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外科手术中吸引器产生噪声的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兴红 童步升 +3 位作者 朱炜 刘业海 吴继春 段茂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耳显微外科中吸引器产生噪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R-7c型声级计,对耳显微手术中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吸引器在9具尸头的12侧颞骨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测量,并分别对噪声的等效声压级的峰值(MAX)和噪声均方根(RMS)值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耳显微外科中吸引器产生噪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R-7c型声级计,对耳显微手术中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吸引器在9具尸头的12侧颞骨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测量,并分别对噪声的等效声压级的峰值(MAX)和噪声均方根(RM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具尸头的12侧颞骨中测得噪声值如下:吸引器产生的噪声峰值在99.9dBSPL~128.7dBSPL,RMS在84.8dBSPL~117.2dBSPL;随着吸引器直径增大,噪声值也增加;但当吸引器直径超过2mm后,其噪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显微手术中吸引器产生的噪声值较大,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吸引器,尽量缩短噪声暴露时间,在靠近耳蜗时应选用直径<1mm的吸引器,以避免噪声性耳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外科手术 吸引器 ER-7C声级计 噪声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外科手术中电钻产生噪声的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兴红 童步升 +3 位作者 朱炜 刘业海 吴继春 段茂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耳显微外科中电钻产生噪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耳蜗开窗术时噪声的特点。方法采用ER-7c型声级计,对耳显微手术中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格的电钻在9具尸头的12侧颞骨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测量,并分别对噪声的等效声压级的峰值(MAX)和R... 目的探讨耳显微外科中电钻产生噪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耳蜗开窗术时噪声的特点。方法采用ER-7c型声级计,对耳显微手术中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格的电钻在9具尸头的12侧颞骨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测量,并分别对噪声的等效声压级的峰值(MAX)和RMS(均方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具尸头的12侧颞骨中测量噪声值如下:⑴不同直径的切割钻在乳突骨皮质产生噪声峰值的均值为120.4dBSPL~121.7dBSPL,RMS值为108.3dBSPL~110.6dBSPL;⑵在乳突腔,不同直径的切割钻和金刚钻产生噪声峰值为116.8dBSPL~121.5dBSPL,RMS为105.4dBSPL~110.1dBSPL,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耳蜗开窗术记录噪声峰值在116.0dBSPL~131.5dBSPL,噪声RMS值为108.6dBSPL~124.9dBSPL,并且在3具尸头的3侧颞骨中记录到转动的金刚钻接触鼓阶内骨膜时噪声值超过130dBSPL。结论耳显微手术中电钻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值较大,尤其在耳蜗开窗时转动的金刚钻接触鼓阶内骨膜时噪声值更大,足以引起噪声性耳聋。因此改进耳显微手术的技术、缩短内耳受噪声暴露的时间对降低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外科手术 电钻噪声 ER-7C声级计 噪声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0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朱俊 吴强 +1 位作者 方平 沙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0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IL-10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0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IL-10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0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IL-10在鼻息肉组织内的多种炎性细胞中明显表达,能客观反应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程度,提示IL-10在鼻息肉中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预防及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段茂利 童步升 +4 位作者 路虹 陈志强 Mats Ulfendahl 阮润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刊开办异或新虹栏目,旨在每期介绍一位在海外定居,学有成就的华裔学者,他们将介绍国外最新的临床、科研动态,同时欢迎对国内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畅所欲言,批评争鸣,以诚恳求实的治学态度与国内同仁同道共勉。同时借本栏目广招天... 本刊开办异或新虹栏目,旨在每期介绍一位在海外定居,学有成就的华裔学者,他们将介绍国外最新的临床、科研动态,同时欢迎对国内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畅所欲言,批评争鸣,以诚恳求实的治学态度与国内同仁同道共勉。同时借本栏目广招天下饱学贤良之才,热情杂志建设之士,共办《Jounal of Otology》,为促进国际间合作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有效快速地将中国不断发展的耳科学成果向世界展示,欢迎广大海外学者积极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觉神经元 治疗 预防 内毛细胞 信号转换 外毛细胞 听觉中枢 听神经元 不同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卫 邱建新 +4 位作者 张琨龄 沙群 杨见明 王节 郑文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经"序贯疗法"治疗无效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分为甲强龙组和对照组,其中20例行鼓室注射注入40g/L甲强龙0.5~0.7ml,隔日注射1次,10d为1个疗程。21例...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经"序贯疗法"治疗无效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分为甲强龙组和对照组,其中20例行鼓室注射注入40g/L甲强龙0.5~0.7ml,隔日注射1次,10d为1个疗程。21例为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10d,比较2周后4个频率(0.5、1、2、4k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下降15dB以上为有效。结果2周后20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前后PTA分别(70.41±16.66)dBHL和(54.23±24.56)dBHL,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的有效率为40%。