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膈肌收缩特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蕾 关宿东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糖尿病(DM)大鼠膈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链脲菌素诱导的DM大鼠模型予以人参皂苷腹腔注射4周后,应用离体大鼠膈肌条,测定其单收缩张力(Pt)、最大强直张力(P0)、力—频率曲线、疲劳指数(FI)的变化;检测膈肌组织中的...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糖尿病(DM)大鼠膈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链脲菌素诱导的DM大鼠模型予以人参皂苷腹腔注射4周后,应用离体大鼠膈肌条,测定其单收缩张力(Pt)、最大强直张力(P0)、力—频率曲线、疲劳指数(FI)的变化;检测膈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在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DM组膈肌的Pt、P0、FI显著降低(P<0·01),在给予10、20、40、60、100Hz刺激时,膈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膈肌组织中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电镜下,肌小节和线粒体形态改变,而人参皂苷可抑制上述现象。结论人参皂苷对DM膈肌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药物疗法 膈/药物作用 人参皂苷/药理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烯雌酚对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松华 汪思应 +3 位作者 程洁 张宝霆 姚立人 王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DES)对实验性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发性Lewis肺癌(LLC)及实验性B16黑色素瘤(B16M)转移模型研究DES对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先用DES处理的小鼠对其移植的LLC...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DES)对实验性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发性Lewis肺癌(LLC)及实验性B16黑色素瘤(B16M)转移模型研究DES对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先用DES处理的小鼠对其移植的LLC生长和自发性肺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且DES剂量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呈直线负相关(r>0.80,P<0.01);B16M实验性肺转移也明显减少;小鼠接种LLC后给予DES对LLC也有抑制作用。经DES处理后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增强,但NK细胞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雌酚 巨噬细胞 肿瘤转移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2及NK细胞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薇波 刘欣 +3 位作者 吴树农 潘理明 蔡晓燕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2及NK细胞活性研究朱薇波,刘欣,吴树农,潘理明,蔡晓燕,邓松华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对3...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2及NK细胞活性研究朱薇波,刘欣,吴树农,潘理明,蔡晓燕,邓松华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对3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白细胞介素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外周血 白细胞介素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对C_(57)BL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洁 姚立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3-296,共4页
本研究从免疫学角度观察了维生素A(V-A)对肺泡巨噬细胞(Mφ)功能的影响和体内抗肿瘤血道肺转移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V-A处理后小鼠肺泡Mφ细胞毒活性及其细胞表面补体C_3b受体功能均有所增强,小鼠肿瘤血道肺转移减少,且两者之间有较好... 本研究从免疫学角度观察了维生素A(V-A)对肺泡巨噬细胞(Mφ)功能的影响和体内抗肿瘤血道肺转移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V-A处理后小鼠肺泡Mφ细胞毒活性及其细胞表面补体C_3b受体功能均有所增强,小鼠肿瘤血道肺转移减少,且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肿瘤转移 肺泡M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ID 和 PCR 法诊断结核病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邓松华 段巧建 +2 位作者 祝扬 胡娟 张林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以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对189例肺内结核病和112例肺外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杆菌DNA检测和活动性结核标记物(ATM)检测,结果表明:PCR法和SRID法在诊断结核病方面,二者均具有较... 以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对189例肺内结核病和112例肺外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杆菌DNA检测和活动性结核标记物(ATM)检测,结果表明:PCR法和SRID法在诊断结核病方面,二者均具有较高敏感性,阳性率分别为88.9%和90.5%.,而假阳性率PCR法明显高于SRID法。提示:检测ATM诊断结核病,具有较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SRID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生殖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亚平 汪永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13-316,共4页
自从1891年Heape开始对家兔施行人工授精、1959年Chang取得家兔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以后,中国仓鼠,大鼠、小鼠、猫、狗、羊、猪。
关键词 生殖工程 试管婴儿 IVF-E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华堂 王晓琴 +3 位作者 袁凌云 徐从贞 姚立人 王维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应用杂交瘤技术,分别以人B血型红细胞,B血型红细胞加纯化的B血型物质和B血型物质为抗原,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从6次细胞融合中筛选建立起3株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人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3—D_9(IgG_1),3—... 应用杂交瘤技术,分别以人B血型红细胞,B血型红细胞加纯化的B血型物质和B血型物质为抗原,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从6次细胞融合中筛选建立起3株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人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3—D_9(IgG_1),3—5—D_(12)(IgG_1)和6—1—G_(11)(IgA),用Takatsy微量血凝滴定法测得它们的96孔板组织培养上清液的血凝滴度分别为4096,4096和16384。经过凝血特异性试验,凝血抑制试验以及抗体稀释试验等广泛免疫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单克隆抗体仅对人B型血特异。杂交瘤细胞在液氮中贮存数月,分泌抗体能力不变。抗体经56℃保温30minA-20℃和37℃反复冻融试验凝血活性保持稳定。这些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B血型抗体结合部位结构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并且使在临床血液分型试验时用单克隆抗体替代人多克隆抗血清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B血型物质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中前列腺素类物质变化及复方丹参对胰腺炎治疗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山 李乃刚 +1 位作者 邓松华 罗畅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我们观察了23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浆TXB_2和6—Koto-PGF_(1α)的水平,并应用复方丹参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中血浆TXA_2和PGI_2的水平出现明显的不平衡;复方丹参能明显降低血浆TXA_2水平,相对增加PGI_2的生成,有改善胰... 我们观察了23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浆TXB_2和6—Koto-PGF_(1α)的水平,并应用复方丹参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中血浆TXA_2和PGI_2的水平出现明显的不平衡;复方丹参能明显降低血浆TXA_2水平,相对增加PGI_2的生成,有改善胰腺的微循环,促使胰腺炎康复的作用与激素和优布芬比较,具有更好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血栓素 前列腺素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血清中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飞虎 余前 +4 位作者 苏宝田 徐光尧 苏诚钦 吴亦伦 何丽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9-12,共4页
