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FGF23与心衰及死亡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王晓霞 周昕源 +5 位作者 杨相杰 周润哲 孟雨晴 张定欣 张瑾 王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0,共7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无心衰症状的ESRD患者,采用基线问卷和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无心衰症状的ESRD患者,采用基线问卷和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FGF23浓度。随访时间2年,以随访发生新发的心力衰竭(ACC/AHA stage C-D)和全因死亡为复合终点结局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发生结局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进一步探讨FGF23与结局事件的关联在不同亚组中是否存在异质性。结果该研究最终纳入ESRD患者107例,平均年龄(52.00±12.51)岁,男性39(36.4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21,25个月),出现结局事件32(29.9%)例,其中新发心衰22(20.6%)例,全因死亡10(9.3%)例。该研究结果显示结局事件组患者血清FGF23浓度显著高于非事件组[(4.40±1.16)pmol/ml vs(3.85±0.82)pmol/ml,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升高的FGF23可以增加ESRD患者发生结局事件的风险(HR=1.730,95%CI:1.164~2.570,P=0.007)。亚组分析显示FGF23水平与性别对于结局事件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尤其在男性ESRD患者中升高的FGF23风险更高(P_(-交互作用)<0.05)。结论升高的血清FGF23是ESRD患者发生心衰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男性患者中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 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55
2
作者 袁亮 吴永贵 +5 位作者 郝丽 梁超 董婧 任克军 张炜 方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1-826,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同时每日灌胃给予TGP(50,100,200mg·kg-1,连续8wk。结果TGP给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糖尿病大鼠AER的增加。TGP给药(50mg·kg-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同时每日灌胃给予TGP(50,100,200mg·kg-1,连续8wk。结果TGP给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糖尿病大鼠AER的增加。TGP给药(50mg·kg-1)大鼠肾小球平均容量(VG)明显低于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II)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P给药(100,200mg·kg-1VG与TII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GP给药(200mg·kg-1)大鼠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肾组织1α(IV)Ⅳ型胶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2.7倍,TGP给药(50、100、200mg·kg-1)8wk分别可使肾组织1α(IV)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下降47.9%、60.4%与72.9%。模型组肾组织ICAM-1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P给药(50,100,200mg·kg-1)肾组织ICAM-1与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中ICAM-1及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芍总苷 细胞间黏附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培 张晶晶 +2 位作者 苏静 齐向明 吴永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糖尿病组与TGP(50,100,200mg·kg-1.d-1灌胃)给药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wk末检测大鼠血糖、...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糖尿病组与TGP(50,100,200mg·kg-1.d-1灌胃)给药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wk末检测大鼠血糖、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变化,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分布、West-ern杂交检测肾组织Neph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24hAER明显高于给药组,TGP治疗组大鼠24hAER明显减低。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肾小球Nephrin呈线状均匀分布;糖尿病组表达明显减少、呈颗粒状不均匀分布;TGP治疗组Nephrin表达增加,呈线状及颗粒状分布。Westernblot显示模型组肾组织Nephr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GP治疗组表达增加;模型组肾组织TNF-α与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P治疗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它们的表达。结论TGP降低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机制可能部分与增加肾小球Neph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芍总苷 NEPHRIN TNF-Α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rolimus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与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姗姗 齐向明 +1 位作者 张炜 吴永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在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及tacrolimus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acrolimus(0.5、1.0 mg.kg-1)给药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在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及tacrolimus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acrolimus(0.5、1.0 mg.kg-1)给药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4周后测大鼠血糖、相对肾质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应用免疫组化单染及双染方法检测肾组织ED-1+细胞、NF-κB-p-p65+细胞及ED-1+TLR2+细胞、ED-1+TLR4+细胞的表达。结果 ta-crolimus 1.0 mg.kg-1给药组大鼠相对肾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acrolimus(0.5、1.0 mg.kg-1)给药组大鼠UAER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ED-1+、ED-1+TLR2+、ED-1+TLR4+及NF-κB-p-p65+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acrolimus 0.5与1.0 mg.kg-1给药组ED-1+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而ED-1+TLR2+、ED-1+TLR4+及NF-κB-p-p65+细胞数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TLR2和TLR4的过度表达与巨噬细胞的活化及由此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tacrolimus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下调肾脏巨噬细胞TLR2与TLR4表达,从而抑制与TLR-NF-κB信号转导及调控途径有关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巨噬细胞 TACROLIMUS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 3D-FLAIR序列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病变特征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邹帆 王海宝 +3 位作者 方杰 齐向明 周宇 李晓舒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59,65,共6页
