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PR通过促进自噬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1
作者 束传林 施晓蕊 +4 位作者 朱如梦 周青 汪渊 王怡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脂多糖(LPS)诱导C57BL/6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6周龄的雄性C57BL/6品系小鼠1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ATPR组。ATPR组小鼠腹腔注射ATPR[15 mg/(kg·d)],正常组...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脂多糖(LPS)诱导C57BL/6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6周龄的雄性C57BL/6品系小鼠1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ATPR组。ATPR组小鼠腹腔注射ATPR[15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溶剂,持续给药1周后,模型组和ATPR组腹腔注射LPS(6 mg/kg),6 h后处死所有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qPCR检测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损伤相关蛋白FUNDC1、OPA1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Beclin1、ATG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上升,肝脏组织IL-6、TNF-α的mRNA水平升高,ATPR组逆转这一变化。HE染色显示正常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索呈放射状排列,无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边界清晰;模型组小鼠肝脏细胞间隙增大,肝索排列发生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ATPR组肝脏细胞间隙、肝索结构有所恢复,炎性细胞浸润较少。TEM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中受损线粒体和脂滴堆积,ATPR组小鼠肝细胞中线粒体形态和数量、脂滴数量趋于正常。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中FUNDC1蛋白表达增多,OPA1蛋白表达减少,LC3BⅡ和LC3BⅠ的比值(LC3BⅡ/Ⅰ)下降,P62蛋白表达增多,Beclin1和ATG5蛋白表达减少,ATPR组逆转以上变化。结论ATPR通过促进自噬缓解脂多糖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 自噬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通过抑制铁死亡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但章勇 束传林 +5 位作者 施晓蕊 周青 汪渊 任梦飞 王怡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脂多糖(LPS)诱导C57BL/6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ATRA组、ferrostatin-1组。ATRA组和ferrostatin-1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ATRA[15 mg/kg·d]、f...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脂多糖(LPS)诱导C57BL/6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ATRA组、ferrostatin-1组。ATRA组和ferrostatin-1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ATRA[15 mg/kg·d]、ferrostatin-1[2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溶剂,持续给药一周后,模型组、ATRA组、ferrostatin-1组腹腔注射LPS(6 mg/kg),6 h后处死所有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qPCR检测心脏组织IL-6、TNF-α的mRNA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组织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小鼠心肌线粒体的结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标志物[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以及相关调控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上升、GSH含量下降、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比值(GSH/GSSG)下降,ATRA组和ferrostatin-1组逆转以上变化;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组织IL-6、TNF-α的mRNA水平增高,与模型组相比ATRA组和ferrostatin-1组mRNA水平降低;各组小鼠心肌组织HE染色无明显差异;TEM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线粒体出现嵴减少或消失的现象,与模型组相比,ATRA组和ferrostatin-1组心肌线粒体嵴数量增多;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中GPX4、FTH1、SLC7A11、NRF2蛋白表达减少,ACSL4、KEAP1蛋白表达增加,ATRA组、ferrostatin-1组逆转以上变化。结论ATRA通过抑制铁死亡缓解脂多糖引起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和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屠培培 黄彬 +5 位作者 路景涛 薛绍礼 夏觅珍 吴琳梅 张耀方 李明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3-858,共6页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表观遗传修饰被证实与糖尿病发病有关。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等方式影响生命活动,其变化会影...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表观遗传修饰被证实与糖尿病发病有关。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等方式影响生命活动,其变化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影响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DNA甲基化异常通过影响炎症反应和干扰胰岛的分泌从而导致糖尿病。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主要分为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通过作用于炎症反应、胰岛β细胞发育和胰岛素表达,从而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作者对2型糖尿病中可能的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减轻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4
作者 刘婉卿 但章勇 +3 位作者 周青 汪渊 王怡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4-770,共7页
目的探究褪黑素(MLT)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HUVEC并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的DMEM培养基处理,模型组用高糖(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D... 目的探究褪黑素(MLT)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HUVEC并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的DMEM培养基处理,模型组用高糖(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DMEM培养基处理,治疗组用含有100μmol/L MLT的高糖DMEM培养基处理。MTT法检测高糖及MLT对HUVEC增殖的影响,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的生成,Hoechst 33342/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高糖及MLT对HUVEC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细胞增殖水平下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释放量增加;HUVEC中ROS生成增加;双染试验显示,蓝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增加,GRP78、ATF4、CHOP、IRE1α、PERK、ATF6α、NLRP3、cleaved 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细胞增殖水平升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释放量减少;HUVEC中ROS生成减少;双染试验中蓝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减少,GRP78、ATF4、CHOP、IRE1α、PERK、ATF6α、NLRP3、cleaved 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量减少。结论MLT可以减轻高糖诱导的HUVEC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和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褪黑素 内质网应激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