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冲 高晓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的改善与其对应损伤脑功能区的恢复和变化是否一致则还有很多不甚清楚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康复介入 中老年人 功能障碍 脑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白介素-6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文芽 陈惠德 唐淼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核因子κB和白介素-6表达,为探讨椎间盘退变病因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6月龄SD健康大白鼠随机分为颈椎病动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模型组行颈肌切除及棘上、棘间韧带切断术,建... 目的:观察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核因子κB和白介素-6表达,为探讨椎间盘退变病因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6月龄SD健康大白鼠随机分为颈椎病动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模型组行颈肌切除及棘上、棘间韧带切断术,建立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摄颈椎X线片进行组间评分比较,证实模型成立,于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HE染色观察颈椎间盘髓核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椎间盘核因子-κB和白介素-6表达。结果:①颈椎X线片显示模型组大鼠术后3个月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其X线片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术后3个月颈椎间盘髓核发生退行性变。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退变椎间盘组织核因子-κB和白介素-6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通过破坏大鼠颈部动静力平衡系统可引起颈椎间盘退变,退变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核因子-κB和白介素-6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变 核转录因子ΚB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