目的通过MRI三维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3D-FLAIR)序列检测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体积及分布特点,探讨... 目的通过MRI三维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3D-FLAIR)序列检测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体积及分布特点,探讨病变发生是否存在特征性脑区以及WMH体积与临床生化指标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共纳入81例ESRD患者及77例健康对照组MRI 3D-T1WI、3D-FLAIR图像数据及临床生化指标,利用CAT12软件分析3D-T1WI图像得到各个被试者全脑体积,利用病灶分割软件(lesion segmentation tool,LST)中的病灶预测算法(lesion prediction algorithm,LPA)分析3D-FLAIR图像得到被试者全脑WMH体积和分布图。使用两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认知功能评分和WMH严重程度(全脑WMH体积与全脑体积比)的差异性,使用非参数映射(non-parametric mapping,NPM)软件中Liebermeister检验分析两组WMH分布图的差异性,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后,评估WMH严重程度与临床生化指标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根据WMH严重程度对两组进行判别,并绘制ROC曲线。结果ESRD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22.44±5.23 vs.26.06±3.20,P<0.001;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25.96±3.81 vs.28.61±1.85,P<0.001];ESRD组WMH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1.40(2.60)vs.0.36(0.40),P<0.001];ESRD组侧脑室旁出现WMH的比例更高(Z值:1.914~6.483,P<0.05);WMH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无关(P>0.05),与血清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337,P=0.002;r=−0.231,P=0.041)。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95%CI:0.751~0.884)。结论ESRD患者脑室周围白质易于受到损伤,且与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下降密切相关,WMH可作为有效判别ESRD脑白质损害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李安宁 张培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5-1350,136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复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V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117例P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形成CVC分为CVC组与非CV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取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 目的探讨基于复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V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117例P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形成CVC分为CVC组与非CV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取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变量并构建预测模型,并从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等方面对仅纳入传统因素和同时纳入复合炎症指标的两预测模型进行评价。采用重分类分析评价列线图模型对诊断PD患者CVC形成的改善程度。结果纳入年龄、泛免疫炎症值、血钙、C反应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甲状旁腺激素6个预测变量建立预测模型,不含复合炎症指标的传统预测模型与纳入复合炎症指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4(95%CI:0.8580~0.9607)、0.9727(95%CI:0.9477~0.9977),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校正曲线显示校正前后的校准曲线均接近拟合线,提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度高。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净获益高,通过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发现列线图模型对诊断PD患者CVC形成有显著改善,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结论年龄、泛免疫炎症值、血钙、C反应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甲状旁腺激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识别PD患者存在CVC的风险,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 泛免疫炎症值 腹膜透析 心脏瓣膜钙化 列线图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脑结构-功能耦合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周宇 王海宝 +5 位作者 齐向明 李大山 方杰 邹帆 汪海龙 郭玲玲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目的首次结合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方法与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系统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脑结构-功能耦合特征及其... 目的首次结合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方法与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系统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脑结构-功能耦合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7名ESRD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两组均接受头颅3D-T1结构像、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及认知功能评估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连线试验A(Trail Making Test A,TMT-A)]。获取两组f ALFF及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图,计算每个体素的f ALFF与GMV的比值得到结构-功能耦合(f ALFF/GMV)图,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将具有差异脑区的f ALFF/GMV值与认知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RD患者双侧海马、豆状壳核、颞中回、小脑Cere8区及右侧杏仁核、嗅皮质、海马旁回、左侧豆状苍白球、梭状回、小脑Cere7b区f ALFF/GMV值增加,双侧内侧额上回、顶下小叶f ALFF/GMV值降低(P<0.001,FDR校正)。左侧豆状壳核、左侧豆状苍白球与MMSE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左侧豆状壳核与Mo CA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双侧内侧额上回与TMT-A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FDR校正)。结论ESRD患者在默认网络、执行控制网络多个相关脑区表现出显著的结构-功能失耦合现象,且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结构-功能耦合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14例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炜 刘沁华 +4 位作者 徐兴欣 江肖 黄建尧 何涛 尹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2-707,共6页
