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临床病因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涂俊才 周平 +5 位作者 李晓娟 孙莹 司慧远 王纯巍 韩守雷 朱飞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及变化,提高临床医生对FUO的认识和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就诊的500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病因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热程、...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及变化,提高临床医生对FUO的认识和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就诊的500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病因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热程、年代的关系。结果 500例FUO患者中,452例(90.4%)最终确诊,包括感染性疾病231例(46.2%),其中结核病76例(32.9%,76/231);结缔组织病99例(19.8%);肿瘤58例(11.6%);其他疾病64例(12.8%);未明确诊断48例(9.6%)。女性患者中结缔组织疾病的比例为26.3%,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14.5%(P=0.025);男性患者中肿瘤性疾病的比例为14.5%,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8.0%(P=0.001)。感染性疾病在各年龄组中均为首要病因,结缔组织疾病在21~39岁及40~59岁年龄组中为第2位病因,恶性肿瘤性疾病在大于60岁年龄组中为第2位病因。FUO病因的构成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0,P=0.000)。肿瘤性疾病的中位热程为60(28,90)d,明显长于感染性疾病的28(21,42)d(Z=-4.168,P=0.000)和结缔组织病的30(21,60)d(Z=-2.406,P=0.016)。2009~2014年间结缔组织疾病所占比例为23.8%,明显高于2003~2008年间的13.7%(χ2=8.598,P=0.003);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构成虽较2003~2008年间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FUO的主要病因,结核感染在其中占较大比例。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疾病在FUO病因中也占有重要地位。FUO病因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热程和年代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压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廖明媛 田建伟 +4 位作者 王新宴 许波 余成 徐斌 张亚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国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116例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体质指数(BMI)≥24 kg/m2]与149例非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BMI<24 kg/m2)血清维生... 目的观察中国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116例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体质指数(BMI)≥24 kg/m2]与149例非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BMI<24 kg/m2)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并分析其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及与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关系。结果超重及肥胖组与对照组年龄、身高、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及肥胖组体重、右臂围、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重及肥胖组的中心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肱动脉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心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r=0.914,P<0.001)、肱动脉舒张压(r=0.745,P<0.001)和肱动脉平均动脉压(r=0.823,P<0.001)呈正相关性;超重及肥胖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性(r=-0.375,P<0.001)。结论超重及肥胖青年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超重青年大学生,并且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性,预示维生素D可能参与了肥胖及超重青年大学生血压升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中心动脉收缩压 超重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肝静脉闭塞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康慧珠 郑晓丽 +3 位作者 王志东 韩冬梅 丁丽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9-1154,共6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hi-HSCT)后迟发性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病率、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8例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中6例患者...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hi-HSCT)后迟发性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病率、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8例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中6例患者发生移植后VOD,其发病率约为2.88%;6例患者均为迟发性VOD,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4.5(30-57)d,其中4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2例患者因病情迅速进展和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而死亡,4例患者及时给予以去纤苷为主的联合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症状,其中1例长期存活,1例患者骨髓复发,余2例因继发肝脏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而死亡。结论:炔诺酮用药史为VOD发生的危险因素。未发现性别、年龄及原发病危险度与VOD发生有关。小剂量普通肝素预防能显著降低VOD发病率。VOD的发生时间推迟可能与移植前肝脏储备功能、预处理中白消安剂量及移植相关用药有关,迟发VOD的预后可能较早期VOD更差。