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卫平 陈刚 +3 位作者 吴娟 洪江龙 梅俏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8-2203,共6页
目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其诊断水平,并探究HSP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腹型HS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内镜及病理学特点,并依据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将98例患者分... 目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其诊断水平,并探究HSP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腹型HS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内镜及病理学特点,并依据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将98例患者分成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分析HSP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腹型HSP常表现为腹痛、呕吐、呕血、黑便及便血;影像学常见十二指肠及空回肠肠壁水肿增厚,周围淋巴结肿大;内镜下常见十二指肠降部及空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伴糜烂,末端回肠可见溃疡;病理学常见黏膜急慢性炎伴充血水肿、局部糜烂。消化道出血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高于非出血患者(P<0.05),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和白蛋白(ALB)水平低于非出血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下降和FDP升高是腹型HSP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和FD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0.877,95%CI:0.794~0.960,P<0.01)和(AUC=0.806,95%CI:0.722~0.890,P<0.01)。ALB的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3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和83.9%,临界值是38.2 g/L;FDP的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7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和93.5%,临界值是18.14μg/ml。两者ROC曲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HSP,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ALB下降和FDP升高是成人腹型HSP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过敏性紫癜 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白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内镜超声对胆总管微结石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陈刚 张卫平 +4 位作者 鲍峻峻 李杨 梅俏 许建明 洪汝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线阵内镜超声(EUS)对胆总管微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医院就诊并经EUS诊断为胆总管微结石和胆泥患者资料,从中筛选出住院期间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患者共85例。以治疗性ERCP/内镜... 目的探讨线阵内镜超声(EUS)对胆总管微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医院就诊并经EUS诊断为胆总管微结石和胆泥患者资料,从中筛选出住院期间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患者共85例。以治疗性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结果为金标准。将EUS、MRCP及诊断性ERCP结果(EUS组、MRCP组和诊断性ERCP组)分别与金标准相比较,计算3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85例患者中EUS组阳性共63例,假阳性5例;阴性共22例,假阴性1例。MRCP组阳性共49例,假阳性4例;阴性共36例,假阴性14例;诊断性ERCP组阳性共59例,假阳性10例;阴性共26例,假阴性10例。EUS组诊断胆总管微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3%、80.8%、92.1%、95.4%和92.9%;MRCP组为76.3%、84.6%、91.8%、61.1%和78.8%;诊断性ERCP组为83.1%、61.5%、83.1%、61.5%和76.5%。EUS诊断胆总管微结石准确度高于MRCP组(χ^(2)=6.986,P<0.05)和诊断性ERCP组(χ^(2)=8.900,P<0.05)。EUS组、MRCP组和诊断性ERCP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95、0.804、0.723,95%CI分别为(0.802~0.988,P<0.001)、(0.702~0.907,P<0.001)和(0.598~0.848,P=0.001)。结论在诊断胆总管微结石方面,EU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治疗性ERCP术前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微结石 胆泥 内镜超声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511和白细胞介素-1RN基因多态性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球森 张磊 +2 位作者 梅俏 胡咏梅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5-738,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511(IL-1B-511)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消化性溃疡的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21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5例、胃溃疡患者...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511(IL-1B-511)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消化性溃疡的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21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15例、胃溃疡患者102例)和110例正常对照组基因多态性。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IL-1RN*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8.7%vs9.5%,P=0.005),IL-1RNL/2和2/2基因型的OR为1.93,95%CI为1.04~3.58,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阳性的人群中,这种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表现更为明显,OR为2.18(95%CI=1.01~4.68)。十二指肠溃疡组和胃溃疡组IL-1B-51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RN*2等位基因及H.pylori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分别为3.04(95%CI=1.44~6.40)和15.27(95%CI=5.42~43.00)。结论IL-1RN*2等位基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易感性有关,IL-1RN*2与H.pylori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发挥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螺旋杆菌 幽门 白细胞介素1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血浆ghrelin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丽萍 梅俏 +1 位作者 许建明 张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评估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浆ghreli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133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风险,检测97例患者和2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ghrelin水平,并与... 