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嗅球摘除后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敏 卞林翠 +2 位作者 贺利敏 徐金勇 李光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在1 d、3 d、7 d、14 d四个时间点的变化。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观察大鼠14 d时神经元的变化。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形成对照,初步探讨茉莉花萃取物通过嗅觉通路对神经元再生作用的...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在1 d、3 d、7 d、14 d四个时间点的变化。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观察大鼠14 d时神经元的变化。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形成对照,初步探讨茉莉花萃取物通过嗅觉通路对神经元再生作用的可能。方法:嗅球摘除模型建立不同组别,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内嗅皮质神经元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内嗅皮质中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尼氏染色:模型组大鼠内嗅皮质中神经元在受损后1 d、3 d、7 d含量逐步下降;14 d含量明显增加,但仍略低于空白组;吸嗅组(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内嗅皮质区神经元略高于空白组。免疫组化:模型组大鼠内嗅皮质中5-HT和DA在受损后1 d、3 d、7 d表达逐步减弱,14 d时表达增强,但仍弱于空白组;吸嗅组表达高于14 d,但仍弱于空白组。结论:受损神经被激活后,内嗅皮质有显著的神经再生潜力。初步证明茉莉花萃取物能够通过嗅觉通路加速神经元再生,其机制可能与内嗅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嗅皮质 神经元凋亡与再生 茉莉花萃取物 单胺类神经递质 嗅觉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铬、铜、汞经不同途径神经毒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牛利华 胡庆东 +2 位作者 李光武 吴问全 田杨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384-18388,共5页
[目的]探讨几种重金属通过不同的通路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昆明鼠经LashleyⅢH-W水迷宫筛选后,剔除学习记忆差的小鼠,通过慢性滴鼻给药和灌胃的途径,用水迷宫、洞板、自主活动箱测定小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 [目的]探讨几种重金属通过不同的通路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昆明鼠经LashleyⅢH-W水迷宫筛选后,剔除学习记忆差的小鼠,通过慢性滴鼻给药和灌胃的途径,用水迷宫、洞板、自主活动箱测定小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观察小鼠脑部的形态学改变。对通过2种给药途径所造成的神经毒性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重金属通过不同通路对机体所造成的毒性差异及其相关机制。[结果]重铬酸钾滴鼻组用药前后洞板探索行为有明显变化(P<0.05),灌胃组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几组重金属滴鼻给药组前后比较,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所增加,其中重铬酸钾滴鼻组和硫酸铜滴鼻组较为明显,灌胃组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重铬酸钾滴鼻组小鼠和硫酸铜滴鼻组小鼠上台潜伏期有所增长,靶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穿台次数减少,游泳速度有所减慢,灌胃组给药后潜伏期反有所缩短;HE染色和同步辐射观察显示,重铬酸钾滴鼻组小鼠海马部位神经元肿胀明显,空泡变性,可见胶质水肿,部分细胞坏死,并可见呈筛状的坏死灶,胞质中一些区域透光增加,灌胃组无明显改变。[结论]这几种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时即可通过嗅觉通路沉积于脑,并能通过嗅觉途径改变小鼠的行为学,灌胃组在此浓度时对小鼠的行为学没有较大的改变,有些金属离子可以作为微量元素参与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不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嗅觉通路 灌胃 同步辐射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鼠低浓度甲苯吸入的成瘾性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伟 左佳佳 +2 位作者 任振华 徐金勇 李光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72-674,共3页
目的幼鼠慢性吸入低浓度甲苯对自主活动和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行为的影响,探讨低浓度甲苯的慢性神经毒性和成瘾性。方法昆明小鼠从出生第1天起分成328.6mg/m3甲苯吸入组、空白对照组和丁香酚吸入对照组,至7周时各组随机挑选10只,进行自... 目的幼鼠慢性吸入低浓度甲苯对自主活动和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行为的影响,探讨低浓度甲苯的慢性神经毒性和成瘾性。方法昆明小鼠从出生第1天起分成328.6mg/m3甲苯吸入组、空白对照组和丁香酚吸入对照组,至7周时各组随机挑选10只,进行自主活动数及CPP测试。结果①甲苯组的自主活动次数(73.0±26.5)与空白对照组(109.1±35.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PP试验中甲苯组小鼠在明箱内停留时间[(449.7±89.6)s]与空白对照组[(213.1±69.0)s]和丁香酚组[(181.2±71.2)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幼鼠低浓度甲苯吸入能导致幼鼠神经兴奋性降低及其在成年时产生明显成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自主活动 条件性位置偏爱 成瘾性 小鼠幼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黎黎 史秀丽 +1 位作者 李光武 傅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9-541,共3页
目的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缺血前经侧脑室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PACAP,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测定脑含水量、脑组织... 目的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缺血前经侧脑室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PACAP,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测定脑含水量、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NS组相比,PACAP各组脑含水量、MDA及NO含量均明显降低,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PAC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在脑卒中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天鹏 李光武(审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4-946,共3页