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探讨hi-HSCT后迟发VO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去纤苷能显著提高VOD患者100d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病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去纤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大学生高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水平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唐群 田建伟 +3 位作者 王安琪 王新宴 许波 黄丛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探讨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量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148例)及正常对照者(152例)CSBP、外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进行一般情况及心理因素等问卷调查,并测定三酰甘油、... 目的探讨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量青年大学生高血压患者(148例)及正常对照者(152例)CSBP、外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进行一般情况及心理因素等问卷调查,并测定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等各项指标。结果1青年大学生高血压组及对照组CSBP均大于外周收缩压(P<0.05),高血压组CSBP水平(16.5±0.98)k Pa显著高于对照组(13.9±1.17)k Pa(P<0.05)。2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心率、臂围、体重指数(BMI)、运动习惯、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家族史、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抑郁、焦虑和自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表明运动、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血糖和BMI与青年大学生外周血压升高密切相关;三酰甘油、血糖、BMI和高血压家族史与青年大学生CSBP升高相关。结论 CSBP水平的升高提示青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青年大学生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增高、高血糖、BMI增高和运动减少,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收缩压 高血压 青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R4交感神经链联合R3侧枝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彩伟 朱彦君 +4 位作者 李玉华 伍青 吴科 张希东 王桂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R4(第4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交感神经链联合R3(第3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侧枝切断术与单纯R4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H)的疗效,以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探讨旁路纤维(Kuntz束支)在手汗支配中的作... 目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R4(第4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交感神经链联合R3(第3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侧枝切断术与单纯R4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H)的疗效,以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探讨旁路纤维(Kuntz束支)在手汗支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连续就诊的重度手汗症患者120例,依据患者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A组(施行R4联合R3侧枝切断术)60例、B组(施行单纯R4切断术)60例。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评估患者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到患者91例(75.8%),其中A组51例,B组40例。术后6个月,A、B两组双手出现中度出汗分别为1例(1.96%)、3例(7.5%),轻度出汗2例(3.9%)、5例(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代偿性出汗分别为30例(58.82%)、31例(7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VATS)治疗手汗症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较高。在单节段R4切断基础上增加R3侧枝的预防性切除,可增加患者术后手掌效果,更接近于生理状态,且不增加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腔镜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代偿性多汗 Kuntz束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对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宇海 石进 +3 位作者 张英谦 陈大伟 张卫清 时惠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反应性(CVR)降低的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CVR的变化。方法纳入症状性单侧MCA M1段重度狭窄伴CVR下降的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1~73(66.6±3.6)岁。在吸入5%CO_2及95%O2的混合气体前... 目的观察脑血管反应性(CVR)降低的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CVR的变化。方法纳入症状性单侧MCA M1段重度狭窄伴CVR下降的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1~73(66.6±3.6)岁。在吸入5%CO_2及95%O2的混合气体前后,用CT灌注(CTP)测定患者局部脑血流量,评价其CVR,患者均予以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6个月再次相同方法测定CVR,并与术前CVR比较。结果 10例患者均完成了血管内治疗与随访,置入支架前狭窄率70%~95%,置入支架后残余狭窄<20%,6个月复查残余狭窄<50%。置入支架前CVR值为-14%^-29%,置入支架后CVR值-2%~24%,其中2例CVR仍未改善,8例患者CVR恢复正常。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可以改善单侧MCA M1段严重狭窄患者的C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移植物闭塞 血管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江玲 李玉茜 +3 位作者 田建伟 刘沛 王林海 刘朝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5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375例及非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又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5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375例及非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又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225例(男≥55岁,女≥65岁)。另外,将505例患者根据饮酒后是否面红分为面红组135例和非面红组370例,根据是否有习惯性饮酒分为饮酒习惯组189例和无饮酒习惯组316例。