目的探讨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的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患者中,2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管型肾病(light chain cast nephropathy,LC... 目的探讨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的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患者中,2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管型肾病(light chain cast nephropathy,LCCN):黏稠伴裂纹管型沉积于肾小管伴单核细胞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肾小管基底膜破裂;1例为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known significance,MGUS)合并膜性肾病: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上皮下和基底膜内;11例为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renal significance,MGRS):包括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单克隆丙种球蛋白沉积(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with MIg deposits,PGNMID)2例:肾小球表现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免疫荧光及电镜显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沉积于系膜区、内皮下,淀粉样变性肾病9例:肾小球系膜区、血管壁呈现均质无定形物质沉积,电镜下可见紊乱、僵硬、8~10 nm淀粉丝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内皮下、系膜区。3例MGRS患者血清和尿液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MIg)及骨髓穿刺阴性,10例患者肾组织中MIg与血清及尿液检查一致,1例膜性肾病血清及尿液为MIg,而肾内为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结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异质性高,肾脏病理结合骨髓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有利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病理 骨髓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免疫炎症值与原发性IgA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朱静雯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探究泛免疫炎症值(PIV)与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PIV对原发性IgAN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肾穿刺... 目的探究泛免疫炎症值(PIV)与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PIV对原发性IgAN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肾穿刺活检的病理学特征,计算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PIV等相关指标。以PIV的中位数作为界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低PIV组(PIV≤194.81)和高PIV组(PIV>194.81),并对两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IV与原发性IgAN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有无高尿酸血症、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PLR、NLR、血尿酸、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C3)、足突融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V与ANC、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PLR、NLR、血肌酐、血尿酸、C3及足细胞足突融合程度呈正相关,与IgG、IgA/C3、IgA/C4呈负相关;足细胞足突融合程度与PIV、ANC、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尿肌酐呈正相关,与白蛋白(ALB)、IgG、IgA、IgA/C3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ALB是原发性IgAN患者发生足细胞足突融合的独立保护因素,PIV是原发性IgAN患者发生足细胞足突融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V升高与原发性IgAN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损害密切相关,ALB是原发性IgAN患者发生足细胞足突融合的独立保护因素,PIV是原发性IgAN患者发生足细胞足突融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IV可以作为临床和病理结果的辅助指标,为原发性IgAN的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泛免疫炎症值 临床与病理 肾活检 足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Ⅲ~Ⅴ期患者贫血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玲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Ⅲ~Ⅴ期患者贫血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5例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的CKD患者的病例资料,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CKDⅢ~Ⅴ期患者中,贫血的发病率依次为50%、75%、91.5%。CKDⅢ...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Ⅲ~Ⅴ期患者贫血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5例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的CKD患者的病例资料,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CKDⅢ~Ⅴ期患者中,贫血的发病率依次为50%、75%、91.5%。CKDⅢ~Ⅴ期GFR、尿素氮(BUN)、肌酐(SCr)、磷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对CKDⅢ~Ⅴ期GFR、BUN、SCr的水平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Ⅲ期与Ⅴ期、CKDⅣ与Ⅴ期之间的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KDⅢ与Ⅳ期间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CKDⅢ~Ⅴ期患者血红蛋白(Hb)、尿酸(UA)、钙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水平与钙、白蛋白(ALB)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KD患者贫血的发生与CKD分期相关,ALB与钙水平影响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贫血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肽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脏铁死亡和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崧 刘雪琪 +1 位作者 姜玲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2-1328,共7页
