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肖瑾 程宏伟 +10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李长元 王卫红 李志范 王晓健 王斌 王先祥 张义泉 张晓东 罗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0,F0003,共2页
神经导航技术是传统立体定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本科室应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切除颅内病变212例,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神经导航 脑肿瘤 脑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膜性理念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高鹏 周律 +3 位作者 王斌 李志范 肖瑾 程宏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探讨膜性理念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膜性理念手术治疗的39例听神经瘤患者,采取乙状窦后入路,术中行电生理监测,膜性理念分离肿瘤脑干面以及肿瘤与面神经和... 目的探讨膜性理念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膜性理念手术治疗的39例听神经瘤患者,采取乙状窦后入路,术中行电生理监测,膜性理念分离肿瘤脑干面以及肿瘤与面神经和蜗神经界面,术后第1天、1周和1年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分级评估听力。结果有31例(79.49%)肿瘤全切除,8例(20.51%)近全切除。所有患者均实现面神经解剖保留,术后第1天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H-B分级Ⅰ~Ⅱ级)84.62%(33/39)、中度面瘫(Ⅲ级)10.26%(4/39)、中重度面瘫(Ⅳ级)5.13%(2/39);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71.79%(28/39)、中度面瘫15.38%(6/39)、中重度面瘫10.26%(4/39)、重度面瘫(Ⅴ级)2.56%(1/39);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92.31%(36/39)、中度面瘫5.13%(2/39)、中重度面瘫2.56%(1/39)。10例(25.64%)术前保留实用听力(AAO-HNS分级≥C级)的患者中,术后第1天、1周和1年分别有4、3和6例仍保留实用听力,术前未保留实用听力者术后均未恢复实用听力。根据肿瘤体积和性质分组比较,术后1年肿瘤体积≤3 cm组面神经功能正常(H-B分级Ⅰ级)比例高于>3 cm组[12/18对19.05%(4/2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6],肿瘤性质呈实性组面神经功能正常比例高于囊性组[71.43%(15/21)对1/10;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0]。结论听神经瘤手术中膜性理念可以较好地保护面神经功能,并对蜗神经和脑干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面神经 耳蜗神经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乳酸及降钙素原对诊断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脑室炎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玲 杨启纲 +1 位作者 程宏伟 邵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Lac)及降钙素原(PCT)对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脑室炎(PNBM/BV)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61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脊液指标,按有无PNBM/BV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脑脊液Lac和PCT有无差异,...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Lac)及降钙素原(PCT)对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脑室炎(PNBM/BV)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61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脊液指标,按有无PNBM/BV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脑脊液Lac和PCT有无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描述二者的诊断效力。结果①与无PNBM/BV组相比,PNBM/BV组脑脊液Lac、PCT、白细胞数、多核百分比、总蛋白水平升高(P<0.001),脑脊液糖/血糖值降低(P<0.001)。②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Lac和PCT对PNBM/BV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力,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0和0.860;脑脊液Lac的诊断截断值为4.35 mmol/L,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3%;脑脊液PCT的诊断截断值为0.235μg/L,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1.0%;脑脊液Lac联合PCT对PNBM/BV的诊断效力优于其他指标,AUC为0.990,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4.2%。③脑出血和非脑出血患者的脑脊液Lac及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脊液Lac及PCT检测对PNBM/BV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脑脊液Lac。脑脊液Lac联合PCT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对PNBM/BV的诊断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细菌性脑膜/脑室炎 脑脊液 乳酸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神经胶质瘤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程毅飞 张晓东 +2 位作者 万强 洪文清 张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1-1173,共3页
回顾性分析119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以选定的10项因素为变量,生存状况为结局进行Kaplan-Meier法分析,Log-Rank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的参数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发病年龄≥50岁、低KPS评分... 回顾性分析119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以选定的10项因素为变量,生存状况为结局进行Kaplan-Meier法分析,Log-Rank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的参数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发病年龄≥50岁、低KPS评分、高级别肿瘤病理分级、肿瘤组织高Ki-67指数及术后不进行放疗患者预后较差(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KPS评分、病理分级、Ki-67指数及术后放疗对胶质瘤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手术 生存分析 预后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HACE1过表达慢病毒细胞株构建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5