通过Sanger测序的方法对ALDH2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ALDH2基因型分布在早发冠心病组与晚发冠心病组间,以及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校正性别、年龄、抽烟、饮酒、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等因素后,ALDH2基因不是早发冠心病和冠心病的易感因素(P=0.729,OR=1.098,95%CI 0.648~1.859;P=0.581,OR=1.156,95%CI 0.692~1.930)。ALDH2突变型(GA+AA)发生率在饮酒面红组中(67.4%)明显高于非面红组(10.5%,P<0.01),在无饮酒习惯组中(29.7%)高于有饮酒习惯组(19.1%,P<0.01)。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人群中早发冠心病及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酒面红与ALDH2突变型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乙醛脱氢酶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锐 黄坤 +2 位作者 陈伟伟 韩山山 刘承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梗阻部位及类型;术前与术后3~5 d、6~10 d相关血液学指标,如TBil、DBil、ALT、AST、ALP、GGT等;支架植入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5例患者中低位梗阻102例,高位梗阻75例,胆管全程梗阻4例,吻合口梗阻4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并置管引流,技术成功率为100%。185例患者共植入233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黄疸减退,食欲增加,肝功能恢复,其中显效146例,有效39例。低位梗阻患者手术疗效优于高位梗阻(χ2=10. 866,P=0. 001);高位Ⅰ型梗阻单、双支架引流效果以及手术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而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双支架引流效果优于单支架(χ2=6. 412,P=0. 011),双支架引流术后6~10 d 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单支架引流(t值分别为2. 62、2. 06,P值均<0. 05)。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能够改善MOJ患者肝功能与食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低位梗阻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高位梗阻;同时对于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建议行双支架引流。对于胆管全程梗阻及吻合口梗阻,支架植入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者,可行胆道联合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胆道支架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 IDEAL序列对腰骶神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孙莉华 宋云龙 +3 位作者 王东 李相生 李海宁 王冬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人腰骶神经结构形态及神经根受压后形态结构变化的可行性,评估其同时显示腰骶神经根细微结构及全程形态特点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腰腿痛患者行IDEAL序列腰骶神经冠状位成像... 目的初步探讨3.0T MRI IDEAL序列显示正常人腰骶神经结构形态及神经根受压后形态结构变化的可行性,评估其同时显示腰骶神经根细微结构及全程形态特点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腰腿痛患者行IDEAL序列腰骶神经冠状位成像及后处理重建,观察图像中L1~S1各水平腰骶神经显示情况,包括腰骶神经走形、节前神经长度、神经根鞘长度及神经节大小。结果 1 L1~S1各水平节前神经、脊神经节以及L3~S1各水平节后神经显示率达100%,并且形态结构清晰;L1及L2水平节后神经形态结构能够清晰显示达Ⅰ级的显示率分别为12%和42%,达Ⅱ级显示欠清晰者分别为16%和32%,达Ⅲ级结构辨认不清者分别为72%和26%。各水平节前神经、神经节长径、神经节橫径及神经根鞘长度从L1~S1逐渐增大(P〈0.05、P〈0.001)。正常腰骶神经根走形于腰神经通道内,表现为边缘光滑,高信号脑脊液衬托下的条形等信号。结论 IDEAL序列腰骶神经成像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正常腰骶神经根的形态走形和细微结构特点,以及腰骶神经根受压后的变化,能够为临床准确评估腰腿痛患者神经根受压的变化与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标准和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IDEAL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早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锐 黄坤 +2 位作者 陈伟伟 韩山山 刘承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用于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早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皮肝穿胆管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治疗的2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术后早期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用于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早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皮肝穿胆管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治疗的2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术后早期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32例均成功实施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并置管引流,术后早期疗效显著149例、有效36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79.74%(185/232)。肿瘤类型、梗阻水平、梗阻长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肝内病变、远处转移、肿瘤最大径、术前血小板计数(PLT)、CA125水平和术后胆道感染是影响早期疗效的重要因素(P均<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PLT、CA125水平和术后胆道感染是影响早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在改善MOJ患者肝功能、减黄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PLT、CA125水平和术后胆道感染是影响术后早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塞性 胆道 支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3.0T Delta-Flow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应用:与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冬梅 宋云龙 +3 位作者 王萍 毕永民 李海宁 孙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评估3.0T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 30例拟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NCE-MRA检查后接受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 目的评估3.0T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 30例拟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行NCE-MRA检查后接受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并以CE-MRA为标准,评估NCE-MRA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度,分析两者诊断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NCE-MRA和CE-MRA检查,NCE-MRA具有诊断价值的动脉节段有532个。