目的探讨肌肽(CAR)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脏铁死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以STZ诱导C57小鼠构建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STZ模型),以正常C57小鼠作为正常对照。小鼠分为5组(每组6~8只):正常对照(NC)组、肌肽(CAR)组、STZ模型(STZ)... 目的探讨肌肽(CAR)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脏铁死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以STZ诱导C57小鼠构建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STZ模型),以正常C57小鼠作为正常对照。小鼠分为5组(每组6~8只):正常对照(NC)组、肌肽(CAR)组、STZ模型(STZ)组、STZ模型+肌肽(STZ+CAR)组、STZ模型+铁死亡抑制剂(STZ+Fer-1)组。喂养小鼠16周后,收集小鼠血清检测血肌酐(CRE)和尿素氮(BUN)水平,尿液检测小鼠24 h尿白蛋白水平。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线粒体的形态。PCR检测小鼠肾脏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肾脏活性氧(ROS)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铁死亡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 4)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 4)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对小鼠肾脏组织进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Fe^(2+)含量的测定。结果与NC组相比,STZ组CRE和BUN水平升高(P<0.001);与STZ组相比,STZ+CAR组CRE和BUN水平降低(P<0.001,P<0.01)。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肾组织肾小管扩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糖原沉积增加;与STZ组相比,STZ+CAR组肾小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和糖原沉积减少。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STZ组小鼠肾脏线粒体肿胀,膜密度增加,线粒体脊减少或缺失,STZ+CAR组和STZ+Fer-1组肾小管扩张明显改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肾脏炎症因子(IL-1β、IL-6、MCP-1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1或P<0.01);与STZ组相比,STZ+CAR组IL-1β、IL-6、MCP-1和TNF-α)的mRNA表达下降(P<0.01或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肾脏组织ROS水平升高(P<0.001);与STZ组相比,STZ+CAR组小鼠肾脏组织ROS水平表达下降(P<0.01)。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肾脏GPX4表达与GSH含量下降(P<0.001),ACSL4蛋白表达、MDA和Fe2+含量增加(P<0.01或P<0.001),STZ+CAR组GPX4表达与GSH含量增加(P<0.01),ACSL4蛋白表达、MDA和Fe2+含量下降(P<0.01或P<0.001)。结论CAR能够抑制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铁死亡和炎症,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铁死亡 炎症 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书乐 张瑾 +1 位作者 张培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ESRD患者83例,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据此将入组患者分为非肝纤维化组(n=37例)和肝纤维化组(n=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实验...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ESRD患者83例,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据此将入组患者分为非肝纤维化组(n=37例)和肝纤维化组(n=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实验室指标有无差异,筛选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ESRD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结果ESRD患者肝纤维化的患病率为55.42%。与非肝纤维化组相比,肝纤维化组的静脉血中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补体C3、补体C4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4水平(OR=0.930,95%CI:0.872~0.992,P=0.028)、乳酸脱氢酶(LDH)水平(OR=1.016,95%CI:1.005~1.027,P=0.004)是ESRD患者肝纤维化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ESR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概率较高,血清补体C4、LDH是ESRD患者肝纤维化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肝纤维化 补体C4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巨噬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激活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聂振勇 赵晶 +1 位作者 孙璇君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97-1903,共7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中巨噬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表达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9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DN患者作为DN组,收集18例体检正常人血清及18例肾癌患者癌旁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并观察所有纳入者的临床指标。...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中巨噬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表达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9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DN患者作为DN组,收集18例体检正常人血清及18例肾癌患者癌旁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并观察所有纳入者的临床指标。ELISA检测对照组与DN组血清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与DN组肾组织TNF-α、CD68、BTK、pBTK表达差异;激光共聚焦观察对照组与DN组的肾组织巨噬细胞与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p-BTK共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肌酐、尿素氮、尿酸明显升高,并且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MCP-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对比,DN组肾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增加,巨噬细胞浸润增加,BTK激活增加,并且肾脏巨噬细胞内iNOS、p-BTK表达增加;DN组肾组织BTK和p-BTK表达与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呈正相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结论DN患者肾脏巨噬细胞内BTK激活增加,并且与肾功能进展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巨噬细胞 BTK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晋竹青 张瑾 +2 位作者 张培 齐向明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检测SIBO,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人体脂肪组织指数(FTI),采用胃肠道症状分...