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发性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
1
作者 朱宏梅 胡安妮 +4 位作者 张萍 杜华 韩江英 荚娟华 胡雨航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6-701,共6页
目的:汉化继发性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Secondary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SPTGI),并在临床护士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为评估我国护士的继发性创伤后成长水平提供测量工具。方法:基于Brislin翻译模型,通过正译、回译、文化调试和预... 目的:汉化继发性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Secondary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SPTGI),并在临床护士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为评估我国护士的继发性创伤后成长水平提供测量工具。方法:基于Brislin翻译模型,通过正译、回译、文化调试和预调查对SPTGI进行汉化。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8月选取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54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中文版SPTGI包括4个维度,12个条目。量表的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75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49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9,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93~0.881,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83。结论:中文版SPTGI在临床护士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估国内临床护士继发性创伤后成长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创伤后成长 量表汉化 信度 效度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8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的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吕银 孔令玲 杨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1 518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患者分别为161例及94例,对不同年代、年龄及病期的发生率分别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1 518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患者分别为161例及94例,对不同年代、年龄及病期的发生率分别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10.61%及6.20%。1993年2月~2000年12月、2001年1月~2005年12月及2006年1月~2009年7月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0岁、40~60岁及>60岁的3个年龄段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病期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常规放疗方法、优化治疗计划、尽量减少膀胱和直肠的照射体积和照射剂量、降低分次剂量等是预防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蒋俊 权循凤 +1 位作者 洪浩 李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2-394,共3页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3野计划即可使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治疗靶区得到足够的照射剂量,但均匀性及适形度差,5野计划可使靶区获得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可作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加量 调强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海燕 徐芸 +3 位作者 张帆 王芳 王天霞 张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日间病房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肿瘤营养管理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结果干预后,出...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日间病房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肿瘤营养管理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结果干预后,出院时、出院3个月两组PG-SG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住院时间和营养干预依从性显著短于和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营养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医院、社区、家庭 营养管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日间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段食管癌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林 洪浩 +2 位作者 唐虹 汪志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9-731,共3页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常规三野放疗与三维适形(3DCRT)、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OAR)剂量学的影响。方法4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行模拟定位,CT扫描成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三维重建并勾画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OAR。40例...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常规三野放疗与三维适形(3DCRT)、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OAR)剂量学的影响。方法4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行模拟定位,CT扫描成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三维重建并勾画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OAR。40例均做常规放疗(前垂直野、后两等中心野)、3DCRT和调强计划。评估、优化后比较3种计划对OAR剂量学的影响。结果常规三野放疗和3DCRT、调强放疗分别为:脊髓Dmax和心脏V50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之间V5~V10的比较,除了V10在3D和IMRT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中段食管鳞癌长度4~7cm放射治疗,常规三野放疗与3DCRT、调强放疗对OAR剂量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相同的野同等的剂量照射情况下,调强放疗对OAR的影响明显比常规3DCRT放疗方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适形/副作用 放射疗法 强调适形/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婧 高劲 +3 位作者 肖亮 王芬 金问森 熊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亚群的变化,探讨该变化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183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后的外周血,其中66例行免疫功能检测,117例行调节性T(Treg)细胞检测。结果 IMRT可降...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亚群的变化,探讨该变化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183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后的外周血,其中66例行免疫功能检测,117例行调节性T(Treg)细胞检测。结果 IMRT可降低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总数、CD3^+T细胞、CD4^+辅助性T(Th)细胞、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以及B细胞的百分比,而CD8^+抑制性/细胞毒性T(Ts/Tc)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百分比升高,CD4^+/CD8^+比值降低。结论 IMRT可降低淋巴细胞总数,并引起细胞亚群的再分布,在IMRT的过程中和结束的早期给予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利于免疫平衡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肿瘤 淋巴细胞 放射治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辅助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汪青松 杨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86-3889,共4页