小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少(Z=4.92,P<0.01),腹盆部、大腿段NCE-MRA图像静脉污染较CE-MRA多(Z=4.58、3.56,P<0.01)。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9%、97.69%、97.74%、93.92%、99.2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4,P<0.05)。结论在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方面,NCE-MRA具有与CE-MRA相近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可以作为肾功能不全或不能使用对比剂的患者进行下肢动脉MRA检查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血压变异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言伟 石进 +1 位作者 尹延伟 左丹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对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短期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0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AS患者45例(CAS组),另以椎动脉支架置入...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对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短期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0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AS患者45例(CAS组),另以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21例(椎动脉支架组),全脑血管造影患者33例(造影组)作对照。动态监测3组患者术前48h及术后48h血压变化,计算3组支架及造影前后收缩压的平均值(SBPMean)、收缩压的标准差(SBPSD)、舒张压的平均值(DBPMean)、舒张压的标准差,比较3组患者支架置入及造影前后的平均血压及标准差。结果 CAS组术后较术前SBPSD[(9.7±2.8)mmHg vs(11.4±4.6)mmHg(1mmHg=0.133kPa),P=0.040]、SBPMean[(119.0±12.0)mmHg vs(131.1±12.5)mmHg,P=0.000]及DBPMean[(67.5±7.6)mmHg vs(74.6±7.2)mmHg,P=0.000]均显著下降。结论 CAS使患者的血压在短期内更趋于平稳,但对长期BPV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支架 血压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8a通过PPARα/γ信号通路上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军 韩山山 +2 位作者 卢盺奕 商玉涛 冯志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分析microRNA-18a(miRNA-18a)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PPARα/γ)信号通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目的分析microRNA-18a(miRNA-18a)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PPARα/γ)信号通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9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的miRNA-18a mRNA的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NA-18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iRNA-18a对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2组患者PPARα/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再将PBMC分为si-miRNA-18a抑制组(转染miRNA-18a抑制剂)和si-miRNA-18a正常对照组(转染miRNA-18a质粒),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抑制miRNA-18a表达对CD4+CD25+Treg细胞频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2组PPARα/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miRNA-18a表达与PPARα/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miRNA-18a mRNA表达水平在血清和肝组织中较对照组均显著上调(t值分别为9.634、9.863,P值均<0.01)。试验组CD4+CD25+Treg细胞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t=9.854,P<0.01)。试验组的IFNγ分泌水平和IL-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8.235,8.382,P值均<0.05)。试验组的PPARα和PPAR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4.229、3.545,P值均<0.05)。si-miRNA-18a抑制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si-miRNA-18a正常对照组(t=3.968,P<0.01)。si-miRNA-18a抑制组的PPARα和PPARγ表达水平均明显较si-miRNA-18a正常对照组低(t值分别为5.023、4.983,P值均<0.05)。miRNA-18a与PPARα/γ信号通路中的PPARα及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1、0.682,P值均<0.05)。结论miRNA-18a可能通过激活PPARα/γ信号通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使其免疫功能相关细胞表面因子频率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微RNAS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小板参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早期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 被引量:20
14