作者 黄冉 单明 李巍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构建HACE1慢病毒过表达细胞株,检测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人HACE1全长的cDNA序列的菌液为模板,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HACE1并筛选慢病毒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借助CCK-... 目的构建HACE1慢病毒过表达细胞株,检测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人HACE1全长的cDNA序列的菌液为模板,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HACE1并筛选慢病毒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借助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ACE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HACE1慢病毒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HACE1在真核细胞中能有效表达。CCK-8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培养24、48 h后HACE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增强(均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培养24、48 h后HACE1过表达组划痕面积减少(P<0.05、P<0.01)。结论成功构建HACE1过表达慢病毒细胞株,HACE1可促进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E1 过表达 慢病毒载体 胶质瘤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宏伟 单明 +4 位作者 冯春国 李志范 肖瑾 罗靖 张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研究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暴露,为临床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湿尸头上模拟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显微手术,选择乳突切迹后下方与后颅凹外下方交界区开窗,并沿乙状窦内下侧视野显微暴露并观察... 目的研究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暴露,为临床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湿尸头上模拟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显微手术,选择乳突切迹后下方与后颅凹外下方交界区开窗,并沿乙状窦内下侧视野显微暴露并观察;术毕将骨窗及术野上移,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下视野暴露并显微观察。结果①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可显露中后部桥小脑角区,充分暴露面听神经;经舌咽神经与小脑绒球间隙可直视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相关结构,手术减压有效、安全、彻底;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暴露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手术创伤大,暴露角度受限,术中操作困难。结论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安全,减压效果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 中血管神经复合体 显微解剖 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氰戊菊酯暴露抑制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起形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叶新 王取南 +4 位作者 夏玉宝 包训迪 柴小玉 李芳芳 张颖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氰戊菊酯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起的影响。方法取孕18d的ICR小鼠胚胎海马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外模型。以1、5、10、50mg/L的氰戊菊酯对培养8d后的细胞进行染毒,乳酸脱氢酶(LDH)比色法测定染毒... 目的探讨氰戊菊酯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起的影响。方法取孕18d的ICR小鼠胚胎海马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外模型。以1、5、10、50mg/L的氰戊菊酯对培养8d后的细胞进行染毒,乳酸脱氢酶(LDH)比色法测定染毒48h后的细胞毒性;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研究小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对含量及海马神经元突起状况。结果在对海马神经细胞不产生明显细胞毒性的前提下,氰戊菊酯可以引起神经元缺失,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及长度均随之明显下降。结论氰戊菊酯可能特异损害和(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酯类/药理学 神经元/药物作用 海马/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春国 高鹏 +3 位作者 王先祥 程宏伟 汪宇扬 王卫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CPA)表皮样囊肿的优势。方法 28例CPA表皮囊肿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术中采用神经内镜探查并切除残余肿瘤。结果手术全切21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者18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CPA)表皮样囊肿的优势。方法 28例CPA表皮囊肿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术中采用神经内镜探查并切除残余肿瘤。结果手术全切21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者18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者7例,其中以面神经功能障者6例,表现为不全性周围性面瘫;2例表现为听神经损害,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能提高CPA表皮样囊肿的全切率,同时降低手术操作对肿瘤周围组织的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表皮样囊肿 桥小脑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亮 徐培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46-447,453,共3页
垂体腺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脑内原发肿瘤的10%~15%,近几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针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普通放射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等。其中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一种比较... 垂体腺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脑内原发肿瘤的10%~15%,近几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针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普通放射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等。