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减轻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
1
作者 丁威 陶文辉 +7 位作者 吴雨乐 吴剑霄 郭婧怡 谢丽芳 樊炳乾 谷雪松 李洋 胡宪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0,共7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Dex组(I/R+Dex组)。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GLUT1和糖酵解关键酶HK2、PFKFB3蛋白水平。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n=6),对细胞进行OGD/R,过表达或干扰GLUT1,以及Dex、2-DG等处理,通过CCK-8、LDH反映细胞损伤程度,乳酸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评估糖酵解水平,qRT-PCR检测IL-6和TNF-α反映炎症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UT1、HK2、PFKFB3水平。结果Dex改善了组织和细胞损伤(P<0.05),抑制了OGD/R诱发的乳酸和ECAR上升以及GLUT1、HK2、PFKFB3的高表达(P<0.05)。体外实验表明GLUT1敲低后改善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降低了乳酸和ECAR水平,GLUT1、HK2、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在敲低GLUT1基础上加用Dex处理后对以上指标均无影响。过表达GLUT1能消除Dex的保护作用,逆转Dex对GLUT1、HK2、PFKFB3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Dex通过抑制GLUT1依赖性糖酵解减轻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糖酵解 右美托咪定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RB1及其突变体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林鑫 李新颖 +5 位作者 徐南 李克娟 乔正 耿慧武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3-858,共6页
目的研究人RB1及其缺失突变体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方法以含人RB1全长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分别扩增出RB1全长及其三段缺失突变体序列,然后分别构建其表达载体,利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在细胞株中的表... 目的研究人RB1及其缺失突变体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方法以含人RB1全长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分别扩增出RB1全长及其三段缺失突变体序列,然后分别构建其表达载体,利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在细胞株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FLAG-RB1及其缺失突变体的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法结果证明其在细胞中都能有效地表达,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了RB1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但其缺失突变体在细胞质中也有分布。结论人RB1在HEK 293T、COS7细胞中均有表达,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其缺失突变体在胞质中也有分布,这为进一步了解人RB1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1 转染 基因表达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一萍 骆媛 +1 位作者 范礼斌 王永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7-580,共4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细胞能量供应缺乏。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供应站,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多个环节密切相关,其功能障碍造成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严重损害的同时又能启动保护机制减轻MIRI。目前对线粒体在MIR...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细胞能量供应缺乏。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供应站,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多个环节密切相关,其功能障碍造成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严重损害的同时又能启动保护机制减轻MIRI。目前对线粒体在MIRI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以线粒体上某些分子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敏感性钾通道等为靶点,探索治疗MIRI的新策略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线粒体与MIRI相关的分子机制和以线粒体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究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 WT、Smad3 EPSM、Smad3 3S-A 3种质粒稳转HepG2细胞株的建立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佳俊 江宇峰 +6 位作者 伍超 马滢 陈宁 陶李芬芳 张雨露 赵享龙 杨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5-831,共7页