关键词 META分析 基因多态性 脑卒中 病因机制 致病基因 遗传机制 人群调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球注射甲苯对小鼠嗅觉辨识记忆和嗅球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巧琼 赵乐章 +1 位作者 任振华 李光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嗅球注射甲苯对嗅觉功能、嗅球形态及嗅球神经生化的影响。方法甲苯1.0和3.0μL分别注入小鼠的嗅球,术后d3,5,7和14进行嗅觉辨识行为测试;术后d1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嗅球细胞5-羟色胺(5-HT)含量和5-HT能神经元数量;HE染色,显微镜... 目的观察嗅球注射甲苯对嗅觉功能、嗅球形态及嗅球神经生化的影响。方法甲苯1.0和3.0μL分别注入小鼠的嗅球,术后d3,5,7和14进行嗅觉辨识行为测试;术后d1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嗅球细胞5-羟色胺(5-HT)含量和5-HT能神经元数量;HE染色,显微镜下进行嗅球形态学观察。结果嗅球注射甲苯引起小鼠嗅觉记忆明显减弱甚至缺失,大剂量时难以逆转;嗅球内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减少;显微镜下见嗅球明显病理改变。结论甲苯对嗅觉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嗅球细胞变性及嗅球5-HT明显减少是其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嗅球 嗅觉障碍 神经元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与中药研发模式转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光武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2期2231-2232,共2页
为了探讨中药现代化的新模式,通过现代生命科学对疾病谱研究的进展、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多因素、多环节、多途径成为发病机制的主要模式,增龄性、渐进性成为许多疾病发病其共同特征等的分析和归纳。高效提取分离技术、现代化分析技术、... 为了探讨中药现代化的新模式,通过现代生命科学对疾病谱研究的进展、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多因素、多环节、多途径成为发病机制的主要模式,增龄性、渐进性成为许多疾病发病其共同特征等的分析和归纳。高效提取分离技术、现代化分析技术、生物信息学、分子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中药的纯化、结构分析和分子药理机制成为可能。从中药复方研究,单体和有效成分的研究,重新配伍和组方研究,GLP安全认证和毒理学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如何进行现代中药研究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医学谱 中药配伍 分子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通过嗅觉通路改善昆明鼠学习记忆的机制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天鹏 唐敏 +1 位作者 刘巧琼 李光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7-489,50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入引起昆明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嗅球摘除模型,分组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皮质等脑区的尼氏染色,以及ChAT、GABA、Glu等神经递质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入引起昆明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嗅球摘除模型,分组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皮质等脑区的尼氏染色,以及ChAT、GABA、Glu等神经递质变化。结果:丁香酚吸入组的小鼠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示丁香酚吸入小鼠的皮质、海马的ChAT、Glu等神经递质有明显增加,而GABA无明显改变。结论:丁香酚能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嗅觉通路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嗅觉通路 神经递质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球摘除后丁香酚对昆明鼠水迷宫和自主活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敏 任振华 +2 位作者 杨天鹏 刘巧琼 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丁香酚对鼠的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及其途径。方法通过嗅觉吸入的给药方法,并以完全摘除嗅球来对照,用水迷宫和自主活动箱分别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自主活动能力。结果丁香酚给药组的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小于空白组的水迷宫潜伏... 目的探讨药物丁香酚对鼠的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及其途径。方法通过嗅觉吸入的给药方法,并以完全摘除嗅球来对照,用水迷宫和自主活动箱分别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自主活动能力。结果丁香酚给药组的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小于空白组的水迷宫潜伏期(P<0·05),而嗅球摘除后给药组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的水迷宫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丁香酚能够通过嗅觉给药的途径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记忆 嗅觉 嗅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唐黎黎 杨运周 +1 位作者 傅佳 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柚皮素对大鼠居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3种不同剂量的柚皮素灌服2周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缺血2h再灌注24h后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结果柚皮素... 目的观察柚皮素对大鼠居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3种不同剂量的柚皮素灌服2周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缺血2h再灌注24h后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结果柚皮素可显著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柚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与传统法制备的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比较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章福 高晓平 李光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与传统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制作的大鼠慢性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痴呆(VD)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及纹状体形态学和大鼠术后的死亡率变化。验证是否改良的2-VO法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方法... 