)例患者临床治疗方案与WfO推荐方案一致;一致组的无病生存时间(39.68月)明显高于非一致组(23.09月)(P=0.003)。沃森肿瘤解决方案推荐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可为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规范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工智能 无病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护患沟通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江艳 李惠萍 +1 位作者 王维利 潘玉琴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科护士实施护患沟通的因素。方法采用个人深度访谈法,对14名护士进行深入半结构式访谈,运用Giorg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影响肿瘤科护士开展护患沟通的因素由肿瘤科护士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等自...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科护士实施护患沟通的因素。方法采用个人深度访谈法,对14名护士进行深入半结构式访谈,运用Giorg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影响肿瘤科护士开展护患沟通的因素由肿瘤科护士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等自身因素及医院管理、领导重视程度等客观因素两方面组成。结论肿瘤科护士应加强对护患沟通的认知,强化有效实施护患沟通的意识和积极性;医院应提高对肿瘤科护患沟通的重视和管理,帮助肿瘤科护士更有效地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以提升肿瘤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区 患者 护士 护患沟通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清硒水平及补硒后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康生 梅蔚德 +1 位作者 洪素珍 孙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94-295,共2页
肿瘤患者血清硒水平及补硒后的变化顾康生梅蔚德洪素珍孙昕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30022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硒水平与癌症危险性呈负相关;本文通过测定正常人和肿瘤患者血清... 肿瘤患者血清硒水平及补硒后的变化顾康生梅蔚德洪素珍孙昕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30022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硒水平与癌症危险性呈负相关;本文通过测定正常人和肿瘤患者血清硒,比较两者血清硒水平,同时对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清 补硒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蜡块EGFR突变检测在肺腺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丹丹 官伟宁 +1 位作者 陈昇 郝吉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 探讨ARMS荧光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蜡块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1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细针穿刺、浆膜腔积液离心沉渣制作细胞蜡块,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判断细胞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结果是否相符。应... 目的 探讨ARMS荧光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蜡块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1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细针穿刺、浆膜腔积液离心沉渣制作细胞蜡块,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判断细胞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结果是否相符。应用ARMS荧光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分析其疗效。结果 肺腺癌细胞呈腺腔样、花环样、洋葱皮或桑葚样排列,细胞可呈二维片状或三维簇团状结构。免疫表型:腺癌细胞表达TTF-1、Napsin A、CK7、CEA和CK(AE1/AE3),不表达p63和p40、Syn、CD56和CgA,Ki-67增殖指数为5%~10%。PCR法检测有52例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46.4%),其中18号外显子G719A突变1例,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21例,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1例,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26例、L861Q突变3例。统计分析显示:112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与标本来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50例行EGFR-TKI治疗的突变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达56.0%(28/50)。结论 采用ARMS荧光PCR法检测肿瘤细胞蜡块标本EGFR基因突变,为晚期肺癌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EGFR基因突变 细胞蜡块 ARMS荧光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M39通过调控肝细胞癌ERCC1表达促进核苷酸切除修复
12
作者 余苑苑 刘诗涵 +1 位作者 许柱 杜瀛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1-859,共9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NER通路中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TCGA数据库对HCC进行分子分型。通过siRNA构建RNA结合基序蛋白39(RBM39)基因敲低的HCC细胞株,通过RBM39质粒构建RBM39过表达的HCC细胞株,...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NER通路中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TCGA数据库对HCC进行分子分型。通过siRNA构建RNA结合基序蛋白39(RBM39)基因敲低的HCC细胞株,通过RBM39质粒构建RBM39过表达的HCC细胞株,使用诱导RBM39蛋白降解的试剂Indisulam处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BM39、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NER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HCC患者根据NER活性可以分为C1、C2和C3三型,其中C3分型中NER活性最高(P<0.0001)。转染RBM39 siRNA或Indisulam处理组NER修复效率较对照组下降(P<0.01),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并且ERC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RBM39过表达组ERCC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结论HCC细胞中RBM39可能通过调控ERCC1的表达影响NER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肝细胞癌 DNA损伤 核苷酸切除修复 RBM39 ER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清中顺氯氨铂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素珍 孙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44-45,共2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清中顺氯氨铂含量洪素珍,孙昕顺氯氨铂是治疗肿瘤常用药物,准确测定体内游离、结合铂的浓度,对指导临床给药量、给药时间以及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测定生物样品铂多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 分光光度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清中顺氯氨铂含量洪素珍,孙昕顺氯氨铂是治疗肿瘤常用药物,准确测定体内游离、结合铂的浓度,对指导临床给药量、给药时间以及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测定生物样品铂多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1,2]、高效液相色谱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顺氯氨铂 血清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
14
作者 季鹏程 叶元滋 邵长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3-787,共5页
肝转移是晚期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关键因素。目前缺乏针对肺癌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因此,相关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临床转化和优化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肺... 肝转移是晚期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关键因素。目前缺乏针对肺癌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因此,相关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临床转化和优化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肺癌肝转移发生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尤其在不同蛋白、细胞间相互作用及肿瘤微环境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从肺癌肝转移的基本过程、相关蛋白和信号通路、免疫微环境、临床治疗进展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和整合素家族蛋白可以促进肺癌肝转移;肿瘤微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肝细胞在肺癌肝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在肺癌肝转移临床治疗中,免疫治疗与化疗、放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联合使用可能提高治疗效果。针对特定通路、蛋白、肿瘤微环境中特定细胞的靶向治疗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使用有望成为未来肺癌肝转移临床治疗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肝转移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TGF-Β/SMAD信号通路 整合素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肿瘤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汪倩玲 张逸寅 +1 位作者 王华 顾康生 《生理科学进展》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中性粒细胞是循环系统中最丰富的白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包括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转移。