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非特异性下腰痛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建贤 王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 研究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非特异性下腰痛康复的影响。方法  189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 (137例 )主动运动早期介入加推拿治疗 ;B组 (5 2例 )推拿治疗 ;用VAS疼痛程度模拟量尺和OSW问卷调查量表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 目的 研究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非特异性下腰痛康复的影响。方法  189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 (137例 )主动运动早期介入加推拿治疗 ;B组 (5 2例 )推拿治疗 ;用VAS疼痛程度模拟量尺和OSW问卷调查量表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分析评估。结果 A、B两组VAS和OSW指数都有下降 ,A组指数下降明显大于B组(P <0 0 1)。 6个月~ 2年随访表明A组复发率低于B组。结论 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可提高疗效、预防复发 ,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运动疗法 推拿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书芳 倪朝民 +4 位作者 韩瑞 李踔 孙会芳 高圣海 武行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103例和对照组99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包括对高危因素的药物控制、康复治疗、卫生宣教、心理疏导等,对照组只...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103例和对照组99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包括对高危因素的药物控制、康复治疗、卫生宣教、心理疏导等,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和治疗5个月后,应用巴氏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综合功能评定(FCA)中的认知项,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将所有患者最后一次ADL评分作为因变量,分组情况、病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发病部位、文化程度、性别、年龄、饮酒、睡眠质量、FCA认知功能(入组时)、FCA运动功能(入组时)、BI(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入组时)做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组情况、发病前是否饮酒、病程(入组时间早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综合功能评分(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与患者日后的ADL恢复存在相关性。结论早期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作用显著;认知障碍对患者的ADL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 被引量:9
3
作者 倪朝民 赵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88-189,F003,共3页
肩痛是成年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患者中有16%~72%发生肩痛,由于对肩痛的诊断标准不一致,采用了选择性抽样方法,因而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尚未见国内有关该病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的报道。偏瘫... 肩痛是成年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患者中有16%~72%发生肩痛,由于对肩痛的诊断标准不一致,采用了选择性抽样方法,因而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尚未见国内有关该病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的报道。偏瘫肩痛较严重的患者大多不愿运动,甚至放弃主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肩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颈椎前软组织内植物神经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和木 吴毅文 +2 位作者 何娟娟 江家元 倪朝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 ,对家兔颈椎前软组织内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进行观察。结果 肾上腺素能纤维分布在前纵韧带内、椎前肌肌纤维间、小血管周围以及椎前筋膜内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 目的 探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 ,对家兔颈椎前软组织内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进行观察。结果 肾上腺素能纤维分布在前纵韧带内、椎前肌肌纤维间、小血管周围以及椎前筋膜内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散在于上述组织。结论 从形态学证实颈椎前软组织内存在大量的交感神经末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颈椎病 发病机制 神经组织化学方法 颈椎前软组织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毅文 吴建贤 +6 位作者 倪朝民 王斌 吕宏林 干自强 邵惠南 杨庆国 赵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282-283,共2页
1981年11月~1988年8月,收治经CT或手术证实的腰椎管狭窄症60例。42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18例采用手术治疗。对其中32例进行了为期10个月至7年的随访。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推拿手法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韩瑞 都艺萍 吴毅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治疗 牵引 推拿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身体执行能力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俊 吴建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身体执行能力是指患者完成日常工作和基本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如坐站转移等)、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以及日常工作能力和步行状态等;与疼痛相关的躯体执行任务的能力,如携重物10米行走、坐站试验、运动平板试验等。现有的康... 身体执行能力是指患者完成日常工作和基本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如坐站转移等)、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以及日常工作能力和步行状态等;与疼痛相关的躯体执行任务的能力,如携重物10米行走、坐站试验、运动平板试验等。现有的康复评定方法多数很容易受到测试者或受试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智能能量消耗和日常活动记录仪(IDEEA)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评估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全面、定量、综合、动态地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身体执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执行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评估 智能能量消耗和日常活动记录仪(IDEEA)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病因、分型、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4
8
作者 吴毅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病 病因 分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功对不同年龄组脑电图、脑地形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惠德 吴毅文 尹士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对35例不同年龄组练功者进行了脑电图的配对研究,同时对24例不同年龄组功力较深者,进行了练功前、练功时和收功后脑地形图的自身对照,并对其中8例作了脑地形图的动态观察。