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检测SIBO,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人体脂肪组织指数(FTI),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定量表(GSRS)评估胃肠道症状。根据LHMBT结果分为SIBO阳性组与SIBO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在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胃肠道症状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CKD患者发生SIBO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SIBO阳性率为47.8%。与SIBO阴性组比较,SIBO阳性组GSRS得分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7±3.97)分vs(21.13±4.39)分,t=2.451,P=0.016]。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钾(OR=0.396,95%CI 0.176~0.893,P=0.025)和高FTI(OR=1.182,95%CI 1.037~1.348,P=0.013)是CKD患者发生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SIBO发生率较高,SIBO阳性患者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更为突出,低钾和高FTI是CKD患者发生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 胃肠道症状 生物电阻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硝柳胺磷酸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抑制肾脏组织纤维化
15
作者 常晓燕 吴启美 +1 位作者 江肖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探讨氯硝柳胺磷酸酯(P-NICLO)抑制肾脏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体内试验(UUO模型)及体外实验(TGF-β1体外刺激NRK-52E细胞导致细胞转分化)模型,予以一定浓度P-NICLO干预,然后通过病理染色,Western blot及Real-time ... 目的探讨氯硝柳胺磷酸酯(P-NICLO)抑制肾脏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体内试验(UUO模型)及体外实验(TGF-β1体外刺激NRK-52E细胞导致细胞转分化)模型,予以一定浓度P-NICLO干预,然后通过病理染色,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检测P-NICLO对不同模型组肾脏组织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体内及体外实验均表明,P-NICLO可以明显抑制模型组肾脏组织纤维化,模型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也被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ICLO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抑制肾脏组织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ICLO 肾脏纤维化 WNT/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锦妮 汪靓婧 +2 位作者 王美茜 吴永贵 齐向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WO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LPS试剂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模型。以未经处理的C57BL/6小鼠作为常规对照组。24只小鼠被随机分配到四个组别:常规对照(NC)组、WOG(WOG 12.5...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WO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LPS试剂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模型。以未经处理的C57BL/6小鼠作为常规对照组。24只小鼠被随机分配到四个组别:常规对照(NC)组、WOG(WOG 12.5 mg/kg)组、LPS(LPS 10 mg/kg)组以及LPS+WOG(LPS 10 mg/kg+WOG 12.5 mg/kg)组。检测小鼠血肌酐(CRE)和尿素氮(BUN)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小鼠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糖原(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的炎性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亚基P65和PP65蛋白表达变化的情况。结果 相较于NC组,LPS组CRE和BUN上升(FCRE=60.90,P<0.001;FBUN=82.13,P<0.001);相较于LPS组,LPS+WOG组CRE和BUN降低(P<0.001)。PCR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NC组,LPS处理的小鼠其肾脏内的KIM-1和NGAL mRNA表达增加(FKIM-1=146.3,FNGAL=161.2,均P<0.001),而在LPS+WOG组中,KIM-1和NGAL mRNA表达下降(均P<0.01)。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NC组相比,LPS组小鼠肾组织肾小管扩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LPS组相比,LPS+WOG组肾小管扩张数量减少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FHE=721.4,FPAS=518.9,P<0.00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NC组,LPS处理的小鼠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量上升(FIL-1β=114.6,FIL-6=108.9,FTNF-α=251.6,均P<0.001);而对比LPS组,LPS+WOG组中的这些指标则有所减少(均P<0.01)。使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NC组,LPS处理的小鼠其NF-κB信号途径已被激活并产生高磷酸化状态(FPP65=13.02,P<0.01),然而对比LPS组时,LPS+WOG组的该路径却表现出相反的效果,即活性减弱且磷酸化程度降低(P<0.01)。结论 WOG能有效地阻断LPS引发的急性肾损伤模型小鼠的NF-κB信号途径,从而削弱由LPS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小鼠肾脏的炎性应答及其组织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汉黄芩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TAT3通过调控糖酵解及间皮间充质转分化改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启磊 符姣 +3 位作者 李楠 何萌萌 黄大可 张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653,共7页
目的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间皮-间充质转化(MMT)的影响及机制,以及药理阻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对大鼠腹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和STAT3抑制剂组。在大鼠背侧皮肤下手术植... 目的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间皮-间充质转化(MMT)的影响及机制,以及药理阻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对大鼠腹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和STAT3抑制剂组。在大鼠背侧皮肤下手术植入微型腹膜透析导管,每日注射高糖透析液诱导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10周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腹膜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腹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模拟高糖微环境对HMrSV5进行细胞培养,转染si-STAT3,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TAT3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及糖酵解相关代谢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3(PFKFB3)、乳酸脱氢酶A(LDHA)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STAT3抑制剂(BP-1-102)可抑制高糖透析大鼠的腹膜下组织增厚及血管增生。