目的:比较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与传统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制作的大鼠慢性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痴呆(VD)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及纹状体形态学和大鼠术后的死亡率变化。验证是否改良的2-VO法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永久慢性大脑灌注不足导致的VD模型。雄性2月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传统2-VO组20只,改良2-VO组20只和假手术组8只。传统组同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改良组先结扎右侧颈总动脉,1周后再次结扎左侧的颈总动脉。在术后48h和60d记录各组的存活率,2个月后进行水迷宫试验来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和运动能力。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观察海马和纹状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大鼠术后48h及60d的死亡率比较都明显降低(P<0.05)。两种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种模型大鼠组间学习记忆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种模型组大脑海马区及纹状体均发生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改良2-VO法可以复制大鼠大脑永久性慢性灌注不足引起的VD模型,引起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及纹状体损害,而运动功能未见损害。改良2-VO法和传统的方法在VD造模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大鼠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吸嗅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内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窦云龙 高晓平 李光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7-659,共3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我国VD占痴呆的比例较高,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痴呆的第2位病因。患者的认知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伴记忆功能...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我国VD占痴呆的比例较高,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痴呆的第2位病因。患者的认知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伴记忆功能、定向力、注意力、语言功能、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域的缺损,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但VD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可防治的痴呆,如果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由于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芳香疗法已被试用于VD的治疗,研究表明吸入特定的芳香物质可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大鼠 5-羟色胺 学习记忆 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内 迷迭香 阿尔茨海默病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通过嗅觉通路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汪莉 韩春庚 +2 位作者 杨爱红 傅佳 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通过直接吸入并结合嗅上皮毁损模型,用MedLab V6.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观察3种不同精油对血压的影响。结果①薰衣草精油组大鼠MAP低于空白组,尤其在...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通过直接吸入并结合嗅上皮毁损模型,用MedLab V6.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观察3种不同精油对血压的影响。结果①薰衣草精油组大鼠MAP低于空白组,尤其在吸入后80~100min时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迷迭香精油组和空白组、丁香精油组和空白组之间MAP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嗅上皮毁损+薰衣草组与嗅上皮毁损组MAP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假手术+薰衣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薰衣草精油能够通过嗅觉途径降低大鼠的MA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通路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黄酮抑制Aβ_(1-42)聚集和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光武 任振华 +2 位作者 王培源 唐敏 汪华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EGb761中银杏黄酮、银杏内酯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园二色谱(C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曲线拟合定量分析和特征频谱分析Aβ老化后和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分别干预后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通... 目的:探讨EGb761中银杏黄酮、银杏内酯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园二色谱(C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曲线拟合定量分析和特征频谱分析Aβ老化后和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分别干预后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通过1700~1600cm-1之间的酰胺Ⅰ带和曲线拟合分析,Aβ1-42单独孵育30min到72h,β-折叠片增加了18.50,与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孵育72h,β-折叠片的含量下降了50.95,36.09,β-转角的含量升高56.56,46.56。呈现出明显的β折叠片向β-转角的转化。基团特征峰谱位显示,酮类和烷烃类的-CH2和-CH参与了Aβ1-42的分子变构。结论:EGb761中银杏黄酮可能是通过抑制Aβ1-42β-折叠形成,Aβ1-42肽侧链基团发生了化学修饰达到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1-42聚集 老年性痴呆 Β-折叠 银杏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前脑结构和功能概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巧琼 李光武 赵乐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3-686,共4页
