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
作者 潘亚萍 王中新 +4 位作者 徐元宏 黄颖 金先彬 吴庆 沈继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501,共8页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菌的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菌的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5533株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0株,占25.5%;革兰阴性菌4123株,占74.5%。分离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占22.0%,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占12.3%。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道和尿液标本,分别占37.0%、30.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6.2%和84.2%。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占49.1%,粪肠球菌占50.9%,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已出现少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粪肠球菌仍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以及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5.2%、35.2%、12.1%。上述产ESBL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4.1%~8.1%。假单胞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2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90.2%。不动杆菌属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伯克霍尔德菌属(除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窄食单胞菌属对2014年CLSI推荐的药物均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重视耐药监测并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健 沈继录 +2 位作者 徐元宏 王中新 黄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5年该院临床分离菌共5 524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3 882株,革兰阳性细菌1 642株,分别占临床分离菌70...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5年该院临床分离菌共5 524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3 882株,革兰阳性细菌1 642株,分别占临床分离菌70.3%和29.7%。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7.6%和83.0%。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6.1%和46.8%,并两者均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2.0%,32.2%和18.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22%。结论该院的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的抗菌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合理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友梅 沈继录 +2 位作者 徐元宏 王中新 黄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统计采用WHONET 5.4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238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67株(占70.2%),... 目的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统计采用WHONET 5.4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238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67株(占70.2%),尿液标本25株(占10.5%),分泌物12株(占5.0%)。科室分布主要见于神经外科46株(占19.3%),呼吸内科31株(占13.0%),ICU 23株(占9.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最高,达79.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27.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41.6%和48.8%;其余抗菌药物中,除米诺环素(29.0%)外,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在50%以上。23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23株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9.7%。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以神经外科、呼吸内科以及ICU为主,耐药性严重,并且存在泛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
4
作者 曹林 沈继录 +1 位作者 王中新 徐元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7-305,共9页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临床分离菌的构成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进行细菌耐药试验,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6软...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临床分离菌的构成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进行细菌耐药试验,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共分离病原菌5 4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共4 020株,占74.4%(4 020/5 406),革兰阳性菌1 386株,占25.6%(1 386/5 406)。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和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1 913株,占35.4%(1 913/5 406),尿液标本1 441株,占26.7%(1 441/5 406)。根据分离菌种类分类,以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占23.1%(1 247/5 40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1%(654/5 406)。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66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2.2%(166/31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462株,占该菌的80.3%(462/57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菌株745株和200株,分别占各自菌种的59.7%(745/1 247)和30.6%(200/654)。产ESBL株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屎肠球菌中检出少量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占0.2%),均分离自尿液标本。全院耐碳青霉烯类细菌共分离出1 046株,占19.3%(1 046/5 406),绝大数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保持高度敏感,其中分离出耐碳青霉烯类细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占41.1%(430/1 046)、17.4%(182/1 046)和12.0%(126/1 046)。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仍持较高耐药率。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长性趋势,应继续加强临床抗生素使用,严格把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抗生素 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汉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5
