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媛媛 韩卉 +2 位作者 陶伟 贾雪梅 王惠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 观察曲张大隐静脉的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以及胶原纤维组织学的变化 ,探讨静脉曲张与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之间的关系。方法 曲张大隐静脉 7例 ,正常大隐静脉 4例 ,进行HE染色和Weigert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 目的 观察曲张大隐静脉的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以及胶原纤维组织学的变化 ,探讨静脉曲张与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之间的关系。方法 曲张大隐静脉 7例 ,正常大隐静脉 4例 ,进行HE染色和Weigert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可见曲张大隐静脉内腔增大 ,管壁增厚 ,平滑肌细胞形态异常 ,排列不规则 ,弹性纤维断裂呈不连续分布 ,数量明显减少 ,胶原纤维增生 ,排列紊乱。结论 平滑肌细胞结构的破坏及结缔组织成分的异常与静脉曲张的发生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静脉/病理学 静脉曲张/病理学 平滑 血管 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媛媛 韩卉 黄大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与平滑肌细胞(SMC)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术中收集正常及曲张大隐静脉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SMC一般组织学变化;制作超薄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SM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曲张大隐静脉内膜增厚...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与平滑肌细胞(SMC)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术中收集正常及曲张大隐静脉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SMC一般组织学变化;制作超薄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SM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曲张大隐静脉内膜增厚,SMC数量增多;中膜增厚,SMC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电镜下SMC形态不规则,胞浆中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丰富,肌丝少。结论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发展与SMC细胞形态学改变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静脉/病理学 静脉曲张/病理学 平滑 血管/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汪陶荣 邵玉宝 +3 位作者 刘楠楠 李文昊 李梦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法分别检测FLS细胞活力;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40、80、160μmol/L)进行处理FLS细胞24 h后,ELISA法分析FLS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刺激因子(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慢病毒感染FLS使其过表达cGAS,将细胞分为Control(对照)组、cGAS组(cGAS过表达)、Res+cGAS组(Res 160μmol/L+cGAS过表达)、Res组(Res 160μmol/L)。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FLS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24 h后的三组FLS细胞活力下降(P<0.01);ELISA结果也表明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也降低(P<0.01)。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μnmol/L的Res组相比,经过40、80、160μn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中STING和cGAS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trol组相比,过表达cGAS后,CGAS组中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Res组相比,Res+cGAS组中FLS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及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Res能有效减少FLS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而这一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源于其对cGAS-STING信号传导途径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白藜芦醇 cGAS-STING信号通路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屈朝法 马礼坤 +1 位作者 徐少东 吴学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再灌注对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交犬28只,全麻下常规开胸暴露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急性心肌梗死组(n=10)、晚期再灌注组(n=10...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再灌注对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交犬28只,全麻下常规开胸暴露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急性心肌梗死组(n=10)、晚期再灌注组(n=10)。假手术组仅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过丝线而不结扎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永久结扎,晚期再灌注组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 h后松解结扎线予以再灌注6 h。共有23只犬模型制作成功。各组犬均于术后12 h处死,采集心肌标本。使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分析Bcl-2、Bax在心肌细胞中表达情况。结果:晚期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晚期再灌注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1),其中在晚期再灌注组的表达略多于急性心肌梗死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Bax蛋白在晚期再灌注组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再灌注可以减少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表达Bax蛋白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质BCL-2 蛋白质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学平 贾雪梅 +4 位作者 王盛花 汪渊 张孝林 朱华庆 胡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治疗组,用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饲养12周后测体重和血糖,取材制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体重[ (...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治疗组,用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饲养12周后测体重和血糖,取材制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体重[ ( 367 .33±26. 73 )g]和血糖[ (6 .49±0 .79 ) mmol/L]比较:实验组体重[ ( 156. 50±10 .13)g]减轻、血糖[ (27 .79±9 .28)mmol/L]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 .01);治疗组体重[ (354 .67±31 .94)g]、血糖[ (8. 75±2 .56)mmol/L]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颌下腺电镜下主要变化为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致密;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嵴断裂;粗面内质网囊状扩张,断裂成短棒状,脱颗粒等。治疗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糖尿病可导致下颌下腺组织出现一系列超微病理改变,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发生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病理学 下颌下腺/超微结构 链脲佐菌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大鼠下丘脑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连仲 黄学应 +2 位作者 贾雪梅 汪渊 韩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大鼠下丘脑超微结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中枢神经的内分泌关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组高脂饲料饲养6周测血脂,透射电镜观察下丘脑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明显(P<...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大鼠下丘脑超微结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中枢神经的内分泌关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组高脂饲料饲养6周测血脂,透射电镜观察下丘脑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明显(P<0.01),下丘脑粗面内质网囊状扩张、脱颗粒,高尔基复合体肿胀,极性消失。髓鞘板层松散,突触结构模糊,毛细血管内皮中细胞器改变等。尤以神经元内出现大量脂滴最为显著。结论高脂血症可诱导下丘脑超微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下丘脑/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国龙 张胜权 +7 位作者 严开林 吴学平 范星 王剑 贾雪梅 杨森 刘建军 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0-453,共4页