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群体表现出异质性表型和功能多样性,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促瘤... 中性粒细胞是循环系统中最丰富的白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包括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转移。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群体表现出异质性表型和功能多样性,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促瘤或抑瘤双重角色。本综述重点阐述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募集、异质性和极化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靶向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治疗或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兴治疗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肿瘤 异质性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梦如 魏小丽 顾康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41-1645,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核苷酸数目大于200,无特定开放阅读框,不编码蛋白质的一类RNA分子。lncRNA不仅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影响基因表达调控,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等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多潜在作用。因此,...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核苷酸数目大于200,无特定开放阅读框,不编码蛋白质的一类RNA分子。lncRNA不仅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影响基因表达调控,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等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多潜在作用。因此,它成为继miRNA后肿瘤研究新热点。许多研究表明,lncRNA的异常表达可导致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此外,这些耐药性不仅来源于患者的个体差异,而且来源于肿瘤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差异。该文总结了近年来lncRNA在肿瘤耐药性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可能有助于提高药物敏感性,改善现有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耐药性 分子机制 基因调控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洋洋 张逸寅 +1 位作者 王华 顾康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5-1208,共4页
近年研究发现在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有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ar traps,NETs)的存在。已证实NETs在恶性肿瘤中有可能发挥着促肿瘤或抗肿瘤的作用,其机理与肿瘤的种类、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及肿瘤微环境等有关。该文综述... 近年研究发现在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有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ar traps,NETs)的存在。已证实NETs在恶性肿瘤中有可能发挥着促肿瘤或抗肿瘤的作用,其机理与肿瘤的种类、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及肿瘤微环境等有关。该文综述NETs在恶性肿瘤及其在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前瞻性探讨NETs抑制剂用于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以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恶性肿瘤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恶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洪辉 章新琼 +2 位作者 丁金霞 汪锦芳 刘雪利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恶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早期识别恶性肠梗阻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并发恶性肠梗阻的78例患者作为暴露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期未发生恶性肠梗... 目的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恶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早期识别恶性肠梗阻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并发恶性肠梗阻的78例患者作为暴露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期未发生恶性肠梗阻的胃肠道肿瘤2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数据,以Lasso回归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在体质量指数、术后时间等24个因素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心呕吐(OR=4.25)、肠梗阻病史(OR=4.48)、腹腔积液(OR=8.00)、便秘(OR=5.52)、低蛋白血症(OR=13.25)、低钾血症(OR=5.62)、高血糖(OR=4.56)是恶性肠梗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有肠梗阻病史且伴有恶心呕吐、腹腔积液、便秘、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高血糖等症状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避免恶性肠梗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胃肠道肿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M2在肿瘤代谢及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玉环 孙国平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821,共4页
葡萄糖糖代谢方式的改变是肿瘤细胞的一大重要特征,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正常哺乳动物细胞依靠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能量,而肿瘤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利用糖酵解这种低效的产能方式维持细胞能量需求。糖酵解消耗葡萄糖产生乳酸... 葡萄糖糖代谢方式的改变是肿瘤细胞的一大重要特征,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正常哺乳动物细胞依靠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能量,而肿瘤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利用糖酵解这种低效的产能方式维持细胞能量需求。糖酵解消耗葡萄糖产生乳酸,该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支撑肿瘤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脂质等,因此糖酵解可以为肿瘤细胞生存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研究显示在哺乳动物体内共有4种丙酮酸激酶的同工酶,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增多,大量的研究也证实了PKM2在肿瘤进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PKM2相关的研究也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近二十年PKM2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从其结构、酶活性的调节、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以及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等多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M2 糖酵解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肝癌细胞内质网应激可增强槐耳清膏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霄 孙国平 +1 位作者 章菊 刘加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2-1827,共6页
目的探讨4-苯基丁酸(4-PBA)抑制肝癌细胞内质网应激(ERS)对槐耳清膏抗肿瘤作用影响。方法首先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0mg/ml)不作处理,实验组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2、4、6、8mg/ml)进行处理,24h后用MTT法检测肝癌细... 目的探讨4-苯基丁酸(4-PBA)抑制肝癌细胞内质网应激(ERS)对槐耳清膏抗肿瘤作用影响。方法首先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0mg/ml)不作处理,实验组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2、4、6、8mg/ml)进行处理,24h后用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测定肝癌细胞内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及ERS相关蛋白GRP78、PERK和IRE1的水平;再将肝癌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con组、4-PBA组、Huaier组和联合用药(4-PBA+Huaier)组,24 h后检测肝癌细胞ERS相关蛋白PERK和IRE1的表达水平、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率以及细胞内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uaier组相比,4-PBA+Huaier组中肝癌细胞活力下降;4-PBA+Huaier组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凋亡率为(1.12±16.98)%和(2.32±15.68)%,而Huaier组细胞凋亡率为(1.15±12.89)%和(2.58±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清膏与4-PBA联合使用可抑制肝癌细胞发生ERS,抑制肝癌细胞活力并使肝癌细胞凋亡增加,增强槐耳清膏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丁酸 肝癌 内质网应激 槐耳清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