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IP1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高金平 盛宇俊 +3 位作者 王培光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探讨TNIP1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036748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1例SLE患者和66例正常对照的临床资料及血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目的探讨TNIP1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036748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1例SLE患者和66例正常对照的临床资料及血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IP1 mRNA表达量;应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对所有病例对照SNP rs1003674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LE患者TNIP1基因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 4);TNIP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和SNP rs10036748基因型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TNIP1基因在SLE发生中可能起着某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RT-PCR TN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XK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鑫 韩建文 +7 位作者 沈颂科 范星 杨春俊 郑厚峰 周伏圣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研究PXK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610-Quad芯片对590例SLE患者和1135例正常对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选取PXK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数据,用Plink1.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X... 目的研究PXK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610-Quad芯片对590例SLE患者和1135例正常对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选取PXK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数据,用Plink1.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XK基因上7个SNPs(rs6445975、rs7622074、rs6786088、rs12637163、rs9817356、rs11710823和rs6767291)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XK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SLE易感性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GR2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关联分析
3
作者 沈颂科 任为 +9 位作者 韩建文 张鑫 高敏 崔勇 孙良丹 周伏圣 郑厚峰 杨建强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研究FCGR2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610-Quad芯片在590例SLE患者和1135例正常对照中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取芯片上覆盖FCGR2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数据,用Plink1.03软... 目的研究FCGR2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610-Quad芯片在590例SLE患者和1135例正常对照中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取芯片上覆盖FCGR2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数据,用Plink1.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CGR2A基因上分型成功的5个SNPs(rs1801274、rs4657039、rs6696854、rs10800309和rs511278)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GR2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SLE易感性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器官及系统受累与免疫学特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廷猛 程义林 +6 位作者 胡文龙 高金平 姚莎 裴小平 肖风丽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器官及系统受累与免疫学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并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2047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器官及系统受累与免疫学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关节受累与脱发、雷诺现象、...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器官及系统受累与免疫学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并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2047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器官及系统受累与免疫学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关节受累与脱发、雷诺现象、抗RNP抗体、血清IgG升高相关;皮肤受累与脱发相关,肾脏受累与胸膜炎、腹膜炎、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与贫血相关;肺脏受累与口腔溃疡、心包炎、胸膜炎相关。结论 SLE患者器官/系统受累与免疫学特征及部分临床表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易感位点及其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余泽莹 陆闻生 +6 位作者 韩建文 孙良丹 李芸 左先波 周伏圣 张学军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6-949,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位点、基因及其多态性与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5×10-6<P<1×10-4的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7579944、rs906868、rs2868729、rs3...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位点、基因及其多态性与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5×10-6<P<1×10-4的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7579944、rs906868、rs2868729、rs3793177、rs10764818、rs389018、rs399083)进行基因分型,并再收集两组独立人群进行验证。结果认为SNP rs7579944、rs906868和rs2868729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7579944:OR=1.17,95%CI:1.10~1.24,Pcombined=1.43×10-7;rs906868:OR=1.18,95%CI:1.11~1.25,Pcombined=3.91×10-8;rs2868729:OR=1.19,95%CI:1.12~1.27,Pcombined=1.09×10-7)。结论分别位于2p23.1和4q21.2两个区域的SNP rs7579944、rs906868和rs2868729与SLE的易感性相关,其区域中的LBH、COQ2、PLAC8和HPSE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易感性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rs1913517和rs463426)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黄菲 秦倩 +8 位作者 裴小平 吕咏梅 朱坤举 范星 王再兴 孙良丹 崔勇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0q1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913517和22q11区域SNP rs463426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病例分析确定与SNP相关的临床表型,然后采用亚表型-对照分析确定SNPs对不同临床表型所奉献... 