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雪 朱晶 +3 位作者 崔李娜 吴胜伍 迟晨汝 韩江英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心脏康复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心脏康复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心脏康复依从性评价量表、心脏健康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量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总分为(28.78±1.87)分,高于对照组的(26.87±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心脏健康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增强其心脏康复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健康教练技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朝龙 史学功 +4 位作者 张成鑫 梁有峰 肖洁 盛哲 张定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早期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该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行经心尖途径TAVR植入J-Valve人工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分为单纯主动脉瓣...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早期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该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行经心尖途径TAVR植入J-Valve人工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分为单纯主动脉瓣狭窄组(AS组,n=20)、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组(AR组,n=37)和主动脉瓣狭窄并发反流组(AS&AR组,n=28)。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量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 V_(max))、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AV PG_(mean))和瓣周漏(PVL)宽度等参数评估心脏及人工瓣膜功能,并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J-Valve人工瓣膜。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和冠心病史等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AS组和AS&AR组患者AV V_(max)及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AS组患者LVEF和LVFS增大(P<0.05),AV V_(max)和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LVEDV和LVESV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AS&AR组患者LVEDV、LVESV、AV V_(max)和AV PG_(mean)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3组患者LVEDV、LVESV、IVST和LVPWT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AS组和AS&AR组患者AV V_(max)及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AV PG_(mean)减小(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行永久起搏器植入3例(AS组2例,AR组1例),脑卒中1例(AS组1例),PVL 13例(AS组4例,AR组5例,AS&AR组4例)。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定量评估心尖途径TAVR术后早期心脏功能变化及人工瓣膜功能状态,为评价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尖途径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中灌注流量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洋 葛圣林 +1 位作者 高晴云 葛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92-3794,共3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中流量大小对酸碱度,尿量以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灌注流量。方法选择4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高流量组(20例)和低流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_1),体外循环开始(T_2),主动脉阻断5 min(...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中流量大小对酸碱度,尿量以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灌注流量。方法选择4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高流量组(20例)和低流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_1),体外循环开始(T_2),主动脉阻断5 min(T_3),恢复温度5 min(T_4),主动脉开放5min(T_5)体外循环结束5 min(T_6)6个时间点的脑氧饱和度数值并记录T_1,T_3,T_4,T_54个时点的乳酸,BE数值及尿量。结果体外循环开始T_2点的脑氧饱和度略低于麻醉诱导后T_1点。T_4点脑氧饱和度略高于T_3点,乳酸值、BE绝对值略低于T_3。T_5点的脑氧饱和度高于T_4点乳酸值、BE绝对值低于T_4点。高流量组在T_3、T_4、T_5点的脑氧饱和度高于低流量组;而乳酸值和BE绝对值低于低流量组。结论高流量组可以增高脑氧饱和度降低血液乳酸,维持平衡的酸碱度,增加肾脏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体外循环 灌注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脱细胞兔主动脉制备人工小血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如杰 周广东 +3 位作者 王建博 翁光东 雷东 龚文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4-820,共7页
目的·探讨氟化脱细胞兔主动脉作为组织工程人工小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联合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SD)、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DNA酶、RNA酶等对获取的兔... 目的·探讨氟化脱细胞兔主动脉作为组织工程人工小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联合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SD)、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DNA酶、RNA酶等对获取的兔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分别对脱细胞组和未脱细胞组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Masson染色、Verhoff-von Gieson染色,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鉴定脱细胞效果,观察脱细胞血管形态学变化。使用脱细胞后的兔主动脉作为动脉化人工小血管支架,利用液体全氟化碳涂层修饰脱细胞小血管内膜(氟化组)制备一种新型人工小血管,并对其特征基团进行定性且定量测定。观察血管内表面液体消散时间和液体在45°倾斜血管表面的流动情况来分析血管的疏水性。将脱细胞组和氟化组的血管置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后孵育,在电镜下观察,评估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性能。取未脱细胞组、脱细胞组以及氟化组的兔主动脉连接上球囊扩张压力泵进行爆破压力测试。结果·对血管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联合脱细胞法可以有效去除细胞并保留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且在电镜下内膜并未出现破损。对3组进行压力爆破测试,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疏水性测试中,水滴在氟化组内膜上停留的时间超过5 min,且在45°斜板上未留下明显水迹。在血小板黏附性试验中,脱细胞组内膜聚集活化了血小板,而氟化组则得到抑制。结论·联合脱细胞法可使脱细胞血管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物理稳定性,氟化涂层可使血管具有抗凝血性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 组织工程 小血管 内膜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性生长因子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杨振 文志 +2 位作者 江石 龚文辉 葛圣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4-779,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明确MYDG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成管能力的作用。方法新鲜种鸡蛋孵化7 d选择其中发育正常鸡胚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低剂量MYDGF组、中剂量MYDG... 目的观察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明确MYDG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成管能力的作用。