模型组大鼠腹膜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STAT3抑制剂组大鼠腹膜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HMrSV5细胞STAT3激活,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上调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下调(P<0.05)。此外,高糖处理导致间皮细胞糖酵解相关代谢酶(PFKFB3、LDHA)的表达增加(P<0.05)。si-STAT3能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间皮细胞STAT3活化,降低高糖诱导的PFKFB3、LDHA和α-SMA高表达,同时升高E-cadherin水平(P<0.05)。结论STAT3信号通路参与高糖诱导的HMrSV5过度糖酵解和MMT的发生,靶向STAT3有助于减轻大鼠腹膜透析液诱导的腹膜纤维化和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PFKFB3 腹膜纤维化 间皮-间充质转化 糖酵解 腹膜透析 BP-1-1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通过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促进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起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1-1919,共9页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LPZ)对顺铂(CIS)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NC)组、兰索拉唑(LPZ)组、顺铂(CIS)组和顺铂+兰索拉唑(CIS+LPZ)组。动物实验采用生理盐...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LPZ)对顺铂(CIS)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NC)组、兰索拉唑(LPZ)组、顺铂(CIS)组和顺铂+兰索拉唑(CIS+LPZ)组。动物实验采用生理盐水溶解LPZ(25 mg/kg),连续3 d腹腔注射小鼠LPZ后,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一次。继续喂养小鼠3 d,收集小鼠血清检测血肌酐(CRE)和尿素氮(BUN)水平。采用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肾损伤因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细胞实验选用顺铂(20μmol/L)与LPZ(5μmol/L)刺激细胞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KIM-1、NGAL以及焦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CIS组CRE和BUN水平升高,LPZ处理后加重了小鼠的血清学指标(P<0.001)。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CIS组相比,LPZ+CIS组小鼠肾组织肾小管扩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糖原沉积增加(P<0.001)。电镜结果表明CIS组小鼠线粒体肿胀,膜密度增加,线粒体嵴减少或缺失,LPZ+CIS组加重了这些变化。体内、体外实验均证实LPZ处理后促进了CIS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肾脏损伤因子KIM-1、NGAL与肾脏焦亡关键因子(Caspase 1、GSDMD、NLRP3和IL-18)的表达水平的升高(P<0.001)。结论LPZ通过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促进顺铂诱导的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兰索拉唑 焦亡 顺铂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相杰 周润哲 +3 位作者 孟雨晴 张定欣 张瑾 王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7,共7页
目的利用欧洲五维健康评定量表(EQ-5D-5L)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纳入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并规律随访的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 目的利用欧洲五维健康评定量表(EQ-5D-5L)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纳入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并规律随访的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6分钟步行实验(6-MWT)评估患者运动耐力,抑郁筛查评价量表(PHQ-9)评价患者抑郁状态,EQ-5D-5L量表进行HRQOL评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EQ-5D-5L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90例PD患者,年龄18~70(49.44±11.41)岁,EQ-5D-5L的健康效用值最高为1.00分,最低为-0.01分,平均(0.92±0.15)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胆红素升高(β=-0.009,P=0.018)、C-反应蛋白升高(β=-0.005,P<0.001)、PHQ-9评分升高(β=-0.008,P=0.014)与PD患者EQ-5D-5L健康效用值呈负向关联,6分钟步行距离升高(β=0.005,P=0.018)与PD患者EQ-5D-5L健康效用值呈正向关联。结论胆红素和CRP水平、抑郁状态、运动耐量是影响PD患者HRQOL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EQ-5D-5L 运动耐量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荣雪 李大山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与腹膜透析(P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PD置管术并规律随访至2023年3月31日的PD患者资料,根据时间平均血清碳酸氢盐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低碳酸氢盐组和正常碳酸氢盐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 目的 探讨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与腹膜透析(P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PD置管术并规律随访至2023年3月31日的PD患者资料,根据时间平均血清碳酸氢盐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低碳酸氢盐组和正常碳酸氢盐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外周血管疾病、与心血管手术相关的死亡或动脉瘤夹层或破裂导致的死亡、致命性肺栓塞或由于其他或未知的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的发生率以及分析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截止随访时共纳入PD患者110例,出现心血管事件34例,与正常碳酸氢盐组相比,低碳酸氢盐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低碳酸氢盐组是正常碳酸氢盐组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的4.197倍(95%CI=2.115~8.331,P<0.001),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显示低碳酸氢盐组是正常碳酸氢盐组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的3.506倍(95%CI=1.709~7.193,P=0.001)。多因素竞争风险模型结果显示,低碳酸氢盐组是正常碳酸氢盐组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的3.801倍(95%CI=1.920~7.525,P<0.001)。结论 低血清碳酸氢盐水平与P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是P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时间平均碳酸氢盐 血清碳酸氢盐 代谢性酸中毒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