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人格之间关系
1
作者 王静 谢宜鹏 臧桐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调查 安徽 大学生 学习情况 人格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新钙感觉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涤 洪秀梅 +3 位作者 蒋英俊 吴桂萍 李志平 臧桐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钙感觉受体(CaSR)基因是引人关注的与骨质疏松症敏感性相关的侯选基因,为了解CaSR基因两个新多态位点与中国女性人群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352名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 目的钙感觉受体(CaSR)基因是引人关注的与骨质疏松症敏感性相关的侯选基因,为了解CaSR基因两个新多态位点与中国女性人群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352名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aSR基因R990G和E1011Q两个新多态位点基因型,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CaSR基因与腰椎及股骨BMD关系。结果发现CaSR基因的E1011Q多态位点在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前后均与女性股骨颈、股骨柄和股骨三角区的BMD呈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11、0.04和<0.001;R990G多态位点在调整影响因素前后,显示与女性股骨颈密度有相关趋势P=0.055,而A986S基因多态未显示与股骨、腰椎BMD相关。结论这一结果提示,CaSR基因E1011Q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女性股骨BMD降低的危险因素。这个发现的意义及是否适用于大样本人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感觉受体(CaSR) 多态性 骨矿物质密度(BMD) 骨质疏松 受体基因多态性 中国女性 骨密度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股骨颈密度 双能X线吸收仪 多态位点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AS和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中荣 毛广运 +1 位作者 臧桐华 徐希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SPSS软件 SAS 统计分析方法 主分量分析 线性组合 医学科研 多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MTHFR基因多态性对血清叶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艳龙 张善春 +5 位作者 李建平 王梦德 邢厚恂 臧桐华 霍勇 徐希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观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tHcy)的相互关系,探讨MTHFR基因C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叶酸-tHcy相互关系的影响。方法在中国6个城市收集轻中度高血压合格患者445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 目的观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tHcy)的相互关系,探讨MTHFR基因C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叶酸-tHcy相互关系的影响。方法在中国6个城市收集轻中度高血压合格患者445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测定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血浆tHcy水平与叶酸水平的相关性;然后按MTHFR基因C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层建立叶酸水平与血浆tHcy水平的回归预测模型,比较模型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基因型对叶酸-tHcy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血浆tHcy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29,P<0·01)。在按MTHFR基因C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层的叶酸水平与血浆tHcy水平的回归预测模型中,TT基因型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高于CC、CT组(P<0·01),TT基因型中叶酸水平对血浆tHcy水平的影响最大,叶酸缺乏或补充后,TT基因型的血浆tHcy的变化幅度将最大。结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血浆Hcy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在回归预测模型中,MTHFR677TT基因型患者叶酸水平对Hcy水平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叶酸/血液 半胱氨酸/血液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农村社区高血压人群血脂与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中荣 蒋善群 +6 位作者 秦献辉 王玉 王滨燕 邢厚恂 唐根富 霍勇 徐希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脂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从多重因素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 ,用整群抽样抽取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目的探讨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脂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从多重因素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 ,用整群抽样抽取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3个指标水平。结果纳入分析对象共8562人,女性的TC和TG平均水平均高于男性,但HDL-C平均水平低于男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的高TC和高TG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01)。以年龄每5岁分为一组,男性血脂水平主要表现为TG和TC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女性结果相反。在校正相关变量后的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每增加5岁,TG和TC分别下降0.04mmol/L和0.02mmol/L(P<0.05),以45~50岁组为参照组,各年龄组与其比较的T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每增加5岁,TG和TC就分别增加0.02mmol/L和0.0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校正相关变量后的分析结果发现,男性每增加5岁,患高TG和高TC的发作风险分别下降24%(OR=0.76,95%CI:0.68~0.85)和13%(OR=0.87,95%CI:0.77~0.98)。结论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高血压人群的TC和TG水平普遍较低;不同性别间的血脂水平是有差异的。该人群高TC、高TG以及低HDL-C的患病率相对较低,这与农村地区该类人群大部分还在从事适宜体力活动、多吃蔬菜水果以及低脂饮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年龄 性别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92
6