关键词 气功 脑电图 脑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象图在颈椎病诊断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晓平 吴毅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6-249,共4页
本研究用红外热象图检查正常人40例和颈椎病患者48例。方法是以脊柱为中线,按解剖学标志在两侧对应部位取颈、背、肩、上臂、前臂、手点等6个测温点,检测每个测温点温度,求出左右对称的两个测温点温差。统计表明,正常人躯体两... 本研究用红外热象图检查正常人40例和颈椎病患者48例。方法是以脊柱为中线,按解剖学标志在两侧对应部位取颈、背、肩、上臂、前臂、手点等6个测温点,检测每个测温点温度,求出左右对称的两个测温点温差。统计表明,正常人躯体两侧各对应测温点的温度基本相同。而颈椎病患者除颈点外,其他各点温差明显增大,与正常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其中38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热象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两侧温差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且缩小的幅度与疗效的等级呈一定的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红外热象图检查作为颈椎病辅助诊断和疗效评定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象图 测温点 温差 颈椎病 诊断 疗效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针加火罐治疗肋软骨炎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建贤 王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TIETZE综合征 皮肤针疗法 火罐疗法 肋软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象图检查在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疗效评定中的应用
12
作者 高晓平 吴毅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581-583,共3页
用红外热象图检查正常人40例和颈椎病患者48例,发现正常人躯体两侧对应解剖部位皮温基本相等,温差较小,颈椎病患者出现两侧皮温不对称,温差增大,对这些患者行非手术治疗且有临床疗效后,增大的温差明显缩小,且缩小幅度与疗效... 用红外热象图检查正常人40例和颈椎病患者48例,发现正常人躯体两侧对应解剖部位皮温基本相等,温差较小,颈椎病患者出现两侧皮温不对称,温差增大,对这些患者行非手术治疗且有临床疗效后,增大的温差明显缩小,且缩小幅度与疗效等级呈正相关。结果表明,红外热象图检查在颈椎病的疗效评定中具有较高可信度和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象图 温差 颈椎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综合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潘敏 吴毅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 (CSM)非手术综合治疗的经验 ,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对 34 4例经过推拿、颈椎牵引和扩管、扩容药物等非手术综合治疗的CSM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 ,将入院和出院时的症状、体征对比作为近期疗效 ;对其中 12 ...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 (CSM)非手术综合治疗的经验 ,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对 34 4例经过推拿、颈椎牵引和扩管、扩容药物等非手术综合治疗的CSM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 ,将入院和出院时的症状、体征对比作为近期疗效 ;对其中 12 9例进行了 1年~ 7年 11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 2年 8个月 ,并将症状、体征、MRI、SEP、TCD等作为观察远期疗效的指标。结果 :非手术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优良率为 77 90 % ,有效率为 97 6 7% ;远期疗效优良率为80 6 2 % ,有效率为 98 45 %。出院后的推拿、牵引和服药能够巩固远期疗效。结论 :CSM患者可优先选用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型颈椎病 非手术综合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疗法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玉龙 吴毅文 朱舜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7-199,共3页
我们检测了60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推拿治疗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推拿治疗前酶活性为35.2±16.3u,显著性高于正常(27.3±12.1u)(P<0.01),经一次... 我们检测了60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推拿治疗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推拿治疗前酶活性为35.2±16.3u,显著性高于正常(27.3±12.1u)(P<0.01),经一次推拿治疗后,酶活性降为32.8±16.9u,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推拿治疗可以影响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这可能是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三磷酸腺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分级和颈椎磁共振成像测量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杨梅 陈惠德 +1 位作者 朱莉 陈和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6,161,共5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分级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测量颈脊髓体积及颈椎管容积比值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疗效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82例CSM患者进行SEP检测和颈椎MRI测量,在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应用日本骨...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分级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测量颈脊髓体积及颈椎管容积比值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疗效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82例CSM患者进行SEP检测和颈椎MRI测量,在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应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对患者颈脊髓功能进行评估。计算第6个月JOA评分的改善率,以对SEP分级及颈椎MRI测量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早期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结果:SEPI级和Ⅱ级、颈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低比值组患者JOA评分在治疗前与SEPⅢ级和Ⅳ级、颈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高比值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时JOA评分均明显高于SEPⅢ级和Ⅳ级、颈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高比值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SEP分级、颈椎MRI测量脊髓体积/椎管容积分别与第6个月的JOA改善率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EP分级及颈椎MRI测量预测患者非手术治疗预后不良(JOA改善率≤25%)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3.9%,特异性分别为86.3%、88.2%,准确性分别为81.7%、86.6%。结论:SEP分级和颈椎MRI测量均能早期对CSM患者疗效进行预测,临床上将两者结合使用,有利于早期选择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体感诱发电位 磁共振成像 测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