作者 靳磊 李敏 +5 位作者 高坡 江海龙 张永生 陆孟妍 毕芳芳 王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参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早期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较轻组72例和较重组63例。比...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参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早期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较轻组72例和较重组63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较重的相关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价血小板平均容积和NLR对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较重组血小板平均容积、中性粒细胞数和NLR明显高于较轻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较轻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和NLR是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小板平均容积预测急性脑梗死较重的曲线下面积为0.656(95%CI:0.563~0.749),最佳诊断截点为9.600 fl,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54.2%;NLR预测急性脑梗死较重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0.613~0.789),最佳诊断截点为2.476,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51.4%。结论血小板平均容积和NLR对判断早期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 中性白细胞 脑梗死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S-2002与MNA-SF营养评估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15
作者 韩山山 赵君会 +3 位作者 叶军 刘锐 陈伟伟 冯志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5-1759,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与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分筛查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营养状态并探讨其与术后总生存期(O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目的本研究通过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与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分筛查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营养状态并探讨其与术后总生存期(O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植入术的78例MOJ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营养筛查。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 q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采用一致性检验评估NRS-2002与MNA-SF的一致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RS-2002与MNA-SF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OS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营养状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NRS-2002评估中,营养正常10例(12.8%),营养不良风险53例(67.9%),营养不良15例(19.2%)。MNA-SF评估中,营养正常7例(9.0%),营养不良风险32例(41.0%),营养不良39例(50.0%)。年龄、BMI均是NRS-2002与MNA-SF的独立影响因素( P 值均<0.05)。NRS-2002与MNA-SF的一致性评价较好(Kappa=0.418, P <0.001)。两种营养评分量表均表明,营养不良患者OS低于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正常患者(χ2=42.081, P <0.001);营养不良风险患者OS低于营养正常患者(χ2=33.723, P <0.001)。NRS-2002[营养不良(风险比=3.874,95%可信区间:1.065~14.099)]、MNA-SF[营养不良风险(风险比=15.544,95%可信区间:2.324~103.968);营养不良(风险比=42.535,95%可信区间:6.179~292.798)]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P 值均<0.05)。结论 MNA-SF筛查MOJ患者营养状态具有优越性,能更准确预测OS。因此,将其推荐为MOJ患者入院时营养筛查工具并根据筛查结果进行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NRS-2002评分 MNA-SF评分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_(3~5)节段退变性疾病融合与非融合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玉国 伍骥 +2 位作者 郑超 黄蓉蓉 李松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比较采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及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ynesys及PLIF手术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患者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 目的比较采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及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ynesys及PLIF手术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患者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及临近节段活动度(ROM)变化。结果 46例患者均获随访,Dynesys组平均随访时间(20±7)个月,手术时间(168±19)min,出血量(481±169)ml,术后住院时间(9±2)d,PLIF组平均随访时间(16±6)个月,手术时间(204±20)min,出血量(635±168)ml,术后住院时间(8±2)d;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ynesys组手术节段术后ROM较术前减低(P〈0.05),PLIF组手术节段ROM在术后消失,两组临近节段ROM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手术节段ROM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近节段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时Dynesys和PLIF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但Dynesys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及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可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活动度,因此在具有相同手术适应症的L3~5节段腰椎退变性患者建议行Dynesys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融合 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丙酸杆菌和痤疮:进展与悖论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德田 刘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痤疮丙酸杆菌被广泛认为是痤疮的病因之一,诸多研究探讨了痤疮丙酸杆菌与皮脂分泌、过度角化、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关系。但痤疮丙酸杆菌导致痤疮的推测从未取得直接证据,且有许多悖论,甚至有研究认为痤疮丙酸杆菌可能是一种对皮肤有益的... 痤疮丙酸杆菌被广泛认为是痤疮的病因之一,诸多研究探讨了痤疮丙酸杆菌与皮脂分泌、过度角化、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关系。但痤疮丙酸杆菌导致痤疮的推测从未取得直接证据,且有许多悖论,甚至有研究认为痤疮丙酸杆菌可能是一种对皮肤有益的微生物。该文综述了目前痤疮丙酸杆菌与痤疮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微生物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氧环境对脊髓损伤大鼠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坡 江海龙 +1 位作者 靳磊 王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6-820,共5页
