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戴芬 周汝元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556-558,共3页
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学界非常重视疼痛反应。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1979年将疼痛定义为"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对于心脏外科经历开胸术的患者来说,疼痛更是患者康复... 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学界非常重视疼痛反应。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1979年将疼痛定义为"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对于心脏外科经历开胸术的患者来说,疼痛更是患者康复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护理 心脏手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预防心脏术后早期心房颤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晓凡 葛尚清 +1 位作者 张成鑫 葛圣林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脏术后近期心房颤动(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发表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考克兰图书馆、威利在线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脏术后近期心房颤动(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发表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考克兰图书馆、威利在线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内的术后房颤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评价纳入的相关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最后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070例患者,其中536例围术期予以阿托伐他汀,534例予以安慰剂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组的心脏手术后早期的房颤发生率分别为18.28%和36.70%,OR=0.37,95%CI:0.27~0.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Z=6.80,P<0.05)。结论心脏手术前短期内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早期房颤的发生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阿托伐他汀 心脏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的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977-980,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心脏外科ICU患者在桡动脉置管后发生意外脱管的原因,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为活动主... 目的 :总结分析心脏外科ICU患者在桡动脉置管后发生意外脱管的原因,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策略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从活动前的12.80%下降到活动后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桡动脉置管的意外脱管率,并能改善医护合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体外循环 桡动脉置管 意外脱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汪雪芳 《安徽医学》 2010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资料。结果90例中2例死亡,病死率2.2%,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1.11%(包括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出血等)。结论婴幼儿先天...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资料。结果90例中2例死亡,病死率2.2%,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1.11%(包括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出血等)。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根据其生理特点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温等监护措施,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直视手术 术后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29例胸部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何维来 周汝元 +5 位作者 葛圣林 葛建军 林敏 张士兵 高晴云 郑小燕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总结胸部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改进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2006年5月间手术治疗29例胸部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1.23±9.13岁;Bentall手术10例,其中,同期Bentall联合全弓替换1例... 目的总结胸部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改进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2006年5月间手术治疗29例胸部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1.23±9.13岁;Bentall手术10例,其中,同期Bentall联合全弓替换1例,半弓替换2例,5例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1例,胸主动脉瘤体切除人工血管置换9例,其中1例同时行双肾动脉搭桥术,2例累及弓部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在体外循环下瘤体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或破口修补术。将所有病例分为夹层病变和无夹层病变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夹层病变组死亡2例,总病死率为6.9%,脊髓缺血性损伤1例;夹层病变组与无夹层病变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ICU持续监护时间、24胸引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人工血管置换是外科治疗胸部动脉瘤的主要有效手段,夹层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均高于其他类型;改进人造血管缝合技术,加强术中出血控制,加固覆盖动脉瘤壁及应用生物胶等材料,血液回输,注意同时处理并发瓣膜病变等,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症状群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佘琼琼 彭素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症状及其构成的症状群,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心境量表(BPOMSSF)对154例心脏手术前患者进行心理症状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结果共有30个心理症状入选,频次前5位的为紧张...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症状及其构成的症状群,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心境量表(BPOMSSF)对154例心脏手术前患者进行心理症状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结果共有30个心理症状入选,频次前5位的为紧张、焦虑、困惑、悲伤、无精打采;30个症状纳入因子分析,归为三大症状群:应激症状群(症状群1),紧张、困扰、焦虑、悲伤;精力不足症状群(症状群2),疲倦、疲惫不堪、疲乏、无精打采、精疲力竭;敌对症状群(症状群3),生气、有怨气、恼火、暴怒、脾气不好。结论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存在应激、精力不足和敌对症状群,因此,针对症状群的心理干预是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前 心理症状群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凌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2期205-206,共2页