关键词 基底前脑 脑结构 老年性痴呆 胆碱能神经 昼夜节律 神经科学 病理变化 学习记忆 多功能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诱导6-OHDA所致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及其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蓉 李光武 姚玉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阿朴吗啡(APO)腹腔注射6-OHDA所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形态学变化。方法6-OHDA单侧一点注射大鼠右侧SNc,特异性毁损DA能神经元;术后1、7、14、21d腹腔注射APO,观察旋转行为;利用Nissl染色...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阿朴吗啡(APO)腹腔注射6-OHDA所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形态学变化。方法6-OHDA单侧一点注射大鼠右侧SNc,特异性毁损DA能神经元;术后1、7、14、21d腹腔注射APO,观察旋转行为;利用Niss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各时间点VTADA能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和TH表达情况。结果APO诱发PD大鼠模型异常旋转行为,Nissl染色见PD大鼠左侧中脑VTA有神经细胞肿胀、坏死等变化,VTATH+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APO能诱导6-OHDA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其强弱可能与TH+神经元数量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阿朴吗啡 腹侧被盖区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锥诱向中Eph-ephrins导向分子家族的信号转导
17
作者 孙伟 左佳佳 +1 位作者 杨天鹏 李光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信号分子 信号转导 生长锥 家族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运动形式 细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成像在吸入芳香剂对嗅觉脑功能影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杭天依 徐金勇 +2 位作者 汪世存 展凤麟 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运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成像方法探讨吸入芳香剂对嗅觉脑功能的作用。方法 6名健康志愿者在静息状态下和吸嗅芳香精油状态下分别进行18F-FDG PET扫描显像,比对前后图像,运用Matlab 6.5、SPM... 目的运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成像方法探讨吸入芳香剂对嗅觉脑功能的作用。方法 6名健康志愿者在静息状态下和吸嗅芳香精油状态下分别进行18F-FDG PET扫描显像,比对前后图像,运用Matlab 6.5、SPM2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其成像特点。结果吸嗅芳香精油后,额叶、眶额叶皮质、内侧颞叶、边缘系统扣带回等区域出现显著激活。表现为右侧大脑半球激活较为明显。结论 PET-CT是研究人类嗅觉与脑功能联系的重要方法,本研究证实了气味物质能够经嗅觉通路引起情绪、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PET-CT 嗅觉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CCR2信号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肾病理损伤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雁婕 朱志清 +4 位作者 王蕊 闫莉莉 鹿玲 张琴 任振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7-1312,共6页
目的探讨阻断CCR2信号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gAN模型组、CCR2拮抗剂组和奥美沙坦组。联合应用LPS、BSA和CCl4建立IgAN大鼠模型、CCR... 目的探讨阻断CCR2信号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gAN模型组、CCR2拮抗剂组和奥美沙坦组。联合应用LPS、BSA和CCl4建立IgAN大鼠模型、CCR2拮抗剂组和奥美沙坦组,大鼠成模后分别予以10 mg/kg的CCR2拮抗剂或Olmesartan灌胃2周,正常对照组和IgAN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测定24 h尿蛋白(NP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e)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病理染色等方法检测IgAN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N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和系膜细胞增生明显,24 h NPr、SCre和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CCR2拮抗剂能减少系膜区IgA沉积和系膜细胞增生,并能明显降低大鼠24 h NPr、SCre和BUN水平(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N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炎症相关因子MCP-1、IL-6、IL-17和TNF-α表达明显增强,CCR2拮抗剂能明显抑制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阻断CCR2信号可缓解IgAN模型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损伤,并降低肾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CCR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IgA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CC趋化因子受体2 系膜细胞 炎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小鼠脑组织Ca^(2+)敏感荧光染料双光子成像的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诗宇 任振华 +2 位作者 徐金勇 顾怀宇 李光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使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活体小鼠脑组织(体感皮层)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内Ca2+变化水平的观察和记录。方法是对小鼠开颅后向脑内注射Ca2+敏感荧光染料Oregon Green 488 BAPTA-1乙酰氧基甲酯,然后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双光子... 使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活体小鼠脑组织(体感皮层)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内Ca2+变化水平的观察和记录。方法是对小鼠开颅后向脑内注射Ca2+敏感荧光染料Oregon Green 488 BAPTA-1乙酰氧基甲酯,然后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双光子显微镜下的图像清晰生动,可扫描到大脑皮层以下较深区域,并能检测神经元细胞内Ca2+离子即时水平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注射Ca2+敏感荧光染料并结合多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体动物脑部变化的方法可以得到高分辨率图像并且作为分析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脑成像 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a^2+ 敏感染料 体感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