目的模拟航空转运中低压低氧环境,探究其对C5脊髓损伤大鼠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4)、脊髓损伤组(n=8)与脊髓损伤+低压组(n=8),采用压迫法制备第5颈髓损伤大鼠模型。3组大鼠均进行颈... 目的模拟航空转运中低压低氧环境,探究其对C5脊髓损伤大鼠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4)、脊髓损伤组(n=8)与脊髓损伤+低压组(n=8),采用压迫法制备第5颈髓损伤大鼠模型。3组大鼠均进行颈动脉插管,常规饲养24 h,将脊髓损伤+低压组大鼠置入模拟海拔2500 m低压环境中4 h。检测动脉血气指标、血细胞计数,并行脊髓损伤区组织和肺组织HE染色评估大鼠呼吸功能,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结果3组大鼠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葡萄糖、乳酸、碱剩余、缓冲碱等动脉血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组大鼠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低于假手术组(2.05%±0.69%vs.2.88%±0.20%,P=0.034),脊髓损伤+低压组大鼠Ret%(2.37%±0.59%)与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脊髓损伤区组织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性改变,结构完整;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低压组大鼠脊髓损伤区组织结构完整性较假手术组明显发生变化,但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3组大鼠肺组织在出血、渗出、水肿方面未见明显差异,肺泡结构完整。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低压组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结论4 h的低压低氧环境未对C5脊髓损伤大鼠的呼吸及运动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脊髓损伤 空运医疗后送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烟雾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任志霞 张海涛 +3 位作者 刘朝中 谈诚 黄丛春 张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吸烟模型,采用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装置,观察短期大量吸烟(SS)、中期大量吸烟(MS)及长期大量吸烟(LS)对氯化钾(KCl)、苯肾上腺素(PE)诱导血管收缩的作用...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吸烟模型,采用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装置,观察短期大量吸烟(SS)、中期大量吸烟(MS)及长期大量吸烟(LS)对氯化钾(KCl)、苯肾上腺素(PE)诱导血管收缩的作用,以及对乙酰胆碱(Ach)舒张血管环的影响,同时观察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预处理对PE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采用Griess法测定各干预组血管环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对照(CON)组相比,MS组、LS组胸主动脉对KCl及PE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P<0.05),对Ach舒张反应明显降低(P<0.05),血管NO含量显著降低,并且其作用强度与吸烟时间呈正比;血管环对KCl和PE最高浓度的收缩反应与NO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烟雾熏吸可使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功能增强,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弱,血管功能的改变可能与NO含量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辅助小肠镜对狭窄型小肠克罗恩病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刘荣雨 李白容 +3 位作者 孙涛 银新 李静 宁守斌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5-652,共8页
目的评估气囊辅助小肠镜(BAE)对狭窄型小肠克罗恩病(CD)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4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7例良性小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BAE检查后的诊治经过及治疗... 目的评估气囊辅助小肠镜(BAE)对狭窄型小肠克罗恩病(CD)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4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7例良性小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BAE检查后的诊治经过及治疗结局进行随访。通过对比基于BAE的临床诊断与最终诊断的一致性,评价BAE对狭窄型小肠CD及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对狭窄型小肠CD患者和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患者的内镜下表现进行比较。结果67例良性小肠狭窄患者中4例失访、2例经随访纠正诊断为淋巴瘤,最终61例纳入研究。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0日,随访时间为28(4~73)个月。良性小肠狭窄的病因分别为CD(62.3%,38/61)、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1.5%,7/61)、小肠结核(6.6%,4/61)、缺血性小肠炎(4.9%,3/61)、放射性小肠炎(3.3%,2/61)、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炎(1.6%,1/61)、嗜酸性粒细胞性小肠炎(1.6%,1/61)、梅克尔憩室相关小肠狭窄(1.6%,1/61)、肠型白塞病(1.6%,1/61)和病因不明(4.9%,3/61)。基于BAE的临床诊断和最终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80.3%(49/61)。BAE对狭窄型小肠CD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4%和82.6%。狭窄型小肠CD患者中BAE下狭窄处出现非横行溃疡和回肠合并非狭窄性溃疡的比例均高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患者[53.1%(17/32)vs 16.7%(3/18)、38.9%(14/36)vs 0,P均<0.05],两组患者在镜下小肠狭窄的部位、程度、形态及是否存在纤维性狭窄、是否存在多发狭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AE对狭窄型小肠CD与其他非感染性良性小肠狭窄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但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检查手段和长期随访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辅助小肠镜 良性小肠狭窄 克罗恩病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