目的探讨染色体10q11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913517和22q11区域SNP rs463426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病例分析确定与SNP相关的临床表型,然后采用亚表型-对照分析确定SNPs对不同临床表型所奉献的风险大小。结果病例-病例研究结果显示SNP rs1913517与抗Sm抗体(P=0.001 5)相关。在亚表型-对照分析中,除神经系统异常,浆膜炎和抗Sm抗体外,SNP rs1913517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多数亚表型中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亚表型-对照分析中,SNP rs463426在所有亚表型中分布差异都具有显著性,但SNP rs463426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病例研究中与所有临床表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NP rs1913517与汉族人SLE抗Sm抗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391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邵莉梅 叶文正 +8 位作者 李珊珊 李存涛 裴小平 姜新 张丽君 陈日新 肖风丽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AD)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3 915例AD患者均符合Hani-fin-Rajka诊断标准。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3 915例AD患者性别、早发组(发病年龄<2岁)和晚发组(发病年龄≥2岁)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AD)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3 915例AD患者均符合Hani-fin-Rajka诊断标准。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3 915例AD患者性别、早发组(发病年龄<2岁)和晚发组(发病年龄≥2岁)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 84.6%的患者于出生后2年内发病,且早发组中男性较女性多。家族特应性病史阳性2 778(71%)例,"单纯型"AD 2 267(57.9%)例,"混合型"AD 1 684(42.1%)例,且早发组哮喘、过敏性鼻炎发生率较低(P<0.01)。84%的患者病情为轻到中度,本研究显示男性病情比女性重(P<0.05)。依据Hanifin-Rajka诊断标准,早发组和晚发组中苍白脸/面部皮炎、眶周黑晕、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等13项次要体征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男女组中早年发病、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Dennie-Morgan眶下皱褶等11项次要体征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D患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疾病严重程度及Hanifin-Rajka诊断标准中的部分次要体征在不同性别组及不同发病年龄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为我国汉族AD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地域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存涛 邵莉梅 +7 位作者 裴小平 左先波 唐先发 汤华阳 肖凤丽 孙良丹 张学军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各临床特征的分布在南北方患者中的差异。结果患者个人异位史、家族异位史、发病季节、疾病严重程度、15项次要症状及5项其他症状在南北... 目的探讨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各临床特征的分布在南北方患者中的差异。结果患者个人异位史、家族异位史、发病季节、疾病严重程度、15项次要症状及5项其他症状在南北方的发生情况有差异(P<0.05)。结论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分布具有显著地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地域性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珊珊 邵莉梅 +8 位作者 张丽君 姜新 崔婧 左先波 崔勇 孙良丹 杨森 刘建军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IL-23R基因多态性rs3762318位点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及皮损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 883例银屑病患者和6 180例正常对照的rs3762318位点基因分型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 目的探讨IL-23R基因多态性rs3762318位点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及皮损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 883例银屑病患者和6 180例正常对照的rs3762318位点基因分型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rs376231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基因型=1.92×10-5,P等位基因=2.23×10-6),在少儿发病与成年发病患者之间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家族史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急性点滴型患者与慢性斑块型患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s3762318遗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性相关,且与发病年龄相关,但与家族史及皮损类型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IL-23R基因 多态性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11A1基因启动子多态与汉族人身高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伏圣 孙良丹 +6 位作者 高敏 左先波 杜文辉 肖风丽 方巧云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COL11A1基因启动子多态与汉族人群成人身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289例汉族人全基因组分型数据,发现位于COL11A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标签SNPs rs6692914和rs11164719与身高显著相关(P分别为6.0×10-4和8.1×10-4)。对两个SNP... 目的探讨COL11A1基因启动子多态与汉族人群成人身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289例汉族人全基因组分型数据,发现位于COL11A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标签SNPs rs6692914和rs11164719与身高显著相关(P分别为6.0×10-4和8.1×10-4)。对两个SNPs在另一独立人群1073例样本进行验证,Plink软件计算累加模式下线性回归P值及等位基因对身高的贡献效应值。结果COL11A1基因rs6692914和rs11164719与汉族人群身高相关,其线性回归Pcombined值分别为1.8×10-5和1.9×10-5。rs6692914等位基因A对总体样本身高的贡献值为0.54cm。结论COL11A1基因启动子多态可能与汉族人群身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儿童寻常型银屑病和成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文正 邵莉梅 +8 位作者 裴小平 高金平 朱坤举 周文明 孙良丹 左先波 王再兴 张学军 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了解汉族人儿童寻常型银屑病(PV)和成人PV在发病性别、家族史、同形反应、初始发病部位、发病季节、严重程度等临床特征上差异以及严重程度和同形反应间关联性。方法在皮肤科门诊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2 015例PV患者完整流行病学问... 目的了解汉族人儿童寻常型银屑病(PV)和成人PV在发病性别、家族史、同形反应、初始发病部位、发病季节、严重程度等临床特征上差异以及严重程度和同形反应间关联性。