目的建立Smad3 WT、Smad3 EPSM及Smad3 3S-A 3种质粒稳转HepG2细胞株,探究单纯转染3种质粒及选择性上调p Smad3C、p Smad3L对HepG2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盒将Smad3 WT(野生型Smad3基因)、Smad3 EPSM(Smad3L区磷酸化位... 目的建立Smad3 WT、Smad3 EPSM及Smad3 3S-A 3种质粒稳转HepG2细胞株,探究单纯转染3种质粒及选择性上调p Smad3C、p Smad3L对HepG2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盒将Smad3 WT(野生型Smad3基因)、Smad3 EPSM(Smad3L区磷酸化位点突变)、Smad3 3S-A(Smad3C区磷酸化位点突变)3种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中,经G418筛选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法鉴定3种质粒稳转细胞株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相应质粒的HepG2细胞高表达目的蛋白,提示稳转细胞株构建成功。MTT结果显示,在缺乏TGF-β_1刺激情况下,转染3种质粒后对HepG2细胞增殖几乎没有影响,TGF-β_1能够诱导稳转细胞株的细胞增殖,且转染Smad3 EPSM质粒的HepG2细胞,较未转染、转染Smad3 WT或Smad3 3S-A质粒的HepG2细胞对TGF-β_1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减弱。细胞周期分析显示,TGF-β_1刺激下,转染Smad3 EPSM质粒组G_0/G_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而转染Smad3 3S-A质粒组G_2/M期细胞数增加明显。细胞凋亡检测显示,TGF-β_1刺激下,较未转染和转染Smad3 WT质粒组,转染Smad3 EPSM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转染Smad3 3S-A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建立Smad3 WT、Smad3 EPSM及Smad3 3S-A 3种质粒稳转HepG2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开发能够经由调控p Smad3C、p Smad3L的药物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 WT质粒 SMAD3 EPSM质粒 SMAD3 3 S-A质粒 HEPG2细胞 稳定转染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RACK1蛋白在HEK-293T和BL21细胞中的表达及COS7细胞的定位 被引量:5
5
作者 乔正 赵健 +4 位作者 潘林鑫 李春雨 徐雪琴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有活性的蛋白激酶C受体(RACK1)的重组质粒,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情况。方法设计上下游引物,以RACK1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出RACK1序列,分别构建到载体pcDNA3.1和pGEX-5X-3。转染pcDNA3.1-FLAG-RACK1到人胚...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有活性的蛋白激酶C受体(RACK1)的重组质粒,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情况。方法设计上下游引物,以RACK1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出RACK1序列,分别构建到载体pcDNA3.1和pGEX-5X-3。转染pcDNA3.1-FLAG-RACK1到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和非洲绿猴肾成纤维细胞(COS7细胞),转化pGEX-5X-3-RACK1到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RACK1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研究其细胞内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FLAG-RACK1和GEX-5X-3-RACK1重组质粒。Western blot证明了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其在BL21菌株也能大量表达,免疫荧光显示RACK1在COS7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分布。结论人RACK1在HEK-293T细胞和BL21菌株中均能有效表达,在COS7细胞的胞质、胞核均有分布,为进一步研究人RACK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K1 基因表达 细胞定位 BL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人冠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gp91^(Phox)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成 韩卫星 +2 位作者 吴继军 刘超 刘晓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人冠脉内皮细胞(HCAEC)氧化应激过程中gp91Phox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体外贴壁培养HCAEC,不进行其他干预;实验组:相同培养条件下加入缬沙坦(10μmol/L)培养24 h。应用Western blot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细胞中gp91P...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人冠脉内皮细胞(HCAEC)氧化应激过程中gp91Phox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体外贴壁培养HCAEC,不进行其他干预;实验组:相同培养条件下加入缬沙坦(10μmol/L)培养24 h。应用Western blot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细胞中gp91Phox的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实验组HCAEC中gp91Phox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少HCAEC中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的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人冠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gp91Ph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善东 黄云龙 +8 位作者 方炎鑫 姚龙 吴开明 万军 夏万里 康宁宁 姬强 刘晓颖 张仁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研究Twist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癌演变的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食管组织、食管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 cm内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Twist1的表达情况并阐明其与性... 目的研究Twist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癌演变的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食管组织、食管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 cm内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Twist1的表达情况并阐明其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结果Twist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4.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9.3%)和正常食管组织(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wist1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食管组织组、癌旁组织组、食管鳞癌组织组间Twist1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3,P=0.002)。结论 Twist1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过程,检测Twist1有助于食管鳞癌的诊断、判断其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l转录因子 食管肿瘤 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E2F1蛋白的表达及与Sedlin蛋白共定位研究
