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相杰 周润哲 +3 位作者 孟雨晴 张定欣 张瑾 王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7,共7页
目的利用欧洲五维健康评定量表(EQ-5D-5L)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纳入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并规律随访的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 目的利用欧洲五维健康评定量表(EQ-5D-5L)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纳入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并规律随访的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6分钟步行实验(6-MWT)评估患者运动耐力,抑郁筛查评价量表(PHQ-9)评价患者抑郁状态,EQ-5D-5L量表进行HRQOL评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EQ-5D-5L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90例PD患者,年龄18~70(49.44±11.41)岁,EQ-5D-5L的健康效用值最高为1.00分,最低为-0.01分,平均(0.92±0.15)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胆红素升高(β=-0.009,P=0.018)、C-反应蛋白升高(β=-0.005,P<0.001)、PHQ-9评分升高(β=-0.008,P=0.014)与PD患者EQ-5D-5L健康效用值呈负向关联,6分钟步行距离升高(β=0.005,P=0.018)与PD患者EQ-5D-5L健康效用值呈正向关联。结论胆红素和CRP水平、抑郁状态、运动耐量是影响PD患者HRQOL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EQ-5D-5L 运动耐量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FGF23与心衰及死亡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王晓霞 周昕源 +5 位作者 杨相杰 周润哲 孟雨晴 张定欣 张瑾 王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0,共7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无心衰症状的ESRD患者,采用基线问卷和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无心衰症状的ESRD患者,采用基线问卷和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FGF23浓度。随访时间2年,以随访发生新发的心力衰竭(ACC/AHA stage C-D)和全因死亡为复合终点结局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发生结局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进一步探讨FGF23与结局事件的关联在不同亚组中是否存在异质性。结果该研究最终纳入ESRD患者107例,平均年龄(52.00±12.51)岁,男性39(36.4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21,25个月),出现结局事件32(29.9%)例,其中新发心衰22(20.6%)例,全因死亡10(9.3%)例。该研究结果显示结局事件组患者血清FGF23浓度显著高于非事件组[(4.40±1.16)pmol/ml vs(3.85±0.82)pmol/ml,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升高的FGF23可以增加ESRD患者发生结局事件的风险(HR=1.730,95%CI:1.164~2.570,P=0.007)。亚组分析显示FGF23水平与性别对于结局事件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尤其在男性ESRD患者中升高的FGF23风险更高(P_(-交互作用)<0.05)。结论升高的血清FGF23是ESRD患者发生心衰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男性患者中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 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组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畅 计海霞 +3 位作者 田仰华 候唯姝 音大为 邓克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6,76,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灌注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对患...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灌注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对患者预后分组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共40例和对照组40例的资料,全部于出生3天内接受MRI检查。所有HIE患儿出生1个月后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估(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根据评分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受试者同时进行3D ASL和DWI检查,比较脑组织各感兴趣区的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感兴趣区包括双侧基底节、丘脑和额叶深部白质,最终取双侧平均值。研究HIE患儿不同脑区的CBF值与NBNA的相关性以及CBF值的早期变化与HIE患儿预后分组的关系。结果(1)预后不良组基底节和丘脑的CBF值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丘脑CBF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7.5%、90.2%;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2.5%、92.7%;(3)基底节区及丘脑的CBF值与NBNA评分高度相关(r=-0.8196,P<0.001;r=-0.8504,P<0.001)。结论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的3D ASL结果与NBNA评分高度相关,可以早期诊断并预测患儿短期预后,以改善HIE患儿的整体预后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估 早期诊断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