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陈春雨 顾江魁 +1 位作者 周静 葛圣林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8-344,共7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种特定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对VTE高危个体的精准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332)与内部验证组(n=140),另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同期收治200例NSCL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为了分析术后VTE的风险因素,将建模组患者进一步分为VTE组(n=58)与非VTE组(n=274),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VTE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VT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与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NSCLC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16.9%,与非VTE组患者相比,VTE患者年龄更大(P=0.006),肿瘤TNM分期更晚(P<0.001),血管侵犯发生率更高(P=0.001),手术时间更长(P=0.033)。此外,两组患者的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03)、D-二聚体(P<0.001)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P=0.029)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以及术前D-二聚体是NSCLC患者VTE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建模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36、0.871、0.864。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的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基于年龄、TNM分期、手术时间和术前D-二聚体的列线图模型对NSCLC术后VTE风险个体具有良好识别能力,是一项有价值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 预测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中多癌基因异常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开虎 俞颖 +1 位作者 周久华 颜林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通过 76例肺癌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来探索癌相关基因 c- erb B- 2、ras p2 1和 p5 3与肺癌的组织分型和 TNM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 76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 ,其中鳞癌 35例 ,腺癌 2 2例 ,小细胞癌10例 ,大细胞癌 4例 ... 目的 :通过 76例肺癌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来探索癌相关基因 c- erb B- 2、ras p2 1和 p5 3与肺癌的组织分型和 TNM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 76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 ,其中鳞癌 35例 ,腺癌 2 2例 ,小细胞癌10例 ,大细胞癌 4例 ,腺鳞癌 5例。TNM 期 8例 , 期 35例 , 期 33例。均按文献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后按阳性表达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 erb B- 2和 p5 3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4.5 %及 5 2 .6 % ,且在小细胞癌中分别高达 10 0 %和 90 .0 % ,明显超过 ras p2 1(P<0 .0 1) ,但 ras p2 1在腺癌中的表达率 (72 .3% )高于 c- erb B- 2和 p5 3。同时 ,c- erb B- 2在 TNM 期中 87.9%的表达率也高于 、 期和 ras p2 1、p5 3在 期的表达率 (P<0 .0 5 )。结论 :c-erb B- 2过度表达与预后差 ,恶性度高 ,病程长或晚期肺癌有关联 ;ras p2 1可能参与腺癌的发生 ;p5 3则可能与恶性度高 ,预后差的小细胞癌的发生和转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基因 基因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性心脏大血管外伤救治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葛建军 吴林凤 +1 位作者 胡旭 谷春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 提高贯通性心脏大血管外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例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及时准确地诊断 ;尽快手术止血是减少死亡率的最佳方法 ;手术切口的选择应本着准、... 目的 提高贯通性心脏大血管外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例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及时准确地诊断 ;尽快手术止血是减少死亡率的最佳方法 ;手术切口的选择应本着准、快、捷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成功率 贯通性心脏大血管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法与三孔法电视胸腔镜治疗肺部良性疾病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丁翔 张朝东 +2 位作者 华丛书 王文生 葛圣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由同一团队施行VAST治疗的6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具体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单孔...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由同一团队施行VAST治疗的6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具体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单孔胸腔镜手术组32例,三孔胸腔镜组3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手术均按预定方案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胸。单孔胸腔镜组和三孔胸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优于三孔组(P<0.05),但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稍长(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且较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更加微创和美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胸腔镜手术 肺部良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研究缺氧肺癌中GBE1的表达和意义
5
作者 丁翔 葛圣林 张朝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探讨糖原分支酶1(GBE1)在缺氧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对肺癌缺氧耐受的意义,并探讨其影响肺癌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含20例缺氧肺癌和常氧肺癌组织基因芯片的数据,结合GCBI平台,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 目的探讨糖原分支酶1(GBE1)在缺氧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对肺癌缺氧耐受的意义,并探讨其影响肺癌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含20例缺氧肺癌和常氧肺癌组织基因芯片的数据,结合GCBI平台,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体外培养A549细胞,敲降或高表达GBE1,缺氧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20例肺癌标本中,差异基因共206个,GBE1为差异最显著,GO及KEGG通路分析后发现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等多个通路;A549细胞缺氧处理后GBE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敲降GBE1能显著增强A549细胞缺氧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高表达GBE1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 GBE1可能是潜在的造成肺癌缺氧耐受的分子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缺氧耐受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缺氧 GBE1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