其中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治疗方法,对其适应证、治疗方案的设计、安全性、有效性等评价均存在较大差异性,本文对上述几点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垂体腺瘤 治疗方法 颅内肿瘤 原发肿瘤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 程宏伟 +2 位作者 冯春国 李长元 单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利用10具福尔马林固定、血管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应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 目的研究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利用10具福尔马林固定、血管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应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清晰的显露三叉神经根与岩上静脉、小脑上动脉的解剖关系,小脑上动脉是三叉神经受压的主要责任血管。神经内镜的运用弥补了显微镜下对三叉神经上内侧、脑干腹侧暴露的不足。结论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充分显露上血管神经复合体及其毗邻关系,适用于桥小脑角区上部病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幕下小脑上入路 上血管神经复合体 神经内镜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磨除内听道处理大型听神经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超 代兴亮 +1 位作者 胡阳春 李志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早期内听道磨除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改良组采取术中早期内听道磨除(肿瘤减体积至足够暴露内听道口及后唇时磨除内听...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早期内听道磨除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改良组采取术中早期内听道磨除(肿瘤减体积至足够暴露内听道口及后唇时磨除内听道),而传统组采取传统方法内听道磨除(肿瘤主体切除后、切除内听道内肿瘤前磨除内听道),比较两组资料的肿瘤切除程度、切瘤耗时、面神经的解剖保留和功能保留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改良组43例,传统组31例,其中肿瘤最大径31~40 mm 42例、>40 mm 32例。改良组、传统组肿瘤全切率(41/43 vs.2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Ρ=0.40)。改良组平均切瘤耗时(96.32±22.59)min,明显短于传统组(179.06±34.04)min(t=4.39,Ρ=0.04);改良组面神经解剖保留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43 vs.23/31,χ^(2)=5.05,Ρ=0.03);术后3个月面神经功能(HB I~II级)改良组优于传统组(38/43 vs.21/31,χ^(2)=4.74,Ρ=0.03);改良组术后并发症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3 vs.6/31,χ^(2)=0.85,Ρ=0.36)。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早期内听道磨除可有效缩短大型听神经瘤切瘤时间,且能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及功能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神经电生理 面神经 内听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培坤 李汉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96-196,F003,172,共3页
关键词 脑干肿瘤 显微外科 脑肿瘤 手术适应证 疗效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培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675-677,共3页
关键词 颞叶癫痫 外科治疗 难治性癫痫 颞叶内侧癫痫 临床综合征 耐药性癫痫 抗癫痫药物 癫痫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
14
作者 仰鹏志 程宏伟 +4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李长元 王毅 王舜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结果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下斜坡的显露面积分别为(51.9±3.4)mm、(36.7±3.3)°、(490.1±227.2)mm2和(60.7±3.6)mm、(54.1±1.0)°、(745.7±315.8)m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腭入路较常规经口咽入路能够增加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神经导航辅助下使手术精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口咽/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1例巨大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
15
作者 李长元 李汉杰 王远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712-713,共2页
探讨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处理。方法271例直径>4cm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采用经单侧枕下倒钩形切口或旁正中线直切口入路269例,颞枕马蹄形切口2例。肿瘤全切除186例,近全切除32例,大部分切除48例,部分... 探讨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处理。方法271例直径>4cm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采用经单侧枕下倒钩形切口或旁正中线直切口入路269例,颞枕马蹄形切口2例。肿瘤全切除186例,近全切除32例,大部分切除48例,部分切除4例,活切1例。结果治愈245例,占90.3%;死亡26例,占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 巨大听神经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照军 李志范 +3 位作者 单明 程志勇 周律 程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研究,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个外观无异常的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及5个成人干颅骨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1视神经管颅口、中部及眶...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研究,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个外观无异常的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及5个成人干颅骨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1视神经管颅口、中部及眶口的横截面积分别为(19.22±4.58)、(18.26±4.33)、(21.08±3.96)mm2;视神经管颅口与眉间及翼点的距离分别是(63.88±4.63)、(51.97±2.98)mm;2前床突全长为(9.52±0.38)mm,根宽为(11.45±0.67)mm。前床突气化率为20%。前床突与颅神经及颈内动脉关系密切。3本组20侧中12侧可见镰状韧带锐利的后缘压迫视神经;镰状韧带、视神经鞘膜、总腱环均比较坚韧结实;这些膜性结构与视神经之间无明显间隙。4本组有3侧(15%)滑车神经由于筛后动脉的牵拉,致使其紧贴上直肌腱。5眼动脉均在视神经下方的硬膜鞘内走行。结论 1视神经管减压应全程切开;2正确磨除前床突可减少脑神经及颈内动脉损伤概率;3在视神经上方纵行切开镰状韧带、鞘膜,在近眶口处贴近内侧切开总腱环,可使管内视神经有效减压,并可减少滑车神经的损伤概率,避免眼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视神经 视神经管减压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092对神经胶质瘤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7
