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情况调查
1
作者 程自平 夏志强 +1 位作者 毕清泉 李冀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597-598,共2页
对1557例住院老年心血管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占48.4%,高血压病占17.9%,是主要疾病。冠心病和肺心病以男性多见且随年龄递增,瓣膜性心脏病以女性多见随年龄增长而递减。总体心血管病住院病死率老年组5.2... 对1557例住院老年心血管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占48.4%,高血压病占17.9%,是主要疾病。冠心病和肺心病以男性多见且随年龄递增,瓣膜性心脏病以女性多见随年龄增长而递减。总体心血管病住院病死率老年组5.2%明显高于中青年组2.4%(P<0.001)。冠心病和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种类和数目较多,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住院 死亡率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地区汉族人家族性与散发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基因18及20号外显子突变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冯俊 王爱玲 +4 位作者 程自平 徐岩 余元勋 杨春 史学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家族性及散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MYH7)突变位点的异同。方法对3个家系中8例HCM患者及20例散发的HCM患者进行MYH7基因18及20号外显子扫描,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3个家族性HCM(FH...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家族性及散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MYH7)突变位点的异同。方法对3个家系中8例HCM患者及20例散发的HCM患者进行MYH7基因18及20号外显子扫描,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3个家族性HCM(FHCM)家系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现MYH7基因20号及18号外显子发生突变,分别为20号外显子发生Arg723Gly突变;18号外显子发生Arg663His突变;散发的20例HCM患者中,有1例发现MYH7的20号外显子上发生Ile736Thr突变,未发现18号外显子发生突变。结论MYH7基因中18号、20号外显子突变可能是安徽地区FHCM的常见突变位点之一;散发性HCM(SHCM)可能与FHCM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但与FHCM相比,在MYH7基因中突变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大型/家族性 基因型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调控SOCC/TGF-β参与房颤大鼠发生心房纤维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卓然 代曼玉 +5 位作者 梁士楚 吴健 薛杨诚 张定欣 沈兵 赵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在第1天及第8天记录窦性或AF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心房大小和心功能;采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房组织中内皮素-1(ET-1)、Ⅰ型胶原(COL-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C)蛋白Orai1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表达;培养小鼠心房肌细胞HL-1细胞,以梯度浓度的ET-1处理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HL-1细胞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Orai1及STIM1蛋白表达变化;利用siRNA转染方法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以合适浓度的ET-1处理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HL-1细胞中TGF-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超声心动图显示AF大鼠心脏左房内径(LAD)增加(P<0.05);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F组大鼠心房组织纤维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AF组心房组织中ET-1、Orai1、STIM1、TGF-β、COL-Ⅰ蛋白表达较NC组增加(P<0.05)。ET-1处理HL-1细胞后,HL-1细胞Orai1、STIM1、TGF-β蛋白表达增多(P<0.05)。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后,ET-1的处理不再使TGF-β的表达上调。结论AF大鼠心房组织ET-1表达增多,并通过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促进心房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Orai1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TGF-Β HL-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5p靶向Notch1对H/R诱导的人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4
作者 刘龙珍 洪亮 宋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4a-5p/跨膜融合蛋白1(Notch1)信号轴介导内质网应激对缺氧/复氧(H/R)人心肌细胞的改善作用。方法人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mic NC组)、模拟物组(mimic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4a-5p/跨膜融合蛋白1(Notch1)信号轴介导内质网应激对缺氧/复氧(H/R)人心肌细胞的改善作用。方法人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mic NC组)、模拟物组(mimic组)、抑制物阴性对照组(inhibitor NC组)、抑制物组(inhibitor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iR-34a-5p和Notch1表达量,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法检测miR-34a-5p和Notch1的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法检测转录激活因子6(ATF6)、肌醇需求酶1(IRE1)、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以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R组miR-34a-5p表达量、细胞凋亡率以及ATF6、IRE1、PERK和GRP78蛋白表达量均升高,细胞存活率以及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H/R组和mimic NC组比较,mimic组miR-34a-5p表达量、细胞凋亡率以及ATF6、IRE1、PERK和GRP78蛋白表达量均升高,细胞存活率以及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H/R组和inhibitor NC组比较,inhibitor组miR-34a-5p表达量、细胞凋亡率以及ATF6、IRE1、PERK和GRP78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细胞存活率以及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下调miR-34a-5p可抑制H/R人心肌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靶向激活Notch1介导内质网应激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内质网应激 心肌细胞 miR-34a-5p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晓晨 徐岩 +6 位作者 程自平 许邦龙 陈斌 陈旭华 伍梦佐 林先和 朱润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Lp)(a)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apoB和Lp(a)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及偏相关方法分...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Lp)(a)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apoB和Lp(a)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及偏相关方法分析apoA-1、apoB和Lp(a)与CHD的关系。结果CHD组血清apoB(0.97±0.26vs0.85±0.20g/L,P<0.01)、Lp(a)(194.88±15.46vs144.56±12.07mg/L,P<0.01)。