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胡玉坤
聂攀
后军
张令达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手术室
-
出处
《安徽医学》
2013年第4期428-431,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诊腮腺浅叶单发良性肿瘤病例51例,肿瘤直径均≤3.0 cm,采用保留耳大神经、腮腺导管及部分腮腺、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距肿瘤边缘0.5~1.0 cm处的正常腺体组织内切除肿瘤,随访2个月~2年,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耳垂无明显麻木,无涎瘘及味觉出汗综合征,无永久性面瘫,其中5例出现暂时性面瘫。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体积较小(≤3.0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功能性切除术
并发症
-
Keywords
Parotid gland neoplasms
Functional excision
Complication
-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刘海涛
后军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2019年第7期738-741,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编号:1704f0804023)
-
文摘
目的分析开窗减压术、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单纯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计算机随机分组结合患者意见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刮治组(A组,28例)、刮治术+GBR组(B组,20例)、开窗减压组(C组,12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术后3、6、9、12个月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结果C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B组平均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明显大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12个月,C组平均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明显大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刮治术和刮治术+引导骨再生技术,开窗减压术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一种微创、安全且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案。
-
关键词
牙源性颌骨囊肿
刮治术
引导骨再生技术
开窗减压术
-
Keywords
Odontogenic jaw cyst
Curettage
Guided boneregeneration
Fenestration decompression
-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治疗面中部骨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历凯玥
苏世恒
陶园
薛浩伟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3-867,共5页
-
基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度临床研究启动计划项目(编号:LCYJ2021JB003)
2021年安徽高校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编号:YJS20210306)。
-
文摘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28例面中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使用AccuNavi-A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导航组14例及常规手术的对照组14例分别进行手术,拍摄术前及术后1周内颌面部CT,导入软件测量术前术后标志点坐标,计算对称值并对比分析。结果: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引导下手术复位的精准度高于常规手术方式。结论:对于面中部骨折的治疗,使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手术比传统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关键词
计算机
导航
面中部骨折
复位
-
Keywords
computer
navigation
midfacial fracture
reset
-
分类号
R782.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