目的:比较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辅助放疗和同步放化疗对FIGOII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9例FIGOIIB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74例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手术组),145例接受同步... 目的:比较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辅助放疗和同步放化疗对FIGOII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9例FIGOIIB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74例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手术组),145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组),比较两组复发率、病死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复发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均P〉0.05)。手术组患者3。4级急性胃肠道反应和3~4级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放疗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联合辅助放疗与同步放化疗对FIGOIIB宫颈癌患者的疗效相当,但同步放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IIB期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p53腺病毒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冬娟 杨林 +1 位作者 陈象逊 汪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78,共5页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强放疗联合p53基因治疗)21例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25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每周1次,...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强放疗联合p53基因治疗)21例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25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每周1次,两组患者放疗剂量和放疗方法相同,治疗结束2个月后,复查评估治疗疗效;并于放疗前后刷取宫颈细胞,行DNA倍体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宫颈细胞DNA指数≥2.5的细胞个数。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13例(61.9%),部分缓解(PR)6例(28.6%),有效率90.5%;对照组CR 7例(28%),PR 9例(36%),有效率64.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A倍体定量分析放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33)。结论影像学及DNA倍体定量分析结论一致,提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独放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教成 王凡 +3 位作者 孔令玲 吴黎明 张琨龄 张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16例鼻咽癌随机分为基因治疗联合放疗组(治疗组,8例)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8例)。治疗组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6周。两组放疗方案一致。...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16例鼻咽癌随机分为基因治疗联合放疗组(治疗组,8例)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8例)。治疗组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6周。两组放疗方案一致。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CT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率较对照组高(87.5%vs37.5%,P=0.019)。治疗组有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低热,未见其他毒副反应。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疗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靶向沉默xrcc3基因对鼻咽癌细胞放疗增敏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小龙 徐继飞 +5 位作者 李文玉 方为扬 赵振峰 仲飞 王凡 童铸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661,共6页
目的探讨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3(XRCC3)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不同放疗剂量下鼻咽癌细胞CNE2的存活分数,并计算放疗增敏比(SER);流式细胞仪通过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探讨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3(XRCC3)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不同放疗剂量下鼻咽癌细胞CNE2的存活分数,并计算放疗增敏比(SER);流式细胞仪通过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免疫荧光染色下观察放疗前后DNA的损伤。结果沉默xrcc3基因能够降低CNE2细胞放疗后的存活分数,SER=1.232 3;提高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并增加细胞凋亡蛋白断裂带的产生;增加射线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修复聚焦点的形成。结论 XRCC3可以通过降低鼻咽癌细胞放疗后DNA的损伤及细胞凋亡,从而增加鼻咽鳞癌细胞对放疗的抵抗,xrcc3可能作为一个提高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靶向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XRCC3 放疗 凋亡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价值
11
作者 杨林 施开德 +2 位作者 朱际飚 吴黎明 杨家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疗效。方法50例术后患者(其中根治术19例、改良根治术31例)在术后2月内进行放疗。设野包括内乳区野、腋—锁联合野、胸壁野,计划靶区剂量为50Gy。结果3年、5年生存率及3年复发率:根治...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疗效。方法50例术后患者(其中根治术19例、改良根治术31例)在术后2月内进行放疗。设野包括内乳区野、腋—锁联合野、胸壁野,计划靶区剂量为50Gy。结果3年、5年生存率及3年复发率:根治术+放疗组分别为94.7%(18/19),77.7%(7/9),15.7%(3/19);改良根治术+放疗组分别为90%(28/31),65.3%(17/26),19.3%(6/31)。复发部位以胸壁多见。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术后应积极采用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手术 手术后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on-rail图像引导技术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梦熙 王凡 +1 位作者 董东 陈香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比较滑轨CT(CT-on-rail)和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两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并比较不同图像匹配方式对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对16例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周行1次EPID和CT扫描并进行图像配准,得出X、Y、... 目的比较滑轨CT(CT-on-rail)和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两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并比较不同图像匹配方式对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对16例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周行1次EPID和CT扫描并进行图像配准,得出X、Y、Z 3个线性方向的误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种IGRT方法进行比较;滑轨CT组分别有灰度、轮廓和骨性标志模式,观察3种配准方式对摆位精度的影响。结果 CT和EPID配准的X、Y、Z三维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配准组中通过3种配准方法得出,X轴、Z轴图像匹配采用灰度模式比轮廓和骨性标志模式精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轴上灰度模式和轮廓模式精度高于骨性标志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on-rail系统进行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比基于EPID系统进行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精度高;在使用滑轨CT进行肺癌图像引导放疗时,建议首选灰度模式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轨CT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引导宫颈癌体外自适应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宁 王凡 +1 位作者 童铸廷 吴黎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9-701,共3页