甲强龙组和对照组的PTA分别(54.27±24.56)dBHL和(62.50±16.31)dBHL,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未出现鼓室内感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结论鼓室内注射甲强龙为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听觉丧失 突发性/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手术中电钻和吸引器噪声对非手术耳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尹兴红 段茂利 +3 位作者 杨克林 童步升 刘业海 张琨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耳显微手术中电钻及吸引器产生的噪音对非手术耳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ER-7c声级计记录中耳手术中不同规格的切割钻、金钢钻和吸引器噪声,比较非手术耳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纯音测听骨导阈值。骨导听阈0.25~8.00kH... 目的探讨耳显微手术中电钻及吸引器产生的噪音对非手术耳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ER-7c声级计记录中耳手术中不同规格的切割钻、金钢钻和吸引器噪声,比较非手术耳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纯音测听骨导阈值。骨导听阈0.25~8.00kHz至少2个或2个以上频率减少≥10dB为术后骨导听阈下降阳性,增加≥10dB为术后骨导听阈提高阳性。结果手术中不同规格的电钻和不同大小吸引器头产生的噪声强度分别为107.5~113.7dBSPL和96.7~110.5dBSPL;20例手术患者随访中发现7例(35.0%)患者非手术耳术后2周或1个月骨导阈值提高阳性,术后3个月骨导阈值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耳显微手术中电钻和吸引器噪声可引起非手术耳听力短暂阈值漂移,三个月后听力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电钻 吸引器 噪声 中耳炎 骨导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20年临床经验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净芳 倪道凤 +3 位作者 杨见明 刘业海 杨克林 段茂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87-2006年收治的2108例急、慢性中耳炎、胆脂瘤中耳炎中269例颅内、外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9例中胆脂瘤中耳炎118例,占43.87%。出现一种... 目的探讨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87-2006年收治的2108例急、慢性中耳炎、胆脂瘤中耳炎中269例颅内、外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9例中胆脂瘤中耳炎118例,占43.87%。出现一种并发症者238例,同时出现2种并发症者28例,3种并发症者3例,共计303例次。颅内并发症90例次,占29.70%:计有脑膜炎16例,脑脓肿38例,乙状窦病变25例,硬脑膜外脓肿8例,硬脑膜下脓肿1例,脑积水2例;颅外并发症213例次,占70.30%:计有迷路炎86例,耳周脓肿79例,面瘫43例,颈部脓肿4例,岩尖炎1例。治愈或好转251例,未见并发症复发;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脑疝,1例为颞叶小脑多发性脓肿。结论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病率逐年有所下降但仍不少见,且并发症的病种构成发生变化,仍需重视。外科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胆脂瘤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节 曹卫 邱建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比较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和内耳结构正常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最大舒适阈值(most comfortable level,M值)和神经反应成像阈值(neural response imaging threshold,tNRI值),为LVAS患者进行人工耳... 目的比较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和内耳结构正常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最大舒适阈值(most comfortable level,M值)和神经反应成像阈值(neural response imaging threshold,tNRI值),为LVAS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将38例耳聋患儿根据CT检查结果分为A、B两组,A组32例,内耳结构正常;B组6例,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但不伴有其他内耳结构异常。所有患儿均植入美国Advanced Bionics公司生产的HiRes90K人工耳蜗系统。术后1个月左右安装体外设备并进行测试,使用与患儿年龄相应的行为测试方法进行舒适阈的测试;同时用SoundWave1.4调机软件行神经反应成像(neural response imaging,NRI)检测,记录tNRI值。结果两组术后1月开机时3、7、11和15号电极的M值和tNRI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AS患儿并非人工耳蜗植入的禁忌,且术后调试时各指标的设定可参考内耳结构正常患儿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人工耳蜗 最大舒适阈 神经反应成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与最大舒适阈值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卫 郑文雯 +4 位作者 王节 张琨龄 杨克林 邱建新 夏正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及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人工耳蜗心理物理量测试中最大舒服级(Most Comfortable Level,M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低龄儿童、... 目的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及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人工耳蜗心理物理量测试中最大舒服级(Most Comfortable Level,M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低龄儿童、不合作者或多重残疾的人工耳蜗植入者的M级设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植入美国Advanced Bionics公司的HiRes90K人工耳蜗共20例语前聋患者,使用Fidelity120通道言语编码策略至少6个月时间,有一定交流能力,对声音的响度有辨别能力,年龄为3至13岁,平均年龄为6.5岁。选择3、7、11、15号电极施加电刺激,用心理物理方法测M级,并测量植入耳对侧耳的ESRT。对四个测试电极之间的ESRT进行方差分析,并对测试电极的ESRT与M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例受试者共70个电极引出ESR,引出率为87.5%;四个测试电极之间进行方差分析(F=0.072,df=3/66,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获得的70个ES-RT与M级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r=0.91,t=0.000,P<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ESR可以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的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心理物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净芳 刘业海 +4 位作者 杨克林 段茂利 张琨龄 杨见明 沙群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我科收治的34例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复发病例,面神经受累7例。