目的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研究白介素15(IL-15)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对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IL-15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以10例正... 目的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研究白介素15(IL-15)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对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IL-15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以10例正常人皮肤作为对照。结果2种IL-15前体蛋白的mRNA在所有皮肤标本中都有表达,银屑病皮损中IL-15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皮损处皮肤(P<0.001)和正常人皮肤(P<0.001),非皮损皮肤的表达与正常人皮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5低表达于非皮损和正常皮肤的基底细胞层,而在银屑病皮损处高表达,且表达范围可达表皮全层及真皮乳头层。皮损处IL-15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皮损(P<0.001)和正常皮肤(P<0.001),非皮损与正常皮肤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中高表达IL-15,在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病理学 白细胞介素15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脑桥静脉贴段管壁结构不对称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焦轶 韩卉 +2 位作者 陶伟 黄大可 张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观察大脑桥静脉贴段管壁组织学特征,为探讨桥静脉在脑血液循环中的调控作用以及手术中如何分离桥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正常人大脑标本5例,共计41支桥静脉,进行HE染色及丽春红-维多利亚蓝组合染色法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目的观察大脑桥静脉贴段管壁组织学特征,为探讨桥静脉在脑血液循环中的调控作用以及手术中如何分离桥静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正常人大脑标本5例,共计41支桥静脉,进行HE染色及丽春红-维多利亚蓝组合染色法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桥静脉贴段管壁未见完整平滑肌层;桥静脉贴段硬脑膜侧管壁较厚,弹性纤维形成细网,胶原纤维分布密集,与硬脑膜结合紧密。桥静脉贴段蛛网膜侧管壁较薄,少见蓝色的弹性纤维,有排列较松散的红色胶原纤维。结论桥静脉贴段管壁外膜结构不对称,可能对大脑静脉血回流的调控作用不同;桥静脉贴段硬脑膜侧管壁与硬脑膜结合紧密,不易分离,手术分离桥静脉贴段,可适当的切开该段管壁旁的硬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解剖学和组织学 脑桥/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咽后壁增厚的组织学改变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胜春 王琴 +1 位作者 涂丽莉 吴学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增厚的环咽后壁标本的肌纤维、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环咽肌切迹的形成机制。方法对13具标本(增厚的环咽后壁标本6例,正常的环咽后壁标本7例)行正常HE、Weigert及Gordon&Sweet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 目的观察增厚的环咽后壁标本的肌纤维、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环咽肌切迹的形成机制。方法对13具标本(增厚的环咽后壁标本6例,正常的环咽后壁标本7例)行正常HE、Weigert及Gordon&Sweet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肌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网状纤维。结果增厚的环咽后壁的标本肌纤维形态异常,排列不规则,弹性纤维断裂呈不连续分布,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增多,排列紊乱。结论肌细胞结构的破坏及结缔组织成分的异常与环咽肌切迹的发生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肌/放射摄影术 咽疾病/病理学 咽肌/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洁云 赵维中 +2 位作者 朱文庆 汪琳 黄大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观察虎杖苷(PD)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IRI)的保护作用及与抗氧化的关系。方法用小动脉夹夹闭腹腔动脉30min,复灌6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GIRI模型,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及胃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 目的观察虎杖苷(PD)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IRI)的保护作用及与抗氧化的关系。方法用小动脉夹夹闭腹腔动脉30min,复灌6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GIRI模型,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及胃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结果PD可明显减轻损伤模型中的胃黏膜损伤指数;能明显降低胃组织MDA含量,增加胃组织SOD、GSH-Px、NO、NOS水平。结论PD通过抑制胃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对GIR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病理学 虎杖/药理学 再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上裂区薄层横断层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刚 韩卉 +3 位作者 胡玉婷 朱友余 王惠珠 孟庆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为眶上裂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较为全面的横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火棉胶切片技术对5例(10侧)眶上裂区标本连续薄层横断层切片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对选取的9个典型横断层面上结构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进行描述。结论横断层对... 目的为眶上裂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较为全面的横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火棉胶切片技术对5例(10侧)眶上裂区标本连续薄层横断层切片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对选取的9个典型横断层面上结构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进行描述。结论横断层对于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显示较为理想,可作为该区影像检查的辅助层面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对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角膜haze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刘杰 陈逖 +5 位作者 朱美玲 陶黎明 范伟杰 汪永 吴学平 陈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对27只青紫兰兔双眼行LASEK手术,术后54眼随机分为3组,即0·02%MMC治疗组(18眼)、0·1%氟米龙治疗组(18眼)和空白对照组(18眼)...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对27只青紫兰兔双眼行LASEK手术,术后54眼随机分为3组,即0·02%MMC治疗组(18眼)、0·1%氟米龙治疗组(18眼)和空白对照组(18眼)。术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haze的形成情况;分别于1周、1月、2月取兔眼角膜,行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术后1周、1月、2月,丝裂霉素C组角膜haze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MMC组术区前部基质内角膜成纤维细胞数较对照组和氟米龙组少(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SEK术后MMC可抑制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haze的形成,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抑制haze形成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治疗作用 角膜混浊/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