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
4
1
作者
袁小松
沈继龙
+2 位作者
汪学龙
董慧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基因在成虫体内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同时,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EGFP在成虫体内进行定位。结果PCR和RT-PCR分别成功的扩增出760bp和276bp的预期大小的片断,Western-blot证实了EGFP基因在成虫体内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GFP主要定位在成虫的皮层,口吸盘和尾部尤为明显。结论电穿孔技术成功地将异源基因引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并获得表达,为转基因血吸虫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技术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rSj14-3-3)及其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
20
2
作者
查任远
沈继龙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rSj14-3-3)及其相应单克隆抗体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纯化的rSj14-3-3抗原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间接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以纯化的抗rSj1...
目的探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rSj14-3-3)及其相应单克隆抗体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纯化的rSj14-3-3抗原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间接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以纯化的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包板,以兔抗rSj14-3-3多抗和酶标羊抗兔多抗为检测系统的酶标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结果用rSj14-3-3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33%,用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56%,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78%;经治疗后2、4、6、12个月,抗体转阴率分别为387%、548%、75%、90%,血清循环抗原转阴率分别为177%、419%、55%、85%,两者联合检测的总转阴率分别为452%、63%、85%、90%;对正常人血清的检测未见假阳性反应,与华支睾吸虫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出现轻微的交叉反应;用SEA检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8%和956%,与正常人及华支睾吸虫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治疗后2、4、6、12个月阴转率分别为32%、65%、125%、15%。结论rSj14-3-3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和利用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免疫诊断
重组sj14-3-3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组弓形虫14-3-3抗原用于弓形虫血清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蔡娟
都建
+1 位作者
汪学龙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弓形虫信号转导蛋白14- 3- 3(Toxo14- 3- 3)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弓形虫Beverly株猫肠上皮细胞增殖阶段的14- 3 -3编码基因,设计合成引物,自RH株速殖子基因组克隆Toxo14- 3 -3的ORF,克隆pET 28a质粒,...
目的 探讨重组弓形虫信号转导蛋白14- 3- 3(Toxo14- 3- 3)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弓形虫Beverly株猫肠上皮细胞增殖阶段的14- 3 -3编码基因,设计合成引物,自RH株速殖子基因组克隆Toxo14- 3 -3的ORF,克隆pET 28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获得表达产物并纯化融合蛋白,以此抗原包被反应板进行ELISA检测,并与粗制抗原及市售试剂进行比较。结果 对400份血清标本的平行检测,Toxo14 -3 -3抗原、粗制抗原和市售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2 5%、3 0%和3 .25%,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三者之间的符合率为99 0%、98.8%和99 .0%,差异无显著性(P>0. 05 )。结论 重组Toxo14 -3- 3抗原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诊断
抗体
原虫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药指纹库的建立
被引量:
3
4
作者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指纹库
生物技术
药物设计
基因芯片
靶基因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
4
1
作者
袁小松
沈继龙
汪学龙
董慧芬
蒋明森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
武汉
大学
医学院
病原
生物学
教研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4AAZZ3570)
文摘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基因在成虫体内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同时,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EGFP在成虫体内进行定位。结果PCR和RT-PCR分别成功的扩增出760bp和276bp的预期大小的片断,Western-blot证实了EGFP基因在成虫体内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GFP主要定位在成虫的皮层,口吸盘和尾部尤为明显。结论电穿孔技术成功地将异源基因引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并获得表达,为转基因血吸虫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电穿孔技术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血吸虫
Keywords
electroporation
EGFP
transgenic Schistosoma
分类号
R383.2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rSj14-3-3)及其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
20
2
作者
查任远
沈继龙
汪学龙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病原
生物学
教研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7-85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No.3017084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0044547)
文摘
目的探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rSj14-3-3)及其相应单克隆抗体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纯化的rSj14-3-3抗原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间接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以纯化的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包板,以兔抗rSj14-3-3多抗和酶标羊抗兔多抗为检测系统的酶标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结果用rSj14-3-3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33%,用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56%,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78%;经治疗后2、4、6、12个月,抗体转阴率分别为387%、548%、75%、90%,血清循环抗原转阴率分别为177%、419%、55%、85%,两者联合检测的总转阴率分别为452%、63%、85%、90%;对正常人血清的检测未见假阳性反应,与华支睾吸虫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出现轻微的交叉反应;用SEA检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8%和956%,与正常人及华支睾吸虫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治疗后2、4、6、12个月阴转率分别为32%、65%、125%、15%。结论rSj14-3-3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和利用抗rSj14-3-3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免疫诊断
重组sj14-3-3
单克隆抗体
Keywords
Schistoisomiasis japonica
immunodiagnoiss
recombinant Sj14-3-3
monoclonal antibody
分类号
R53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弓形虫14-3-3抗原用于弓形虫血清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蔡娟
都建
汪学龙
沈继龙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病原
生物学
教研室
安徽省
六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重组弓形虫信号转导蛋白14- 3- 3(Toxo14- 3- 3)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弓形虫Beverly株猫肠上皮细胞增殖阶段的14- 3 -3编码基因,设计合成引物,自RH株速殖子基因组克隆Toxo14- 3 -3的ORF,克隆pET 28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获得表达产物并纯化融合蛋白,以此抗原包被反应板进行ELISA检测,并与粗制抗原及市售试剂进行比较。结果 对400份血清标本的平行检测,Toxo14 -3 -3抗原、粗制抗原和市售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2 5%、3 0%和3 .25%,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三者之间的符合率为99 0%、98.8%和99 .0%,差异无显著性(P>0. 05 )。结论 重组Toxo14 -3- 3抗原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具有潜在价值。
关键词
弓形虫病/诊断
抗体
原虫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Keywords
toxoplasmasis/diagnosis, antibodies
protozo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分类号
R382.5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R531.8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药指纹库的建立
被引量:
3
4
作者
沈继龙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病原
生物学
教研室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指纹库
生物技术
药物设计
基因芯片
靶基因谱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的瞬时表达
袁小松
沈继龙
汪学龙
董慧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rSj14-3-3)及其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的价值
查任远
沈继龙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组弓形虫14-3-3抗原用于弓形虫血清抗体的检测
蔡娟
都建
汪学龙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药指纹库的建立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