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蚌埠地区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血清阳性率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莹 曾宪聪 +3 位作者 汪小五 刘淑均 李进 王林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目的研究安徽蚌埠地区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并初步分析KSHV感染的危险因子。方法选择KSHV ORF65、ORF73和K8.1编码的病毒蛋白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 008份普通人群血清进行了KSHV抗体检测。结果在检... 目的研究安徽蚌埠地区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并初步分析KSHV感染的危险因子。方法选择KSHV ORF65、ORF73和K8.1编码的病毒蛋白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 008份普通人群血清进行了KSHV抗体检测。结果在检测的1 008份血样中,KSHV抗体的总阳性率为4.3%,其中男为3.9%,女为4.6%。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KSHV感染率没有性别差异,在年龄上也基本无差异。结论在中国安徽北部地区的普通人群KSHV的感染率较低,且KSHV的感染与年龄及性别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血清阳性率 蚌埠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VAP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2
作者 王菊琴 何淋玲 +1 位作者 沈钰娜 王晓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0-868,共9页
目的探讨质膜囊泡相关蛋白(PLVAP)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PLVAP在HC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构建敲低和... 目的探讨质膜囊泡相关蛋白(PLVAP)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PLVAP在HC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构建敲低和过表达PLVAP的HCC稳转细胞系,通过CCK-8、克隆形成、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LVAP敲低及和过表达后PI3K/AKT通路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水平;利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PLVAP过表达细胞系并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PLVA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并与肿瘤Stage分期、T分期、M分期和微血管侵犯呈正相关(P<0.05);敲低PLVAP能够抑制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01),而过表达PLVAP能够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敲低PLVAP能够降低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PLVAP能够增加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而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消除PLVAP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P<0.01)。结论PLVAP在HCC中高表达,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HCC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VAP 肝细胞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重组嵌合抗原表达质粒构建及免疫反应的初步鉴定
3
作者 曾宪聪 汪小五 +1 位作者 陈伟 王林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2-756,共5页
目的选用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原性强且亲水性较高片段构建融合抗原表达质粒,诱导其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并初步鉴定其免疫反应性。方法通过Protean软件分析了HCMV UL32、UL44、UL83序列,设计合理引物;各基因片段用Overlap方法连接,并引入... 目的选用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原性强且亲水性较高片段构建融合抗原表达质粒,诱导其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并初步鉴定其免疫反应性。方法通过Protean软件分析了HCMV UL32、UL44、UL83序列,设计合理引物;各基因片段用Overlap方法连接,并引入BglⅡ、BamHⅠ酶切位点,使之可通过酶切与质粒pQE-80L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BL21(DE3)菌株,经PCR、酶切鉴定目的基因后再诱导、表达、纯化,获得目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免疫反应性。结果诱导后的重组菌pQE80-L-UL32-UL44-UL83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证实蛋白表达在包涵体。纯化后获得大小约为52 ku的目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重组嵌合抗原能与HCMV阳性血清有反应。结论构建了重组嵌合抗原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纯化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法鉴定嵌合抗原是HCMV特异性抗原且有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重组融合抗原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相关LC3B-GFP荧光聚集体的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梅 黄保军 +5 位作者 胡梅琮 程艳伟 宋蔚 黄大可 李群 胡春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构建pEGFP-C1/LC3B重组质粒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观察脂多糖(LPS)诱导其自噬相关LC3B-GFP荧光聚集体形成的过程。方法根据编码小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的开放读码框(ORF)设计引物,RT-PCR扩增小鼠LC3B的ORF,构建pEGFP-... 目的构建pEGFP-C1/LC3B重组质粒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观察脂多糖(LPS)诱导其自噬相关LC3B-GFP荧光聚集体形成的过程。方法根据编码小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的开放读码框(ORF)设计引物,RT-PCR扩增小鼠LC3B的ORF,构建pEGFP-C1/LC3B重组质粒;脂质体法转染并筛选稳定表达RAW264.7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观察及Western blot鉴定LC3B-GFP融合蛋白表达;LPS刺激稳定转染的RAW264.7细胞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时间绿色荧光聚集体的分布。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LC3B,并获得稳定表达LC3B-GFP融合蛋白的RAW264.7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分布,Western blot鉴定表达LC3B-GFP融合蛋白,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LPS刺激前融合蛋白呈弥散性分布在胞浆中,而LPS刺激后细胞内有明显绿色荧光聚集体形成并呈时间依赖性逐渐增加。结论成功构建pEGFP-C1/LC3B,转染RAW264.7细胞可正确表达LC3B-GFP融合蛋白,LPS刺激后显示绿色荧光聚集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RAW264.7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