方法新鲜种鸡蛋孵化7 d选择其中发育正常鸡胚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低剂量MYDGF组、中剂量MYDGF组、高剂量MYDGF,每组各10枚。通过气室分别向各组加入30μl样品(低、中和高剂量MYDGF组为溶于PBS中浓度分别为10、100和500 ng/ml的MYDGF溶液)。2 d后拍照记录CAM血管生长情况,利用计算机软件IPP 6.0分析血管生成面积(VA)与CAM面积并计算两者之比(VA/CAM)。体外培养HUVEC,用CCK-8法检测MYDGF对HUVEC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成管实验检测MYDGF对HUVEC成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血管交叉点数(VN)分别为PBS组(20.80±2.49)个,中剂量MYDGF组(27.60±3.17)个,高剂量MYDGF组(28.60±3.27)个,中剂量MYDGF组、高剂量MYDGF组分别与PBS组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VA/CAM值分别为PBS组(23.53±1.96)%,中剂量MYDGF组(27.87±3.10)%,高剂量MYDGF组(29.26±2.73)%,中剂量MYDGF组、高剂量MYDGF组分别与PB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YDGF(100 ng/ml)可促进HUVEC增殖(P<0.05)、成管(P<0.05)的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YDGF可促进CAM血管新生,增强HUVEC细胞的增殖及成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性生长因子 鸡胚尿囊膜血管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的可读性评价
6
作者 李星 杨文娟 +2 位作者 李冰艳 刘敏 谢伦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0-855,共6页
目的 评价我国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的可读性水平,为推荐、修订和开发高可读性的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以“糖尿病”为检索词在百度、360和搜狗3大搜索引擎中检索,筛选包含糖尿病健康信息的网页。8名评价者使... 目的 评价我国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的可读性水平,为推荐、修订和开发高可读性的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以“糖尿病”为检索词在百度、360和搜狗3大搜索引擎中检索,筛选包含糖尿病健康信息的网页。8名评价者使用《网络健康信息可读性评价工具》评价网页可读性。采用R4.1软件计算Fleiss'kappa系数以评定评价者间信度,Microsoft Excel 2016分析评价结果。结果 共纳入74个糖尿病健康信息网页,可读性得分范围为0.25~0.72分,均值为(0.49±0.16)分,其中15个(20.27%)网页的可读性得分>0.70分。不同搜索引擎及不同网站的“可读性较好”网页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可读性不佳,网络健康信息制作者可通过分解行为步骤,提供行为实施工具,采用漫画式或问答式风格,注重总结回顾以及与读者的互动,必要时应用视觉强调、视频辅助等措施,增强糖尿病网络健康信息的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健康信息 糖尿病 可读性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室重塑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永兴 郭志祥 +1 位作者 韦小未 韦德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室重塑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室重塑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水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LVEF和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LVESV、LVEDV、IVST、血清NT-proBNP、TGF-β、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LVEF、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SV、LVEDV、IVST、血清NT-proBNP、TGF-β、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螺内酯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塑,临床疗效优于缬沙坦联合螺内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螺内酯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6^+单核细胞对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瑞 张成鑫 +5 位作者 王会平 李鑫 沈志明 孙飞 储诚豪 葛圣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6-1481,共6页
以155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冠心病(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随访2年,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作为观察终点,评估CD16 +单核细胞对CHD患者OPCABG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MACE组CD1... 以155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冠心病(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随访2年,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作为观察终点,评估CD16 +单核细胞对CHD患者OPCABG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MACE组CD16^+单核细胞占比较高( P <0.001);高CD16^+单核细胞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中、低位组( P <0.001);经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校正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CD16 +单核细胞是CHD患者OPCABG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HR =1.071,95% CI :1.040~1.104, P <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 CI :0.687~0.884, P <0.001),最佳截断值41.9%,灵敏度70.8%,特异度78.6%。CD16 +单核细胞具有预测CHD患者OPCABG术后MACE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单核细胞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滔 段静思 +2 位作者 龚倩 葛圣林 陈志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91-1896,共6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连续7 d皮下多点注射诱导形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UTI治疗后,测定心脏体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连续7 d皮下多点注射诱导形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UTI治疗后,测定心脏体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用超声法测定心功能和心肌肥厚指标,行心肌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查,Western blot法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ATG-7、LC3-Ⅱ的表达。结果与ISO组相比,UTI+ISO组大鼠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及HMI、LVMI减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UTI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损伤和心肌纤维化;UTI还可降低由异丙肾上腺素升高的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Beclin-1、ATG-5、ATG-7、LC3-Ⅱ蛋白表达。结论UTI可改善大鼠心肌肥厚和心功能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心肌肥厚 自噬 炎症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苏醒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晓天 鲁成昊 +4 位作者 余春辉 葛圣林 张成鑫 孙立忠 董松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苏醒不全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共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苏醒评估分为术后苏醒不全组(n=52)和术后苏醒完全组(n=36)。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体外循环时间、升... 目的分析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苏醒不全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共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苏醒评估分为术后苏醒不全组(n=52)和术后苏醒完全组(n=36)。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脑氧饱和度、高血压病史以及发病24 h内手术治疗时机。结果经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对比中,体质指数(P=0.002)、体外循环时间(P<0.001)、升主动脉阻断时间(P<0.001)、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1)、高血压病史(P=0.024)、发病24 h内行手术(P=0.006)以及术中脑氧饱和度(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予以二项分类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时间(OR=1.150,P=0.001)、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450,P=0.001)、术中脑氧饱和度(OR=0.918,P=0.002)、高血压病史(OR=0.682,P=0.015)以及发病24 h内手术(OR=0.525,P=0.020)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脑氧饱和度、高血压病史以及发病24 h内手术是影响A型夹层术后患者苏醒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苏醒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危重表现的急或亚急诊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保存 葛圣林 +1 位作者 丁力 吴鹏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2-294,共3页