目的评估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浆ghreli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133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风险,检测97例患者和2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ghrelin水平,并与临床特征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133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食道癌术后25例,胃癌术后76例,结肠癌术后17例,直肠癌术后15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0.45%。营养风险与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伴随疾病、合并用药、BMI、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病程、吸烟、饮酒等因素无关。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营养风险组ghrelin水平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 NRS2002有助于发现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风险。血浆ghrelin水平有助于评估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 营养风险 GHR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海龙 许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药物基因组学涉及所有编码与药物代谢、处置、转运蛋白、靶蛋白等相关的基因。从基因水平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关系以及预测不良反应发生将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治疗新的切入点。药物基因组学将成为传统方法选药及给药方案制定的重... 药物基因组学涉及所有编码与药物代谢、处置、转运蛋白、靶蛋白等相关的基因。从基因水平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关系以及预测不良反应发生将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治疗新的切入点。药物基因组学将成为传统方法选药及给药方案制定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消化系统 药物基因组学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检查在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桂明 谢惠君 朱克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68-369,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 5 6 4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 2 2 3例胃黏膜HP。结果  5 6 4例中成功检查 5 6 3例 ,检出疾病 5 34例 ,其中浅...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的 5 6 4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 2 2 3例胃黏膜HP。结果  5 6 4例中成功检查 5 6 3例 ,检出疾病 5 34例 ,其中浅表性胃炎 32 4例、消化性溃疡 112例、十二指肠球炎 89例。 2 2 3例HP检测中 ,总阳性率 4 5 2 9% ,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 3 4 9% (40 / 6 3)、浅表性胃炎 39 84 % (49/12 3)、十二指肠球炎 37 5 0 % (9/ 2 4 )、胃溃疡 2 8 5 7% (2 / 7)。结论 小儿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消化道疾病 胃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抑制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改善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5
7
作者 关玉龙 张乐 孔德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5-1870,共6页
目的:盐酸小檗碱(BBR)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常用药,但其挽救炎症反应导致的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rl)、DSS模型组、BBR治疗组(DSS+BBR)、BBR+NLRP3激动剂组(DSS+BBR+BMS-986299)... 目的:盐酸小檗碱(BBR)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常用药,但其挽救炎症反应导致的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rl)、DSS模型组、BBR治疗组(DSS+BBR)、BBR+NLRP3激动剂组(DSS+BBR+BMS-986299)。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法(DSS)构建UC大鼠模型,同时BBR治疗组和BBR+NLRP3激动剂组每日灌胃BBR 2次,连续7 d,BBR+NLRP3组每日2次腹腔注射BMS-986299。实验期间每天称量体质量、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实验结束后解剖观察并评估结肠大体形态、测量长度;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评估组织损伤指数(TDI);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GSD?MD-N、Cleaved-caspase 1和IL-1β的表达。结果:BBR能够有效改善UC引起的体质量减轻、结肠的组织完整性、细胞焦亡,并降低结肠中TNF-ɑ、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焦亡细胞的比例以及NLRP3、IL-1β、GSDMD-N、Cleaved-caspase 1等细胞焦亡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并且BBR的治疗效果和调节表达的蛋白因NLRP3激活而逆转。结论:BBR通过降低细胞焦亡通路中NLRP3、IL-1β、GSDMD-N、Cleaved-caspase 1等蛋白的成熟体表达,发挥治疗效果,为BBR治疗UC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细胞焦亡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联合床旁肾脏超声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成才 程振兴 涂倩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26-323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床旁肾脏超声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34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根据30 d内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床旁肾脏超声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34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根据30 d内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93)和病死组(n=4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心率、基础疾病、治疗情况、住院时间、基本生化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检测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CysC水平;通过床旁常规超声检测肾血流阻力指数(RI),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利用ROC曲线分析CysC联合床旁肾脏超声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Cr、BUN、CysC水平和RI分别为(25.14±4.39)分、(115.93±19.71)μmol/L、(13.65±2.45)mmol/L、(3.10±0.51)mg/L和(0.71±0.16),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CysC水平和RI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ysC水平和RI的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情况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度为97.5%。结论CysC水平和床旁肾脏超声可作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床旁超声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癌和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中钙卫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计婷婷 白冰清 +5 位作者 崔喻芳 汪少飞 洪江龙 李扬 鲍峻峻 梅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8-572,共5页