用纯化的早孕因子(EPF)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筛选,以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杂交瘤细胞经过2~3次克隆后。阳检率达lOO%,建立了1B_6、2F_(10)二株分泌EPF单克隆抗体(EPF—... 用纯化的早孕因子(EPF)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筛选,以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杂交瘤细胞经过2~3次克隆后。阳检率达lOO%,建立了1B_6、2F_(10)二株分泌EPF单克隆抗体(EPF—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检测其诱生腹水效价均达1:1.28×10~5,初步鉴定该McAb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应用EPF—McAb—ELISA对孕血清中的早孕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达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免疫酶技术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对B_(1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强 姚立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81-84,共4页
用大黄复制的小鼠脾虚模型,观察了脾虚小鼠免疫状态和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脾虚小鼠的肺表面转移瘤明显多于对照组。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碳粒廓清速率均明显下降,脾脏和胸腺也明显萎缩。而抗体生成明显多于对照组。用... 用大黄复制的小鼠脾虚模型,观察了脾虚小鼠免疫状态和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脾虚小鼠的肺表面转移瘤明显多于对照组。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碳粒廓清速率均明显下降,脾脏和胸腺也明显萎缩。而抗体生成明显多于对照组。用扶正方药四君子汤(红参、甘草、茯苓、白术)治疗,可使萎缩的脾脏和胸腺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抑制肿瘤的肺转移。本文提示,脾虚小鼠肿瘤肺转移增加与宿主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黑色素瘤 肺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铝对大鼠骨代谢的毒性作用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永清 孙亚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实验在经口增加SD大鼠体内铝负荷后,动态观察了体重、全血及骨铝含量的变化,血清和骨组织提取液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钙、磷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铝可经消化道吸收、使大鼠生长发育明显延缓(P<0.05~P<0.01),使血液和骨组织... 本实验在经口增加SD大鼠体内铝负荷后,动态观察了体重、全血及骨铝含量的变化,血清和骨组织提取液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钙、磷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铝可经消化道吸收、使大鼠生长发育明显延缓(P<0.05~P<0.01),使血液和骨组织内铝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引起血清和骨组织钙、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但对AKP活性抑制不明显。提示铝对大鼠骨代谢具有毒性作用,铝可能通过干扰钙、磷代谢而影响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碱性磷酸酶 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兔肾上腺及免疫器官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祖玖 程洁 许家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对50只失血性休克兔的肾上腺、胸腺、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的形态变化作了观察,结果发现肾上腺皮髓质均有明显的排空现象,胸腺、脾脏及淋巴结呈急性萎缩性变化,致免疫功能呈全面降低,对休克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肾上腺 免疫器官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反应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和意义
13
作者 唐术成 苏宝田 史敏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本文采用绵羊红细胞腹腔注入C_(57)BL小鼠产生抗绵羊红细胞的免疫反应。观察小鼠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其脾脏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的变化。发现在绵羊红细胞致敏后第五天小鼠脾淋巴细胞GCR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第七天达... 本文采用绵羊红细胞腹腔注入C_(57)BL小鼠产生抗绵羊红细胞的免疫反应。观察小鼠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其脾脏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的变化。发现在绵羊红细胞致敏后第五天小鼠脾淋巴细胞GCR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第七天达高峰,第十一天恢复至正常。用Dex抑制由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转化探讨致敏鼠脾淋巴细胞GCR变化的意义。结果提示Dex对淋转抑制程度可能与淋巴细胞GCR数有关。本文还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妊娠小鼠,发现妊娠母体内脾淋巴细胞GCR数明显高于未孕小鼠(P<0.005),这在调节母胎免疫反应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应 糖皮质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激素与恶性肿瘤
14
作者 白莲花 张宏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近年来,胸腺激素(Thymic hormone)作为免疫调节剂在肿瘤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多,进展显著。因此,本文仅就胸腺激素以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述。
关键词 胸腺激素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血清中早孕因子样物质的初步提纯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敏华 苏宝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用改良的Mehta方法,以从混合孕妇(5~12周)血清中提取出的早孕因子作对照,对混合恶葡、绒癌患者血清中早孕因子样物质(t—EPF)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各阶段提取物中EPF活性、hCG—β及蛋白质含量,并经PAGE及SDS—PAGE鉴定提取效果、测定肿... 用改良的Mehta方法,以从混合孕妇(5~12周)血清中提取出的早孕因子作对照,对混合恶葡、绒癌患者血清中早孕因子样物质(t—EPF)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各阶段提取物中EPF活性、hCG—β及蛋白质含量,并经PAGE及SDS—PAGE鉴定提取效果、测定肿瘤源性早孕因子的分子量。获得不含hCG具EPF活性的t—EPF(TG_3. TG_4)提取物,TG_3中两条多肽成份分子量为27.78ku及57.046ku,TG_4电泳显示单一多肽区带。由TG_3中两条多肽的分子量及其近倍数关系推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EPF可能不同于孕血清中的EPF,且t—EPF可能以单体及聚合体形式存在,其具活性的基本形式为27.78ku的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肿瘤 绒毛膜癌 早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