作者 李洁 程筱雯 +3 位作者 许翔 哈传博 胡文君 陶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9-623,共5页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和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为临床个体化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92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SLCO1B1和Apo...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和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为临床个体化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92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SLCO1B1和ApoE基因型,并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和中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分布。结果924例中检测出7种SLCO1B1基因亚型,分别为*1a/*1b(33.01%)、*1b/*1b(41.45%)、*1b/*15(12.34%)、*1a/*1a(7.03%)、*1a/*15(5.52%)、*15/*15(0.54%)及*5/*5(0.11%),未检测到*1a/*5、*5/*15这两种基因亚型;SLCO1B1Ⅰ类正常代谢基因型(*1a/*1a、*1a/*1b、*1b/*1b)占比最高(81.49%),SLCO1B1Ⅱ类中间代谢基因型、Ⅲ类弱代谢基因型分别占比17.86%及0.65%;检出6种ApoE基因亚型,分别为E3/E3(66.78%)、E3/E4(19.37%)、E2/E3(9.63%)、E4/E4(1.84%)、E2/E4(1.73%)及E2/E2(0.65%),其中E3大众基因型(E2/E4、E3/E3)占比最高,为68.51%;不同性别之间SLCO1B1和ApoE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徽汉族人群SLCO1B1基因分布与中国华南、华中地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西南地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徽汉族人群ApoE基因分布与华南、西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华中地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地区汉族心脑血管疾病人群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存在性别差异,却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分别以Ⅰ类正常代谢基因型和大众类基因型E3为主,说明本群体对他汀耐受剂量较高,治疗效果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O1B1 APOE 基因多态性 他汀类药物 汉族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
6
作者 唐伟 翁胜男 +4 位作者 王亚武 姚杰 李昕 周强 徐元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所分泌的细菌素(初步命名为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分离自2021—2023年安徽某医院临床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点接种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并根据药敏...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所分泌的细菌素(初步命名为garvicin 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分离自2021—2023年安徽某医院临床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点接种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表型,并根据药敏检测结果将各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划分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不同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对格氏乳球菌SHAMU-LG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antiSMASH 7.0和BAGEL4在线数据库,寻找garvicin LG6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经过大孔树脂吸附、梯度乙醇洗脱、旋转蒸发干燥和旋干物复溶,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garvicin LG6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格氏乳球菌SHAMU-LG6能够明显拮抗不同溶血表型的MSSA和MRSA。格氏乳球菌SHAMU-LG6的染色体基因组上存在garvicin LG6生物合成基因簇。格氏乳球菌SHAMU-LG6单个菌落或6 mL发酵液所分泌的garvicin LG6抗菌活性至少相当于30μg头孢西丁药敏纸片。结论Garvicin LG6能够高效杀伤不同溶血表型MSSA和MRSA,具有开发成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球菌 细菌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表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文静 储祥玲 +4 位作者 吴雨琼 张敏 储小宏 张楠 胡红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252例妊娠女性分为GDM组与对照组。根... 目的探讨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252例妊娠女性分为GDM组与对照组。根据妊娠前体质量指数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将GDM组进行分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组间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NOV/CCN3水平的差异。结果GDM组血清NOV/CCN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NOV/CCN3与妊娠前体质量、妊娠前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OV/CCN3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7,95%CI(1.020~1.179),P=0.013],且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20~1.045),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0、0.784(P<0.05)。结论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相关,参与GDM发生发展,为评估中晚期孕妇发生GDM及GDM患者妊娠结局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NOV/CCN3 妊娠结局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 被引量:39
8
作者 袁舟亮 徐元宏 +2 位作者 胡安群 杨百侠 刘海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相关参数、心肌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67例CHD患者分为心绞痛组(AP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3例);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相关参数、心肌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67例CHD患者分为心绞痛组(AP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3例);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CHD患者为住院后多次采集的急诊检验静脉血标本。分别记录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CK-MB的数值。结果 AP和AMI组的RDW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PLT、PDW、MPV、PCT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和AMI组入院首次血样测定hs-cTnT、cTnT、cTnI、CK-MB的均数及正常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AP组。AMI组入院后多次血样检测hs-cTnT、cTnT、cTnI、CK-MB结果显示:最初几天cTnI升高的倍率最大。结论 RDW增大是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血小板相关参数在CHD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有变化。仅检测cTnI的浓度变化可作为实验室诊断心肌损伤最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分布宽度 心肌肌钙蛋白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4、CA125、CA72-4、CA153、CA19-9、CYFRA21-1、TSH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评价 被引量:30