34例中4例行单纯放射治疗;30例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和侵犯范围行不同... 目的探讨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我科收治的34例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复发病例,面神经受累7例。34例中4例行单纯放射治疗;30例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和侵犯范围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其中26例行术后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50~60GY。结果本组34例。术前面神经未受侵犯的27例中,术后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面瘫,其中5例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1例不全恢复。4例行单纯放射治疗者,1例早期病例存活61个月,其余3例分别在治疗后12、23以及31个月复发死亡。4例行单纯手术治疗者,2例早期病例分别存活62、72个月;另2例拒绝术后放疗,分别存活24、61个月。行手术加术后放疗的26例中,3年生存率为53.2%,5年生存率为43.5%,复发多在2~5年内。结论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针对不同的病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提高疗效、保留功能和外观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Phadiatop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里晓红 方平 杨克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5-726,共2页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易感的个体接触致敏变应原后导致的包含IgE介导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变应性鼻炎的客观诊断可分为体内和体外两大类。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嗜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与嗜酸粒细胞活化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潮兵 方平 +1 位作者 里晓红 杨克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表达与嗜酸粒细胞(Eos)活化的关系;糖皮质激素对其抑制作用。方法设置三组分别为鼻息肉组、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及正常鼻黏膜对照组;其中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入院后,术前接受地塞米松20... 目的探讨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表达与嗜酸粒细胞(Eos)活化的关系;糖皮质激素对其抑制作用。方法设置三组分别为鼻息肉组、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及正常鼻黏膜对照组;其中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入院后,术前接受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qd×5。Pharma-ciaCAP系统测定样本血清中ECP的水平;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Eos和Eotaxin在标本黏膜中的表达;分别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地塞米松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比较,鼻息肉组血清中ECP水平(16.47±5.38μg/L)及组织中Eotaxin(50.85±32.22)表达明显增强(P<0.05),Eos活化增多;ECP水平与Eotaxin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性(r=0.647);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血清中ECP水平(6.26±3.13μg/L)及组织中Eotaxin(15.21±11.32)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中ECP水平(3.57±1.49μg/L)及组织中Eotaxin(13.08±10.62)表达水平低;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及正常黏膜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息肉血清中ECP水平升高,组织中Eotaxin表达增强,且相互之间呈正相关。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外周血中Eos、组织中Eotaxin表达和Eos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嗜酸粒细胞 糖皮质激素类 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导和骨导ABR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文雯 邱建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气导和骨导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的特点,评价骨导AB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1(闭锁组)为16例(21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5.6... 目的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气导和骨导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的特点,评价骨导AB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1(闭锁组)为16例(21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5.62岁;组2(对照组)为正常听力小儿15例(25耳),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6.1岁。比较两组气、骨导ABR的特点。结果闭锁组气、骨导ABR反应阈值分别为(73.81±7.4)dB nHL和(6.19±4.98)dB nHL,正常组分别为(23.20±4.76)dB nHL和(5.60±5.07)dB nHL。30dB nHL刺激强度下闭锁组骨导ABR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闭锁组气、骨导ABR阈值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骨导ABR可以用于评估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耳蜗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骨导 气导 短声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14
作者 吴开乐 杨克林 杨见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3-476,共4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15
作者 朱永军 邱建新 +2 位作者 汪银凤 刘业海 方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6-708,共3页
关键词 中耳炎 伴渗出液/药物疗法 中耳炎 伴渗出液/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Ⅰ期成型术
16