作者 杨金亮 李佳 +3 位作者 安静 郗玉巧 叶雷 程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8-1903,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092对神经胶质瘤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基因表达量关联数据库(GTEx),分析LINC00092在泛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神经胶质瘤预后的影响。另外,构建了LINC00092...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092对神经胶质瘤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基因表达量关联数据库(GTEx),分析LINC00092在泛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神经胶质瘤预后的影响。另外,构建了LINC00092过表达质粒。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迁移实验(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INC0009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LINC00092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1(IGF2BP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公共数据库的分析显示LINC00092在肿瘤中普遍低表达,且LINC00092与多形成性胶质细胞瘤(GBM)和脑低级别胶质瘤(LGG)的预后存在相关性。体外实验表明过表达LINC00092显著降低了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增加。过表达LINC00092减低了IGF2BP1的表达水平。结论LINC00092可能通过靶向IGF2BP1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预后 LINC00092 IGF2BP1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巨噬细胞来源的TNFSF13通过激活IRF8对胶质母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文辉 洪文明 +3 位作者 陈佳星 萨日娜 刘娟 张晓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1-1938,共8页
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来源的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3(TNFSF13)通过调控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对胶质母瘤(GBM)细胞替莫唑胺(TMZ)耐药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正常脑组织和GBM组织中TNFSF13的表达,ELISA检测M0型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来源的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3(TNFSF13)通过调控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对胶质母瘤(GBM)细胞替莫唑胺(TMZ)耐药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正常脑组织和GBM组织中TNFSF13的表达,ELISA检测M0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CM)中TNFSF13的表达。M0-CM和M2-CM用于培养U251敏感(U251/S)细胞和U251耐药(U251/R)细胞。TMZ处理组同时加入800μmol/L的TMZ。U251/R细胞分为如下组:con组、M2^(vector)-CM组、M2^(vector)-CM+TMZ组、M2^(TNFSF13)-CM组、M2^(TNFSF13)-CM+TMZ组、si-IRF8组、si-IRF8+M2^(TNFSF13)-CM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IC_(50)值,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IRF8的表达。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并且将裸鼠分为如下组:U251+M2^(si-NC)组、U251+M2^(si-TNFSF13)组、U251+M2^(si-NC+TMZ)组、U251+M2^(si-TNFSF13)+TMZ组。检测各组成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TNFSF13和CD206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以及M0-CM比较,癌组织以及M2-CM中TNFSF13的表达上调。与M0-CM组相比,M2-CM组中U251/S和U251/R细胞TMZ的IC 50值和细胞侵袭数目均显著上调(均P<0.05)。在M2巨噬细胞中过表达TNFSF13能够促进U251/R细胞TMZ的IC_(50)值,促进细胞侵袭、抑制细胞凋亡(均P<0.05)。过表达TNFSF13促进IRF8的表达,敲低IRF8能够减弱过表达TNFSF13介导的U251/R对TMZ耐药。体内研究显示,敲低TNFSF13与TMZ单独或联合处理显著抑制肿瘤生长、降低TNFSF13和CD206的表达。结论M2巨噬细胞来源的TNFSF13通过激活IRF8促进GBM细胞TMZ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巨噬细胞 胶质母瘤 TNFSF13 IRF8 替莫唑胺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高进苗 张晓东 +2 位作者 冯春国 程毅飞 万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6,共3页
回顾性分析经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90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经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85例进行对照比较。对手术前后的医学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及临床疗效。半椎板组脊柱稳定性良好,均未发生脊... 回顾性分析经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90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经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85例进行对照比较。对手术前后的医学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及临床疗效。半椎板组脊柱稳定性良好,均未发生脊柱畸形,全椎板组11例脊柱稳定性发生变化(P<0.05)。临床近期疗效均较满意,远期临床疗效半椎板组优于全椎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板 全椎板 椎管内肿瘤 临床疗效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临床治疗现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超 吴炳山 +1 位作者 张晓东 陈为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6-508,共3页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学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1ow—gradegliomas,LGGs),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s,HGGs)。LGGs约占颅内胶质瘤的15...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学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1ow—gradegliomas,LGGs),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s,HGGs)。LGGs约占颅内胶质瘤的15%,生长缓慢,平均生存时间比HGGs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低级别 手术 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