浓度和apoB/apoA-1比值(0.91±0.31vs0.76±0.22,P<0.0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apoA-1则相反(1.11±0.20vs1.14±0.20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血脂指标中只有apoB(OR4.67,95%CI1.67-13.06,P<0.01)、TG(OR1.34,95%CI1.08-1.80,P<0.01)和Lp(a)(OR1.03,95%CI1.01-1.05,P<0.01)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偏相关分析发现apoB、Lp(a)及apoB/apoA-1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积分正相关,而apoA-1与之无关。结论血清apoB和Lp(a)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apoA-1与CHD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1类/血液 载脂蛋白B类/血液 脂蛋白A类/血液 冠状动脉病/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嘉 徐岩 +3 位作者 张建华 黄颖 陈旭华 伍梦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4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8例)和对照组(240例)。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血清non...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4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8例)和对照组(240例)。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血清non-HDL—C水平通过总胆固醇(TC)减去HDL—C获得。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poB、non-HDL—C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运用偏相关分析研究血清apoB、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apoB、non—HDL-C以及apoB联合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apoB及non—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apoB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OR=5.920,95%CI:2.737~12.804)大于non—HDL—C(OR=1.340,95%CI:1.123~1.600)。校正相关影响因素,血清apoB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r=0.244,P〈0.001)大于non-HDL—C(r=0.216,P〈0.001)。合并高apoB、高non—HDL—C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最高(n=144,81.81%)。血清apoB、non—HDL—C、apoB联合non—HDL-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0.577、0.691,提示血清apoB联合BOIl-HDL—C较血清apoB、non—HDL—C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更大(P〈0.05)。结论与non-HDL—C相比,血清apoB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更为密切,且血清apoB联合non-HDL—C能提高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缺氧复氧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旭华 徐岩 +2 位作者 高世明 王腾 李玉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对缺氧复氧后心室肌细胞L 型钙通道电流 (L Ica)的影响。方法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经过 2 0min的缺氧以及 5min的复氧后 ,5 0、10 0、2 0 0mg/L丹参分别将L Ica的峰值从 (6 6 7 9± 15 8 7)pA减小至 (5... 目的 研究丹参对缺氧复氧后心室肌细胞L 型钙通道电流 (L Ica)的影响。方法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经过 2 0min的缺氧以及 5min的复氧后 ,5 0、10 0、2 0 0mg/L丹参分别将L Ica的峰值从 (6 6 7 9± 15 8 7)pA减小至 (5 37 1± 12 1 3) pA、(4 97 2± 47 9) pA (P <0 0 5 ,n =5 )、(34 3 8± 73 1) pA(P <0 0 1,n =5 )。 结论 丹参能有效地减少缺氧复氧后心室肌细胞的L Ica ,这种作用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家兔 心室肌细胞缺氧 复氧 L-型钙通道 电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在肥厚型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韧 李小虎 +7 位作者 王婷婷 束晶苇 胡翀 赵玲玲 俞宏林 李仁民 王玉萍 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0-493,共4页
采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技术评价2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和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纤维化的价值,研究初始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初始T1值在HCM组、DCM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318.4±44.7)、(1353.7... 采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技术评价2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和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纤维化的价值,研究初始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初始T1值在HCM组、DCM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318.4±44.7)、(1353.7±56.9)、(1267.0±24.3)ms,P<0.05],HCM患者、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初始T1值均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r=-0.488,P<0.05;r=-0.659,P<0.01)。研究表明T1mapping技术可以评价HCM及DCM心肌纤维化情况,HCM及DCM患者中左室心肌初始T1值所示心肌纤维化与心功能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 mapping 心肌纤维化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金朝龙 林先和 +3 位作者 史学功 肖洁 许昌庆 王德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9-761,共3页
62例先天性心脏病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前均行二维经胸超声(2D-TTE)、二维经食道超声(2DTEE)检查测量ASD最大径及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检查测量ASD最大直径及面积。将所得测结果与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型号作对比。60... 62例先天性心脏病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前均行二维经胸超声(2D-TTE)、二维经食道超声(2DTEE)检查测量ASD最大径及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检查测量ASD最大直径及面积。将所得测结果与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型号作对比。60例患者成功接受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TCASD)治疗,术后均未探及残余分流,1例因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为多孔型ASD而放弃封堵,1例因上腔静脉侧残边缺如放弃封堵。RT-3D-TEE、2D-TEE和2D-TTE的ASD最大径与ASO型号相关良好(r=0.881、0.798、0.702),RT-3D-TEE测量面积与ASO型号相关性系数为0.912,最大径的相关性RT-3D-TEE测量的最高,同时运用RT-3D-TEE测量面积和ASO型号的相关性比此3种方法测量ASD最大径的相关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曹海学 史学功 +1 位作者 朱红军 汪太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86例CHD和46例正常对照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结果CHD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9%vs17.4%,P<0.01)。