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楠 孙耕耘 张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上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CE2的表达。结果RT-PCR法从细胞总RNA中检测出ACE2的扩增条带;用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上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CE2的表达。结果RT-PCR法从细胞总RNA中检测出ACE2的扩增条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PMVEC蛋白提取液,可见ACE2的蛋白印迹条带;免疫组化法显示ACE2免疫组化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的胞膜和胞浆。结论从核酸和蛋白水平证实了大鼠PMVEC可以表达ACE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的胞膜和胞浆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大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脓毒症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玉 张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评价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脓毒症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组(A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B组)。分别比较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停留时间、呼吸机和抗生素治疗时间;并... 目的评价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对脓毒症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内营养组(A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B组)。分别比较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停留时间、呼吸机和抗生素治疗时间;并检测第1天和第7天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量,同时计算当天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结果 A组ICU停留时间、呼吸机和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较B组显著改善(P<0.05)。A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较B组无显著改善。结论静脉谷氨酰胺双肽增强的肠内营养与标准肠内营养比较,能改善营养指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谷氨酰胺双肽增强的肠内营养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脓毒症营养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双肽 脓毒症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镜泉 张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伴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依伴或不伴LVH将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Ig、C3以及CD3、CD4和CD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伴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依伴或不伴LVH将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Ig、C3以及CD3、CD4和CD8水平测定,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伴LVH组与高血压不伴LVH组比较CD8水平显著下降(P<0·01),Ig、C3、CD4及CD4/CD8明显升高(分别P<0·001,P<0·01,P<0·01和P<0·001)。而IgA、IgM、CD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伴LVH患者存在显著的IgG、C3、CD4及CD8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免疫学 肥大 左心室 免疫球蛋白类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云 郝丽 +1 位作者 潘梦舒 丁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DN组(B组)与TWP治疗组(C组)。B、C组分别给予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后观察24 h尿蛋白排泄量(UA...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DN组(B组)与TWP治疗组(C组)。B、C组分别给予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后观察24 h尿蛋白排泄量(UAER);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检查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组UAER明显增高(P<0.01),肾脏皮质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球、小管间质、足细胞病变明显。与B组比较,C组UAER明显减少(P<0.01);肾脏皮质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增高,肾小球、小管间质、足细胞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TWP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与上调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及改善足细胞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秦克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血必净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分别比较两组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血必净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分别比较两组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发生肺纤维化比例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人数较常规治疗组少,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常规治疗组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比例为10/30,血必净治疗组为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死亡人数9例,死亡率30.0%,血必净治疗组死亡人数6例,死亡率17.1%,较常规治疗组死亡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APP)能降低死亡率,以及肺纤维化、MOF的发生率。加用血必净治疗能起到保护重要脏器、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目的,是临床有效救治APP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肺纤维化/中药疗法 多器官功能衰竭/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807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6
作者 程景林 王爱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人员的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多态性分析:①碘化钾法提取人基因组DNA;②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③酶切...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人员的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多态性分析:①碘化钾法提取人基因组DNA;②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③酶切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紫外灯下检测酶切结果。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TT+TC基因型携带者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甘油三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①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T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遗传性危险因素。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血清甘油三脂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遗传 脑梗塞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