9
作者 罗兵 董秋萍 +3 位作者 李涛 徐元宏 熊自忠 肖春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癌症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妇科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癌症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妇科肿瘤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ELISA法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罗氏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中CA125、CA72-4、CA153、CA19-9、CYFRA21-1及TSH水平。结果腺癌中的HE4、CA125、CYFRA21-1、鳞癌中的HE4以及炎症反应中CA125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腺癌中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平滑肌瘤、其他肿瘤和鳞癌(P<0.05);良、恶性肿瘤中HE4和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恶性肿瘤中CYFRA21-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和正常对照,CY-FRA21-1在腺癌和炎症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CYFRA21-1有助于妇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联合检测有助于妇科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鳞癌 腺癌 平滑肌瘤 炎症反应 妇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颖 陈任 +5 位作者 秦侠 李磊 任于果 杨佰霞 陈若陵 胡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在安徽省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及痴呆症队列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eriatric Mental State Schedule,GMS)对≥65岁的老年人(n=1757)进行了访谈,抑郁...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在安徽省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及痴呆症队列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eriatric Mental State Schedule,GMS)对≥65岁的老年人(n=1757)进行了访谈,抑郁症由与GMS相配套的计算机诊断系统(Automated Geriatric Examination for Computer Assisted Taxonomy,AGECAT)进行诊断。使用标化率进行城乡患病率的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城市社区667人,农村社区1090人;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0%(95%CI:1.64%~5.57%)和6.24%(95%CI:4.67%-7.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居、担心子女、自评生活一般、与朋友交流(每月1次)和负性事件数(≥2件,近两年)是城市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如独居OR(95%CI):8.63(1.76~42.45),均P〈0.05];担心子女、自评健康一般、有宗教信仰、从不与亲人交流、与邻居交流和负性事件数(i〉2件,近两年)是农村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如担心子女OR(95%CI):2.90(1.34—6.27),均P〈0.05]。结论:农村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高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相关因素多于城市社区;担心子女和近两年负性事件发生数量(I〉2)是城乡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共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城乡社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症链球菌属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监测
11
作者 李亚娟 刘婷婷 +1 位作者 黄颖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29,共6页
目的研究近几年缓症链球菌属(SMG)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耐药特点以及临床致病风险和趋势。方法收集50例来自SMG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质谱(MALDI-TOF MS)鉴定菌株;抗生素敏感性通过最小抑菌浓度... 目的研究近几年缓症链球菌属(SMG)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耐药特点以及临床致病风险和趋势。方法收集50例来自SMG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质谱(MALDI-TOF MS)鉴定菌株;抗生素敏感性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试验;通过统计软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综合分析。结果通过质谱鉴定出血流感染中SMG的5种菌株,分别是口腔/缓症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戈登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副血链球菌。这些SMG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低。另外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等实验室指标是SMG血流感染患者常见的血液学变化。在SMG菌血症中,戈登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口腔/缓症链球菌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心肌疾病风险因素使前两者更加盛行。口腔/缓症链球菌菌血症更多是发生在肾脏移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中。结论在本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治疗SMG的最佳选择。系统发育上相近的SMG各菌种在血流感染患者中表现出不同流行率和临床疾病的风险,SMG引起菌血症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属 感染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耐药率 风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洁 程筱雯 +1 位作者 汪波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4-788,共5页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在不同人群之间基因表型差异与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为冠心病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244例安徽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在不同人群之间基因表型差异与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为冠心病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244例安徽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并比较与其他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和不同民族之间CYP2C19基因分布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CYP2C19*1、CYP2C19*2和CYP2C19*3 3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0.66%、31.76%和7.58%;快代谢型(*1/*1)92例,发生率37.7%,中间代谢型112例(*1/*2、*1/*3),发生率45.91%,慢代谢型40例(*2/*2、*2/*3、*3/*3),发生率16.39%。不同性别之间基因型及代谢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徽汉族冠心病人群与健康汉族人群代谢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快代谢型(P<0.05)及中代谢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在快、中、慢代谢型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汉族冠心病人群CYP2C19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与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及各民族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差异,以中快代谢型为主,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汉族 氯吡格雷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tin和RSL3诱导肝癌铁死亡体外模型的构建