目的 探讨胆管癌和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中钙卫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5月—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诊治的胆管癌(n=34)和胆总管结石(n=78)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胆汁标本。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胆汁中钙卫蛋白、... 目的 探讨胆管癌和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中钙卫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5月—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诊治的胆管癌(n=34)和胆总管结石(n=78)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胆汁标本。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胆汁中钙卫蛋白、血红蛋白和乳铁蛋白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 与胆总管结石组比较,胆管癌患者胆汁中钙卫蛋白水平升高[4 795.50(2 286.79~20 179.73)ng/mL vs 411.16(67.03~1 991.88)ng/mL,Z=5.572,P<0.001],同时氯化物水平升高[115.70(109.10~125.50)mmol/L vs 106.60(98.60~114.40)mmol/L,Z=2.702,P=0.007]。进一步将胆管癌分为高位胆管癌和低位胆管癌,两组钙卫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867.71(2 235.66~26 407.40)ng/m L vs 4 795.50(2 361.15~13 070.53)ng/m L,Z=0.129,P>0.05]。胆汁钙卫蛋白水平与胆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乳铁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6、0.353、0.464,P值均<0.05)。ROC曲线结果示胆汁钙卫蛋白(敏感度79.4%,特异度75.6%)、血CA19-9水平(敏感度82.4%,特异度78.2%)以及两者联合(敏感度88.2%,特异度73.1%)对诊断胆管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胆管癌患者胆汁中钙卫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成为胆管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胆总管结石病 白细胞L1抗原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在利福平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10
作者 曹世国 黄梦雪 +4 位作者 屈柳芳 李杨 洪江龙 陈刚 张卫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6-15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小鼠模型,观察MANF基因缺失对RFP诱导的小鼠胆汁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体外观察MANF敲减后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相比,RFP处理的WT小鼠的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以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4,MRP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然而,与RFP处理的WT小鼠相比,HKO小鼠中BSEP、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MRP2/3/4和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α(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α,OSTα)的蛋白和(或)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外细胞MANF敲减会削弱RFP诱导的Nrf2的表达以及核内移。结论MANF可能通过调节Nrf2的表达调控BAT的适应性表达,在RFP诱导的肝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药物性肝损伤 适应性反应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敲除 胆汁酸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PRDX6对利福平诱导HepG2细胞胆汁酸转运体适应性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屈柳芳 黄梦雪 +3 位作者 曹世国 陈刚 许建明 张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敲低过氧化物还原酶-6(PRDX6)在利福平(RFP)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损伤及胆汁酸转运体适应性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均匀接种于6孔板中,使用特异PRDX6-siRNA、control-siRNA分别转染HepG2细胞构建敲低组及对... 目的探讨敲低过氧化物还原酶-6(PRDX6)在利福平(RFP)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损伤及胆汁酸转运体适应性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均匀接种于6孔板中,使用特异PRDX6-siRNA、control-siRNA分别转染HepG2细胞构建敲低组及对照组。给予细胞100μmol/L RFP诱导24 h后,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各组细胞PRDX6、多药耐药蛋白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3、4(MRP2、MRP3、MRP4)、Na+/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变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损伤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相对含量变化。结果RFP可诱导HepG2细胞MRP2、MRP3、MRP4、MDR1、NTCP及PRDX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敲低PRDX6后,MRP2、MRP3、MRP4、MDR1、NTCP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此外,PRDX6敲低后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损伤标志物(ALT、AST、TBIL、DBIL、TBA)水平升高(P<0.05)。结论RFP可增加HepG2细胞胆汁酸转运体及PRDX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量,敲低PRDX6并用RFP诱导后胆汁酸转运体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量降低,同时细胞损伤加重,表明PRDX6在RFP诱导的HepG2细胞适应性反应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6 利福平 胆汁酸转运体 适应性反应 细胞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危险因素研究