作者 卢智慧 张文继 +2 位作者 吴开乐 赵益 陶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Ⅰ期成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28例(31耳)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Ⅰ期成型术病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颞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和听力检查,术中均采用鼓窦径路重建外...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Ⅰ期成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28例(31耳)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Ⅰ期成型术病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颞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和听力检查,术中均采用鼓窦径路重建外耳道和鼓室成形术,并利用自体肋软骨行Ⅰ期全耳廓再造术。结果听力重建28例(31耳),术后1月听力均有提高,术后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提高25dB以上;术后随访6月~5年的19例(21耳),其中术后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提高20~40dB11耳,>40dB2耳,8耳无明显改善。再造耳廓全部成活,有较好的外观。外耳道成形28例(31耳)中,外耳道狭窄2耳,外听道再闭锁者1耳,均经及时处理得到缓解。所有病例均没有出现面瘫及迷路漏等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Ⅰ期成型术临床疗效较好,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费用,可作为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畸形 耳/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标新 李伦兰 +5 位作者 朱子秀 刘志尊 胡少华 胡翠霞 虞银香 赵德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108例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和冰袋颌下冷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进颌下冷敷装置,并结...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108例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和冰袋颌下冷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进颌下冷敷装置,并结合知识讲授、注意力转移等措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分别在术后6h、术后1~3d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6h、1d、2d及3d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采用改进颌下冷敷装置联合其他非药物性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 疼痛 冰袋 冷敷 头围式套袋 非药物性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伟 杨克林 +3 位作者 余崇仙 吴开乐 童步升 段茂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分析144例两次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ABR)基本特征,探讨其存在的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两次听力筛查均未通过的患儿,共144例(288耳),于我院行ABR测试,以了解婴幼儿听力障碍的情况,对听力障碍结果进行评估... 目的分析144例两次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ABR)基本特征,探讨其存在的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两次听力筛查均未通过的患儿,共144例(288耳),于我院行ABR测试,以了解婴幼儿听力障碍的情况,对听力障碍结果进行评估和确认,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结果 144例中有93例(64.58%)最后经ABR确诊有听力损失,其中轻度44例(30.56%),中度26例(18.06%),重度6例(4.17%),极重度17例(11.8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为婴幼儿轻中度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胎儿窘迫为婴幼儿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结论母亲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为婴幼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应早期发现并得到相应的干预,减少对婴幼儿听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诊断 新生儿筛查 听力检查 耳声发射 自发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组织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 被引量:7
19
作者 臧艳 刘业海 +3 位作者 杨克林 杨见明 陆地红 方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临近组织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的方法。方法利用带状肌瓣、残喉组织瓣、残喉气管组织瓣、椎前筋膜等临近组织瓣修复20例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结果全部病例恢复吞咽功能。咽漏6例,皆在1个月内愈合。1、3... 目的探讨以临近组织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的方法。方法利用带状肌瓣、残喉组织瓣、残喉气管组织瓣、椎前筋膜等临近组织瓣修复20例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结果全部病例恢复吞咽功能。咽漏6例,皆在1个月内愈合。1、3年生存率分别是90%、25%。结论对于下咽癌术后环周及近环周缺损病例,临近组织瓣修复有其实用性和局限性,应根据缺损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外科学 外科皮瓣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鼾症手术前后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万玉峰 刘业海 +1 位作者 胡晓春 刘龙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6-878,共3页
探讨小儿鼾症患者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对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选取单纯非肥胖型小儿鼾症患者20例,进行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和胎球... 探讨小儿鼾症患者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对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选取单纯非肥胖型小儿鼾症患者20例,进行术前和术后6个月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和胎球蛋白A的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的血浆hs-CRP、TNF-α、IL-6、脂联素的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的术前水平(P<0.001),胎球蛋白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术前水平(P<0.001)。小儿鼾症患者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有助于降低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鼾症 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 血浆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