13
作者 朱欣悦 任俏慧 +5 位作者 臧艳 周心怡 姚骏骁 王莲子 沙旭栋 李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618,共8页
目的运用浓度倍增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和RAS选择性致死分子3(RSL3)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并构建体外肝癌铁死亡模型,为开发针对肝癌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度倍增的Erastin(0~40μmol/L)和RSL3(0~10μmol/L)分别干预对数生... 目的运用浓度倍增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和RAS选择性致死分子3(RSL3)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并构建体外肝癌铁死亡模型,为开发针对肝癌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度倍增的Erastin(0~40μmol/L)和RSL3(0~10μmol/L)分别干预对数生长期肝癌细胞(HCCLM3、HepG2、Hep3B、Huh7和PLC/PRF/5),24 h后运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半抑制浓度(IC_(50)),选择对诱导剂敏感的肝癌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光镜下观察诱导剂对细胞状态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技术和流式细胞术验证体外铁死亡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在5种肝癌细胞中,Huh7、Hep3B和HepG2细胞对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和RSL3较为敏感,HCCLM3和PLC/PRF/5对Erastin和RSL3不敏感,当Erastin和RSL3的浓度达最大时,存活率仍有65%以上。因此,选择Huh7、Hep3B和HepG2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分别按照Erastin和RSL3浓度梯度干预肝癌细胞,与对照组比较,铁死亡标志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量随着Erastin和RSL3的浓度依赖性下调。在Huh7、Hep3B和HepG2细胞中,分别用10μmol/L和20μmol/L Erastin作用24 h后脂质活性氧(R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在Huh7细胞中,分别用0.5μmol/L和1μmol/L RSL3作用24 h后的脂质R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在Hep3B和HepG2细胞中,分别用1μmol/L和2μmol/L RSL3作用24 h后的脂质R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结论Huh7、Hep3B和HepG2细胞对Erastin和RSL3敏感性高。10μmol/L Erastin作用24 h处理Huh7、Hep3B和HepG2细胞是体外模拟Erastin诱导肝癌铁死亡的良好模型;0.5μmol/L RSL3作用24 h处理Huh7细胞以及1μmol/L RSL3作用24 h处理Hep3B和HepG2细胞是体外模拟RSL3诱导肝癌铁死亡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Erastin RSL3 铁死亡 体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和NK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孙鑫 刘业海 郑美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性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PTC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性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PTC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评估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 HC)和PT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和NK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对比Treg细胞的表型(ICOS、PD-1、Lag3)和IL-10分泌能力;分析NK细胞效应功能(TNF-α、IFN-γ、Granzyme B、Perforin)的改变;流式微球阵列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分析Treg细胞和NK细胞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PTC组织中炎细胞浸润水平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与HC相比,PTC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百分比[(6.86±3.10)%]和绝对计数[(4.97±2.82)×10^(6)个/mL]明显增加,且分泌IL-10的能力[(7.18±3.57)%]增强,并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有关;相反,PTC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百分比[(16.56±8.44)%]和绝对计数[(3.29±3.12)×10^(6)个/mL]降低,效应功能下降;PTC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值(2.49±1.60)下降,且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4,r=-0.625);PTC患者血清中IL-10的浓度升高[(1.30±1.09) pg/mL],并与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TC患者经1,25-(OH)_(2)-D_(3)治疗后,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百分比[(7.01±2.13)%]和绝对计数[(4.27±1.62)×10^(6)个/mL]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1.27±0.09) pg/mL]明显下降,而循环NK细胞的百分比[(20.6±6.72)%]和绝对计数[(5.63±2.93)×10^(6)个/mL]显著增加。结论 PTC患者呈明显的免疫抑制状态,Treg细胞与NK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与PT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提示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TREG细胞 NK细胞 IL-10 1 25-(OH)_2-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汉族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1-17多态性分布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帮强 徐元宏 +1 位作者 陈影 周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17多态性分布特点,为临床进行血小板相容性输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50例健康安徽汉族献血者,分别采集2 ml全血提取DNA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方法进行HPA... 