CHD多支病变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86例CHD和46例正常对照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结果CHD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9%vs17.4%,P<0.01)。CHD多支病变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IMTc)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增厚[(0.99+0.17)mmvs(0.85±0.15)mm,P<0.01],其斑块积分也较单支病变组高[(2.68±1.82)vs(1.60±1.27),P<0.05]。以mIMTc≥0.85mm预测CHD的有无,其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6.1%,总符合率73.5%(97/132)。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测量颈动脉內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血管内膜 冠状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祁莉萍 汪太平 +1 位作者 史学功 李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液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 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用基础药物治疗和加用丹参液治疗 10天 ,监测临床指标及氧化指标 :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 目的 研究丹参液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 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用基础药物治疗和加用丹参液治疗 10天 ,监测临床指标及氧化指标 :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结果 ①两组比较 ,丹参液组MDA、SOD、GSH Px、SOD/MDA、ΔMDA、ΔSOD、ΔGSH Px明显改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丹参液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与氧化、抗氧化指标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自由基 丹参注射液 抗氧化作用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邦宁 骆志刚 +2 位作者 刘敏 陈大年 胡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住院外科手术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 ,术前均安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  43例患者在临时起搏器保证下 ,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对心动过缓需外科手术患者常规...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住院外科手术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 ,术前均安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  43例患者在临时起搏器保证下 ,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对心动过缓需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使手术适应证扩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 心动过缓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平、胺碘酮及安搏律定单用及合用抗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岑德意 陈绮年 +4 位作者 陈志武 王瑜 方明 江勤 马传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心律平、胺碘酮、安搏律定三药合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平(Pro)、胺碘酮(Ami)、安搏律定(Apr)单用及合用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每日单独使用Pro1... 目的研究小剂量心律平、胺碘酮、安搏律定三药合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平(Pro)、胺碘酮(Ami)、安搏律定(Apr)单用及合用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每日单独使用Pro120mg·kg-1、Ami40mg·kg-1、Apr20mg·kg-1可推迟Ac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及缩短其持续时间;而Pro40mg·kg-1、Ami20mg·kg-1、Apr4mg·kg-1无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联合应用Pro260mg·kg-1、Ami130mg·kg-1及Apr26mg·kg-1则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三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保持一定疗效,也可大大减少各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安搏律定 心律失常 心律平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碧蓉 赵韧 汪太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5-617,共3页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进行相关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进行相关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曲美他嗪组更为明显,两组间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P>0.05)。结论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常规疗法治疗PCI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且对血压、心率无影响,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节段心功能及室壁运动的同步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雷雷 徐岩 +2 位作者 汪太平 史学功 金朝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急性和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节段舒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并探讨左室整体及局部舒缩功能对左心室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5例,正...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急性和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节段舒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并探讨左室整体及局部舒缩功能对左心室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5例,正常对照组22例,均行常规二维及RT-3DE检查,通过Qlab 6.0定量分析软件分析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获取左室整体和节段舒张末期容积(EDV,rEDV)、整体和节段收缩末期容积(ESV,rESV)、左室整体和节段射血分数及其平均值(LVEF,rEF,rEF')、节段-整体射血分数及其平均值(rgEF,rgEF')、左室最大射血速率和充盈速率(PER,PFR);左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的时间的标准差值校正值(Tmsv16-SD%)。结果两组前壁心梗患者左室整体EDV、ESV、Tmsv16-SD%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LVEF、PER/EDV、PFR/EDV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5),梗死节段及邻近梗死区域的大部分rEDV、rESV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rEF、rgEF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5);两组前壁心梗患者的大部分参数差异无显著性。LVEF、PER/EDV、PFR/EDV、rEF'、rgEF'与SDI均呈负相关;rEF'、rgEF'与LVEF呈正相关。