收集6例符合治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西门子的Artiste自适应放疗系统行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进行图像采集并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分别比较3组计划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结果显... 收集6例符合治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西门子的Artiste自适应放疗系统行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进行图像采集并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分别比较3组计划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结果显示在放疗过程中,治疗靶区体积逐渐缩小,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直肠位置变化较大,其中以头脚方向最为明显;膀胱、直肠的V40、V45、V50在3组计划中依次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宫颈癌体外离线式自适应放疗可根据图像反馈信息调整计划,对治疗靶区影响较小,但对膀胱、直肠等重要正常器官组织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自适应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毒灵对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放疗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为扬 李越 +3 位作者 盛蕾 崔珍珍 仲飞 童铸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7期728-733,共6页
目的:研究蟾毒灵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使用CCK-8方法测定Kyse150细胞株中蟾毒灵的IC50值。通过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拟合L-Q曲线,求得细胞存活分数(SF2)和放疗增敏比(SER)。并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Western ... 目的:研究蟾毒灵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使用CCK-8方法测定Kyse150细胞株中蟾毒灵的IC50值。通过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拟合L-Q曲线,求得细胞存活分数(SF2)和放疗增敏比(SER)。并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Western blot测定蟾毒灵对放射诱导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凋亡的影响。最后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剂量蟾毒灵对放疗敏感性影响的变化。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蟾毒灵在Kyse150细胞株中的IC50值为129.1 nmol/L(95%CI:105.2-158.6)。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拟合的L-Q曲线显示蟾毒灵可显著降低放疗后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且蟾毒灵对Kyse150放疗增敏比(SER)=1.463。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蟾毒灵可提高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并显示蟾毒灵对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放疗增敏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蟾毒灵在食管癌Kyse150细胞株中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且该作用为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食管癌 放疗敏感性 线性二次模型 放疗增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在肺癌治疗中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金梅 王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7-249,共3页
收集6例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每完成10次分次治疗后,重新扫描、设计计划,并将新计划应用于下一阶段治疗。经过3个阶段放疗后,肿瘤体积缩减(65.59±17.09)%。3种计划中肿瘤靶区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适应放疗计划(ART)与调强放... 收集6例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每完成10次分次治疗后,重新扫描、设计计划,并将新计划应用于下一阶段治疗。经过3个阶段放疗后,肿瘤体积缩减(65.59±17.09)%。3种计划中肿瘤靶区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适应放疗计划(ART)与调强放疗(IMRT)相比,全肺V20、V30、肺平均剂量(MLD)分别减少2.01%、2.66%、241.78c Gy(P=0.005、0.039、0.026);ART2同ART1相比,全肺V20、V30、MLD分别减少3.21%、2.97%、288.64 c Gy(P=0.005、0.013、0.046)。患侧肺V20、V30、ML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侧肺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的V50和Dmean、食管的V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1与IMRT、ART2与ART1相比,食管的Dmean平均分别减少261.98 c Gy(P=0.002)、300.43 c Gy(P=0.008)。脊髓的D2%和Dmean也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放疗 肺癌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施林心 王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4-1517,共4页
对7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西门子ARTISTE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系统进行治疗规划,患者均采用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作为IMRT组),放疗10次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第2次CT断层扫描,并以此重新勾画靶区设计新的... 对7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西门子ARTISTE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系统进行治疗规划,患者均采用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作为IMRT组),放疗10次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第2次CT断层扫描,并以此重新勾画靶区设计新的计划(ARTl);第21次后进行第3次CT断层扫描,并以此重新勾画靶区设计新的计划(ART2)。治疗结束后进行第4次CT断层扫描。分别比较3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及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和腮腺体积都明显缩小,并且两侧腮腺的外侧界向中心平均位移为4.5(1.6~9.2)mm。3种计划的肿瘤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MRT相比,ART1左右侧腮腺平均剂量分别减少了0.42Gy(1.68%)(P=0.019)和0.79Gy(3.04%)(P=0.013),ART2相对于ART1,左右腮腺平均剂量再次减少分别为0.86Gy(3.50%)(P=0.001)和1.04Gy(4.13%)(P=0.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自适应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散对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梦丽 饶先玥 +1 位作者 方婧 汪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7-802,共6页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散对体外神经细胞、小鼠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中,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大豆磷脂散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和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细胞(PC12)的细胞毒性作用;NO测定实验分析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散对体外神经细胞、小鼠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中,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大豆磷脂散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和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细胞(PC12)的细胞毒性作用;NO测定实验分析不同浓度大豆磷脂散对BV2细胞分泌NO水平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大豆磷脂散对PC12细胞突触生长活性作用;动物实验部分,利用东莨菪碱小鼠模型模拟小鼠认知功能障碍,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东莨菪碱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及神经细胞密度。