回顾性分析急诊或亚急诊手术治疗6月龄以下的危重或极危重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资料。全组534例,年龄20 d^6个月(4.0±1.3)月,体重2.8~8.5(5.5±1.2)kg,主动脉阻断24~93(34.34±30.24)min,体外循环34~196(54.28±60.43)min... 回顾性分析急诊或亚急诊手术治疗6月龄以下的危重或极危重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资料。全组534例,年龄20 d^6个月(4.0±1.3)月,体重2.8~8.5(5.5±1.2)kg,主动脉阻断24~93(34.34±30.24)min,体外循环34~196(54.28±60.43)min,术后呼吸机支持10~391(98.21±100.36)h,ICU滞留4~19(7.25±12.94)d。术后死亡17例,低心排综合征是其主要原因。其余均痊愈出院。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危重表现的急或亚急诊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患儿术前状态的认识和调整不可忽视,尤其是肺和支气管病变的潜在危险值得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危重病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成昊 张成鑫 +1 位作者 郭志祥 葛圣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目前关于曲美他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VR)的干预作用研究较少,且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曲美他嗪对大鼠MI/R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文中旨在建立MI/R大鼠模型,通过Tunel染色及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通路蛋白表... 目的目前关于曲美他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VR)的干预作用研究较少,且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曲美他嗪对大鼠MI/R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文中旨在建立MI/R大鼠模型,通过Tunel染色及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方法4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仅做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其余30只建立MI/R模型,随机分为MI/R组(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葡萄糖溶液,腹腔注射等体积DMSO溶液)、曲美他嗪组(在缺血30min时尾静脉注射曲美他嗪葡萄糖溶液)、曲美他嗪+AC490组(在缺血30min时尾静脉注射曲美他嗪葡萄糖溶液,并腹腔注射AG490 DMSO溶液),每组10只。检测各组氧化应激指标;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JAK2)、p-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比较,MI/R组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曲美他嗪+AG490组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6.87±0.82)%、(12.07±2.30)%]比较,MI/R组[(23.10±4.77)%]明显升高(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曲美他嗪+AG490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16.61±3.12)%]明显升高(P<0.05)。与MI/R组比较,曲美他嗪组心肌组织p-JAK2/JAK2、p-STAT3/STAT3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曲美他嗪+AC490组p-JAK2/JAK2、p-STAT3/STAT3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减轻MI/R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RON促进NFATc3磷酸化减轻心房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泽 郭志祥 葛圣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40-1745,1753,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RON在心房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qRT-PCR检测NRON在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NFATc3和pNFATc3的蛋白水平。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以观察心房组织中...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RON在心房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qRT-PCR检测NRON在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NFATc3和pNFATc3的蛋白水平。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以观察心房组织中胶原Ⅰ的表达和分布。通过波形蛋白/肌钙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对心房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继而用CCK-8分析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通过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的形态变化,最后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结果NRON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Ⅰ和胶原Ⅲ的表达,激活NFATc3和核素导入。过表达NRON可以促进NFATc3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小鼠心脏纤维化进程。结论LncRNA NRON促进NFATc3磷酸化,抑制活化T细胞因子(NFAT)的活性,从而抑制心房组织的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NRON 房颤 心脏纤维化 活化T细胞因子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凌飞 葛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探讨单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秋雨 张帅朋 +2 位作者 徐熙若 李馨 商丽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2-810,共9页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和晕厥,严重者可导致死亡。HOCM患者常同时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MI),MI对该类患者的病程及预后起重要作用。HOCM患者并发MI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改善...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和晕厥,严重者可导致死亡。HOCM患者常同时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MI),MI对该类患者的病程及预后起重要作用。HOCM患者并发MI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改善症状或手术消除异常的解剖结构。药物治疗是基础,但无法明确改善疾病症状和预后。对于梗阻和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外科手术切除或介入消融肥厚心肌为更好的选择,二者统称为室间隔减容术(SRT)。外科手术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减弱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作用更彻底和持久,目前仍是治疗的金标准。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也略有不同,其手术策略的制订主要取决于MI产生的病理机制。现综述近年来HOCM并发MI的机制和治疗进展,为该类患者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室间隔减容术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