8
作者 汪燕燕 潘林鑫 +2 位作者 王梦媛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研究人E2F1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及其与Sedlin蛋白的共定位。方法构建pc DNA3.1-E2F1-FLAG真核表达质粒,然后瞬时转染至HEK 293T细胞内,Western blot法检测E2F1蛋白的表达;瞬时单转E2F1-FLAG和共转E2F1-FLAG+Sedlin-绿色荧光蛋白(... 目的研究人E2F1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及其与Sedlin蛋白的共定位。方法构建pc DNA3.1-E2F1-FLAG真核表达质粒,然后瞬时转染至HEK 293T细胞内,Western blot法检测E2F1蛋白的表达;瞬时单转E2F1-FLAG和共转E2F1-FLAG+Sedlin-绿色荧光蛋白(GFP)至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内,免疫荧光制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2F1-FLAG在细胞内的定位及其和Sedlin的共定位。结果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E2F1-FLAG构建成功,且在HEK 293T细胞中能够成功表达,在COS7细胞中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且与Sedlin共定位于细胞核。结论人E2F1在HEK 293T、COS7细胞中都能够正常表达,且与Sedlin蛋白存在共定位现象,为进一步了解人E2F1的功能及其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转染 基因表达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衍生物ATES对6.5 Gy^(60)Co γ射线辐射C57小鼠外周血血象影响
9
作者 王旭 何杰 +8 位作者 陈晓静 朱妍 罗庆良 邢爽 从玉文 柳晓兰 杨建云 肖炳坤 黄荣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6-20,共5页
研究旨在利用C57小鼠60Coγ射线辐照模型,观察睾酮衍生物ATES对小鼠照射后外周血血象的影响。48只C57小鼠经6.5 Gy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后建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单次给药组、照后连续n次给药组... 研究旨在利用C57小鼠60Coγ射线辐照模型,观察睾酮衍生物ATES对小鼠照射后外周血血象的影响。48只C57小鼠经6.5 Gy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后建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单次给药组、照后连续n次给药组(n=2、3、4、5),每组8只。单次给药组于照射后2 h皮下注射ATES 10 mg/kg;连续给药组分别于照射后2 h和照后n d内每天一次皮下注射ATES 10 mg/kg;照射对照组于皮下注射同样体积的空白辅剂。观察照射前后小鼠外周血象变化与药物对体重的影响。与照射对照组相比较,ATES治疗能明显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以及单核细胞数的恢复。结论:ATES可以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的造血功能恢复,为研究临床治疗急性放射病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急性放射病 辐射损伤 C57小鼠 外周血血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D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蛋白质表达与胃癌风险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裘越 张佐阳 +4 位作者 叶雷 谢虚实 张妍 吴继峰 杜卫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观察STARD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胃癌易感性关系,探讨STARD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Sequenom基因分型仪对安徽地区311例胃癌患者及425例正常对照组血样STARD3rs9972882、rs881844、rs11869286和rs1877031... 目的观察STARD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胃癌易感性关系,探讨STARD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Sequenom基因分型仪对安徽地区311例胃癌患者及425例正常对照组血样STARD3rs9972882、rs881844、rs11869286和rs1877031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对其中243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的STARD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TARD3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胃癌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单倍型分析提示STARD3单倍型CCCT连锁影响胃癌易感性(P=0.043,OR=0.805,95%CI=0.643—0.992)。临床病理资料分层分析显示STARD3rs1877031杂合子Tc更多见于胃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P=0.021,OR=2.882,95%CI=1.173—7.084)。免疫组化结果发现胃癌组织STARD3表达与患者性别、饮酒、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STARD3可能与中国人群胃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形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TARD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KBP3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中的转染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芮 潘林鑫 +3 位作者 张姗靖 耿慧武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8-561,共4页