结果大豆磷脂散在浓度为1000μg/ml以下时,对BV2细胞和PC12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大豆磷脂散预处理的BV2细胞NO分泌量明显降低(P<0.01),PC12细胞的神经突生长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豆磷脂散显著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减轻海马齿状回(DG)、锥体细胞区3(CA3)、锥体细胞区1(CA1)神经元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密度(P<0.001)。结论大豆磷脂散通过从细胞水平上减轻神经炎症、促进神经突生长,改善认知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组织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散 神经炎症 促神经突生长 学习记忆 海马损伤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N3在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邦捷 王欣仪 +3 位作者 杨祎品 李海文 邵伟 顾康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4-1957,1966,共1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肿瘤分期预后和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CCLE、ICGC和GTEx数据库评估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特征;采用GEPIA2平台和Kaplan-Meier法分别评估CDKN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肿瘤分期预后和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使用TCGA、CCLE、ICGC和GTEx数据库评估CDK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特征;采用GEPIA2平台和Kaplan-Meier法分别评估CDKN3对肿瘤病理分期和生存预后的影响;采用TIMER平台评估CDKN3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影响,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探讨CDKN3对免疫检查点和免疫治疗关键预测指标的影响。GeneMANIA构建CDKN3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以及基因本体(GO)数据库富集分析CDKN3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通过转染CDKN3 siRNA验证CDKN3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DKN3在肿瘤中普遍高表达。CDKN3的高表达通常与较晚的病理分期和不良的生存预后相关。CDKN3表达水平与绝大部分免疫检查点呈负相关,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MSI)和碱基配对修复(MMR)基因呈正相关。CDKN3与细胞周期、细胞衰老和p53信号通路等相关。此外,EdU染色、JC-1染色、Transwell和Wound Healing实验证实CDKN3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其凋亡。结论CDKN3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期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特征密切相关,是一种潜在的肿瘤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辅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N3 肿瘤 泛癌分析 预后评估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汪红艳 孔令玲 +1 位作者 王凡 童铸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合生存及不良反应分析来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从中探讨适合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或放化联合治疗的初治≥70岁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共143例,...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合生存及不良反应分析来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从中探讨适合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或放化联合治疗的初治≥70岁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共143例,放疗剂量50~66Gy(中位剂量60Gy),1.8~2.0Gy/次,5~6次/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Logrank法检验差异并作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作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3%,全组中位OS为18个月,中位PFS为13个月。老年组照射剂量DT≥60Gy较〈60Gy有着更好的总生存,5年OS15%vs0%(P=0.001)。中位PFS为23个月vs14个月。多因素分析,肿瘤分期、放疗剂量、有无合并症、吸烟与否是老年食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组的OS和PFS较单纯放疗组有提高,然是否化疗非老年食管癌独立预后因素。老年食管癌接受照射剂量≥60Gy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更优于〈60Gy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疗法 老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M在胃癌病人营养不良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文成 张帆 +4 位作者 牛励 邱悦 尹正良 赵泽玉 周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4-331,共8页
目的:评估全球(营养)领导人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共识(GLIM)诊断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的准确性以及其对胃癌病人术后远期生存的预后价值,并建立包含GLIM共识的胃癌病人术后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因胃癌行胃切除... 目的:评估全球(营养)领导人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共识(GLIM)诊断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的准确性以及其对胃癌病人术后远期生存的预后价值,并建立包含GLIM共识的胃癌病人术后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因胃癌行胃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理信息和生存随访资料,采用GLIM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进行营养评定,采用Cohen’s kappa系数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GLIM营养不良病人的累积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进行Log Rank检验统计分析。采用LASSO和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曲线(DCA)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3个方面验证该模型的性能。结果:根据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31.4%(312例)的胃癌病人合并有营养不良,其中10.6%(105例)的病人为重度营养不良(2期),20.8%(207例)的病人为中度营养不良(1期)。GLIM和PG-SGA诊断胃癌合并营养不良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0.691,P<0.001)。胃癌合并营养不良术后生存时间(OS)较营养正常组短(营养不良组中位OS为45.2月,营养正常组中位OS未达到,P=0.0025)。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晚(II和III)、年龄≥70岁和GLIM营养不良是胃癌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反,根治性切除是胃癌术后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对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GLIM标准不仅可以准确诊断胃癌病人营养不良及其程度,而且可用于预测胃癌术后生存情况。包含GLIM标准的胃癌术后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营养不良 GLIM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