风湿性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心功能多严重受损而需人工瓣膜置换术,机械瓣膜是人工心脏瓣膜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应用机械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以来,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接受这种手术,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后 心脏瓣膜病 抗凝护理 患者 人工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替换术 风湿性瓣膜病 人工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维来 周汝元 +2 位作者 林敏 高晴云 郑小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219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住院和术后随访6个月的资料,以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心功能恢复情况作为疗效标准分为A、B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219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住院和术后随访6个月的资料,以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心功能恢复情况作为疗效标准分为A、B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多元逻辑回归和模型选择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结果两组间多种手术和术后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年龄、Nakata指数、平均红细胞压积、外周氧饱和度,术中跨环补片,术后胸引量、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是影响近期疗效的主要风险因子。结论提早行根治手术的年龄,术前降低平均红细胞压积和改善外周氧饱和度,早期加姑息手术以促进肺动脉发育,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监护等,是提高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主要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冠心病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发症护理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红 徐燕 +1 位作者 吴霞 汪雪芳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0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冠心病患者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13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 目的分析重症冠心病患者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13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主动脉球囊反搏相关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2例患者出现血肿,6例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全组患者未发生感染、出血、球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各项指标,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是提高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不停跳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士兵 葛圣林 +1 位作者 高晴云 李艳丽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远端置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Bentall术)。术后1月及3月复...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远端置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Ⅰ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Bentall术)。术后1月及3月复查胸部螺旋CT,了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及降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227~331min(平均290min)。升主动脉阻断96~275min(平均209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1月及3月复查胸部大血管螺旋CT示人工血管通畅,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远端假腔明显缩小。结论对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全弓)加远端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DeBakeyⅠ夹层 人工血管 心脏外科手术 杂交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杂交手术及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俊波 葛圣林 +7 位作者 周汝元 李峰 张士兵 何维来 张成鑫 车轰 郭志祥 胡运涛 《安徽医学》 2015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一站式”杂交手术及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30例,其中28例患者于发病后2周施行腔内隔绝术。其中近端锚定区不足(锚定区<15 mm)的患者2例... 目的:分析总结“一站式”杂交手术及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30例,其中28例患者于发病后2周施行腔内隔绝术。其中近端锚定区不足(锚定区<15 mm)的患者2例,1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另1例夹层第1破口距离锁骨下动脉开口处距离5 mm。施行“一站式”杂交手术者,先进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然后进行腔内隔绝术,封闭夹层破口及左锁骨下动脉。结果术中放置血管支架30个,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进入ICU监护12 h,无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主动脉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转流血管通畅,夹层大部分血栓化。结论腔内隔绝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创伤小,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对于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一站式”杂交手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杂交手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从荣 周汝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2期947-949,共3页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形成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增殖 血栓形成 肺血管床 动脉疾病 血管阻力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治疗风湿性多瓣膜病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圣林 林敏 +5 位作者 葛建军 张士兵 张飞 李峰 高晴云 李艳丽 《安徽医学》 2006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治疗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疗效的方法。方法1998年7月至2005年11月8年间,对131例风湿性多瓣膜病变患者施行外科治疗。男54例,女77例,年龄2l~63岁,平均42.5±4.5岁。术前心功能Ⅲ~Ⅳ级... 目的探讨提高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治疗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疗效的方法。方法1998年7月至2005年11月8年间,对131例风湿性多瓣膜病变患者施行外科治疗。男54例,女77例,年龄2l~63岁,平均42.5±4.5岁。术前心功能Ⅲ~Ⅳ级者112例(占85.50%)。2l例同期行Devega法三尖瓣成形。结果痊愈124例(占94.66%),死亡7例,(占5.34%),手术后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严重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的患者,加强同术期处理,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改善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积极纠治兰尖瓣关闭不全,可提高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瓣膜病 双瓣替换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C-反应蛋白及IL-6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琼 李胜 葛建军 《安徽医学》 2013年第9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在此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与IL-6的变化。方法择期行OPCABG的患者38例,术前1 d和术后7 d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测试(MMSE)评分下降大... 目的观察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在此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与IL-6的变化。方法择期行OPCABG的患者38例,术前1 d和术后7 d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测试(MMSE)评分下降大于等于术前1个标准差评定为POCD,并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于术前、术后24 h和48 h测定血清CRP和IL-6。结果 POCD发生率为36.8%。POCD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比例均高于非POC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后48 h的CRP及IL-6均高于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患者POCD有较高的发生率。