12
作者 许婷婷 张朋悦 +2 位作者 冯慧 刘秋圆 王亚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乙醇脱氢酶1B(ADH1B)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因早期食管癌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样测定ADH1B和ALDH2的基因分型,依据其碘...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乙醇脱氢酶1B(ADH1B)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因早期食管癌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样测定ADH1B和ALDH2的基因分型,依据其碘染后的内镜特征分为斑驳食管组和非斑驳食管组,采用SPSS 27.0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83例,23例存在斑驳食管,多见于男性、饮酒、吸烟指数≥1000者,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6.215,P=0.008)是其独立危险因素。ADH1B和ALDH2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斑驳食管无显著相关性,但在饮酒者中,相对于携带ALDH2 GG基因型且每日饮酒量<50 g的患者,携带ALDH2 A等位基因且每日饮酒量≥50 g发生斑驳食管的风险增加了12倍(P=0.045)。结论饮酒是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乙醛的蓄积在其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携带ALDH2A等位基因者大量饮酒将显著增加斑驳食管的发生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应密切内镜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斑驳食管 乙醇脱氢酶1B 乙醛脱氢酶2 危险因素 饮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胡祥鹏 许建明 +3 位作者 胡咏梅 梅俏 徐新华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在1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健康志愿者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CYP2C19基因型,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在1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健康志愿者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CYP2C19基因型,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和弱代谢型(PM)3组,每组6人。受试者口服奥美拉唑20 mg.d-1,连续8 d。分别在服药后d 1和d 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血药浓度,采用24 h胃内pH监测仪监测胃内pH情况。结果服用奥美拉唑d1,PM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高于homEM组和hetEM组,在三种基因型之间的相对比率为1∶1.1∶4.2(homEM∶hetEM∶PM);在服药d 8,PM组的AUC值也高于homEM组和hetEM组,在三种基因型之间的相对比率为1.0∶1.3∶3.3(homEM∶hetEM∶PM)。在服药d1,24 h胃内pH中位值、pH>3的总时间和pH>4的总时间在三种基因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服药d 8,这些参数在PM组高于其它两组。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奥美拉唑 药物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洪汝涛 陈世林 +2 位作者 阮海玲 梅俏 许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乙醇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和肝匀浆SOD活性、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乙醇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和肝匀浆SOD活性、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结果褪黑素干预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分别为P<0.05,P<0.01);褪黑素干预组肝匀浆MD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SOD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显示褪黑素干预组肝脏病理损伤有所减轻;褪黑素干预组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分别为P<0.05,P<0.01)。结论褪黑素对大鼠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以及减少TNF-α和IL-1β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酒精性 肝损伤 氧化应激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三联7d方案和标准三联10d方案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5
作者 罗玲玲 张磊 +3 位作者 许建明 胡咏梅 卢春燕 王志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5-848,共4页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三联7 d方案和标准三联10d方案用于幽门螺杆菌(Hp)初次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收集24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EAL组,n=120)和标准三联组(EAC组,n=120)。EAL组口服埃索...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三联7 d方案和标准三联10d方案用于幽门螺杆菌(Hp)初次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收集24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EAL组,n=120)和标准三联组(EAC组,n=120)。EAL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500 mg 1次/d,疗程7 d;EAC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疗程10 d。治疗结束4周后,采用14C尿素呼气实验判断根除结果。结果共有219例完成随访,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根除率显示,EAL组为80.0%,EAC组为75.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符合方案(PP)分析Hp根除率,EAL组为88.9%,EAC组为82.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影响Hp根除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类型中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除率高于慢性胃炎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类型是Hp根除疗效的影响因素(OR=0.370,P=0.032)。两组费用-效果比分别为302.40元和860.31元,EAL组远低于EAC组。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7 d疗法根除率较高、费用低、疗程短、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可以被推荐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初次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对DSS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健 梅俏 +4 位作者 韩亮 刘晓昌 刁磊 陈茉莉 许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6~8周龄、体质量20 g±2 g、♂),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0.9%NS)、DSS模型组(DSS溶液+腹腔注射0.9%NS)...