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LPs)矢量角的价值,及其联合B线斜率在提高心律失常诊断效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组)、97例室上性期前收缩(室上早组)、52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组)和54例二度Ⅱ型房室/窦...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LPs)矢量角的价值,及其联合B线斜率在提高心律失常诊断效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组)、97例室上性期前收缩(室上早组)、52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组)和54例二度Ⅱ型房室/窦房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组)患者的LPs,测量B线斜率及矢量角,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B线斜率、矢量角及两者联合在组间的诊断效能并使用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图评估B线斜率、矢量角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的一致性。结果室早组与室上早组、二度Ⅰ型组与二度Ⅱ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线斜率、矢量角以及两者联合鉴别室性与室上性期前收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84、0.87,鉴别二度Ⅰ型与二度Ⅱ型房室/窦房传导阻滞的AUC分别为0.76、0.78、0.80。矢量角的ICC优于B线斜率(观察者内0.99 vs 0.98、观察者间0.97 vs 0.96)。结论矢量角可用于鉴别心律失常类型,且具有较好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其联合B线斜率诊断心律失常具有较高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LPs)矢量角的价值,及其联合B线斜率在提高心律失常诊断效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组)、97例室上性期前收缩(室上早组)、52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组)和54例二度Ⅱ型房室/窦房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组)患者的LPs,测量B线斜率及矢量角,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B线斜率、矢量角及两者联合在组间的诊断效能并使用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图评估B线斜率、矢量角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的一致性。结果室早组与室上早组、二度Ⅰ型组与二度Ⅱ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线斜率、矢量角以及两者联合鉴别室性与室上性期前收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84、0.87,鉴别二度Ⅰ型与二度Ⅱ型房室/窦房传导阻滞的AUC分别为0.76、0.78、0.80。矢量角的ICC优于B线斜率(观察者内0.99 vs 0.98、观察者间0.97 vs 0.96)。结论矢量角可用于鉴别心律失常类型,且具有较好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其联合B线斜率诊断心律失常具有较高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文摘目的既往关于支架扩张阈值预测预后的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长支架植入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收治的15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均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28 mm)植入治疗,随访术后18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比较MACE组和非MACE组临床、病变和手术特征,分析干预后IVUS相关参数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8个月期间,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157例ACS患者中共有9例(5.7%)发生MACE。其中,2例心源性死亡,7例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或靶病变血运重建。MACE组和非MACE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定量冠脉造影分析中,与MACE组相比,非MACE组最小管腔直径更大[(0.9±0.5)mm vs(0.9±0.4)mm,P<0.05],直径狭窄率更低[(20.5±4.7)%vs(38.9±15.4)%,P<0.05]。在干预后IVUS分析中,与MACE组相比,非MACE组MLA、MLA与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比、MLA与平均参考段管腔面积比更大(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干预后MLA、MLA与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比(P<0.05)。MLA、MLA与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比预测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95%CI:0.724~0.927,P=0.001)和0.800(95%CI:0.688~0.912,P=0.003)。当MLA、MLA与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比分别取值5.520 mm 2和0.885时,约登指数最大(分别为0.601和0.531),敏感度分别为100.0%和88.9%,特异度分别为60.1%和64.2%。干预后IVUS测量的MLA与干预前冠脉造影测量的远端参考段管腔直径呈正相关(r=0.673,P<0.001)。干预后MLA/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与干预前远端参考段管腔直径无相关性(r=-0.063,P=0.432)。结论干预后MLA、MLA与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比是ACS患者长支架植入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干预后IVUS测量的MLA与干预前远端参考段管腔直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