方法在皮肤科门诊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2 015例PV患者完整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资料,其中儿童PV患者529例,成人PV患者1 486例,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人PV男性患病比例较女性高(P<0.01),儿童PV患者家族史阳性率较成人组高,儿童患者初始发病部位较成人患者更容易累及面部、颈部、躯干和手(P<0.05,P<0.01),严重程度和同形反应间存在着关联性(P<0.01),列联系数r=0.074。结论儿童PV和成人PV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流行病学 表型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敏 唐先发 +8 位作者 朱诚垚 肖凤丽 任韵清 张安平 郑厚峰 杜文辉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IL-12B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132例正常对照的IL-12B基因多态位点rs3213094的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采用Illumina 610芯片)。χ2检... 目的探讨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IL-12B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132例正常对照的IL-12B基因多态位点rs3213094的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采用Illumina 610芯片)。χ2检验用于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IL-12B基因多态位点rs321309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基因型=1.30×10-5,P等位基因=4.2×10-6)。少儿发病患者和成人发病患者,家族史阳性患者和家族史阴性患者,慢性斑块型患者和急性点滴型患者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果显示IL-12B(rs321309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易感性相关联,但与发病年龄,家族史及临床类型可能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表型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关联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为 沈颂科 +9 位作者 张晓燕 张弛 韩建文 孙良丹 崔勇 周文明 郑厚峰 周伏圣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在1103例银屑病患者和1104例正常对照中,应用Sequenom Mass 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IL-23R基因及其上、...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在1103例银屑病患者和1104例正常对照中,应用Sequenom Mass 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IL-23R基因及其上、下游各大约10kb范围内的8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进行基因分型,用Plink1.03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个Tag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3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银屑病遗传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学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337,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异常性增殖性皮肤病。临床特征为皮肤表面履盖大量厚实的鳞屑性斑片。虽然已有大量家族性研究资料表明银屑病的发病存在着遗传因素,但是该病的遗传模式至今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复杂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除了MH...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异常性增殖性皮肤病。临床特征为皮肤表面履盖大量厚实的鳞屑性斑片。虽然已有大量家族性研究资料表明银屑病的发病存在着遗传因素,但是该病的遗传模式至今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复杂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除了MHC的一些位点的相关结果比较恒定外,绝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变异较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常见遗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拷贝数变异)进行总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整体研究,能够一次性对疾病进行轮廓性概览,适用于包括银屑病在内的复杂疾病的研究。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银屑病进行的三个研究,刊登在今年2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结果发现了几个银屑病的遗传学易感位点,提示在免疫学和其它领域的几个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无论是以往的关联研究还是现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均提示银屑病与涉及人类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反应的MHC位点(如HLA-Cw6和其他MHC变异位点)紧密相关。还有两个与银屑病高度相关的与炎症反应密切关联的非MHC基因(IL-12B和IL23R),也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运用抗IL-12p40的生物制剂有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了IL-12/23在银屑病病理生理过程中关键作用。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了银屑病易感基因的GWAS研究发现:位于1q21上的晚期角质化包膜(late cornified envelope,LCE)基因簇中LCE3A和LCE3D的区域异常与银屑病显著性相关。与此同时,国际上另一个研究小组对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和美国人群中进行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GWAS研究发现,LCE基因簇中LCE3B和LCE3C区域的缺失与银屑病显著性相关。这些相互独立的研究有力地证实LCE基因参与银屑病的发病。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针对某些基因的有效靶向治疗手段,但是将诸如LCE等基因用于未来的靶向性治疗,可能更有意义。对LCE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化,不仅有利于对新的药物靶位的确定,而且对治疗的个体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阐明银屑病的内在发病机制,未来我们亟需对更大样本的研究,以及其他易感基因位点的鉴定及其下游的功能研究;同时可以预见,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的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以及其后续的深入研究,将对阐明银屑病发病机制、疾病预警、临床诊断及新药开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分析 全基因组 银屑病/遗传学 银屑病/病理学 基因组/遗传学 疾病遗传易感性/遗传学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媛媛 林艳 +9 位作者 唐彪 陈日新 张鹏 李存涛 左先波 范星 王培光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一些临床表型(家族史、发病年龄及皮损类型)的相关性。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选取7 318例银屑病患者和11 290例正常对照的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 目的探讨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一些临床表型(家族史、发病年龄及皮损类型)的相关性。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选取7 318例银屑病患者和11 290例正常对照的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基因分型资料,SPSS 16.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用于比较各组间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9.24×10-9),各临床表型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1.0×10-4)。