以含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下游引物带有FLAG标签,PCR扩增,插入pcDNA3.1,成功构建C端带FLAG标签的人野生型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FKBP3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FKBP3-FLAG。转染HEK 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COS-7细胞,荧... 以含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下游引物带有FLAG标签,PCR扩增,插入pcDNA3.1,成功构建C端带FLAG标签的人野生型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FKBP3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FKBP3-FLAG。转染HEK 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FKBP3在HEK 293T、COS-7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定位在COS-7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胞质分布较多,为进一步研究FKBP3的相互作用蛋白和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BP3 基因表达 细胞定位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受体和脂筏对高血压患者细胞NADPH氧化酶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鹿敏 刘晓颖 韩卫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即Nox)亚单位在高血压患者肾脏近曲小管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变化,以及多巴胺受体和脂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细胞分为正常组和高血压组,未经任何药物刺激的两组细胞分别作...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即Nox)亚单位在高血压患者肾脏近曲小管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变化,以及多巴胺受体和脂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细胞分为正常组和高血压组,未经任何药物刺激的两组细胞分别作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浓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膜的脂筏和非脂筏区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Nox亚单位蛋白的表达,光泽精化学发光法动态测定细胞膜Nox的活性。结果多巴胺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明显减少gp91phox在正常对照组[(17±3.3)%]和高血压对照组[(20±3.4)%,P<0.05]细胞膜脂筏区域的表达,降低正常对照组p22phox[(15±2.0)%,P<0.05]、p67phox、rac1在脂筏区的表达,但不能减少高血压对照组p22phox、p67phox、rac1蛋白的表达;胆固醇耗竭剂β-CD减少正常对照组gp91phox、p22phox在脂筏区的表达,不能减少高血压对照组Nox亚单位的表达;高血压对照组Nox的基础活性是正常对照组的5倍。结论高血压患者肾脏近曲小管细胞具有较高的Nox亚单位的活性,多巴胺受体和脂筏对Nox亚单位的抑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氧化酶 多巴胺受体 脂筏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肝脏肉芽肿细胞分离条件的优化及分离效果的流式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丹丹 夏媛媛 +4 位作者 王秀男 刘彪 李强 沈际佳 张玉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8-782,共5页
目的优化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肉芽肿细胞的分离方法,以获得足量和纯净的肉芽肿活细胞,流式检测确定细胞的分离效果。方法血吸虫尾蚴经皮感染C57BL/6小鼠,于感染后6周、12周剖杀小鼠,取肝脏,采用Ⅳ型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肉芽肿细胞,... 目的优化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肉芽肿细胞的分离方法,以获得足量和纯净的肉芽肿活细胞,流式检测确定细胞的分离效果。方法血吸虫尾蚴经皮感染C57BL/6小鼠,于感染后6周、12周剖杀小鼠,取肝脏,采用Ⅳ型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肉芽肿细胞,并对胶原酶浓度及消化时间进行探索;进行流式检测,分析粒细胞、淋巴细胞和CD_4^+T的分离效果。结果感染6周小鼠肝脏的Ⅳ型胶原酶最佳浓度为0.25mg/mL,最佳消化时间为30min(第一步)和30min(第二步),流式细胞仪检测该条件可获得较高比例CD_4^+T细胞;而感染12周小鼠的肝脏,Ⅳ型胶原酶最佳浓度为0.3mg/mL,消化时间分别为40、30min,流式检测此条件可获得更高比例的CD_4^+T细胞。结论急慢性肝脏肉芽肿细胞的分离所需Ⅳ型胶原酶的浓度不同;采用本研究优化的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可获得大量、纯净的肉芽肿活细胞,并且细胞表面标志保存完好,为研究日本血吸虫肝脏肉芽肿的细胞机制提供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脏虫卵肉芽肿 肉芽肿细胞 分离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antid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骏艳 姚华 +2 位作者 李晟 孙璇君 陈志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8-654,共7页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及PKC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80只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及PKC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3,10,30μg.kg-1)、维拉帕米对照组(1.6 mg.kg-1)、urantide+CHE组(30μg.kg-1+1 mg.kg-1)、urantide+LY294002组(30μg.kg-1+0.3 mg.kg-1)。