作者 李建平 霍勇 +8 位作者 刘平 秦献辉 关德明 葛均波 胡健 王燕妮 张馥敏 毛广运 徐希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6个研究中心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0mg、依那普利叶酸片10.... 目的: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6个研究中心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0mg、依那普利叶酸片10.0mg/0.4mg和10.0mg/0.8mg,每日1次,连续双盲治疗8周。于给药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进行随访,测量坐位血压、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在给药前、治疗第4周及试验结束时测定Hcy。结果:共4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入随机试验。采用意向性分析。主要疗效指标:依那普利10.0mg组、依那普利叶酸片10.0mg/0.4mg组和10.0mg/0.8mg组降压和降Hcy同时有效率分别为4.6%、13.2%和17.1%,两种配比依那普利叶酸片组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10.0mg组、依那普利叶酸片10.0mg/0.4mg组和10.0mg/0.8mg组降压或降Hcy有效率分别为45.8%、59.6%和65.1%,两个依那普利叶酸片组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次要疗效指标:两个依那普利叶酸片组降Hcy疗效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3组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那普利叶酸片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依那普利类似。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叶酸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EPHX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梁红业 陈大方 +4 位作者 张涛 杨帆 汪六六 陈栎 吴白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 (microsomalepoxidehydrolasegene,EPHX1) 139位点多态性和谷胱甘肽转硫酶theta1基因 (theglutathioneS transferasetheta1gene,GSTT1)多态性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调查方... 目的 :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 (microsomalepoxidehydrolasegene,EPHX1) 139位点多态性和谷胱甘肽转硫酶theta1基因 (theglutathioneS transferasetheta1gene,GSTT1)多态性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于 1998年至 1999年在安徽省安庆市各县级医院对入院分娩孕妇及其单胎、活产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正常出生体重的对照新生儿进行调查 ,共得到 2 4 6个母亲 新生儿对 ,其中低出生体重组 73对 ,正常出生体重对照组 173对 ,用PCR 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 :EPHX1His139His纯合子基因型与His139Arg杂合子基因 /Arg139Arg纯合子基因型比较 ,GSTT1缺失基因型与存在基因型比较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经混杂因素 (母亲年龄、文化程度、生育史、新生儿性别、孕周 )调整前后 ,均未见导致低出生体重的危险性有显著性增加。进一步分析EPHX1139位点多态性和GSTT1位点多态性之间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 ,结果显示GSTT1缺失基因型和EPHX1His139His纯合子基因型之间有明显联合作用 ,导致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增加 (OR =3.4 6 ,P =0 .0 35 )。结论 :基因EPHX1139位点多态性和GSTT1位点多态性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有明显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水解酶类 谷胱甘肽转移酶 多态现象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PON2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梁红业 吴白燕 +4 位作者 陈大方 陈栎 徐希平 杨帆 胡海燕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518,共4页
探讨新生儿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PON2148,PON2311)对早产的影响。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安庆市各县医院对入院分娩孕妇及其单胎、活产、早产和对照新生儿进行调查,共得到有效样本194个母亲一新生儿对。单因素分析结... 探讨新生儿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PON2148,PON2311)对早产的影响。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安庆市各县医院对入院分娩孕妇及其单胎、活产、早产和对照新生儿进行调查,共得到有效样本194个母亲一新生儿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ON2 Ala148Ala纯合子基因型与Gly148Gly纯合子基因型/Ala148Gly杂合子基因型比较致早产的危险性升高且有显著意义;同样,PON2 Ser311Ser纯合子基因型致早产的危险性升高且有显著意义。进一步分析PON2148位点多态性和PON2311位点多态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显示:这两个位点多态性之间无明显交互作用。对氧磷酶2基因PON2148位点多态性和PON2311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相关,但PON2148位点多态性和PON2311位点多态性之间对早产的影响无明显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ON2基因 早产 对氧磷酶2基因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4A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骨密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涤 洪秀梅 +2 位作者 蒋英俊 李志平 臧桐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4,58,共4页
目的 研究COL 4 A 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农村女性骨密度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343名女性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OL4 A 1基因(谷酰氨酸Q 1334 H组氨酸)多态位点基因型,用... 目的 研究COL 4 A 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农村女性骨密度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343名女性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OL4 A 1基因(谷酰氨酸Q 1334 H组氨酸)多态位点基因型,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此位点多态性与腰椎2~4及股骨骨密度关系.结果 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均未显示COL 4 A 1基因H 1334 H基因型与股骨颈、腰椎2~4骨密度相关(P=0.409、0.705).