术后血清CRP及IL-6水平持续增高可能在POCD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冠脉搭桥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C-反应蛋白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张型头痛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改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启纲 虞金霞 +1 位作者 陈贵海 张琼 《安徽医学》 2011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的中枢性发病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受试者血清中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显著升高。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的中枢性发病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受试者血清中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紧张型头痛患者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显著升高。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下丘脑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房内引流术在主动脉根部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维来 周汝元 +5 位作者 葛圣林 张士兵 李峰 张成鑫 冯俊波 车轰 《安徽医学》 2012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中局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瘤体血管片或自体心包片缝合包裹人造血管及吻合口,并与右心房房顶、右心耳部行吻合,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将人造血管及各吻合口渗血引流...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中局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瘤体血管片或自体心包片缝合包裹人造血管及吻合口,并与右心房房顶、右心耳部行吻合,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将人造血管及各吻合口渗血引流入右心房内。结果 7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患者中无需要再次开胸止血,出院前心脏超声检查局部均未发现左向右分流。患者停体外循环后平均止血关胸时间大为缩短[(47.65±33.45)min],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减少[(187.26±83.82)ml],术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中,控制人造血管各吻合口局部渗血是个难题,采用瘤囊壁或自体心包片缝合包裹人工血管形成腔隙,与右心房内引流方法是控制出血的有效方法,可避免大量失血及长时间止血带来的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置换 心房内引流 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房室通道及并发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汝元 林敏 +2 位作者 葛圣林 葛建军 石开虎 《安徽医学》 2002年第4期4-5,9,共3页
目的 总结部分性房室通道及其并发畸形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2 6例部分性房室通道病人 ,年龄 5~ 5 8岁 ,平均 (16.2 6± 5 .3 1)岁。并发冠状静脉窦顶膜缺如 4例 ,左上腔残留 3例 ,双孔二尖瓣、继发孔房缺、肺动脉狭窄各 2例 ,... 目的 总结部分性房室通道及其并发畸形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2 6例部分性房室通道病人 ,年龄 5~ 5 8岁 ,平均 (16.2 6± 5 .3 1)岁。并发冠状静脉窦顶膜缺如 4例 ,左上腔残留 3例 ,双孔二尖瓣、继发孔房缺、肺动脉狭窄各 2例 ,动脉导管未闭、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三房心、共同心房各 1例。二尖瓣裂缺选用间断缝合 ,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 2例 ,三尖瓣成形术 2 0例。房缺以心包片或Dacron片连续缝合修补。冠状静脉窦顶膜缺如合并左上腔 2例术中插管转流 ,仍保留冠状静脉窦开口在右房内 ;另外 2例经房缺补片将窦口隔入左房侧。 1例左上腔静脉套带阻断 ,术中定时开放。 1例双孔二尖瓣行瓣裂修补及瓣下结构修理 ,另 1例只修补瓣裂。并发的其它畸形术中得到同期处理。结果 2 6例病人全部存活 ,心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部分性房室通道手术治疗安全 ,妥善修补瓣膜裂缺矫正并发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房室通道 二尖瓣返流 冠状静脉窦顶膜缺如 外科治疗 左上腔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脑钠肽对多发伤所致急性肺损伤评估及撤机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启纲 张琼 +1 位作者 纪宗淑 罗晓明 《安徽医学》 2012年第7期813-815,共3页
目的观察多发伤所致ALI患者BNP水平的变化,评价BNP对ALI、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同时评估BNP对急性肺损伤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测定诊断为ALI的患者60例(ALI组)及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的血浆BNP浓度,比较两... 目的观察多发伤所致ALI患者BNP水平的变化,评价BNP对ALI、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同时评估BNP对急性肺损伤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测定诊断为ALI的患者60例(ALI组)及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的血浆BNP浓度,比较两组BNP的水平;根据肺损伤评分,研究ALI组患者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血浆BNP浓度变化的关系;因病情严重需要机械通气患者,依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间撤机前BNP的差异。结果 ALI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与ALI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1);撤机失败组BNP水平明显高于成功组(P<0.01)。结论BNP水平可成为ALI,评价ALI严重程度及机械通气撤机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脑钠肽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2例多瓣膜病变手术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峰 周汝元 +1 位作者 车轰 彭磊磊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总结多瓣膜病变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542例患者行2个或(和)2个以上瓣膜手术。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者392例。MVR+TVP229例,DVR 205例,DVR+TVP81例,多瓣膜+CABG4例,左心房血栓清除、左心耳结扎125例,心脏瓣... 目的总结多瓣膜病变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542例患者行2个或(和)2个以上瓣膜手术。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者392例。MVR+TVP229例,DVR 205例,DVR+TVP81例,多瓣膜+CABG4例,左心房血栓清除、左心耳结扎125例,心脏瓣膜及心内膜SBE赘生物清除19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10例,占1.85%,其中DVR 5例,MVR+TVP 3例,DVR+TVP 1例,DVR+TVP+CABG 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1.22%(115/542),室上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结论进一步掌握多瓣膜病变手术指征,完善手术技能,强化围手术期处理,提高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成功率仍有较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外科技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监护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红 《安徽医学》 2011年第9期1308-1309,共2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的监护经验及体会。方法对182例行CABG术患者在ICU期间实施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管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对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结果全组182例手术患者,其中8例死亡,2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74例患...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的监护经验及体会。方法对182例行CABG术患者在ICU期间实施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管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对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结果全组182例手术患者,其中8例死亡,2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74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CABG术后加强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护理以及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严密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