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6~8周龄、体质量20 g±2 g、♂),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0.9%NS)、DSS模型组(DSS溶液+腹腔注射0.9%NS)、环孢素A组(DSS溶液+腹腔注射CsA)。小鼠自由饮用5%DSS溶液1周制备结肠炎模型,环孢素A(0.025 mg.g-1)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共7 d。每日行DAI评分,实验结束后取结肠进行HE染色评分,结肠匀浆检测MPO活性、TNF-α、IFN-γ、IL-13和IL-17水平,另取小鼠小肠黏膜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活性测定,采用Evans blue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方法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1周后出现明显体重减轻、便血和腹泻,DAI评分和HI评分增高,同时结肠黏膜MPO活性明显增高。电镜检查小鼠回肠黏膜上皮绒毛萎缩、排列不规则,细胞间连接复合体缩短、变宽,细胞间隙扩大,小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小鼠结肠匀浆中TNF-α、IFN-γ、IL-13和IL-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小肠黏膜中MLCK活性明显增高。与DSS模型组比较,环孢素A组小鼠DAI评分和HI评分明显降低,结肠黏膜MPO活性减低,回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排列整齐,小肠黏膜通透性降低,小肠黏膜MLCK活性和结肠匀浆中TNF-α、IFN-γ、IL-13和IL-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环孢素A具有明显的抗DSS小鼠结肠炎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MLCK表达,改善肠黏膜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环孢素A 葡聚糖硫酸钠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肠黏膜通透性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玉 赵孝文 +3 位作者 丁浩 刘晓昌 梅俏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7-849,854,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C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测定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粪便中Ca...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C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测定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者,UC患者活动期轻中重度各组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UC患者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与DAI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粪便中Cal、MMP-9、MPO水平可作为UC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卫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髓过氧化物酶 粪便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有关机制初探 被引量:16
18
作者 梅俏 于皆平 +3 位作者 许建明 项立 魏伟 岳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 ,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 (5 氨基水杨酸 ,10 0mg·kg-1)、MT给药组 (2 5 ,5 0 ,10 0mg·kg-1) ,采用灌肠方...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 ,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 (5 氨基水杨酸 ,10 0mg·kg-1)、MT给药组 (2 5 ,5 0 ,10 0mg·kg-1) ,采用灌肠方式给药 ,每天 1次 ,给药时间从制备模型 2 4h后开始至实验结束共 7d ,正常及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肠。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 (CMDI)、粪便隐血实验(OB)、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和粘膜病理组织学 (HS)情况 ,并检测结肠组织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结肠CMDI、HS、OB程度和MPO水平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 ,MT灌肠可减轻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CMDI和粪便OB程度 ,降低MPO水平 ,10 0mg·kg-1MT可改善结肠粘膜病理损伤。同时可见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DA、NO含量增加 ,SOD、GSH Px和CAT水平降低。MT可明显降低MDA、NO含量 ,增加GSH Px、SOD和CA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结肠炎 乙酸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晓昌 梅俏 +3 位作者 许建明 夏泉 许杜鹃 金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肠黏膜通透性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方法应用HPLC-RI检测15例UC患者和15例健康者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肠黏膜通透性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方法应用HPLC-RI检测15例UC患者和15例健康者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值,比较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分析肠黏膜通透性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结果 15例UC患者尿中L/M比值为,明显高于15例健康者(0.494±0.190vs0.039±0.014,P<0.05),表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明显高于健康者。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和SutherlandDAI评分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左半结肠病变患者ESR、CRP均在正常范围,但左半结肠肠黏膜通透性增高(P<0.05)。结论 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和健康者相比明显增高,并且反映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高于ESR、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乳果糖 甘露醇 血沉 色谱法 高压液相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对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孝文 鲍峻峻 +5 位作者 胡翠 丁浩 徐张巍 刘晓昌 梅俏 许建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60例,根据术中是否放置鼻胆管分为ENBD组(试验组)...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60例,根据术中是否放置鼻胆管分为ENBD组(试验组)371例和非ENBD组(对照组)189例,观察术后3、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1%(30/371)和13.7%(51/371),显著低于对照组13.8%(26/189)(χ2=4.47,P=0.034)和21.2%(40/189)(χ2=5.06,P=0.024)。试验组患者术后3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215.34±304.00)U/L、(199.38±273.32)U/L,显著低于对照组(283.28±261.76)U/L、(257.05±199.2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57,P均=0.01)。结论 ENBD可有效预防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