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益生菌的早期滋养性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管石侠 张宝 +3 位作者 侯丽丽 程靖 杨乐 蒋建华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64-67,共4页
目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早期滋养性肠内营养(EN),观察患者胃肠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益生菌组26例、滋养组30例、足量组30例。三组均于入住ICU后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行E... 目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早期滋养性肠内营养(EN),观察患者胃肠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益生菌组26例、滋养组30例、足量组30例。三组均于入住ICU后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行EN治疗,益生菌组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早期滋养性EN,滋养组给予单纯早期滋养性EN,足量组给予早期足量EN。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第7天,采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胃肠功能;采集患者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记录EN期间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肠鸣音异常、胃潴留等EN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益生菌组AGI 0级患者比例升高,2级患者比例降低(P均<0.05);滋养组和足量组各级患者比例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三组治疗后CRP、TNF-α、IL-6、IL-1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滋养组各指标低于足量组,益生菌组各指标低于滋养组(P均<0.05)。益生菌组恶心、腹胀、腹泻、肠鸣音异常发生率低于滋养组和足量组(P均<0.05),滋养组腹胀、肠鸣音异常发生率低于足量组(P均<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添加益生菌的早期滋养性EN后,可有效降低胃肠不耐受发生率、修复胃肠功能,并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内营养 脑卒中 胃肠功能 炎症反应 胃肠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体成分测量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乐 张宝 +3 位作者 管石侠 侯丽丽 程靖 蒋建华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1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体成分检测指标的差异,为安徽省成年人的健康指导及慢性疾病预防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4 944位体检者,按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2 556人和女性组2 388... 目的探讨安徽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体成分检测指标的差异,为安徽省成年人的健康指导及慢性疾病预防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4 944位体检者,按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2 556人和女性组2 388人;再对不同性别组按不同年龄(y)分为5组[18≤y <30岁组;30≤y <40岁组;40≤y <50岁组;50≤y <60岁组;y≥60岁组(在男性中为60≤y≤83岁组,在女性中为60≤y≤81岁组)];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体成分测量指标(体质指数、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浮肿指数)差异,同时分析不同性别人群上述各项体成分测量指标在不同年龄层的变化。结果①女性组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及浮肿指数均高于男性组,其余各项指标男性组均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男性体质指数、体脂肪含量和腰臀比在30≤y <6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浮肿指数在y≥3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在y≥50岁各年龄组均低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女性体质指数、腰臀比及内脏脂肪面积在y≥3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及浮肿指数在y≥4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在y≥60岁组均低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安徽省成年人体成分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体脂肪含量高于男性,男性内脏脂肪面积及骨骼肌肉量高于女性;成年人体成分在不同年龄间亦存在差异,脂肪组织含量及浮肿指数在高年龄段增加,而其他非脂肪组织含量在高年龄段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分 性别 年龄 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宝 侯丽丽 +2 位作者 管石侠 程靖 杨乐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0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研究颈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1年4~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人群168例,其中71例NAFLD合并HUM患者为研究组,97例单纯NAFLD患者为对照组。以性别分组,分析各亚组体格测量... 目的研究颈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1年4~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人群168例,其中71例NAFLD合并HUM患者为研究组,97例单纯NAFLD患者为对照组。以性别分组,分析各亚组体格测量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相关性;并以NC均值四分位数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中NAFLD合并HUM的患病率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结果研究组体质指数、NC、腰围、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酰甘油较对照组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降低(P <0. 05);研究组NC与IR呈正相关(r男=0. 362,r女=0. 494,P <0. 05); NC下1/4位点组的NAFLD合并HUM的患病率及MS患病率低于NC上1/4位点组(P <0. 05)。结论 NAFLD合并HUM患者较单纯NAFLD患者NC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加重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增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尿酸血症 颈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