结论 RT-3DE能够准确评价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节段舒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左室整体节段舒缩功能减退会影响室壁运动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同步性 容积-时间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殷晓明 杨慧清 +2 位作者 韩萍 章纪平 唐海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89-219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改变及其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组、对照组,所有对象实施运动平板试验,肺功能、白细...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改变及其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组、对照组,所有对象实施运动平板试验,肺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同时行对照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病组心脏变时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组比较,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增加,心脏变时指数及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心脏变时指数与白细胞总数、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呈负相关。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变时功能明显降低,同时存在低程度的全身系统炎症,系统性炎症反应强度与心脏变时功能均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病 慢性阻塞性 冠心病 心脏变时功能 系统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心衰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胜 汪太平 +3 位作者 徐岩 史学功 王其海 金朝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6-368,共3页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在分析正常人和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心力衰竭患者22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得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在分析正常人和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心力衰竭患者22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得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容积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及其标准化值[Tmsv16-SD/R-R(%)]。对组织多普勒显像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收缩波峰值的标准差(Ts-SD)。结果心力衰竭组的各项收缩不同步指标Ts-SD、Tmsvl6-SD、Tmsv16-SD/R-R(%)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Ts-SD与Tmsv16-SD和Tmsv16-SD/R-R(%)的相关性分别为r=0.61和r=0.67(均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均能够评价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柯道正 张香侠 +2 位作者 葛义俊 蒋品 黄晓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已确诊为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CBT联合SSRI治疗)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已确诊为CHD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CBT联合SSRI治疗)和对照组(SSR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率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17、HAMA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17、HAM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较治疗前降低,而一氧化氮(NO)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vWF低于对照组,而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ND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也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NDD和RMSS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T联合SSRI能改善CHD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焦虑障碍 心率变异性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敏 徐岩 +4 位作者 史学功 程自平 许邦龙 陈大年 骆志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  方法 :选择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42例和对照组 2 0例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 ;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  方法 :选择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42例和对照组 2 0例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 ;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临床慢性心力衰竭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 ;将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者 2 1例和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者 2 1例 ,满 2周复查心钠素和脑钠素 ;满 3个月复查彩色超声心动图。  结果 :观察组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程度越重 ,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越高 (P均 <0 0 0 1) ;卡维地洛治疗者与常规治疗者治疗满 2周后均有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下降 ,卡维地洛治疗者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下降更明显 (P <0 0 5 ) ;而满 3个月时卡维地洛治疗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比常规治疗者明显改善 (P均 <0 0 5 )。  结论 :心钠素、脑钠素浓度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 ;卡维地洛可以降低心钠素、脑钠素浓度及改善心脏重构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钠素 脑钠素 卡维地洛 放射免疫法测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泽平 王邦宁 李嘉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3例CHF患者(CHF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Treg细胞和NK细胞比例...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3例CHF患者(CHF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Treg细胞和NK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CD4+ CD25+ CD127-Treg细胞/CD4+细胞比例、NK细胞/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6.95±0.72)%vs(5.02±1.14)%,(18.45±3.13)%vs(13.94±4.13)%,P<0.01],差异有显著性;与心功能Ⅰ~Ⅱ级组相比,心功能Ⅲ~Ⅳ级组两细胞比例明显降低[(5.88±0.92)%vs(4.19±0.55)%,(16.37±3.99)%vs(11.61±2.70)%,P<0.01],差异有显著性;缺血性心脏病组与非缺血性心脏病组相比,两细胞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Treg细胞和NK细胞明显降低,并且与心功能恶化相关,而与基础疾病是否是IHD可能无关。提示CHF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杀伤细胞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