结论 在中国农村女性人群中COL 4 A 1基因Q 1334 H多态性与股骨颈、腰椎2~4骨密度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胶原α链(COL 4 A 1) 多态性 相关性 骨矿物质密度(B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叶酸甘油三酯与水平MTHFR C677T位点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项青云 霍勇 +5 位作者 王梦德 邢厚恂 刘平 李建平 臧桐华 徐希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方法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南京6城市收集的480例28—75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血清...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方法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南京6城市收集的480例28—75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血清叶酸和血脂水平及MTHFRC677T位点基因型及其他健康指标,对其中资料完整者445例(男性196例,女性249例)的MTHFRC677T位点、血清甘油三酯与叶酸水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女性血清叶酸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不同性别MTHFRC677T基因型中TT基因型人群的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CC或CT基因型(P〈0.05),但CT基因型与CC基因型间叶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③调整年龄、MTHFRC677T基因型、地区等混杂因素后,男性中甘油三酯异常组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女性中不显著。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与性别、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性,另外也发现男性叶酸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分布 叶酸 四氢叶酸脱氢缈遗传学 甘油三酯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高血压/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PLC方法对中国人iNOS基因Tsp多态性的发现与初步证实(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靖 王润田 +6 位作者 王理伟 王朝曦 邢厚恂 王滨燕 郭春华 王心如 徐希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6-492,共7页
目的 : 探讨中国人iNOS基因是否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中国人中的频率。方法 :DHPLC方法结合直接测序和PCR RFLP技术 ,在有代表性的中国人中进行筛查。结果 :在iNOS基因全部被测外显子中 ,有 6个外显子发现可疑双峰图型 ,可能存在... 目的 : 探讨中国人iNOS基因是否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中国人中的频率。方法 :DHPLC方法结合直接测序和PCR RFLP技术 ,在有代表性的中国人中进行筛查。结果 :在iNOS基因全部被测外显子中 ,有 6个外显子发现可疑双峰图型 ,可能存在杂合突变 ,对其测序后在iNOS基因第 16外显子发现C→T突变 (称为Tsp多态性 ) ,使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 (serine,Ser)改变为亮氨酸 (leucine ,Leu) ,设计PCR RFLP方法并监测全部测序样本 ,PCR RFLP与测序结果一致。在有代表性的 43例中国人中 ,Ser和Leu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75 .5 8% (6 5 / 86 )和 2 4.42 % (2 1/ 86 ) ;三种基因型观察频率分别为Ser/Ser :6 2 .79% ;Ser/Leu :2 5 .5 8% ;Leu/Leu :11.6 3% ,与期望频率 (分别为 5 7.12 % ,36 .91%和 5 .96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说明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 结论 :中国人群中存在iNOS基因Tsp多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S基因 Tsp多态性 流行病学 分子 遗传平衡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女性双生子前臂桡骨骨密度的遗传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秀梅 王大勇 +3 位作者 倪佳桐 李志平 袁森林 徐希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前臂桡骨骨密度值的遗传度大小及其在年龄上的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统一的问卷收集 44 3对 5~ 5 5岁女性双胞胎的人口学特征及环境资料 ,利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周末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pDEXA)测量前臂桡骨骨密... 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前臂桡骨骨密度值的遗传度大小及其在年龄上的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统一的问卷收集 44 3对 5~ 5 5岁女性双胞胎的人口学特征及环境资料 ,利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周末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pDEXA)测量前臂桡骨骨密度。将研究对象分成 5~ ,2 0~ ,35~三个年龄组 ,根据经典的双生子模型进行遗传度分析。结果 同卵双生子 (MZ)为 2 72对 ,异卵双生子 (DZ)为 171对 ;经t检验 ,5~及 2 0~年龄组中MZ的骨密度对内差值显著性小于DZ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Z及DZ的对内均方显著性低于对间均方 ,这种趋势在MZ中更为显著 ;另我们发现各年龄组中MZ对内相关系数均大于DZ ,MZ的对内相关系数随年龄呈显著性降低 ;MZ与DZ对内相关系数的差异随年龄而降低 ;根据Falconer公式 ,前臂桡骨骨密度遗传度介于 0 2~ 0 6之间 ,平均遗传度值为 0 474,5~年龄组及 2 0~年龄组的遗传度略高于 35~年龄组。结论 遗传因素与前臂骨密度值的大小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双生子模型 对内相关系数 遗传度 绝经前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月经周期过长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涤 陈大方 +2 位作者 孙美莲 吴桂萍 徐迎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研究月经失调遗传易感性。方法 对某纺织厂 499名新婚女工进行健康调查 ;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检测PON2基因型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ON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月经周期过长的关系。结果 在未调整环境因素条件... 目的 研究月经失调遗传易感性。方法 对某纺织厂 499名新婚女工进行健康调查 ;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检测PON2基因型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ON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月经周期过长的关系。结果 在未调整环境因素条件下 ,PON2A148G杂合子基因型有增加月经周期过长危险度的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而A148A纯合子基因型可明显增加月经周期过长危险度(A148G :OR =2 33,95 %CI 0 6 2~ 3 83;A148A :OR =6 15 ,95 %CI 1 86~ 2 0 37)。