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中urantide于缺血前5 min舌下静脉1 min内一次性推注,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中,在穿线稳定后舌下静脉分别快速推注CHE与LY294002,5 min后舌下静脉快速推注uran-tide 30μg.kg-1,稳定10 min后再行缺血/再灌注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urantide 30μg.kg-1能明显升高SOD活性(P<0.01),明显减少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明显提高NOS活力(P<0.01),使NO含量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与urantide30μg.kg-1组相比,SOD活力和NO含量下降,MDA含量上升,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上升,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rantide能够通过激活PKC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减少心肌组织氧自由基的含量,进一步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ANTIDE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PKC信号通路 PI3K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I2对DHT诱导的KGN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悠雯 石海涛 +4 位作者 韩帅龙 张淑敏 管超奇 王田娟 潘林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4-470,共7页
目的探究Musashi-2(MSI2)过表达对二氢睾酮(DHT)诱导的人卵巢颗粒细胞系(KGN)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影响。方法对人卵巢颗粒细胞(GCs)原代培养进程中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pc DNA3.1-MSI2真核表达质粒,... 目的探究Musashi-2(MSI2)过表达对二氢睾酮(DHT)诱导的人卵巢颗粒细胞系(KGN)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影响。方法对人卵巢颗粒细胞(GCs)原代培养进程中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pc DNA3.1-MSI2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至KGN细胞中,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SI2的过表达效果。在DHT诱导的KGN细胞中过表达MSI2后,然后分别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 U)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MSI2的mRNA表达水平在人卵巢GCs原代培养过程中逐渐下降。成功构建pc DNA3.1-MSI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KGN细胞中能够提高MSI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Ed U和FCM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DHT诱导能够明显降低KGN细胞的增殖率,同时提高其凋亡率(P<0.05),而在MSI2过表达后,KGN细胞增殖率又有所提高,且凋亡率也有所降低(P<0.05),均接近于空白组。结论MSI2过表达能够有效缓解DHT诱导的KGN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现象,表明其在GCs生长和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睾酮 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通用转录因子GTFIIF2表达与定位
16
作者 赵健 耿慧武 +4 位作者 乔正 李春雨 李克娟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构建不同标签的人通用转录因子IIF多肽2(GTFIIF2)表达载体,观察其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方法设计GTFIIF2的引物,以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GTFIIF2全长序列,构建pcDNA3.1-FLAG-GTFIIF2和pCDGFP-GTFIIF2质粒,利... 目的构建不同标签的人通用转录因子IIF多肽2(GTFIIF2)表达载体,观察其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方法设计GTFIIF2的引物,以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GTFIIF2全长序列,构建pcDNA3.1-FLAG-GTFIIF2和pCDGFP-GTFIIF2质粒,利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在细胞表达与定位;构建GST-GTFIIF2质粒,转化到BL21菌株,用IPTG诱导剂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SDS-PAGE分析诱导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法检测GTFIIF2蛋白集中分布在COS7细胞核中,在细胞质没有分布;pcDNA3.1-FLAG-GTFIIF2和pCDGFP-GTFIIF2质粒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有效表达;GST-GTFIIF2在BL21菌株中很好的诱导表达。结论 GTFIIF2在COS7细胞、HEK293T细胞和BL21感受态细胞中能有效表达,为更好地了解GTFIIF2蛋白在细胞内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FIIF2 基因表达 蛋白定位 BL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2的定位与表达
17
作者 徐南 潘林鑫 +3 位作者 耿慧武 李春雨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2(CLIC2)在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方法以含人CLIC2全长cDNA序列的菌液为模板,PCR法构建CLIC2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在细胞株中的定位与表达。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LIC2在细... 目的研究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2(CLIC2)在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方法以含人CLIC2全长cDNA序列的菌液为模板,PCR法构建CLIC2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在细胞株中的定位与表达。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LIC2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均有分布;Western blot的结果证明其在细胞中能有效地表达。结论 CLIC2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大量分布,为进一步了解CLIC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2 免疫荧光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微球在p300与RORγt Co-IP实验效率的比较