目的研究安徽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17多态性分布特点,为临床进行血小板相容性输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50例健康安徽汉族献血者,分别采集2 ml全血提取DNA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方法进行HPA1-17基因分型。结果安徽汉族人HPA-1 a、2 a、3 a、4 a、5 a、6 a、15 a基因频率分别为0.996 6、0.880 0、0.626 7、0.996 6、0.970 0、0.953 3、0.483 3;HPA-1 b、2 b、3 b、4 b、5 b、6 b、15 b基因频率分别为0.003 4、0.120 0、0.373 3、0.003 4、0.030 0、0.046 7、0.516 7;HP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a、16 a、17 a基因频率为1.000 0;HPA-7 b、8 b、9 b、10 b、11b、12 b、13 b、14 b、16 b、17 b未在本次调查中检出。结论安徽汉族人群HPA1-17多态性分布显示出自身特点,HPA-2、HPA-3、HPA-15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基因分型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2年某医院大肠埃希菌耐药谱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储洁 周强 王中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6-487,共2页
目的了解1999年2月~2002年7月间某医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细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ESBLs检测采用纸片确... 目的了解1999年2月~2002年7月间某医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细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ESBLs检测采用纸片确证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 336株,以尿液标本所占比例最高,为68.1%;1999~2002年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17.6%、24.5%、28.7%、26.7%.4年来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且从1999年的76%和54%,到2002年的93%和80%,呈逐渐上升趋势;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低于45%.结论 4年来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治疗可选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希菌属 Β-内酰胺酶类 β内酰胺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检验及合并感染分析
17
作者 徐元宏 胡发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806-806,共1页
梅毒检验及合并感染分析徐元宏1胡发珍2作者单位: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合肥2300222安徽省无为县医院检验科238300为了探讨本地区梅毒感染及合并感染情况,收集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0年~1... 梅毒检验及合并感染分析徐元宏1胡发珍2作者单位: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合肥2300222安徽省无为县医院检验科238300为了探讨本地区梅毒感染及合并感染情况,收集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0年~1995年151例梅毒病人的资料,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并发症 感染 调查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球菌检验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曹林 沈继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隐球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真菌,其中包括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等变种。新生隐球菌可引起条件致病性感染,其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AIDS患者、器官移植后患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等。
关键词 隐球菌 检验方法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组学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盛大平 汪雅婷 +5 位作者 乐建军 张艳丽 江鑫垚 李玉锋 王欣 李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K^(+)、Na^(+)、Ca^(^(2+))、Fe^(^(2+))、Mg^(^(2+))含量变化,并研究其与心肌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3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依据入院时或体...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K^(+)、Na^(+)、Ca^(^(2+))、Fe^(^(2+))、Mg^(^(2+))含量变化,并研究其与心肌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3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依据入院时或体检时收集的抽血样本进行临床生化分析,比较两组间血清K^(+)、Na^(+)、Ca^(2+)、Fe^(2+)、Mg^(2+)含量,采用判别方程、主成分分析法(PCA),判断分析哪种金属离子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大。结果表明,AMI患者的血清中Ca^(2+)和Fe^(2+)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血钙、铁水平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判别分析,获得判别函数式。将血清中K^(+)、Na^(+)、Ca^(2+)、Fe^(2+)、Mg^(2+)的数据代入进行PCA,绘制并分析PCA载荷因子图,可以判断发现Fe^(2+)对于诊断的价值最大。AMI患者的血清中Ca^(2+)和Fe^(2+)含量较低,同时Ca^(2+)和Fe^(2+)对于诊断心肌梗死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金属组学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伟 冷贵云 +4 位作者 高菊 王亚武 姚杰 周强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5-1542,共8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不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IHP)的微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三点接种法检测溶血表型,共纳入11株新型SIHP和33株随机匹配的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H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新型SIHP和SCHP的耐药特征,冻干...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不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IHP)的微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三点接种法检测溶血表型,共纳入11株新型SIHP和33株随机匹配的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H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新型SIHP和SCHP的耐药特征,冻干兔血浆检测凝固酶活性,玻片法检测触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溶血素基因mRNA水平,微孔板法检测红细胞毒性,微孔板成膜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微量培养法监测生长曲线。结果与SCHP相比,新型SIHP的hla、hlb、hlc和hld四种溶血素基因表达谱不同;新型SIHP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更高;新型SIHP不仅具有更强的溶血毒性、血浆凝固酶活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而且对数期生长更快。结论新型SIHP的微生物学特征有别于SCHP,耐药性和致病性更强,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素 溶血表型 微生物学特征 耐药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