调整潜在影响因素后 ,A148G杂合子基因型差异无显著性 ,而A148A纯合子基因型仍可明显增加月经周期过长危险度 (A148G :OR =2 45 ,95 %CI0 6 8~ 8 83;A148A :OR =6 2 4,95 %CI 1 91~ 2 0 38)。结论 PON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月经周期过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失调 遗传易感性 遗传多态性 PON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农村高血压人群吸烟与肾功能下降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雯 杨文彬 +9 位作者 於涛 王力炜 王滨燕 唐根富 臧桐华 秦献辉 王玉 李建平 霍勇 徐希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华东地区(安庆及连云港)农村高血压人群吸烟与肾功能下降的关系,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选取20 702例45-75周岁的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吸烟状况;根据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 目的探讨我国华东地区(安庆及连云港)农村高血压人群吸烟与肾功能下降的关系,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选取20 702例45-75周岁的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吸烟状况;根据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以评估肾功能。结果20 312例受试者纳入最终分析,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0.0±7.5)岁。调整地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压、血脂、是否患糖尿病、是否服用降压药物以及饮酒等因素后,与从不吸烟者比较,现在吸烟者(2.5%vs 1.8%,OR=1.42,95%CI:1.05-1.92,P=0.022)、曾经吸烟者(3.6%vs 1.8%,OR=1.50,95%CI:1.04-2.17,P=0.030)肾功能下降(e GFR〈60 ml/min/73m2)的患病率均显著增加;同时,吸烟与血压水平升高(收缩压≥21.28 k Pa vs〈21.28 k Pa,交互作用P=0.006)在导致肾功能下降患病率增加具有显著协同作用。结论现在或曾经吸烟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血压水平升高与吸烟在导致肾功能下降患病增加具有协同作用。提示吸烟者更为严格的血压控制可以减轻肾脏靶器官的早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肾功能下降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HPLC检测多巴胺D_2受体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多态性
15
作者 凌代俊 冯雁 +2 位作者 张岩 黄爱群 徐希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0-636,共7页
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和DNA测序在 4 1个中国汉族人DNA样本中检测DRD2基因编码区和拼接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结果发现 3个SNP :Intron5的 + 2 77G/A、Exon7的 + 4 2C/T和Exon7的 + 1 2 9T/C .Intron5+ 2 77G/A是在中国汉... 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和DNA测序在 4 1个中国汉族人DNA样本中检测DRD2基因编码区和拼接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结果发现 3个SNP :Intron5的 + 2 77G/A、Exon7的 + 4 2C/T和Exon7的 + 1 2 9T/C .Intron5+ 2 77G/A是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新SNP ,Exon7+ 4 2C/T和 + 1 2 9T/C在NCBIdbSNP中已有相应记录 (分别为rs4 986 92 1和rs6 2 75) ,它们均导致DRD2基因的同义突变 ,其中Exon7+ 1 2 9C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样本中高达 4 3.9% .这些结果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开展DRD2基因相关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遗传标记 .另外 ,还探讨了DHPLC检测突变的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 多巴胺D2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嵌合抗体的制备及斑点红细胞免疫技术的建立
16
作者 郑南才 蒋作君 +1 位作者 张循善 王晓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直观的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 以N 琥珀酰亚胺基 3 (2 吡啶基二硫 )丙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与抗人“B”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双特异性嵌合抗体 ,并建立了以人“B”型红细胞为标志物的...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直观的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 以N 琥珀酰亚胺基 3 (2 吡啶基二硫 )丙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与抗人“B”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双特异性嵌合抗体 ,并建立了以人“B”型红细胞为标志物的斑点红细胞免疫技术 (Dot RCIA)用以检测血吸虫抗原。结果 初步应用于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表明 ,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同时方法简单、可肉眼判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嵌合抗体 制备 斑点红细胞免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联合用药改善高血压合并下尿路综合征患者IPSS评分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友龙 杨春 +3 位作者 方建 张枭 刘海鹏 徐希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其联合用药改善高血压合并下尿路综合征(LUTS)患者的IPSS评分。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355例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氨氯地平5mg组、特拉唑嗪2mg组和氨氯地平5mg与特拉唑嗪2mg联合组,特拉唑嗪组和联合...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其联合用药改善高血压合并下尿路综合征(LUTS)患者的IPSS评分。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355例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氨氯地平5mg组、特拉唑嗪2mg组和氨氯地平5mg与特拉唑嗪2mg联合组,特拉唑嗪组和联合用药组前4d采用1mg/d的导入剂量。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改善尿频的有效率优于单用特拉唑嗪和氨氯地平,改善用力排尿症状优于氨氯地平。其它症状评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药物均可明显降低IPSS各症状评分;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独用药,可更全面地缓解LUTS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治疗应用 高血压/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