18
作者 王秀男 滕霄 +4 位作者 刘彪 殷浩程 任翠平 刘淼 沈际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2-1725,共4页
目的:在免疫共沉淀(Co-IP)过程中使用Protein A/G-琼脂糖珠捕获蛋白和使用Protein A/G-磁珠捕获蛋白的比较分析。方法先通过共转染Flag-p300和Myc-RORγt质粒入人胚肾细胞系293T(HEK293T)进行过表达,裂解细胞制备蛋白,分别使用Protein A... 目的:在免疫共沉淀(Co-IP)过程中使用Protein A/G-琼脂糖珠捕获蛋白和使用Protein A/G-磁珠捕获蛋白的比较分析。方法先通过共转染Flag-p300和Myc-RORγt质粒入人胚肾细胞系293T(HEK293T)进行过表达,裂解细胞制备蛋白,分别使用Protein A/G-琼脂糖珠捕获蛋白和使用Protein A/G-磁珠捕获蛋白进行Co-IP;再通过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人辅助性T细胞17(Th17)进行Co-IP比较分析;通过CCK8实验排除转染试剂等对细胞活性毒性。结果过表达的HEK293T细胞和诱导分化的Th17细胞中均显示腺病毒E1A结合蛋白(p300)与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ORγt)在Co-IP过程中使用Protein A/G-磁珠捕获大分子的p300蛋白效果好于中分子的RORγt蛋白,使用Protein A/G-琼脂糖珠捕获中分子的RORγt蛋白效果好于大分子的p300蛋白。结论在Co-IP过程中使用Protein A/G-磁珠捕获大分子蛋白效果较好,使用Protein A/G-琼脂糖珠捕获中分子蛋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00 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 Co-IP PROTEIN A/G-琼脂糖珠 PROTEIN A/G-磁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细胞中EB病毒诱导基因3的定位及表达
19
作者 李婧瑶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构建带有FLAG-tag的人野生型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真核表达载体,用其转染COS-7和HEK 293T细胞,观察EBI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方法设计带有FLAG-tag的引物,以含人EBI3全长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以PCR方法扩增出EBI3... 目的构建带有FLAG-tag的人野生型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真核表达载体,用其转染COS-7和HEK 293T细胞,观察EBI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方法设计带有FLAG-tag的引物,以含人EBI3全长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以PCR方法扩增出EBI3全长序列,然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pCDNA3.1-EBI3-FLAG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至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胞内的定位情况;转染至HEK 293T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结果正确构建pCDNA3.1-EBI3-FLAG质粒;荧光定位实验表明在COS-7细胞中,EBI3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且较集中分布于靠近核膜的位置。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质粒能在细胞中有效表达。结论 EBI3在COS-7细胞中有表达,且主要分布在胞质内,该研究结果为了解EBI3在细胞内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I3 免疫荧光 细胞定位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Cas9-RNP细胞膜囊泡仿生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NLRP3基因的敲低作用
20
作者 武冬青 但章勇 +1 位作者 何晓燕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通过使用小鼠巨噬细胞膜包裹Cas9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制备Cas9-RNP仿生纳米粒Cas9-RNP@MMs,旨在利用此仿生纳米粒递送Cas9-RNP复合物用于基因编辑,并进一步在体外研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对Cas9-RNP@MMs的内吞情况及其基因编辑... 目的通过使用小鼠巨噬细胞膜包裹Cas9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制备Cas9-RNP仿生纳米粒Cas9-RNP@MMs,旨在利用此仿生纳米粒递送Cas9-RNP复合物用于基因编辑,并进一步在体外研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对Cas9-RNP@MMs的内吞情况及其基因编辑效果,为开发低毒性的抑制NLRP3治疗靶点的仿生纳米粒载体提供证据。方法将提取的小鼠巨噬细胞细胞膜与制备的Cas9-RNP混合,超声后使用脂质体挤压仪挤压得到Cas9-RNP@MMs。使用纳米颗粒跟踪仪检测Cas9-RNP@MMs的颗粒直径,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Cas9-RNP@MMs的颗粒形态。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成像分析细胞对Cas9-RNP@MMs的内吞情况。采用MTT法检测Cas9-RNP@MMs生物相容性。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LRP3表达,来验证Cas9-RNP@MMs敲低NLRP3基因的效果。结果采用巨噬细胞细胞膜制备的Cas9-RNP@MMs平均粒径约为216 nm;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Cas9-RNP@MMs能成功被RAW246.7细胞摄取;MTT检测结果显示Cas9-RNP@MMs处理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46.7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有两条NLRP3特异的向导RNA(sgRNA)通过Cas9-RNP@MMs介导,有良好的敲低NLRP3基因表达的效果。结论利用仿生纳米粒成功制备了内腔载有Cas9-RNP复合物的纳米级囊泡Cas9-RNP@MMs,Cas9-RNP@MM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可以被RAW246.7细胞高效内吞;含有NLRP3特异的sgRNA的Cas9-RNP@MMs能够特异性敲低NLRP3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 纳米囊泡 Cas9-RNP 内吞 基因敲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