在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少儿发病和成人发病患者之间,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点滴型和慢性斑块型患者之间,rs7007032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MD1基因多态性rs700703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易感性相关,此外还与该疾病的家族史和发病年龄相关,但与皮损的临床类型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遗传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表型 CSMD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E3D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先发 李敏 +9 位作者 朱城垚 路顺 孙良丹 郑厚峰 王培光 高敏 周文明 杜卫东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LCE3D基因多态性rs4085613位点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及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9例患者和1132例正常对照的LCE3D基因多态性rs4085613位点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采用Illumina 610芯片)。χ2检... 目的探讨LCE3D基因多态性rs4085613位点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及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9例患者和1132例正常对照的LCE3D基因多态性rs4085613位点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采用Illumina 610芯片)。χ2检验用于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LCE3D基因多态性rs408561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发病患者与成人发病患者、家族史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急性点滴型患者与慢性斑块型患者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E3D基因rs4085613遗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性相关,但与发病年龄、家族史及临床类型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婧 张丽君 +8 位作者 李珊珊 姜新 秦倩 王培光 左先波 肖风丽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研究ERA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 717例银屑病患者和11 831例正常对照的ER-AP1基因多态性rs151823位点的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来自前期GWAS分型数据)。采用χ... 目的研究ERA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 717例银屑病患者和11 831例正常对照的ER-AP1基因多态性rs151823位点的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来自前期GWAS分型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结果 ERAP1基因多态性rs15182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早发患者和晚发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在家族史阳性患者和家族史阴性患者、急性点滴型患者和慢性斑块型患者间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ER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51823位点与汉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易感性相关,尤与早发型银屑病相关,但与家族史及临床类型可能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表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ERAP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E1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燕 张弛 +8 位作者 任为 何君 范星 张安平 郑厚峰 周伏圣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研究LCE1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在1103例银屑病患者和1104例正常对照中,应用Sequenom Mass 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LCE1B基因中的rs1202319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研究LCE1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在1103例银屑病患者和1104例正常对照中,应用Sequenom Mass 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LCE1B基因中的rs1202319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Plink1.03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ombined=0.001)。结论LCE1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林艳 李存涛 +8 位作者 唐彪 陈日新 张鹏 孙媛媛 程晖 王培光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一些临床表型(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及皮损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7 318例银屑病患者和11 290例对照的Illumina 610芯片基因分型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各临床表型分... 目的探讨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一些临床表型(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及皮损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7 318例银屑病患者和11 290例对照的Illumina 610芯片基因分型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各临床表型分组之间rs930474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少儿发病患者与成人发病患者之间、点滴型与斑块型患者之间rs930474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NF816A基因多态性rs9304742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易感性相关,但与该疾病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及皮损临床类型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遗传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 表型 ZNF816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儿童异位性皮炎不同血清tIgE水平的临床特征差异
20
作者 裴小平 姜新 +10 位作者 邵莉梅 李存涛 叶文正 张丽君 黄菲 张成 李珊珊 肖风丽 孙良丹 杨森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异位性皮炎(AD)临床特征与总IgE(tIgE)的关系。方法收集1 030例儿童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患者的血清tIgE。结果 tIgE水平升高患儿与tIgE水平正常的患儿相比,升高组的患儿发病年龄晚(P&... 目的探讨儿童异位性皮炎(AD)临床特征与总IgE(tIgE)的关系。方法收集1 030例儿童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患者的血清tIgE。结果 tIgE水平升高患儿与tIgE水平正常的患儿相比,升高组的患儿发病年龄晚(P<0.01),合并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的AD患病率高(P<0.01),更易出现重度AD(P<0.01)。Hanifin-Rajka诊断标准中的部分体征(如早年发病、出汗时瘙痒、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等)的发生率在tIgE升高组和tIgE正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IgE升高组和正常组的AD患儿在临床特征上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皮炎 临床特征 TIGE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